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工動態與市場規模擴展
謝富勝 李安
摘要:社會分工與企業內部分工在本質上是完全不同的。在資本主義下,企業內部分工極大地提高了企業的勞動生產率及其相互差異。兩類分工是相互聯系和相互制約的,在技術進步基礎上共同發展的。隨著社會分工的發展,市場規模也逐漸擴展。這種擴展呈現出明顯的階段性和很大的不確定性。根據技術創新的系統性和創新速度,這種不確定性可以劃分為參數不確定性、戰略不確定性和結構不確定性,從而形成相應的靜態完全競爭、不完全競爭和動態不完全競爭三種市場結構。
關鍵詞:社會分工、企業內部分工、勞動生產率、技術進步、市場規模、市場結構
The Dynamics of the Division of Labour and the Expansion of the Market Scale – A Marxian Economic Framework
Abstract: The division of labour in society and detailed division of labour are essentially different. Under capitalism, detailed division of labour substantially enhanced firms’ productivity and increased the difference amongst them.The two kinds of division of labour is interacted developed jointly based the technology innovation , market scale expands progressively. And this expansion exhibits significant stages and great uncertainties. According to the systematicness and pace of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these uncertainties can be classified into three categories: parametric, strategic, and structural uncertainties, which are accompanied by three corresponding markest structures: stationary perfect competition, imperfect competition, and dynamic imperfect competition.
Keywords: Division of Labour in Society, Detailed Division of Labour, Productivity, Technological Advancement, Market Scale, Market Structure
在世界歷史上,市場的形成過程與資本主義經濟發展過程之間存在著根本的差異。很多學者都進行了這方面的研究。斯密認為經濟發展的動力是勞動分工及專業化所帶來的高生產率,而勞動分工受市場廣狹所限,市場擴大給經濟增長提供越來越多的機會。[①]楊格提出分工增加了生產的迂回性,從而使得企業獲得了比未分工狀態下更大的報酬。這種“迂回生產”取決于市場規模,但市場規模又取決于生產的數量,“分工一般地取決于分工”。[②]施蒂格勒提出產業的生命周期引起了產業分工在垂直一體化和垂直非一體化之間的螺旋變化,并將市場協調下的復雜勞動分工(即垂直非一體化)視為經濟增長的源泉。[③]
斯密、楊格和施蒂格勒的理論實際上都將社會分工下的市場協調看作經濟發展的最終動力。這些理論對于我們理解分工、市場和經濟發展之間的關系既有啟發意義,又存在一些問題。斯密認為分工是一個一般性的范疇,企業內部分工與社會分工的“區別只是主觀的……只是對觀察者才存在的”,因而將特殊的資本主義生產方式與社會勞動的一般形式等同起來[④]。這是后來的新古典經濟學著重從交換角度研究一切經濟問題的重要理論來源。在楊格那里,報酬遞增來源于產業分工帶來的供求擴大,社會分工的發展和市場范圍的擴大是同一過程的兩個方面。他實際上說的是“社會分工一般地取決于社會分工”,而并沒有考慮到企業內部分工與社會分工之間的交互作用如何突破市場規模的限制,促進企業內部分工的深化。施蒂格勒強調的是市場本身協調社會分工的作用,同斯密一樣忽視了資本主義企業內部分工、技術進步在分工動態中的意義。二者都只注意到了外延式的分工擴展過程。[⑤]
