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免费人成视频在线观看,国产极品粉嫩馒头一线天AV,国产精品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亚洲 古典 另类 欧美 在线

首頁 > 文章 > 時政 > 時代觀察

也談臺灣問題:剿海上寇易,剿心中寇難

歐洲金靴 · 2024-01-20 · 來源:金靴主義公眾號
收藏( 評論() 字體: / /
除了武統,別無出路。

  1

  14日,2024年臺灣省“總統選舉”結果揭曉,民進黨候選人賴清德及蕭美琴成功當選新一任“總統”及“副總統”,總得票數達558萬,得票率為40.05%。

  此役之后,民進黨成功連續第三次獲得“總統”任期。

  自臺灣1996年開始舉行“總統大選”之后,尚未有政黨成功連任超過兩個任期。此番賴清德率領民進黨打破“八年輪替”的慣例,可謂創造了歷史。

  相當長一段時間,我們方面對島內政治生態的宣傳都是“一小撮臺獨分子綁架民意”、“大多數島內民眾向往統一”……

  然而,以這場選舉投票為例,它帶來了島內72%的高投票率,其中許多臺灣人專程從海外飛回臺島參加投票。

  在一些投票站,早上投票尚未開始就有人開始排隊,許多家庭幾代人一起出現在投票站——按照規定“必須本人前往投票”,因此島民四散出現在全島近1.8萬個設立在寺廟、教堂、社區中心和學校的投票站。

  其結果,是臺獨分子毫無懸念的上位。

  多年來,我們一直將賴清德、蔡英文等為首的民進黨斥為一個危險的敵人,并公開對島民喊話“賴清德可能將兩岸拖入一場戰爭”、“將臺灣引入不歸路”。

  而14日的結果揭曉,當我們看到數以百萬計的臺灣人、尤其是年輕人群體(反觀國民黨背后是普遍的高齡支持者)親手選出了一位繼續臺獨道路的“領導人”時并大肆歡呼,我想所有自欺欺人的幻想真的該破滅了。

  在對支持者發表講話時,意氣風發的賴清德毫不掩飾,呼吁團結的同時也給出所謂承諾:

  我們會致力于維護臺灣的身份……在民主與威權之間,我們選擇站在民主的這一邊。

  這種表態不僅僅是在攻擊我們,更是在揶揄和嘲諷爛泥扶不上墻的百年爛黨——中國國民黨(及其代表的所謂“中華民國”歷史)。

  在針對國民黨的判斷與定性層面,我們大陸的廣大民眾與民進黨及其背后山呼海嘯的臺島選民們,倒是殊途同歸得達成了略顯幽默的一致:國民黨早已淪為要飯黨、乞丐黨、左右逢源黨、又當又立黨……

  也正如此,賴清德膽敢公開地借踩踏國民黨侯友宜來展示自己的臺獨主張,因為其深知兩千萬島民的真正民意:

  除了島內獨立勢力,一直在碾壓和譏諷我方某些幻想派人士的,還有美帝國主義。

  選舉結果揭曉的前一天即1月13日深夜,布林肯便在社交平臺貼文,恭賀賴清德當選“總統”,且重申美國期待在《臺灣關系法》與美國對臺“六項保證”的基礎上,與賴清德及臺灣其他黨派合作,推進共同的利益和價值觀,進一步深化美臺長期的非正式關系。

  現任美國眾議院議長邁克·約翰遜也在社交平臺發文,表態希望5月能率領代表團赴臺灣參加賴清德的就職典禮,并稱“樂見民主在臺灣的蓬勃發展。”

  選后第二天,美國跨黨派資深代表團旋即大動作躥訪臺島,成員包括民主黨籍美國前副國務卿斯坦伯格、共和黨籍美國前總統國家安全事務助理哈德利、“美國在臺協會”主席羅森伯格。

  事實上,如果要說起“破除幻想”,2022年的夏天還不夠嗎?

