馬克思危機理論根本不同于凱恩斯危機理論
(原題)馬克思經濟危機理論
胡鈞 沈尤佳
摘要:周期爆發的生產過剩經濟危機是資本主義制度所特有的經濟現象,是資本主義歷史存在暫時性的確定證明。馬克思的《資本論》全面、完整、系統地闡明了經濟危機周期爆發的原因和必然性,它像一條紅線貫穿于三卷《資本論》對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考察中。馬克思的危機理論與凱恩斯的危機理論在研究對象和研究目的以及研究的根本方法方面都存在著根本區別。馬克思的經濟危機理論對當今資本主義經濟發展周期性的研究仍具有指導作用。
周期爆發的生產過剩經濟危機是資本主義經濟制度諸經濟規律作用的綜合表現,是資本主義基本矛盾的突出表現,也是資本主義制度與以往社會經濟制度相區別的一個最重要的特征。生產過剩危機對生產力的巨大破壞最明顯地表明了資本主義只不過是歷史上一種過渡的、暫時性的經濟制度。
對資本主義生產方式這樣一個最重要的現象進行科學地考察和闡述,應當是馬克思的政治經濟學的最重要的任務之一。《資本論》的研究最終目的就是解釋資本主義的經濟運動規律,而生產過剩經濟危機的周期性爆發正是資本主義全部經濟運動規律作用的結果,對這種規律進行科學闡述自然地成為《資本論》研究的最重要的目的之一。
但是有人說,馬克思沒有系統的全面的經濟危機理論,只是散見于他的其他各理論的分析中。這種看法是不對的。產生這種看法的原因,一是因為對生產過剩經濟危機這一經濟現象在馬克思對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歷史命運的判斷中的重要地位認識不足。另外一個重要原因是對《資本論》缺乏真正系統地鉆研和把握,偏重關注一個個經濟范疇和經濟規律的單獨研究,忽視對《資本論》所闡述生產關系體系及其運動規律進行整體的思考。實際上,馬克思的三卷的《資本論》就是要對生產過剩經濟危機做出系統論證的。因為這一現象充分表明了資本主義不是發展社會生產力的永恒的最佳社會形式,它是資本主義必然會被新的生產方式所代替的最重要的理論根據。應當說生產過剩經濟危機理論像一條紅線貫穿于《資本論》整個論述中。馬克思在《資本論》一卷分析商品流通形式時明確說,“這些形式包含著危機的可能性,但僅僅是可能性。這種可能性要發展為現實,必須有整整一系列關系,從簡單商品流通的觀點來看,這些關系還根本不存在。”三卷《資本論》就是考察這個整整一系列關系的,闡明是怎樣使危機形式上的可能性轉變為一種現實必然性。
當前有這樣一種情況,一些人看到凱恩斯承認周期性生產過剩經濟危機的客觀存在,因而強調馬克思與凱恩斯的一致性,調和馬克思主義與凱恩斯主義的觀點,有的甚至企圖給凱恩斯披上馬克思主義外衣。“一些西方學者‘把馬克思凱恩斯化’、‘把凱恩斯馬克思化’,只看到兩種經濟體系都研究失業、經濟危機、資本主義發展趨勢等共同問題,卻完全無視兩大理論體系的立場、觀點、方法的根本區別。”我國經濟理論界也有這種情況。還有少數西方馬克思主義者幻想用凱恩斯主義來代替馬克思主義作為指導思想。出現這種看法的原因,主要還是對馬克思和凱恩斯的經濟危機理論都缺乏真正的理解。特別是看到《資本論》中沒有獨立的標明經濟危機的章節,認為馬克思還不如凱恩斯講得具體。承認經濟危機這一現象的客觀存在是一回事,對它產生的根源和它對資本主義命運的作用的分析上兩個理論體系卻是根本不同的。為了劃清馬克思主義經濟理論與現代西方經濟學之間的界限,樹立馬克思主義在意識形態領域的指導地位,不應僅限于一般地強調,有必要在一系列的重大經濟理論問題上具體揭示二者的區別所在。
一、馬克思的經濟危機理論
(一)危機的形式上的可能性