馬克思從技術或生產力進步入手,通過區分企業內部分工與社會分工,為解決這一問題提供了一個很好的思路。在馬克思那里,企業內部分工取決于能獲得超額剩余價值的技術,其目的是為長期生存發展提供潛力。社會分工最基本的問題是市場規模促進企業內部分工的最低要求問題。在闡明了技術進步帶來的超額剩余價值,如何通過競爭下的模仿、擴散最終導致相對剩余價值提高的動態演進機制之后,馬克思實際上揭示了企業內部分工與社會分工之間以交換為媒介的交互作用,是如何推動資本主義經濟發展,促進市場規模擴張,并賦予企業內部分工以新的內容和形式的。
一、社會分工與資本主義企業內部分工
作為“不同種類的勞動的并存”的分工實際上包括兩個方面,即勞動的劃分和勞動者的分配。前者是勞動本身的分化和獨立化,是勞動進行的方式,表示的是不同的勞動領域;后者表現為社會成員在各種勞動職能上的固定,是社會成員參與勞動的方式,表示人與勞動職能之間的關系。在勞動本身分化和獨立化的基礎上,勞動者參與勞動的不同固定程度和協作方式使分工表現為社會分工和企業內部分工兩個層次。
社會分工是按照社會生產的不同種類劃分的勞動分工,包括一般分工和特殊分工:一般的社會分工是各個部門之間以及各部門勞動者之間的分工,即工業、農業和商業等大類;特殊的社會分工是各個部門內部的分工及相應的勞動者的職業分配。社會分工是不同社會形態都具有的一般性分工。隨著資本主義手工工場的建立,企業內部分工作為一種特殊性分工發展起來。它在勞動過程的組織、資本主義社會的物質再生產和生產關系再生產中發揮了核心作用。企業內部分工一般表現為兩種形式:工序分工主要是一種技術上的結果,是某一企業內部勞動過程中不同操作的劃分及勞動者在不同操作上的崗位分配;職能分工主要是一種組織上的結果,表現為勞動過程中的命令與服從、概念與執行關系。
社會分工和企業內部分工作為分工的兩個層次,既存著許多共同點,又存在著本質上的區別。
馬克思在《資本論》第1卷中對社會分工和企業內部分工之間的共同點給出了詳細的分析。第一,馬克思認為二者都“是從相反的兩個起點發展起來的”。[⑥]一個起點是構成整體的各個部分之間的相互分離,即各個經濟部門的分離、各個經濟部門內部的分離和在企業內部生產同一商品的操作的分離。另一個起點是相互分離的各個部分之間的相互聯系導致了進一步的分離。這種相互聯系在社會分工中表現為商品交換,在企業內部分工中表現為生產商品的不同操作的相互依賴。第二,二者都以一定的“人口數量和人口密度”為物質前提。[⑦]沒有足夠的人口數量和空間上的人口集聚,社會分工是沒有意義的。類似地,不雇用一定數量的勞動者,資本主義企業內部分工也不可能產生。第三,作為協作的特殊形式,二者都需要某種“內在聯系”把相分離的部分“連結起來”,以體現人類勞動的社會性。[⑧]
“社會內部的分工和工場內部的分工,盡管有許多相似點和聯系,但二者不僅有程度上的差別,而且有本質的區別”。[⑨]第一,對于社會分工來說,分工意為具體勞動的分立。各類勞動是相對完整而獨立的;勞動者分工主要是不太固定的職業分配。因為社會分工“以生產資料分散在許多互不依賴的商品生產者中間為前提”,所以直接勞動過程的結果是完成形態的商品,“社會內部的分工以不同勞動部門的產品的買賣為媒介”。[⑩]對于企業內部分工來說,勞動分工是片面、局部且相互不獨立的;而勞動者相對固定地從事某種局部操作。因為企業內部分工“以生產資料積聚在一個資本家手中為前提”,所以“局部工人不生產商品……變成商品的只是局部工人的共同產品”,“各局部勞動之間的聯系,以不同的勞動力出賣給同一個資本家,而這個資本家把它們作為一個結合勞動力來使用為媒介”。[11]第二,在資本主義經濟中,社會分工和企業內部分工之間最重要的差別是社會分工的無政府狀態和企業內部分工的有組織性,這恰恰反映了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基本矛盾。對于社會分工來說,以勞動產品的買和賣作為聯系的媒介,各種獨立的勞動才能作為社會整體而存在。勞動者及其生產資料在部門或行業間的分配,通過價值規律的作用,自發地形成彼此之間的比例體系。因而,“偶然性和任意性發揮著自己的雜亂無章的作用……不同生產領域的……保持平衡的經常趨勢,只不過是對這種平衡經常遭到破壞的一種反作用”。[12]在企業內部分工中,變成商品的只是局部勞動者的集體產品,各種特殊勞動直接在資本指揮下協作生產同一種使用價值。為了保持生產的連續性、統一性和齊整性,資本家必須確立自己在勞動過程中的權威,“保持比例數或比例的鐵的規律”,[13]并“把工人終生固定從事某種局部操作,把局部工人絕對服從資本,歌頌為提高勞動生產力的勞動組織”。[14]通過企業內部分工,工人之間的分化、競爭和等級制削弱了聯合起來抵抗資本家的權威的可能性,從而確保了資本家及其雇用的管理者對勞動過程的控制。
