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媒體圈流傳一段錄音,生動地揭示了地方官員對記者、對媒體人的態度。
這段40分鐘的錄音里說到:“發帖子那個人叫陳洪濤,方城人,長期在北京。”“最后一弄,這貨是(南陽)市里、刑警支隊盯著的人!”
“盯著他啊,要當場處置、要打他”!“去年前年鄧縣不是整了一起記者,他這個人是自己弄各種自媒體。”
“這個人,也就是公安上知道、市里刑警支隊盯著的人。”
如果不是錄音里提到公安、刑警,還有市領導,真不敢相信這些江湖黑話出自地方干部之口。
這段錄音的背景大致是:媒體人陳洪濤實名?轉發了一封南陽群眾的舉報材料,揭露了南陽市淅川縣盛灣鎮政府騙取國家立項、亂搞形象工程、造成上千萬的政府債務,最后妄圖“以騙化債” 的荒唐事件!
陳洪濤曝光這起事件后,地方出現輿情,領導干部們商議如何處理輿情,據這個說話的官員稱,事情交給了當地公安,公安又排給了具體負責此事的經偵人士。于是就有了共同商議如何對付陳洪濤的這段錄音。
這是不少地方出現輿情的操作路數,不是第一時間解決問題,而是要解決提出問題的人。這起事件中提出問題的有兩個:拖欠工程款的當事人、曝光此事的媒體人。
陳洪濤是知名自媒體人,這些年揭露了大量地方的腐敗問題。如2019年公安部掃黑除惡第一大案、被判處死緩的山西柳林黑金富豪陳鴻志案,就是源于陳洪濤和宋陽標等人在官媒噤聲中頂著壓力為群眾發聲,也引起了中央政法委的關注。2021年,陳洪濤因批評時任南陽市榮獲“全國脫貧攻堅先進個?”的領導,還被當地公安局以“尋釁滋事”非法關押24小時。
陳洪濤是至今仍堅守在新聞一線、活躍在輿論場上的媒體人,也是媒體圈內少數的硬漢,如今,這樣的硬漢也不多了。尤其是近年來,大量記者轉行或退役,輿論監督類報道大幅萎縮,可以說基本凋零。
有一些記者離開了傳統媒體,手握自媒體,繼續發光發熱,這些老記者老媒體人們出于義憤或職業習慣,揭露了大量地方腐敗等問題。但是,這些媒體人在為他人發聲維權時,也將自己置于危險的境地,他們很快會被地方列入重點盯防對象。
上述段錄音中的“盯著、處置”等,真實再現了媒體人所面臨的輿論生態,地方對于曝光問題的記者或媒體人,往往施以公權力對記者本人進行打壓。
有老媒體人評論說:“雖然我已平安退休,但當年那種因為幫老百姓維權、申冤、批評腐敗分子、邪惡現象被有關部門盯梢的感覺至今猶在作痛。對于同行陳洪濤的遭遇感同深受。”
作為一名退役老記者,我對陳洪濤的經歷也不陌生。有些地方動用公權力對媒體人盯梢、監控等,不是什么秘密。
早年,有些記者在揭露問題的時候,還不知道自己上了盯梢的名單。在采訪報道時,稍有不慎,被套路、被跨省、被XXX,加上“尋釁滋事”的帽子,被拘留入獄的風險極大。從行政到司法,地方上各種手段,無異于是一場對媒體人的圍獵。
這幾年,媒體日漸凋敝,重大事件沒有記者采訪報道,除了眾所周知的原因,也有鮮為人知的原因。就如錄音門所揭示的,少數還活躍在新聞一線老記者老媒體人,動輒被盯梢、被圍獵,這也詮釋了新聞的消失之迷。
陳洪濤回應錄音事件時說?,我習慣把一切都暴露于光天化日之下。既然有人?這么敏感、一觸即跳。動不動就想以刑事手段對付輿論監督,那就說明你們心里有鬼嘛!
此事曝光之后,陳洪濤接到當地電話稱:那是個別人士吹牛逼的,當地公安不承認有這回事,也絕無調查媒體人的安排。
不過,不管吹牛逼還是真實想法,我們還是希望公權力有點風度,對于善意的監督,還是要聞過則喜,有則改之,無則加勉。不要不解決問題、而是解決提出問題的人。
其實,陳洪濤曝光的事并不復雜,就是地方政府拖欠工程款的問題。近年來,因經濟下行、地方債務沉重,基層政府的壓力較大,拖欠企業債務不是什么新鮮事,本來是可以對話溝通解決的事,但卻上各種手段,首先想到的解決曝光事件的當事人、媒體人,就像遷西事件一樣。
善待記者、善待依然活躍在一線的媒體人。須知,記者是信息的傳遞者、是信息流通的關鍵一環,如此圍獵記者、媒體人,只會讓媒體人寒心、加速從業者的逃離。而媒體的凋敝,新聞的消失,也會反噬到每一個人。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