馬克思關于經濟危機的論述是從商品流通形式的分析開始的。當直接的物物交換發展為以貨幣為交換媒介的商品流通后,賣與買分裂為兩個獨立的過程。一個人賣了自己的產品并不一定要馬上買回自己需要的別人的產品。這就可能造成另外的賣者賣不出自己的產品。這種賣者與買者之間的對立需要在危機中實現二者的統一。
馬克思批判薩伊的買與賣具有同一性的觀點,薩伊認為賣就是買,賣者會把買者帶到市場上來,商品流通必然造成買與賣的平衡。如果這是就賣者與買者兩個人來看,對甲是賣,對乙就是買,但是就同一個人來說,買與賣卻是兩個不同的行為,說賣就是買,顯然是沒有意義的。馬克思在批判了上述錯誤認識的基礎上,指出,“這些形式包含著危機的可能性”。但是馬克思又強調指出:“這僅僅是可能性,只有在資本主義生產方式下,這種可能性才能發展為現實性。”
生產過剩經濟危機是資本主義社會特有的一種經濟現象。馬克思指出:“使危機這種可能性變成危機其原因并不包含在這個形式本身之中,這個形式所包含的只是:危機的形式已經存在。”有的經濟學家,例如約翰·穆勒,想用買賣分離這種危機的形式說明危機,馬克思說,“就是用危機來說明危機。”他們所以這樣說,背后的深層含義是商品賣不出去是偶然的,所以,危機也是偶然的,這與生產的資本主義性質是無關的。
貨幣執行支付手段的職能后,貨幣在兩個不同的時刻分別起價值尺度和價值實現手段的作用,危機的可能性就包含在這兩個時刻的分離中。這是危機可能性的第二種形式。因為在貨幣作為支付手段的條件下,商品是以賒銷的形式出賣的。雖然商品已經轉手,但商品的價值并沒有真正實現,商品所有者之間形成錯綜復雜的債務連鎖關系。因此,這里包含著一個直接的矛盾,在各種支付互相抵銷時,貨幣只是觀念上的價值尺度,而在必須進行實際支付時,人們要的是實在的貨幣,一旦有一個或幾個債務人不能如期支付,就會引起連鎖反應,使一系列支付不能實現,使整個信用關系遭到破壞,造成經濟危機。可見,貨幣執行支付手段的職能,使危機的形式上的可能性進一步向現實轉化。
(二)生產過剩危機的深層基礎
以上分析表明,經濟危機所以周期性爆發,不在于商品生產和商品流通這種形式,它產生的原因植根于資本主義生產方式本身,是資本主義經濟的一切矛盾的集中表現。對必然導致經濟危機產生的原因,馬克思是從資本主義生產過程的本質開始考察的。在《資本論》第一卷,馬克思在對單個企業的微觀分析中揭露了資本主義生產的本質是剩余價值生產。由于追逐剩余價值,資本家有著無限擴大資本積累的欲望。馬克思在微觀分析的基礎上,又對資本主義再生產過程進行動態的宏觀的分析,揭示出不斷擴大的資本積累導致資本有機構成的不斷提高,因而形成了相對過剩人口。正是過剩人口調節著一般工資率的變動,它的存在迫使在業工人不能提出正常的工資要求。這決定了資本在一端積累,而貧困在工人階級這一端積累。馬克思揭示出資本主義積累的絕對的一般的規律,顯示出了在資本主義制度下生產與消費的對抗性矛盾,顯示出階級之間的對抗。這一規律表明了有效需求不足的深層根源,從而也可以說是闡述生產過剩經濟危機的最深層的一般基礎。
生產過程本質關系的分析還沒有闡明危機的原因,馬克思指出對資本主義生產階段運動規律的分析并沒有增加危機的任何新的因素,危機的發生問題還表現不出來,“因為這里不僅談不到再生產出來的價值的實現,也談不到剩余價值的實現”,“只有在本身同時就是再生產過程的流通過程中,這一點才能初次顯露出來”。隨后馬克思在《資本論》第二卷專門對流通過程作了深入的考察。
(三)生產過剩危機的可能性在資本流通過程中的進一步發展
馬克思在《資本論》二卷里揭示了一般商品流通到資本流通的轉變,使危機的形式上的可能性進一步發展了。馬克思仍然是運用從微觀到宏觀的研究方法對資本流通過程作了深入分析。先從微觀上對單個企業的流通進行考察,揭示資本流通過程的本質和它的運動規律。在微觀分析中,指出了資本流通過程的本質不是一般的商品買賣,而是資本的形態變化,是三種循環形態的連續不斷的變化過程。這其中任一種形態的轉化和任一種循環形態的轉化發生障礙,就會導致整個再生產過程和流通過程的中斷和破壞,形成危機。馬克思在揭示資本流通過程這一運行規律的基礎上,又從宏觀上,對全社會資本的流通過程作了進一步分析,指出,社會總資本的循環與周轉不過是相互交錯的各個單個資本循環的總和。