  除了佩洛西8月初的躥訪臺島,2022年9月14日,美國國會參議院外交關系委員會高票通過《2022年臺灣政策法案》,這是1979年美臺斷交及《臺灣關系法》生效以來,美國官方層面對臺政策最全面的調整。

  該項法案在外交、軍事等領域全方位提升美臺關系,雖然當中部分條文經過了不同程度的修改,但“騎臉”意味依舊濃郁。

  該法案由民主黨參議院外交委員會主席鮑勃·梅嫩德斯與共和黨籍參議員林賽·格雷厄姆共同提出,審議曾被兩度推遲,9月14日經約兩小時討論后以17票贊成、5票反對通過。

  梅嫩德斯在聲明中指出:

  此次表決顯示了美國對臺灣人民的堅定支持,并認可美國國會在面對這些挑戰時所發揮的關鍵作用。

  同時,《法案》原有條文曾要求駐美的準外交機構“臺北經濟文化代表處”更名“臺灣代表處”、“美國在臺協會”更名“美國代表處”……

  而且,《法案》原本還要賦予臺灣“主要非北約盟友”地位,經修訂后改為在軍備移轉上以“主要非北約盟友”盟友同等方式對待臺灣,并又計劃未來四年提供臺灣45億美元外國軍事融資資金(修正版則強調是無償的軍事援助,且加碼第五年提供20億美元)。

  需要看到,就在整整一個月前,美國參議院外交委員會亞太小組主席埃德·馬基率領跨黨派國會代表團竄訪我臺灣省,重申“美國對臺支持”。

  當時的竄訪團成員還包括美國眾議員加勒曼帝、魯文索、貝耶和羅德薇。

  且就在那十二天前,美國眾議院議長南希·佩洛西剛剛竄訪臺島,成為美國二十五年來落地臺灣最高級別的政治人物。

  可以毫不客氣地說,如果此時還依然有人繼續對“和平統一”、特別是對美帝國主義抱有不切實際的幻想,那就實為自我安慰和自我取嗨了。

  美國人的狼子面目,讓我想起了毛主席1937年3月曾對美國作家史沫特萊說的:

  這些條約,對于日本這樣的侵略國家,僅只是一種道德制裁力量,要阻止日本向中國作戰是不可能的。這些條約在中日戰爭中決不會起多大作用。

  祈望70年代末/80年代初的一紙條約就能夠逆轉深層的地緣矛盾、以及更加重要的國與國之間根深蒂固的意識形態分歧,這不僅是幻想,更是一種自降。

  毋庸置疑,美國當權集團早已撕下畫皮、歇斯底里“保衛”臺灣島這個東北亞反共前沿陣地了。

  2021年6月,美國參議員達克沃斯、蘇利文和昆斯三人(一個共和黨配兩個民主黨)就已經高調竄訪臺灣,且是乘坐C-17軍事戰略運輸機而非慣例的C-40行政專機,抵達臺北松山機場(軍民兩用機場)。

  美方當時的說辭是“捐贈臺灣75萬劑疫苗”,但實際情況是,美國人根本沒有攜帶哪怕一劑疫苗來島。

  這就是單純的政治挑釁舉動,并非衛生事務行為。

  臺島當局的偽外事部門主管吳釗燮,當日屁顛屁顛、流著一嘴哈喇子前去接機,臺當局偽領導人蔡英文隨后也在臺空軍松山基地指揮部與美國人會面。

  對此,島內獨派“綠媒”興奮炒作,稱美國客人乘坐軍機首次抵臺,“意義重大”……

  再往前看,2020年8月初,美國衛生與公共服務部部長亞歷克斯·阿扎爾就已經率領代表團抵達過臺灣。

  阿扎爾是六年來首次訪臺的白宮內閣官員,在兩年前時也是1979年以來訪臺層級最高的白宮內閣成員。

  再再往前看,2018年3月,時任美國總統特朗普在得到參眾兩院通過后,正式簽署了臭名昭著的《與臺灣交往法》,也就是臺島島內稱的所謂《臺灣旅行法》。

  該法是繼《與臺灣關系法》之后,另一部現行的與臺島偽府官方相關的美國國內法案。

  請注意這個法案的全稱:《鼓勵美國與臺灣間所有層級互訪與其他目的之法律》,它允許臺島偽府的官員進入美國,并在允許與美國官員——包括美國國務院、國防部以及其他內閣機構官員會面;它還鼓勵駐美國的所謂臺北經濟文化代表處及任何臺島偽府在美國成立的機構在美國進行一切正式活動,并使美國國會成員、聯邦及各州政府官員、臺島偽府高官參與其中,不再受到限制。