綜上所述,社會分工與企業內部分工絕不是“分工一般”在主觀上的差別,而是在客觀上完全不同的兩個分工層次。社會分工中的比例數“只是在事后作為一種隱藏的、無聲的自然必然性起著作用……它為自己開辟道路并通過災難來克服商品生產者的無規則的任意行動”,即商品生產者“只承認競爭的權威,只承認他們互相利益的壓力加在他們身上的強制”。在企業內部分工中,“先是由實踐而后是由思索確定的比例數,作為規則支配著從事每一種特殊職能的工人人數”。[15]這種本質上的差別,才是企業內部分工在資本主義條件下成為促進勞動生產率和經濟發展的根本動力。
二、資本主義企業內部分工與勞動生產率
在最一般的意義上,社會分工對勞動生產率的促進作用主要表現為在既定時間內生產出更多的不同種類的產品。在社會分工下,不同的勞動者從事著不同種類的勞動,從而使人類擺脫了微觀個體或單個生產單位從事不同種類勞動的時空限制,使人類的總體能力向各方面擴展。社會分工在滿足人類多方面需要的同時,又進一步擴大了社會勞動的范圍和種類,從而進一步促進了分工的發展。“與兩人不進行交換而各自都不得不為自己生產葡萄酒和谷物相比,用同樣的交換價值,A能得到更多的谷物,B能得到更多的葡萄酒。因此,就使用價值來看,可以說,‘交換是雙方都得到好處的交易’。”[16]
社會分工對勞動生產率的促進作用是以不同勞動者生產不同產品的效率差別以及交通運輸工具、信息交流手段的發展為前提的。在資本主義生產方式出現以后,資本家追求越來越大的價值增殖,進一步使以企業為微觀主體的不同行業或部門之間的差別越來越趨于動態不平衡的發展過程。社會分工產生的絕對優勢和比較優勢,越來越取決于不同企業內部分工和技術所導致的勞動生產率差異。
“整個社會內的分工,不論是否以商品交換為媒介,是各種社會經濟形態所共有的, 而工場手工業分工卻完全是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獨特創造。”[17]隨著資本主企業的產生,其內部分工的發展不僅成為其本身生存和發展的物質基礎,而且通過普遍提高勞動者個人的工作效率,極大地提高了作為整體的企業本身的勞動生產率及其相互差異。
借助于萊瓊赫夫德的分析方法,我們用一對簡化模型來說明企業內部分工對勞動生產率的促進作用。[18]假設5個工匠生產一種相繼經過5種工序完成的產品。在未分工之前,每個工匠(從a到e)均承擔生產活動的所有工序(從工序1到工序5)。如圖1所示:
圖1 企業內部沒有分工條件下的生產
在圖1情況下,每個工匠以他自己的速度來工作,每個工匠在各種不同操作上有不同的技能水平。實行分工以后,每個工匠只執行一種固定的操作,a執行工序1,b執行工序2,依此類推。整個生產過程如圖2所示:
圖2 企業內部分工條件下的生產
實行分工以后,為了產品生產的統一性和連續性,必須對生產過程進行管理。萊瓊赫夫德指出,在操作工程要求、所使用的工具、人數和產出不變的條件下,僅僅是勞動過程的重組就提高了勞動生產率。
我們可以從企業內部分工提高勞動生產率的一般意義和資本主義企業作為資本的特殊存在形式兩個方面進行分析。
一般來看,企業內部分工的結果主要表現為既定勞動時間內生產出越來越多的產品。這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第一,從操作分割來看。操作或工作劃分得越細,每項操作就越簡單、越可能被標準化,從而免除因動作“不科學”而消耗的多余時間。第二,勞動工具是適應勞動需要而改進的。在沒有分工的條件下,工具大都具有多樣用途,并可用于不同的具體勞動過程或同一勞動過程中的不同具體操作。分工使勞動日益多樣化和專門化,工具隨之分化和專門化。同類工具獲得了適合于每種個別用途的特殊的固定形式。勞動劃分和相應的工具專門化、簡化,使操作處理速度加快,生產效率提高。第三,從協調勞動的復雜性來看。勞動分工使勞動規模擴大,因而不斷增加協調勞動的復雜性,協調勞動本身也逐漸獨立化并在規模擴大的基礎上經歷著概念和執行的分離。概念活動本身的進一步分工確保了勞動協調的連續性、同時性和統一性。第四,從勞動者分工來看。與勞動或操作分割相適應的勞動者操作職能的專門化,使勞動者從事的操作愈加簡單。固定從事簡單操作提高了勞動者的熟練程度和技能,節約了勞動者在不同操作之間進行轉換所必需的準備和調整時間。同時,這使勞動者學習操作的時間縮短,從而有利于勞動經驗的累積。所有這些都大大提高了單個和結合勞動者的生產效率。