在這部分中馬克思主要是揭露了全社會總資本正常運行的條件,這就是各種不同的生產部門之間保持恰當的比例,是再生產正常運行的基本條件,不符合這些條件,再生產過程就要遭到破壞,就會發生危機。而當這種比例只能借助于貨幣流通為媒介來實現時,特別是要借助于貨幣資本為原動力來實現時,比例經常遭到破壞就是難以避免的。顯然,通過這種分析,我們對經濟危機爆發的理解就更加接近了。但是,這種研究離闡明生產過剩危機由可能性變化為現實性還并不具有充分的理由。因為以上研究所說明的,還是限于買與賣可能分離這種形式,還沒有說明分離為什么是必然的、全面的。所以馬克思指出:關于危機問題,“在論述再生產的這一部分只能作不充分的敘述,需要在《資本和利潤》一章中加以補充。”這里所說的《資本和利潤》一章是指現在的《資本論》的第三卷。
(四)平均利潤率趨向下降的規律是生產過剩危機的直接根據
此前對資本直接生產過程和流通過程的局部研究,都不可能對生產過剩危機的必然性作出充分的分析,只有在《資本論》第三卷對作為直接生產過程和流通過程統一的總生產過程的研究才能做到。
馬克思指出:“構成現代生產過剩的基礎的,正是生產力的不可遏止的發展和由此產生的大規模的生產,這種大規模的生產是在這樣的條件下進行的:一方面,廣大的生產者的消費只限于必需品的范圍,另一方面,資本家的利潤成為生產的界限。”關于生產力的不可遏止的發展這一現實的科學分析是在《資本論》第三卷關于利潤的理論分析中做出的。
在第三卷中馬克思仍然是運用了從微觀到宏觀這種分析方法對剩余價值到利潤的轉化進行了研究。剩余價值到利潤的轉化,不是一個簡單的名稱問題,而是資本主義現實關系的一種調整。剩余價值到利潤的轉化,意味著剩余價值的來源被看做是從可變資本轉移到總預付資本上。這種“轉移”不是人們偶然看錯了或者某些人的惡意篡改的結果,而是資本之間的現實關系的確認。這就是說,在資本主義制度下,每個資本家獲取的剩余價值量只能與他投入的資本量相聯系。利潤被規定為是全部預付資本的產兒,實際上是反映資本主義條件下資本家之間本質關系的確定。利潤在概念上被規定為全部預付資本的產兒,也就決定了它轉化為平均利潤的必然性。各個資本獲取的利潤量與它的投入量相聯系這一生產和分配關系,形成全社會的平均利潤率。正是這一本質利益關系成為資本無限擴大積累的不可遏止的直接動力。
更為甚者,平均利潤率有著不斷下降的趨勢。西方經濟學家不承認平均利潤率趨向下降規律的存在,這當然是不對的,因為如馬克思正確指明的,平均利潤率趨向下降,“只是勞動生產率提高的另一種表現。”平均利潤率趨向下降,就迫使資本家用擴大投資用增大利潤的絕對量來彌補。這就更加推動資本家不能不排除一切障礙瘋狂追加投資。
通過以上幾個方面的分析,生產過剩危機這種現象就真正得到了科學論證。直接生產過程的從微觀到宏觀的分析,揭示了資本主義制度下生產與消費的對抗性矛盾,流通過程分析揭示了生產與消費的依存性是再生產正常進行的客觀的比例關系,資本主義生產總過程的研究揭示了資本主義不顧消費的無限擴大資本積累的不可遏止的趨勢。這樣,馬克思才得出了如下的結論:“同這個驚人巨大的生產力為之服務的、與財富的增長相比變得越來越狹小的基礎相矛盾,同這個日益膨脹的資本的價值增殖的條件相矛盾。危機就是這樣發生的。”
從以上可以看出,不能說馬克思沒有全面的系統的經濟危機理論,恰恰相反,馬克思對經濟危機進行了邏輯嚴謹的科學論證,對它的分析像數學嚴密推導過程一樣精確,不越過一個必需的中間環節。這是真正科學理論必須具備的品格。我們有必要對《資本論》等馬克思主義的著作進一步作認真的系統的學習,否則就談不到對馬克思主義的發展和創新。