  從《與臺灣交往法》開始,美帝國主義就已經是毫不遮掩地在將中美三個聯合公報踩在腳下了,理論上已容不得中國方面再心存任何幻想。

  像下面這樣的論調,根本是大大逾越了“和稀泥糊墻”的范疇,而是已經事實站在了美帝國主義的角度,在對中華人民共和國政權與全體中國人民進行喊話與誘降:

  所謂“堅決避免和美國滑向對抗”,此等怯姿簡直連一百多年前的晚清太后都不如。

  老太后至少名義上還敢出詔“宣戰”,胡某人此番嘴臉,已足以同蔣介石在日寇面前的“噗通”下跪對標媲美。

  百余年前的抗戰伊始,蔣介石就明確于國民黨內部表示:

  我常覺得,我們要應付國難,首先要認識自己國家的地位。我們是弱國,對自己國家力量要有忠實估計。

  我們為應戰,而不是求戰;應戰,是應付最后關頭必不得已的辦法。

  我們決不能輕舉妄動,致陷國家民族于萬劫不復之地。

  但是,毛主席則在1937年3月代表中國共產黨和全國工農階級向世界表達了另一種態度:

  在日本進攻中國時,不管在什么時候進攻,中國都應該立起抗戰。

  我們并不反對準備,但反對'長期準備’,反對借準備之名,行妥協之實。

  現實也證明,投降和妥協絕不能阻止日本帝國主義對中華領土的圖謀進犯,反而會給國家釀成無法挽回的時代級損失。

  “打得一拳開,免得百拳來”,這是1950年抗美援朝戰爭、1969年珍寶島戰役以及三次擊落美軍偵察機,給予新中國的寶貴經驗。

  1964年10月5日,毛主席氣宇軒昂的話語至今聽來仍鏗鏘有力:

  過去我們的事實也證明過,蔣介石是可以打的,日本帝國主義是可以打的。朝鮮戰爭證明,美帝國主義也是可以打的。

  你打它,它“舒服”了。如果不打,它就不高興。你愈把它打得徹底,它就愈“舒服”

  事實證明,打得它愈痛,它就愈“舒服”。

  一年后主席又有指明:

  美機入侵海南島,應該打,堅決打!美機昨天是試探,今天又是試探,真的來挑釁啦!既來,就應該堅決打!

  就在那僅僅三年前,我人民空軍地空導彈部隊剛剛采用機動設伏戰術,一舉擊落了U-2飛機!

  那也是地空導彈部隊第一次采用“打游擊”的方式擊落敵機,振奮了國人,當時更是得到了毛主席本人的贊賞!

  2

  回看2022年佩洛西騎臉帶來的憤怒,不亞于五年前我們目睹香港暴徒們禍亂市民、制造血案、踐踏中央政治權威和國家主權尊嚴——然而,香港的治理,不是一朝一夕。

  從五年前的一片狼藉,到三年后回歸二十五周年慶典時的江山一片紅,黨中央始終在對港輸出政治智慧,這非一蹴而就之事。

  推薦閱讀:扭轉香港(閱讀請加微信:jinxue2025 通過后私信)

  2022年8月2號晚上,那邊佩洛西剛一落地,幾乎是頃刻間,這邊我方官方聲明全部陸續出爐,明顯那一堆通告全是提前備好的(佩洛西在臺島本身也不可能搞什么出乎意料的事),且發言次序從國家外交層面到人大、再到國防部、再精確到東部戰區,一點點得在具象化和目標化。

