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與民族任何時候需要這樣一些人,這些人把國家民族的事業當做自己的事業,同自己的發展結合起來,他們對國家對民族懷有發自內心的忠誠,矢志為之奮斗犧牲,為此不惜犧牲個人的利益乃至生命。類似的例子不勝枚舉:西漢為國捐資助邊的卜式是這樣,南宋精忠報國的岳飛是這樣,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文天祥是這樣,黃花崗烈士們還是這樣,狼牙山五壯士以及千里冰霜腳下踩的紅巖志士們更是這樣……可以說,古往今來,這樣的仁人志士代代相繼,他們在不同歷史時期都以特定的方式閃耀自己的光輝,以自己的奮斗撐起一片天空,以燃燒自己來照亮華夏神州,從而彰顯每一個時代的正向與輝煌。
現在,中華民族正走在復興崛起的偉大道路上,更需要這樣的人越多越好。
但是,現如今這般深懷家國情感的人是越來越多,還是越來越少呢?
筆者以為,這是一個應該討論也可以深入討論的社會歷史命題。當然,不同的說法與意見在所難免,不妨各抒己見。以筆者近半個世紀的觀察、對比,具體的感受就是,在這個問題上,我們的國家與我們的民族所面臨的困境和挑戰不可忽視。
為什么會出現這樣的現象與問題呢?從個人經驗主義出發,竊以為如下三個原因值得注意:
其一,私人占有與私有觀念泛濫成災,其程度達到中國歷史上的一個高峰
“天下興亡、匹夫有責”,這是中華民族固有的文化底蘊,但現如今這樣的底蘊卻被無情地踐踏;“天下為公”,這是中華民族貫穿上下的歷史傳統,但這樣的傳統也被殘酷地蹂躪。現如今實際的情形是,私字當頭、私欲泛濫、私有萬歲!在家國問題上,流行所謂“不在乎大國崛起,只關心小民尊嚴”,把個人與國家分割對立起來;在“德”與“財”的關系上,不但失去了“德”主“財”輔的既定格式,而且總體上“德”已被“財”擠壓到相當不堪的地位,在各行各業都幾乎找不到自己的落腳點。說句難聽的話,有史以來的中國社會群體鏡像,從未有像今天這樣掉在錢眼里,從未像現如今這般“缺義少德”。
客觀公允地說,人性自私是社會的產物,想要徹底斷絕私欲和私有觀念,目前還不具備社會基礎條件。但同時還必須承認的是,天下為公也是社會的產物,任何社會在任何時候都需要建立起代表統治階級共同利益或代表社會共同利益的公共制度體制,并以這種公共的制度體制及其思想體系來維系社會的存在與發展。就這個意義說講,公私矛盾及其處理是社會發展的原動力。因此,古往今來的圣賢達人無不注重把限制和約束私欲與私有當做經綸濟世、經略體國的重要內涵,一方面要激發人內在創造力,一方面還要約束人的個體欲望,使之服從和服務于公共利益發展的大局。中國古代所謂禮教甚至整個儒家學說,其主要功用就在這里,就連宗教教義都不鼓勵任何形式的私欲膨脹。
但現如今中國的實際情形卻恰恰相反,近半個世紀以來社會歷史進程總體上就是對私欲與私有的全面釋放,除了一些流于表面、流于形式的口號之外,全部社會機制并未把約束、限制私欲與私有當做值得重視的治理命題,發財致富成為個體成功的標志,成為社會進步的體現,成為通往光明彼岸的橋梁,得到明顯的鼓勵、支持與獎掖,并且形成滾滾大潮。
在此大潮的驅動裹挾之下,無盡眾生沉迷在金錢的渴望里貪得無厭,往往不擇手段地去撈錢賺錢搞錢,并且永無饜足、永無止境,無論多少錢都欲壑難填。為何貪官越抓越多、腐敗越反越甚,因為鼓勵私有、制造私欲和滋生腐敗的社會機制未改變,且還在擴張膨脹。老百姓說,“圍著糞坑打蒼蠅,胡誰?”
這樣一來,哪里還會有什么家國情懷呢?