從資本主義企業作為資本的特殊存在形式來看,“由分工即勞動的這種社會存在形式引起的生產力的提高不再是工人的生產力,而是資本的生產力。”[19]資本的生產力不僅表現為分工導致勞動生產率提高的一般過程,而且——最重要的是——表現在生產同樣或更多數量產品時資本的節約上。第一,從不變資本的節約來看。假設序貫操作的每一階段需要一種工具。在未分工以前,每一工匠連續使用5種工具。當他使用1種工具時,其他4種皆要閑置。而在分工以后,每一工匠只需要1種工具,所有工具都同時被使用。在分工狀態下,“各種不同過程的相互補充不是在將來而是在現在進行了,結果是商品在一端開始生產時在另一端就會獲得完成形態”,從而減少了處在中間狀態的存貨,節約了生產過程中以半成品形式存在的流動資本。[20] 第二,從可變資本節約來看。“分工之所以是資本的生產力,只是由于它使再生產勞動能力所需要的生活資料變得更便宜了,使再生產這些生活資料所需要的勞動時間減少了”。[21]在未分工時,熟練勞動力同時從事著簡單的操作,簡單勞動的成本也要按照熟練勞動的耗費來計算,勞動力成本高。分工之后,每種簡單操作按照社會必要勞動時間的不同要求分配給熟練程度和技能水平不同的勞動者分別承擔,從而極大地降低了可變資本的數量。分工使操作專門化、簡單化和標準化,降低了勞動者學習某種操作的時間,使勞動力價值中包含的學習費用下降。分工在數量上規定了每種操作的工人小組人數的相對比例——在對社會勞動過程進行質的劃分的同時,也發展了量的規則和比例性,減少了人力浪費。分工提高了生活資料的勞動生產率,降低了工人生活資料的社會必要勞動時間,從而降低了再生產勞動力所需要的價值,使得同樣規模的資本可以雇用更多的工人。
三、兩類分工之間的交互作用與分工動態
社會分工與企業內部分工都能提高勞動生產率。但是,二者對勞動生產率的促進作用都不是無限的,而是依賴于技術進步過程中二者之間的交互作用。一方面,企業內部分工以社會分工的發展為前提,其進一步發展依賴于社會分工體系的擴大。另一方面,隨著企業內部分工發展所導致的勞動多樣化和新的生產部門的產生,社會分工也不斷擴大。
1、企業內部分工受社會分工的限制
資本主義企業是在一個資本家雇用相當數量的工人進行生產時才產生的。在手工勞動的基礎上,手工工場內部分工在生產規模擴大的過程中逐漸發展起來。由于手工工場內部分工既顯著地提高了勞動生產率,從而能滿足擴大的市場需要,又有利于資本在勞動過程中樹立權威,從而迎合了資本家的需要,這種勞動方式逐漸固定下來。[22]
不僅企業內部分工的產生以社會分工的一定發展水平為前提,而且其進一步發展也受社會分工發展的限制。假定在上面的圖2中,5個工人中的一個(比如操作4的工人)在生產過程中有一半的閑置時間,那么產出增加一倍使用9個工人就可以了。生產的工序如圖3所示:
圖3 企業內部分工條件下生產擴張時的工序
分工使生產過程細分為更多的基本操作。與勞動分工相適應的勞動工具專門化、簡化和機械化允許操作4采用機器。但是當一臺機器而不是一個工人有一半時間閑置時,當然不能由半臺機器代替。只有當社會分工導致的市場擴張允許產出增加一倍時,通過再開動一條生產線,這臺機器才能得到充分利用。進一步假定在圖3中,5種操作的每種操作都細分為兩種,某種操作可以被機械化。在舊的市場規模下,新機器可能有90%的時間閑置。如果社會分工擴展后的市場規模允許生產規模翻10倍,那么生產過程中的縱向序列分工就能更有效率。也就是說企業內部分工的進一步發展也受社會分工發展的限制。
社會分工越發達,具體勞動被分成的種類越多,不同部門之間的分離越擴大,因而通過交換相互聯系起來的必要性也越大,交換的增長使得企業內部生產規模不斷擴大。正是因為社會分工的發展,企業內部分工才能從以手工勞動為主的分工體系演變到以機器生產為基礎的分工體系,又從機器體系分工進一步演變到大規模流水線生產。
2、社會分工隨著企業內部分工的發展不斷擴大
不僅企業內部分工的發展依賴于社會分工的發展,而且,隨著企業內部分工不斷提高勞動生產率和造成勞動操作的分化、獨立化,社會分工的發展也受到企業內部分工發展的影響。