現代西方經濟學者的一些人,否定平均利潤率趨向下降的規律,認為由于科學技術的進步,資本不斷節省,資本的有機構成是不變的甚至會下降,他們用這個理論否定馬克思的經濟危機必然性的理論。英國西方經濟學家瓊·羅賓遜就這樣說:“對于這樣一個世界,馬克思的分析將沒有用武之地,他那部分依存于利潤率下降趨勢的危機理論全部都要破產。”這種觀點顯然不符合資本有機構成不斷提高的事實。
二、凱恩斯關于經濟危機的觀點
凱恩斯是西方承認經濟危機的客觀存在,并尋求改良資本主義經濟運行方式的經濟學家之一。他的代表作《就業、利息和貨幣通論》有大量關于經濟危機,主要是需求不足危機的論述。需求不足的危機最終以就業不足甚至大規模失業的形式爆發。
(一)經常性失業的客觀存在
凱恩斯反對傳統的資產階級學者所信奉的無危機和充分就業理論,以及由此導致的對付危機的態度,他不同意說資本主義總是處于充分就業狀態,失業的存在只是一種偶然現象,或只承認失業只是結構性的,是暫時性的“摩擦失業”。在他看來,危機和失業會經常出現,充分就業僅僅偶然存在。凱恩斯敢于承認資本主義社會中經常性失業的客觀存在,與他之前的古典、經濟學家相比,是很大的進步。他承認了供給與需求之間的矛盾,批判了薩伊的供給創造需求的謬論,承認了物物交換與商品流通之間的本質區別。
這些表明,一方面,1929-1933年的世界經濟危機爆發已經不再容許閉眼不看事實,簡單地否認已經不再可能使人信服。另一方面,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理論對資本主義經濟分析的深刻性對他產生了深刻影響。他接受了馬克思對商品流通內在矛盾的分析,并將其吸收到他的危機理論中。盡管凱恩斯不愿意承認他的思想源自于馬克思,但在他的《就業、利息和貨幣通論》中,他也提到“總需求函數完全可以置之不論,這也是李嘉圖經濟學說的基本觀點。一百多年來,我們所承襲的經濟學都是以這一觀點為基礎的。……這個概念只能偷偷摸摸地生活在卡爾·馬克思、西爾·維蓋塞爾或道格拉斯少校這些不入流的經濟學家的著作中。”但正是這個“不入流”的卡爾·馬克思,在對資本主義社會的一切危機、弊病的認識上,卻要比凱恩斯目光深邃而鞭辟入里得多。
(二)將失業的原因歸結為心理因素
凱恩斯并沒有從資本主義制度內部,沒有從資本主義生產方式上去尋找失業的原因,而是把失業歸因于有效需求不足,并進一步歸結為心理因素。他認為,“就業量取決于消費傾向和新投資量……如果消費傾向和投資率導致有效需求不足,那么,就業的實際水平將低于現行實質工資制度下所可能得到的勞動力供給量。”“雇主決定雇傭勞動力的人數N取決于D1和D2之和D。D1是預期的社會消費量,D2是預期的新投資量。D就是前面我們所說的有效需求。”“當我們的收入增加時,我們的消費D1也隨之增加,但不如收入增加得那樣快。解決我們實際問題的關鍵就在這個心理法則上。”三個基本心理法則是“心理上的消費傾向、心理上的流動性偏好,以及心理上對資本資產的預期”。事實上,即使消費與收入增長得同樣快,生產過剩危機同樣會發生。
三、馬克思與凱恩斯的研究方法的比較
對于資本主義經濟危機的成因的分析構成了馬克思與凱恩斯研究方法的最大區別。
(一)從生產領域尋找原因與從流通領域尋找原因
凱恩斯在回答總產出下降和失業率上升的根源時,完全繼承了新古典經濟學的研究思路,把研究眼光局限在流通領域,認為危機的原因就是在流通領域中沒有足夠的購買力來使生產出來的全部產品銷售出去,因而提供的解決辦法也只是在流通領域中提供足夠的購買力來避免危機。從而得出有效需求不足引起就業不足的結論,他避開了深入到生產領域研究人與人之間的生產關系,探討生產與消費為什么會處于對抗性矛盾之中。這位顛覆了自由市場神話、開創政府干預經濟學的大師在解答資本主義宏觀經濟的一切問題時,卻僅僅是局限在流通領域內。但是應當承認在資產階級經濟學家的隊伍里,凱恩斯是勇敢地否定自由市場神話的第一人。