其二,忠誠的觀念日益淡漠,用“錢袋子”武裝起來的頭腦,理所當然要丟失去忠誠的品格
忠誠是一種高尚的政治美德,古人云“天下至德,莫大于忠”。過去民間貼對子,許多人家都貼這樣的門聯用以自己標榜或教化家人,其辭曰“累世立業文兼武,百代存心孝與忠”,或者“忠孝傳家久,詩書繼世長”。道理非常清楚,那就是任何一個朝代的任何一個政權,如果失去了“忠”與“孝”,那么滅亡也就接不旋踵了。
但現如今的中國“忠”與“孝”卻成了很稀缺的品格,在任何一個層面,找一個真正在政治與信仰上忠誠的人很難,反倒是江湖義氣、個人關系遠大和高于政治忠誠。真正勇于挺身而出捍衛黨和國家、捍衛人民江山的人少之又少,有也是在一些民間愛國網媒,而在體制內幾乎看不到。故而在媒體輿論、學術和文化領域,有人攻擊黨和政權、否定黨的歷史和領袖、違反憲法和黨章,基本上沒有什么風險,官方沒有人亮劍叫真,所謂“筑牢對黨的忠誠”不過是流于形式浮在表面上的一句空話而已。但前三十年可不是這樣,在那個年代存在著大批主動和自覺捍衛紅色政權的人,而現在則基本上事不關己高高掛起了。前后對比反差極大,簡直是天地之隔。
造成這一現象的原因多種多樣,但核心和關鍵還是見利忘義。因為用“錢袋子”全面充填和占領頭腦,在此之后,自然也就失去了政治忠誠的空間,相應地也就丟掉了政治上忠誠的品格。道理十分淺顯,那就是一旦財迷心竅,那么政治立場、戰略取向就都要相應地發生轉折性的改變。古往今來,因為財迷心竅而失去理性的人比比皆是,這樣的案例太多了。發展到現在,被金錢迷了心魂而失去自我的人變得更多、更嚴重。此前一個時期所謂“高薪養廉”理論與實踐最終走向失敗,就是活生生的教訓。
歷史經驗反復證明,國家民族不能搞狹隘經濟主義那一套。發財致富與發展經濟不可以簡單地劃等號。發展經濟的積極意義在于壯大國家力量,使國家自主自立。但有人則予以曲解,他們假借發展經濟的名義撈錢,賺錢就是發展進步,認定有錢就有一切。在這等錯誤觀念的指導下,一些中國人只關心“錢袋子”,用他們個人的“錢袋子”來影響政策、綁架決策,于是發展經濟的政策舉措往往墮落成為通過種種急功近利的賺錢撈錢手腕。這樣的情形越是發展蔓延,國家戰略實力越弱,自主自立的水平越低。須知,無論是國家還是個人,有錢并不能擁有一切,相反還可能失去很多東西。其中最主要最突出的,就是失去了思想與信仰,發生政治上的弱化、矮化,這樣一來,所謂的家國情懷也就無從談起了。
其三,親美親西方思潮構成嚴重的精神滲透,極大地腐蝕與消解愛國主義
家國情懷是一種情感,是政治立場在情感上的釋放,這種情感總是具體地表達在國家與民族關系上,譬如古老歌謠中所吟唱的“轉眼北風吹,鴻雁群漢關飛”,這里“漢關”就成了精神與情感的寄托。筆者記得,小時候經常唱這樣的歌謠,“大雨嘩嘩下,北京來電話。讓我去當兵,我還沒長大”,至于“我愛北京天安門”等,更是家喻戶曉,這些東西所展現與表達的都屬于家國情懷的范疇,也都是十分必要的社會精神文化建設。可以說,所謂的“家國情懷”其實就是一種政治情感,是一種精神依戀。在歷史任何時候,任何國家與任何民族都有其特定的符號或圖騰標志,天安門是中國的符號,黨中央是中國的政治符號,對北京的向往在相當程度上就是對黨中央的向往。正因為這樣,所以中國的“北極”漠河才打出“身在最北方,心向黨中央”這樣旗號。
在國家與民族關系問題上,當代中國所面臨的焦點就是中國同美西方集團的關系,所謂的“家國情懷”就是要具體落實在這里——究竟是站在中國一邊親中國、愛中國,還是向往美西方、站在美西方一邊,這是區分敵我最根本的標尺與界限。