在資本積累的推動下,企業內部分工導致勞動生產率不斷提高。第一,勞動生產率的提高使企業生產的商品數量增大,要求或者“直接擴大”流通范圍,或者在流通范圍內“把更多的地點創造為生產地點”,來擴大與生產增長相適應的分配、交換與生產性消費,以創造出實現新價值的條件。[23]這一趨勢要求推廣資本主義生產方式,把一切為使用價值而生產的舊生產方式轉變為價值生產而生產的新生產方式,使現有勞動不斷分化為專業勞動,使世界各地的勞動都盡可能地變成直接依賴市場的片面勞動,從而創造出一個直至囊括全球的廣泛的社會分工體系。第二,勞動生產率提高的“副產品”是勞動力和資本不斷從舊部門游離出來。在舊勞動領域已經飽和的情況下,剩余勞動只能用于開發新的勞動領域。這就要探索自然界,發現物的新的有用性,發展新的具體勞動,創造新的需要和消費方式,向勞動的深度和廣度進軍,創造一系列新的生產部門。“新生產部門的這種創造,即從質上說新的剩余時間的這種創造,不僅是一種分工,而且是一定的生產作為具有新使用價值的勞動從自身中分離出來;是發展各種勞動即各種生產的一個不斷擴大和日益廣泛的體系,與之相適應的是需要一個不斷擴大的日益豐富的體系”。[24]第三,勞動生產率的提高,既增加了剩余價值,也增加了靠剩余價值生活的社會階層。“這些社會階層的財富的日益增加和生產必要生活資料所需要的工人人數的不斷相對減少,一方面產生出新的奢侈要求,另一方面又產生出滿足這些要求的新手段”。[25]在社會產品中剩余產品量增長的同時,剩余產品中又有較大的部分以精致和多樣的形式被再生產出來和消費掉,從而增加和擴大了奢侈品的生產部門。
企業內部分工對社會分工的另一個影響是不斷擴大的企業生產規模會使企業內部分工直接化身為社會分工。在生產規模逐漸擴大的情況下,曾經在一個企業內生產的同一商品的各個組成部分可以被當作彼此互相獨立的不同商品來生產,從而過去屬于同一領域的勞動,現在分解為不同的勞動領域。機器的采用使企業內部分工從手工勞動分工演變到機器體系分工,不僅最終使工業與農業相分離,而且,由于機械技術的特性,發展了工業內部的社會分工體系。“機器的使用擴大了社會內部的分工,增加了特殊生產部門和獨立生產領域的數量”。[26]一方面,機器體系的應用和工藝流程上的進一步分解使同量勞動所加工的材料數量日益增大。“與此相適應,對這些原料和半成品的加工就越分越細,因而社會生產部門也就越來越多樣化。”[27]半成品生產和零部件生產的專業化體系逐漸形成。另一方面,機器的廣泛應用推動了機械制造業及下屬部門的出現。直接生產過程中的邊際技術改進和創新累積到一定程度逐漸導致了大的技術變革。技術創新和技術變革催生了一系列嶄新的生產部門,同時也進一步深化了企業內部分工及其生產環節的專業化和獨立化。
在資本主義企業內部分工出現之后,社會分工與企業內部分工“是齊頭并進地向前發展的,通過相互作用而相互產生。”[28]推動分工兩個層次動態相互作用的決定性因素是技術進步。技術改進、技術創新累積產生的技術變革制約著兩個分工層次之間的交互作用、共同演進過程。
3、技術進步與分工動態
分工所涉及的基本問題是勞動的個別性和社會性之間的矛盾。這種矛盾隨著人的生產能力的發展和勞動交換關系的不斷變化呈現出一個動態運動過程。在直接以使用價值為目的、自給自足的生產方式下,社會生產在孤立、分散的地點上進行,社會分工只局限在有限區域之內。由于交往技術的不發達,各個不同的經濟體之間還沒有建立起普遍的社會分工體系。勞動交換是通過宗法制度、種姓制度、封建制度和行會制度進行的,“呈現出一幅有計劃和有權威地組織社會勞動的圖畫。”[29]隨著交通運輸技術、信息手段的發展,社會分工逐漸突破了區域的限制,并在不同地區和國家之間建立起了普遍的社會分工體系。
資本主義手工工場產生以來,在外部競爭壓力和內部為了積累而控制雇傭勞動的動力作用下,企業內部分工演變的一般規律是:分工首先把人變成“機器”,然后又把機器變成“人”,即從適應手工勞動分工需要的工具變革演變到適應機器體系分工需要的勞動職能分離。企業內部某一個工序中發生的以機器為標志的技術進步引起了各工序之間的不平衡:一個工序階段的加速發展會給其他一個或幾個工序階段的生產施加壓力,從而要求其他工序進行相應的創新以矯正這種不平衡。機器在企業內部各工序的應用,相應地對與最先應用機器生產的行業相聯系的前向和后向部門產生了巨大壓力,促使這些行業也相應地進行創新來矯正這種不平衡。在新的不平衡的矯正過程中,原料、動力、機器的新生產部門又逐漸產生了。機器在交通、運輸部門的應用,擴展著各地區、各國家之間的生產聯系——所有這些都不斷擴展著社會分工體系。當社會分工內部各行業、地區、部門或企業內部分工工序之間在新技術基礎上達到大致平衡時,這種技術創新引起的分工動態作用才基本穩定下來。
