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0年,抗日戰爭相持階段,國民黨反共摩擦激烈時期,毛主席為《中國工人》的出版寫了發刊詞。將《中國工人》看作是一所學校:
“《中國工人》應該成為教育工人、訓練干部的學校,讀《中國工人》的人就是這個學校的學生。工人中間應該教育出大叔干部。他們應該有知識,有能力,不務空名,會干實事。沒有一大批這樣的干部,工人階級要求的解放是不可能的。”
難怪乎,毛主席晚年為何說“四個偉大”討嫌,統統要去掉(只剩“Teacher”教員)?學校辦的如何,關鍵在教員。學校是改造人的地方,是改造人的世界觀的地方,是觸及人的靈魂的地方。《中國工人》就應當是一所學校,這也正是說清楚了,中國共產黨的報刊媒體,應當辦成一所學校,應當肩負起教育黨員干部,人民群眾的使命,應當用無產階級世界觀人民立場去寫東西,去觸及人們的靈魂。而不是毫無立場,搞花邊新聞,甚至用來宣傳資產階級世界觀。
當人類歷史進入資本主義社會,一切階級斗爭就簡化為無產階級和資產階級的尖銳斗爭了。
而無產階級和資產階級的斗爭,是不可調和的,是表現在方方面面的。也就是說,無產價級要按照自己的世界觀改造世界,資產階級也想要按照自己的世界觀改造世界。二者必然在不同領域進行斗爭,展開爭奪。當無產階級專政實現了,但是如何鞏固,就受到資產階級的復辟威脅。而關鍵爭奪領域就是人的改造,就是世界觀的改造,就在教育,就在黨員干部和青年學生。
所以,社會主義的教育失敗,可以說是一種根本性失敗。因為資產階級在無產階級專政時期,搞不掉我們的制度,那我就換掉維護這個秩序的人,就用扶植,拉攏,滲透多種手段,把我們的人,人的世界觀改造了,同樣也也就完成了復辟。
政治革命和經濟革命是為了取得無產階級政權,但是同時必須進行文化革命,政權取得后,不會一勞永逸,而涉及一個如何鞏固的問題。
因為,“在我國社會主義革命取得基本勝利以后,社會上還有一部分人夢想著恢復資本主義制度,他們要從各個方面向工人階級進行斗爭,包括思想方面的斗爭。在這種斗爭中,修正主義者是就是他們最好的助手。”
務必提高警惕,制度改革相比較文化革命改造人,改造人的世界觀這件大事來說,容易得多了。
為何要創辦《中國工人》?
中國工人階級在共產黨的領導下,經過二十年多年的革命,成為了全中國最有覺悟的部分,成為了中國革命的領導者。
中國工人階級聯合一切階級反帝反封建,雖然偉大,但是革命尚未成功,民族尚未獨立。
因此,中國工人階級責任重大。應當團結自己,團結農民和其他小資產階級,團結知識分子,團結一切革命的人民。
這個團結的責任是中國共產黨的責任,是工人階級先進分子的責任,是整個工人階級的責任。
一定要注意,團結不是毫無原則的聯合,撮合。而是要以斗爭求團結,要注意“運用馬克思主義的對立統一學說,觀察和處理社會主義社會階級矛盾和階級斗爭的新問題,觀察和處理國際斗爭中的新問題。”
毛主席在這里說,肩負其反帝反封建任務的完成,是中國共產黨和中國工人階級先進分子的責任。這就告訴我們,工人階級雖然是領導階級,是最革命的力量,但是其中也有落后分子,甚至蛻變分子,乃至出現工人貴族反過來為資產階級壓榨工人。
“工人階級和全體人民的最后解放,只能在社會主義實現的時代,中國工人階級必須為此最后目的而奮斗。”工人階級不能光想著自己解放了,就革命勝利了,這是不可能的。而真正的社會主義《共產黨宣言》是這樣界定提的:
“代替那存在著階級和階級對立的資產階級舊社會的,將是這樣一個聯合體,在那里,每個人的自由發展是一切人的自由發展的條件。”
所以,為了工人階級團結一切力量,解放全中國,建立新中國的任務而創辦《中國工人》。
《中國工人》怎么辦?