  隨即,就是官宣軍演。

  有一種“請君入甕”的感覺……

  有一種“我們很需要讓全世界都明明白白看見美帝國主義真確觸犯我中國領土主權”的感覺……

  這很值得玩味。

  當時很多同志在譴責“輿論在此之前起的調門太高、導致群情激奮”………這塊不得不說,確實詭異。

  胡錫進是沒那么大能量的,他就是一貫以來的偽戰狼主義雞血(蘇修社會帝國主義式的色厲內茬,我批過太多次了),頂多是不停地堆柴。

  而真正來給柴禾點火的,是趙立堅的“拭目以待”,一下子起火了;完了東部戰區官方又拎著汽油桶跑過來,“埋葬一切來犯之敵”,直接燃爆了……

  然后民意徹底沸騰了。

  這時候,一眾官媒(我覺得他們中大部分其實并沒有接到任務的)也來爆炒流量、吮吸KPI,繼續把民情推高,仿佛晚上十點半就要開戰了、十二點就可以給臺灣人發身份證了……

  連團中央見狀想壓,都已壓不住了(團中央2號傍晚時那個“壓”,是明顯任務性的)。

  這才是問題的關鍵。

  官媒們不值得一提,但處于“業務線”的趙立堅同志和東部戰區的子弟兵們,到底是不諳輿論的用力過猛,而是另有深意的既定話術,我們先別急,慢慢等待。

  根據這十年來的觀察,自十八大之后,釣魚島也好,南海也罷,總體而言在「關鍵決斷」的千鈞一發之際,黨中央和中央軍委依舊是堅強的依靠,毋庸置疑。

  此次環島軍演,直接突破十二海里領海基線,臺島所有軍事基地和港口被包圍,臺北市進入實彈打擊范圍,用CNN引述前美國海軍上尉、前太平洋司令部聯合情報中心主任舒斯特的話稱:

  北京發出的信號是,它可以隨時關閉臺灣的空中和海上通道。

  這都是前所未有的,都是拜佩洛西“順利落地”所賜。

  同時,軍演的時間恰好是選擇在佩洛西3號離臺之后進行,這充滿了極為濃郁的“只打蔣艦,不打美艦”——毛主席1958年炮擊金門的“絞索戰略”味道。

  所以,到底“拭目以待”會不會從此成為一句戲語、淪落為第二個“勿謂言之不預也”,我們也拭目以待2.0……

  不怕人家罵“不抵抗”嗎?不怕的。

  根本不戰,與敵妥協,這是不抵抗主義,不但應該罵,而且完全不許可的;堅決抗戰,但為避開敵人毒計,不使我軍主力喪于敵人一擊之下,影響到抗戰的繼續。一句話,避免亡國,是完全必需的。

  在這上面發生懷疑,是戰爭問題上的近視眼,結果一定和亡國論者走到一伙去。

  我們曾經批評了所謂“有進無退”的拼命主義,就是因為這種拼命主義如果成為一般的風氣,其結果就有使抗戰不能繼續,最后引向亡國的危險。

  我想,即在戰略反攻階段的決戰亦然。那時雖然敵處劣勢,我處優勢,然而仍適用“執行有利決戰,避免不利決戰”的原則。

  這樣,我可始終立于主動,一切敵人的“挑戰書”,旁人的“激將法”,都應束之高閣,置之不理,絲毫也不為其所動。

  那些“一觸即跳”的人們,是不足以語此的。第一階段我處于某種程度的戰略被動,然在一切戰役上也應是主動的,爾后任何階段都應是主動。

  我們是持久論和最后勝利論者,不是賭漢們那樣的孤注一擲論者。

  —— 《論持久戰》,1938年5月。

  3

  由此,不禁探討一番:為什么說一定要借美國侵犯這個“由頭”,才能在統一問題上對臺灣“搞花頭”?

