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7月12日,在娘子關附近吃過午飯后,我們一行30多人乘坐大巴、冒著酷暑,盤旋飛奔至位于山西陽泉市西南不遠處的獅腦山頂峰(海拔1160米)。
獅腦山一帶,不僅是當年震驚中外的百團大戰主戰場之一,更是現在全國首批“百個愛國主義教育示范基地”,全國唯一以百團大戰為主題的紀念性建筑群都在這里。
下車伊始,30多人迅速聚集到百團大戰紀念館門前的廣場上拉起橫幅合影留念。爾后,依次參觀了紀念館、瞻仰了紀念碑。
提及百團大戰,就我個人來講,此前在文字和影像里領略過無數次。不久前,讀到一首歌頌百團大戰的詩歌,印象頗深、經久難忘。原詩如下:
百團大軍劍出鞘,千里華北戰歌嘹。
義憤填膺痛日偽,排山倒海破敵曹。
調兵遣將胸襟闊,橫刀立馬膽氣豪。
抗倭除寇家國恨,功垂萬古入青霄。
從前文字影像的間接了解和眼下現場的直接參觀瞻仰,使我對百團大戰有了更親切、更系統、更立體的感受和認識。
徑直走進百團大戰紀念館一樓大廳,去聆聽歷史回響,探尋烽火歲月。
百團大戰紀念館分為地上兩層,地下一層。展覽分“號角吹響”“運籌帷幄 戰略布陣”“百團出擊破襲交通”“乘勝追擊 攻堅據點”“英雄合擊 反敵掃蕩”“輝煌戰績 永載史冊”“開創未來”等部分。
紀念館大廳里,一組題為“百團大戰、光耀千秋”的浮雕首先映入眼簾——高揚的旗幟、沖鋒的將士,無不生動再現了那段戰火紛飛的歲月。雕塑周圍是詳細的戰史介紹和珍貴的歷史文物,其中包括百團大戰的作戰計劃、戰場地圖、武器裝備等。這些文物使人們更深入地了解了百團大戰的歷史背景和過程。
鐫刻在紀念館一號展廳墻上的一段文字吸引了我的眼球:“我前進,你們跟著我;我停止,你們推動我;我后退,你們槍斃我。”據介紹,這段文字是當年參加百團大戰的八路軍第129師新編10旅旅長范子俠的話。
在百團大戰紀念館里,我認真觀看了每個陳列廳,仔細學習了百團大戰的起因、經過、取得的戰績;深入體悟了百團大戰烈士的成長和革命歷程,以及在戰爭中與敵人殊死搏斗的革命精神。一張張珍貴的歷史照片、布滿歲月痕跡的抗戰文物、激揚的百團大戰勝利歌,讓我強烈地感受著在戰火紛飛的年代中革命前輩們的英勇壯舉,更使我深深地感受到中國人民軍隊為人民的幸福生活拋頭顱灑熱血,托起了中華民族威武不屈的脊梁!
從百團大戰紀念館出來,直接奔往不遠處的百團大戰紀念碑,進行觀瞻拜謁。百團大戰紀念碑坐北朝南,從高到低由1座主碑、3座副碑、2座題字碑、4個烽火臺、仿建“長城”和1座大型圓雕組成。整個建筑群占地1.67公頃。主碑高40米,寓意著百團大戰發生在1940年,形狀像一把鋒利的刺刀,象征著中華民族威武不屈、抗擊外敵的革命精神。主碑三面分別鐫刻著彭真、徐向前、薄—波的題詞。副碑形如軍旗,象征著參戰八路軍第一二九師、第一二O師和晉察冀軍區三支大軍,三座副碑間相距105米,寓意參加戰役的105個團。
參觀結束后,我心中感慨萬千,想了許多許多。更進一步懂得現在和平年代的來之不易,感恩、激動之情,久久未能平復。
當年,在百團大戰中,中國共產黨領導的華北敵后抗日軍民齊心協力、前仆后繼,同日本侵略者浴血奮戰,充分表現了中華民族不屈不撓的戰斗精神。百團大戰不僅鼓舞了中國人民的抗戰斗志,更是充分展現了中國共產黨在全民族抗戰中的中流砥柱作用。回望光輝歷程,中國共產黨始終以信仰之光照亮前行之路。
百團大戰的硝煙雖已散盡,但百團大戰留給后人的精神財富卻歷久彌堅,永遠激勵著中華兒女奮勇向前!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