“以通俗的語言解釋許多道理給工人群眾聽,報道工人階級抗日斗爭的實際,總結其經驗。”
辦黨的報紙,做黨媒,語言要通俗生動,要讓老百姓能看懂,喜歡看。而不是整一些資產階級和封建士大夫才喜歡的四六駢文,拽一些華麗辭藻,或者堆砌一些雞湯式的詞語。這可以是自媒體干的活兒,但是作為黨的媒體報紙期刊,這就不像樣子了。黨媒要有黨媒的樣子(敢發聲、敢斗爭)
工人階級要歡迎革命的知識分子幫助自己。決不可拒絕他們的幫助。因為沒有知識分子幫助,工人階級也不能進步。但是怎么歡迎革命知識分子,就是看一條—知識分子愿不愿意與勞動群眾相結合,愿意,就是革命的,不愿意,就不能歡迎。
《中國工人》要多載生動的文字,切記死板、老套,令人看不懂沒味道,不起勁。
這就需要深入了解工人階級的實際斗爭和生活,需要掌握工人階級先進的理論,需要馬克思主義理論,對現實問題能夠一針見血,針砭時弊,講明立場,說清道理,這樣讀起來才有味道,才起勁兒。
如何辦好一份報紙?
“當作一件事辦,一定要把它辦好”。就是要認真負責。要辦好一份報紙,需要辦的人負責,還需要看的人負責。
看的人提出意見,寫短信短文寄去,表示喜歡什么,不喜歡什么,這很重要,這樣才能使這個報紙辦得好。
所以,每個人都應當肩負起建設社會主義的責任,不要作鍵盤俠,噴子。要有真知灼見,要敢于斗爭,講究斗爭策略。
黨的報紙也罷,還是工作也罷,既要黨員干部負責,更需要人民群眾的負責,負責自下而上的監督,民主監督。
最重要的一條還是毛主席將《中國工人》看作是一所學校。
關于學校,毛主席從政治經濟革命起到晚年文化革命,實際上都是把整個社會主義建設看作一所大學校來建設,來辦好的。
早期,他說紅軍是一所學校。在這里既要革命也要學習文化,解放勞苦大眾。
后來,他說“軍隊應該是一個大學校”。于是有了著名的“五七指示”。辦好這所大學校就是為了防止黨員干部蛻化變質,保持工人階級先鋒隊的先進性,為了培養合格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為了防止資本主義復辟,帝國主義的“和平演變”。
為了讓這所大學,更好教育黨員干部,人民群眾和青年學生,訓練黨的干部,培養出大批合格的無產階級專政的接班人。毛主席,更加重視的是這所大學校要辦成一所“勞動大學”。
早在1946年,毛主席的兒子毛岸英從蘇聯學習回國,他對愛子說:你在蘇聯的大學畢業了,但是中國的勞動大學你還沒有上過,你應該去學習學習。
新中國成立后,毛主席又將在農村經過幾年土地改革工作鍛練的毛岸英,下放到北京第一機器總廠去工作,讓他去體驗工人的生活。
所以,毛主席通過辦大學校,確保無產階級專政鞏固。
黨員干部以普通勞動者姿態出現,參加勞動。黨員干部愿不愿意與工農群眾相結合,決定了其是不是真正的共產黨人和為人民服務,有了“五七干校”的重要實踐
青年學生愿不愿意走與工農群眾相結合的道路,決定了其是不是革命青年,所以有了知識青年上山下鄉的重大實踐。
知識分子愿不愿意走與工農群眾相結合的道路,決定了他們是不是為無產階級服務,為人民大眾服務的先進知識分子。
因此,毛主席一生都是教員,十分貼切,他一生都在辦一所大學校。
在這所學校里,教員根本任務就是教育改造人,改造人的世界觀。
但是這種改造的工作,隨著時間推移,歷史發展,階級固化等難度越大。
“資產階級雖然已被推翻,但是,他們企圖用剝削階級的舊思想,舊文化,舊風俗,舊習慣,來腐蝕群眾,征服人心,力求達到他們復辟的目的。無產階級恰恰相反,必須迎頭痛擊資產階級在意識形態領域里的一切挑戰,用無產階級自己的新思想,新文化,新風俗,新習慣,來改變整個社會的精神面貌。”
辦好學校,搞好人的改造,價值觀改造,是根本性的。
辦好社會主義勞動大學校“的目的是斗跨走資本主義道路的當權派,批判資產階級的反動學術“權威”,批判資產階級和一切剝削階級的意識形態,改革教育,改革文藝,改革一切不適應社會主義經濟基礎的上層建筑,以利于鞏固和發展社會主義制度。”
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任需努力!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