社會分工體系的擴大,又與企業內部分工之間產生了新的矛盾。通過技術改進、創新來解決矛盾的做法累積到一定程度將引起新的技術變革,不斷導致企業內部分工——行業分工、地區分工——整個社會分工體系之間新一輪的動態相互作用過程。使企業內部分工和社會分工在一個更高水平的技術條件下達到新的大致平衡。這種動態作用使社會生產各環節、各產業部門、各地區、各國家之間逐漸建立起在分工基礎上的全面勞動交換關系。
四、分工動態與市場規模擴展、結構深化
分工條件下產品交換的必要和私人利益的形成,使產品交換形式采用了商品交換的形式。商品交換關系隨著社會分工的發生而產生,同時也隨著社會分工的發展而發展,并逐漸擴大為廣泛的市場交換關系。一方面,商品交換的深度——使用價值同價值形式的分離程度——取決于社會分工的水平。[30]另一方面,商品交換的規模也取決于社會分工水平。商品的使用價值,表現了勞動分工的物質存在形式。[31]分工越發達,具體勞動的種類越多,投入交換的商品品種和數量就越多,商品交換的規模就越大。因此,社會分工與市場規模是在歷史的互動中共同演進的。
1、分工動態與市場規模擴展
市場規模擴展包括兩個含義:一是消費者數量的增加,二是彼此獨立的行業的增多。[32]而消費者和行業數量都是隨著企業內部分工和社會分工在技術創新基礎上的動態相互作用而逐漸增大的。在消費者數量基本不變的條件下,行業數量由于分工的動態作用也可能增加。[33]
隨著技術尤其是交通運輸技術的進步,越來越多的人口通過商品交換被吸收進社會分工體系。這不僅進一步擴展了行業的數量,而且也擴展了消費者的數量。社會分工的發展使產品的使用價值對產品的生產者本身越來越無關緊要,從而使原來自給自足的生產者越來越依靠通過出售自己的勞動產品、然后購買他人的勞動產品來獲得自己的消費資料,消費者范圍和消費領域不斷擴大。同時,企業內部分工的發展使某些工序越來越分化、專門化和獨立化,使產品生產和消費之間的中間環節不斷增加——許多新的行業由此產生,而且人類的需要即消費的產品系列也不斷擴展。
與以技術進步為基礎的社會分工體系的發展程度相適應,商品交換的深度和廣度在社會分工發展的不同階段是不一樣的。商品交換的深度和廣度的不同發展程度,使市場規模的擴大呈現出明顯的階段性。
(1)在工場手工業時期和隨后的機器大工業早期,雖然在大多數商品上使用價值和價值還沒有完全分離,但是生產與消費在特定經濟活動主體那里已經分開,但尚未在整個社會完全分開。資本主義生產的社會分工已經出現并得到相當程度的發展,但仍然有限。用來交換的商品局限在一些商品上,主要包括家庭用品、制造家庭用品的原料、生產和交通運輸工具和用具以及早期的動力設備、紡紗設備與機床等。
(2)機器大工業的發展最終使工業和農業徹底分離。隨著機器制造業的發展,尤其是新能源、新材料和技術加工設備的發展,工業內部逐漸分化出了重化工業和加工工業。工業和農業的分離實現了工業部門內部使用價值生產和價值的徹底分離,同時也促進了實現商品價值部門和進行價值形式變換部門的發展。社會分工體系得到了極大的擴展,無論是消費者還是獨立行業的數量都急劇擴大。電力、新材料和高精度技術加工設備在生產過程中的應用,推動了企業內部分工的發展,大大提高了勞動生產率,使資本和勞動相對過剩。過剩資本在追求價值增殖的過程中,盡可能地把一切物品的生產都轉變為商品生產,使這些使用價值和價值實現了徹底分離。在此基礎上,資本開始浸入原來由家庭自己進行的各種服務活動,并將各種服務也轉變為商品。同時,資本通過產品和服務創新不斷擴展著新的行業領域,從而使一國人民生活的一切方面——不僅物質需要和服務需求,而且表達感情的生活方式——都通過市場來解決。
(3)交通、運輸和信息技術的發展,不僅使發達國家人民生活的一切方面進一步依賴市場,而且使某些欠發達國家也開始逐漸納入資本主義全面分工體系。企業內部分工開始大規模地突破一國范圍而在多國進行著地域分工。跨越國界的企業內部分工和社會分工之間的動態作用不僅使消費者,而且使相互獨立的行業數量從全球范圍來看進一步擴展了。隨著原先欠發達國家逐漸演變為中等發達國家,這些國家人們生活的很多方面也開始越來越依靠市場。不僅交換的深度,而且交換的廣度都在全球范圍內得到很大的發展,市場規模進一步在全球范圍內得到極大的擴展。
2、市場規模擴展中的不確定性與市場結構