西方經濟學中有一派經濟學家批判凱恩斯的宏觀經濟學的總量研究缺乏“微觀行為的基礎”,說他的總量理論沒有提供個人行為方面的解釋。這些批評實際上是要否定凱恩斯的總量分析得出的關于危機和失業是資本主義的經常現象的觀點。實際上,凱恩斯的宏觀經濟理論并不在于缺乏微觀行為基礎,如果作為一種趨勢分析的話,他對微觀企業的自發活動導致宏觀失調的研究,應當是他的創意所在。凱恩斯宏觀分析缺的是生產過程的分析。對生產過程的本質,既缺乏微觀分析,更缺乏宏觀分析,這就使他不可能看到危機形式的深層制度基礎。馬克思正是對資本主義再生產本質的宏觀分析,揭示了相對過剩人口必然存在的原因和生產與消費之間存在對抗性矛盾的必然性。只有這樣的研究,才能對有效需求不足的現實有清楚的理解。
(二)研究對象和研究目的根本不同
馬克思經濟學研究的是資本主義生產關系的內部結構,這里涉及的人是資本關系的人格化,是生產關系的本質的體現,凱恩斯則是研究資本流通過程中呈現出來的表面現象,考察的是實際的生產當事人資本家的日常活動,和他們對經濟運行的預期和決策活動。在《資本論》中單個資本家和資產階級只是作為人格化的資本來考察的,考察他們的合乎規律性的思維和活動,不陷入生產當事人的日常經營活動。馬克思說:“競爭的實際運動不在我們的研究計劃之內,我們只需要把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內部組織,在它的可以說是理想的平均形式中表現出來。”
馬克思經濟學研究的目的,是揭示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經濟運動規律。從兩個角度對這些規律進行考察,一是積極方面,揭示資本主義生產關系體系是怎樣推動著社會生產力的發展的,一是從消極方面,揭示資本主義生產關系怎樣逐漸變舊,開始阻礙和破壞生產力的發展,揭示它必然被社會主義所代替的歷史發展趨勢。對經濟危機的分析,馬克思一方面指出“危機永遠只是現有矛盾的暫時的暴力的解決,永遠只是使已經破壞的平衡得到瞬間恢復的暴力的爆發”,另一方面,周期性地爆發全面的生產過剩危機,造成資本與勞動的雙重過剩,證明“資本主義生產決不是發展生產力和生產財富的絕對形式”,表明它的存在既有歷史的暫時性。
凱恩斯的經濟理論所研究的是實際的生產當事人對經濟運行的預期和決策活動,他的《通論》寫作的根本目的是探討怎樣提高國民收入使它達到充分就業狀態,以解決資本主義的失業問題和生產過剩經濟危機問題,以維護資本主義經濟制度的永恒存在。
(三)唯物史觀的和唯心史觀的研究方法
凱恩斯通過有效需求這一概念,將總產出下降和失業率上升的原因進一步歸結為心理因素,認為是消費不如收入增加得快的消費傾向,和資本家對投資回報的悲觀預期引起有效需求不足,從而影響了對勞動力的需求。用人的主觀心理解釋事物的客觀運動,不可能揭示事物的本質,其結果只會掩蓋事物的真相。試比較一下,馬克思通過對資本主義再生產本質關系的宏觀分析,揭示了資本有機構成提高導致相對人口過剩和工人階級貧困化傾向的資本主義積累規律從而揭示資本主義有效需求不足產生的真正根源。與這些分析比較起來,凱恩斯對有效需求的說明就顯得異常膚淺和蒼白。