正如人們所看到的那樣,在這個問題上,當代中國發生了嚴重的分化分裂。應該說,大多數中國人都有堅定的愛國主義立場,并且越是基層老百姓越是這樣。但與此相對應,乘改革開放大潮而崛起發展起來的各路精英們卻有相當部分在相當程度上親美親西方,以至于在當下中國塑造了出龐大的親美西方勢力或群體。他們要么為美西方的物質財富所誘惑,把狗不嫌家貧的傳統美德丟失干凈,要么為美西方的思想精神所迷惑而失去自信自我,于是就在精神與情感上轉化成為黃皮白心的“殖人”,對中國的一切都從內心里厭煩起來,恨不能出生在美西方,恨不能搖身一變成為西方人,恨不能一夜之間讓中國變成西方,由此就想千方設百計地親近美西方、奔赴美西方、皈依美西方。這種現象發展蔓延,如癌細泡一般侵蝕擴散,在中國造成嚴重的精神滲透與情感坍塌。
這樣的侵蝕與滲透極大的腐蝕與消解愛國主義。正是因為看到這一點,所以美西方對華戰略遏制與打壓的一個重要抓手,就是妄想用金錢來腐蝕與改變中國,用“錢袋子”來要挾中國,引導和鼓勵中國的物欲主義。其實,經濟貿易戰只是手段,核心是制度斗爭,最終和最根本的落腳點,還是中國文化價值與美西方文化價值的斗爭。
目前看,在這場斗爭里中國固然屹立不倒,但出現的問題與造成的破壞與損失也不容低估,具體表現之一,就家國情感面臨強烈的沖擊與嚴峻的挑戰,突出表現是深懷這種情感的人在中國上層社會越來越稀缺,并且越是精英階層越多,越往上越多。
由此所產生的問題帶來的問題相當嚴重。
表現在政治與體制之內,則是機會主義、實用主義大行其道。一些人慣于搞上下相蒙,即上面用假大空的官話套話騙下面,下面則以各種弄虛作假的手段蒙蔽上級,上上下下都不敢揭示矛盾、直面問題,而是心照不宣地共同營造假象、制造幻覺;相當一些當權者只在乎自己的權位以及怎樣不才能斷進階,對真正所擔負的使命與責任則漫不經心、敷衍塞責,工作停留在形式上、表面上和口號上,導致執行力日益薄弱;更值得注意的是,個別人還身在曹營,這是一些根本就沒有思想、沒有信仰,甚至是仰望與膜拜美西方的人,他們輕則以世界公民自詡,重則心神系于彼岸,只是因為生活在當下中國,所以才不能不在和不得不在現有的政治與體制內找到位置,演繹現代版所謂“避世金馬門”……
家國情懷的人越來越少,由此導致更嚴重的挑戰發生在社會歷史層面,那就是關乎未來中國之命運。有人對中國未來充滿信心,理由根據很多;有人唱衰中國,理由格局也不是沒有,家國情懷的人越來越少就是其中突出的一個。任何人都不要以為實現現代化、實現經濟科技大發展就能萬事大吉,恰恰相反,如果沒有一大批深懷家國情感的人在中國接班執政的話,那么即便經濟大發展、實現現代化,也完全可能變成為人做嫁衣裳,也難以避免動蕩與混亂直至顛覆性的危機,使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失去可持續性,成為曇花一現的一場盛宴……
不得不說,怎么解決這個問題,真是一個空前的歷史大難。
但是,對于上述傾向和問題不可坐視不理,更不可盲目地相信歷史與文化的自我修正,而應該盡可能地加以糾偏糾正。
一要靠教育。在這些問題上學校教育要全面發力,要完善相應的課程體系,把中國歷史上深厚的家國文化轉化成為廣大學生的情懷,而不能僅僅靠空洞的理論課來包打天下。
二要堅決斗爭。有關意識形態工具要敢于亮劍發聲,真正發揮作用,而不能尸位素餐、應付了事,更不能閉目塞聽、裝聾作啞,而應該露頭就打,毫不留情。
現在,一些勢力打著擁護改革開放的旗號猛烈攻擊愛國主義,猛烈攻擊新中國前三十年的社會主義制度,猛烈攻擊共產黨所領導的革命斗爭,十八大以前那種意識形態逆向濁流隱然有再現的架勢。這樣的情況再也不能繼續下去了。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