企業始終是在一定的社會分工體系即由各生產部門組成的總體內活動的。其產品價值能否實現決定于其支出的私人局部勞動能否轉化為社會勞動。這一實現必須符合兩個條件:一是私人勞動的結果與社會需要不僅在數量,而且在質量、品種上相適應;二是技術和勞動支出各不相同的私人勞動之間具有可比性。在社會分工的商品經濟條件下,促使這兩個條件獲得滿足的機制是以持續技術創新為基礎的市場競爭。但是,社會分工條件下的競爭決定了私人勞動向社會勞動的轉化極具偶然性和任意性,即企業面對的是一個不確定的外部競爭環境。外部環境的不確定性隨著市場規模的擴大而不斷變化。市場規模和不確定性的變化,會增加既定的主導性企業適應外界競爭不確定性的壓力。當這種壓力導致其內在缺陷日益惡化、價值增殖能力下降時,某些企業將進行技術創新,其內部分工也會發生相應的變化,從而獲得應對外界不確定性競爭的能力。
以技術創新為基礎的分工動態交互作用和市場規模擴大所產生的外部不確定性,可以根據技術創新的系統性與否和創新速度的快慢區分為三種類型,相應地存在三種市場結構。[34]
(1)參數不確定性。由于社會分工的擴散,市場規模不斷擴大。不同地區和部門的產品需求具有較大的差異,適應產品需求的差異,生產過程中某些局部環節經常需要改變,即技術創新是非系統的,但變化速度是非常快的。因此這種參數不確定性是在一個已知框架中的已知變量的變化。在這種不確定性下,市場規模相對說來還是很小的,市場競爭基本上是靜態的完全競爭。
(2)戰略不確定性。當社會分工擴展到一國幾乎所有部門和地區范圍內時,市場規模急劇擴大。產品需求在一國范圍內幾乎是同質或標準化的。當一種標準化需求市場飽和后,另一種新的標準化需求又重新出現。這種變化需要以突變的方式重新安排整個生產過程,即技術創新是系統性的。創新及其應用在很大程度上必須依賴于生產過程中的各個環節或相關部門。但由于新的標準化需求在一個相當長的時間內出現,技術創新的速度比較慢。因此戰略不確定性意味著在已知的邊界內產品需求的突然變化。在這種不確定性條件下,市場規模很大,技術創新的突破性和跳躍性使市場處于不完全競爭格局。
(3)結構不確定性。當社會分工的發展使市場規模不僅擴展到國內一切領域,而且進一步擴展到其他國家的很多領域時,標準化產品需求在很多方面已經飽和。市場的擴大主要體現在交換深度——同類產品的差異需求不斷增長。不僅產品需求變化要求整個生產過程中的各個環節或相關部門發生變化,即技術創新是系統性的;而且由于產品差異需求處于不斷變動之中,技術創新的速度很快。因此結構不確定性意味著在未知范圍內產品需求的動態持續的變化。在這種情況下,市場規模表現為互相關聯的細分市場。技術創新的動態持續性使市場處于動態不完全競爭格局。
五、結語
因為資本和勞動的關系是工廠內部分工這一勞動方式的經濟形式,所以,馬克思認為,這種分工“從某一方面來看,是政治經濟學的一切范疇的范疇”。在馬克思那里,社會分工與市場規模是在歷史的互動中共同演進的,二者實際上是在一定時期內人類社會自身運動過程中的兩個方面。企業內部分工與市場規模的關系可以概括為:企業內部分工取決于社會分工,社會分工取決于企業內部分工。理解這一相互作用機制的關鍵在于資本積累條件下技術進步的動力。
第一,資本主義經濟區別于前資本主義經濟的基礎包括兩個方面,一是生產資料的私有制,另一個勞動過程的資本主義性質。馬克思對資本主義經濟的批判也是從這兩個方面出發的。只有從資本主義企業勞動過程內部的工序分工和職能分工出發,才能說明以雇傭勞動制度為基礎的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特殊性。
第二,資本主義經濟的發展也總是伴隨著技術和內部分工的發展。“在以這種分工為基礎的工場手工業中,由分工所引起的勞動工具的分化、專門化和簡化——它們只適合非常簡單的操作——是機器發展的工藝的、物質的前提之一,而機器的發展則是使生產方式和生產關系革命化的因素之一”[35]。類似地,馬克思以后資本主義企業的發展,在電力和流水線等創新的基礎上,不僅直接勞動過程分工出現了進一步深化,在間接勞動過程——管理部門——內部也出現了腦力勞動的再分工[36]。
第三,只有從社會分工和企業內部分工之間在技術進步基礎上的動態變遷入手,才能科學地解釋作為現代社會經濟生活的一般基礎的商品交換關系和市場經濟的發展,以及為什么沒有資本主義企業內部分工的發展,市場規模就無法擴展,市場結構就無法深化。
參考文獻
1、謝富勝:《分工、技術與生產組織變遷》,北京:經濟科學出版社,2005年。
2、阿里吉:《亞當•斯密在北京》,路愛國等譯,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9年。
3、R. Beamish, Marx, Method, and the Division of Labor, Illinois: University of Illinois Press,1992.