我們不否認人的主觀心理對有效需求有影響,尤其對實際生產當事人的資本家來講,這種主觀心理因素是發生作用的,人的行為都是受他個人的意志支配的,受他對周圍環境判斷的影響。但是在實際經濟運行中,不穩定的因素是很多的,對這些多種不穩定因素的預期直接影響著生產當事人的投資決策。對未來預期樂觀,則擴大投資,促進經濟繁榮;對未來預期悲觀,則投資遲疑,會導致經濟蕭條。但是必須看到,他們的心理狀態對全部總結果來說,也只具有從屬的意義。另外,心理狀態也有它的客觀原因,今天預期樂觀,另外的時候又悲觀,這只能是與對經濟形勢的客觀判斷有關。可是凱恩斯和后來的經濟學者卻不去追究這些心理因素得以形成的根據。作為總體的規律性的現象,是不可能用心理因素來說明的。貧富兩極分化是導致全社會購買力不足更根本和重要的原因。對此,凱恩斯本人也是承認的。他指出,富人和窮人的邊際消費傾向是不同的,富人收入高但消費傾向較低,窮人消費傾向較高但收入低。因此,是財富在一極的積累、貧困在另一極的積累導致了心理需求旺盛的窮人沒有支付能力,支付能力掌握在缺乏消費傾向的富人手里。
凱恩斯以技術關系或心理因素解釋資本邊際效率的變化趨勢,從而說明總產出下降和失業率上升。他認為,資本邊際效率會變化無常,因為未來是不確定的,投資人對未來的預期是沒有多少把握的,投資人的信心狀態對資本邊際效率有重大影響。從而,凱恩斯將資本主義方式下特定的經濟危機看作人類社會一切經濟生產方式下普遍的、共有的危機。
四、馬克思的經濟危機理論今天仍然有效
近來我國理論界對馬克思的危機理論的詮釋出現了一些不同的聲音。有人說由于時代發展了,馬克思的經濟危機理論顯示出它的歷史局限性,已經不能完全正確解釋現實的經濟危機現象。理由是:由于資本主義國家對經濟運行干預的加強,危機發生的強度、形式和內容與馬克思所闡述的危機已經有所不同;另外,由于新的科技革命使資本主義的生產盲目性程度大大降低,國民經濟比例失調現象大大減輕。他們說這些新現象是馬克思的危機理論所不能解釋的。
這些觀點是不能成立的。馬克思關于生產過剩危機形成根源的基本理論仍然是認識當前資本主義制度下危機現象的根本依據。盡管資本主義國家采取干預措施,包括對經濟的某些調解和福利政策等,危機爆發的具體情況有所改變,但危機仍然周期爆發,這一事實就確鑿地證明馬克思危機理論的有效性。至于危機爆發時的具體情況各次都會有所不同,這是因為它都是在其他多種因素影響和不同條件下發生的,不過這些都是一些從屬的影響因素。正如我們前面所說,馬克思的《資本論》研究的不是經濟運行中呈現在市場表面上的多色彩的現象,而是揭示經濟運動的基本規律性。對當前資本主義國家經濟危機出現的一些新特點,應在馬克思危機理論的基礎上,研究新情況,做出科學說明,不應把危機的具體形式方面的差別與危機的規律性的理論闡述作簡單對比,用前者否定后者。
還有一種質疑馬克思危機理論的觀點,有人認為實踐表明社會主義制度也會發生危機,所以馬克思關于危機是資本主義所特有的經濟現象這一觀點已被否定。這一看法更是不正確的。持這種看法的人的根據是我們國家經濟發展中也出現過嚴重比例失調現象。提出這樣的看法表明他們還沒有把握馬克思的危機理論。馬克思所考察的危機是指生產過剩危機,而不是國民經濟比例失調現象。馬克思嚴格區別這二者,他把前者叫作全面生產過剩經濟危機,把后者叫作結構性危機或局部危機。馬克思特別重點批判了李嘉圖把資本主義制度下的經濟危機僅理解為結構性的,而反對會出現全面性生產過剩危機。
社會主義制度下,由于人們對物質生產發展規律認識不夠,在經濟發展中會發生比例失調的結構性矛盾,這要通過對科學發展規律性的認識,加強和完善國家宏觀調控來校正,但是絕不可能發生全面生產過剩危機。因為社會主義公有制的建立和它處于主導地位,生產的根本目的就是人及其需要,根本不存在生產與消費之間的對抗性矛盾。即使一時出現了生產總量與總需求量的不適應的情況,也不會形成全面的生產過剩,國家可以采取多種適當方式在全體社會成員中進行分配,更好地滿足他們的需要,因為這里全部財富本來就是屬于全社會的。
(來源:《當代經濟研究》 2008年11期)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