4、G. Becke and K. Murphy, “The Division of Labor, Coordination Costs, and Knowledge”, The 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 107(4).
5、盧荻:《變革性經濟增長》,北京:經濟科學出版社,2001年。
6、謝富勝:《資本主義勞動過程與馬克思主義經濟學》,載《教學與研究》2007年第5期。
7、Gorz, Andre, The Division of Labour, The Harvester Press, 1976.
8、R. Langlois and P. Robertson, Firms, Markets and Economic Change, New York : Routledge, 1995.
9、M. Corsi, Division of Labour,Technical Change and Economic Growth, Avebury, 1991.
10、N. Rosenberg , “Adam Smith on the Division of Labour: Two Views or One?”, Economica, 1965(5).
11、哈里·布雷弗曼:《勞動與壟斷資本》,商務印書館,1978年。
[①] 斯密:《國民財富的性質和原因的研究》上卷,郭大力、王亞南譯,北京:商務印書館,1972年,第16頁。
[②] 楊格:《報酬遞增與經濟進步》,賈根良譯,載《經濟社會體制比較》1996年第2期。
[③] 施蒂格勒:《產業組織和政府管制》,潘振民譯,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上海三聯書店,1996年,第29-30頁。
[④] “沒有看到分工同機器和簡單協作一起不僅僅在形式上改變了勞動,而且由于把勞動從屬于資本而在實際上使勞動發生了變化”。(《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7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年,第309頁)。
[⑤] W. Lazonick, Business Organization and the Myth of the Market Economy, New York :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1, p. 297.
[⑥] 《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第389頁。
[⑦] 《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第391頁。
[⑧] 《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第392頁。
[⑨] 《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第392頁。著重號為作者所加。
[⑩] 《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第393頁。
[11] 《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第393頁。
[12] 《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第394頁。
[13] 《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第394頁。
[14] 《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第395頁。特別需要指出的是,這一點是資本主義企業內部分工與前資本主義時期生產機構內部分工的本質差別。
[15] 馬克思:《資本論(根據作者修訂的法文版第一卷翻譯)》,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3年,第359頁。
[16] 《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第179頁。
[17] 《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第397-398頁。
[18] A. Leijonhufvud, “Capitalism and the Factory System”, in R. Langlois (ed.), Economics as a Process: Essays in the New Institutional Economics, New York :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6, pp. 206-209.
[19] 《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7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年,第319頁。
[20] 《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7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年,第317頁。
[21] 《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7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年,第310頁。
[22] 馬格林認為分工之所以能夠固定下來不是因為其技術效率,而是因為它有利于資本在勞動過程中樹立權威。(馬格林:《老板們在做什么》,柯唱、李安譯,柳欣、張宇編:《政治經濟學評論.2009卷.第1輯:總第15輯》,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9年,第169-202頁)。
[23] 《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年,第390頁。
[24] 《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年,第392頁。
[25] 《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第487頁。
[26] 《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7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年,第363頁。
[27] 《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第487頁。
[28] 《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7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年,第357頁。
[29] 《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第395頁。
[30] “交換的需要和產品向純交換價值的轉化,是同分工,也就是同生產的社會性按同一程度發展的。”(《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年,第91頁)。
[31] “各種使用價值或商品體的綜合,表現了同樣多種的、按照屬、種、科、亞種變種分類的有用勞動的綜合,即表現了社會分工。”(《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第55頁)。
[32] 《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6卷第3冊,北京:人民出版社,1974年,第296頁。
[33] 例如,當紡紗和織布從家庭工業和農業中分離出來以后,被釋放的土地耕種者構成了紡紗者和織布者市場。同樣,紡紗和織布的分離使二者作為不同種類的勞動相互獨立。它們的產品必須作為商品相互獨立,并通過交換完成商品的形態變化,作為商品發生關系。
[34] R. Langlois and P. Robertson, Firms, Markets and Economic Change, New York : Routledge, 1995.
[35] 馬克思:《機器。自然力和科學的應用》,北京:人民出版社,1978年,第51頁。
[36] 可參見布雷弗曼的杰出分析。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