  老實說,真不是因為美國有多么強大(尤其這是在我們自己家門口),主要問題還是出在沉疴難祛的內部。

  攘外,必先安內。

  直到今天,經過四十余年的孕育發酵,「和統」思想甚至「不統」思想的能量與位次職級,遠遠超乎想象。

  不客氣的說,我們內部“養寇自重”的精英利益群體和臺灣那邊“挾洋自重”的殖化利益群體,堪稱旗鼓相當又一唱一和。

  看一看,一個破島養活了多少個大陸機構:

  中國社會科學院臺灣研究所:http://t.cn/A6vtBMUk

  廈門大學臺灣研究院:http://t.cn/Ec6XJqL

  上海交通大學臺灣研究中心:http://t.cn/Rf3RKHm

  福建社科院現代臺灣研究所:http://t.cn/A6aF2Uls

  北京聯合大學臺灣研究院:http://t.cn/AirfuGj6

  安徽大學臺灣研究中心:http://t.cn/AirfuGjH

  全國臺灣研究會:http://t.cn/AirfuGjX

  廣州大學臺灣研究院:http://t.cn/AiTPhrDc

  汕頭大學臺灣研究所:http://t.cn/AirfuGjN

  上海市臺灣研究會:http://t.cn/AirfuGjo

  中國政法大學臺灣研究中心:http://t.cn/AirfuGjO

  閩南師范大學兩岸一家親研究院:http://t.cn/AirfuGjK

  兩岸關系和平發展協同創新中心:http://t.cn/AirfuGjJ

  這些,在我看來才是解放大業和統一進程最大的攔路虎,沒有之一。

  延續革命,亦是自我革命;

  解放臺灣,亦是解放自己。

  像2021年,胡錫進這種對臺島人所謂“小確幸”文化的崇拜,其本質實為一種典型的資產階級向往,對糖衣炮彈的招架不住、進而沉醉迷戀:

  包括廈門衛視的這種所謂“民國浪漫”:

  結合胡錫進過去對私有制的推崇、對共產主義事業的不屑,我倒是不奇怪的。

  我真正感到憤懣的,是這樣的對臺思維晚近三十余年來在大陸甚為流行,我們天然地把自己放到了一種政治低位、文化低位。

  如下面這張圖,是2021年一位愛國網友創作的繪畫:

  意愿、想法、理想都是非常好的,繪畫水準也極高,構圖的觀感沖擊力也十足,當時在網絡上也刷了一股屏。

  但是,這幅畫實際卻產生了政治倫理層面的錯亂:蔡英文向我軍遞交投降書?這個預設場景絕對是大誤。

  以蔡英文為匪首的臺灣反動割據政權,從來就不是合法政府,根本就沒有資格行什么“遞書”之舉。

  遞交投降書,那就是暗指這是兩個平等的政治組織、甚至是兩個主權國家之間在結束戰爭狀態。

  這顯然不符合歷史演進的內理,更是背離了我黨建立、我軍建軍、我共和國建政的基礎。

  臺灣藍綠兩黨作為割據偽政,其最終的命運我說過很多次,只有一個,那就被徹底的覆滅!

  沒有第二種選擇方案,沒有什么PlanB。

  既然是覆滅,當然不可能還故作大氣地給她搭建一個漂漂亮亮的臺子、讓她端莊優雅地遞什么投降書。

  唯一之場景,也是我展望描述過許多次的:在我軍攻臺解放戰役勝利日、在我東部戰區司令員就地于臺北市中心舉行勝利大閱兵時,令其偽軍各師部旗幟與藍綠兩黨旗幟,旗頭朝下、緊隨我軍參與閱兵式,并在儀式最后當眾丟棄焚毀——參考1945年6月24日蘇聯紅軍勝利大閱兵時,納粹軍旗在莫斯科紅場的待遇!

  這,才叫「政治覆滅」。

  覆滅,就是讓其徹底的消失,讓其旗幟和一切政治存在都從歷史長河里被完全的抹去。

  注意,我說的“覆滅”僅僅意指臺灣割據勢力在政治層面的被我軍摧毀、在精神層面被我黨徹底的征服,而不是肉體的橫掃。

  解放軍是一支人民軍隊,所到之處只搞建設、不搞屠殺。

  從蔡匪首到普通的臺灣人民,我黨都會在戰后積極進行政治教育和政治接納。

  但是回到現實的眼下,可以發現,長久以來大陸方面的輿論動輒“兩岸”相稱,這就是一種政治身位的滑坡。

  一個根本沒有資格與我們新中國政權平起平坐的偽軍偽政勢力,在輿論話術中有何道理和我們并肩而立、被稱為“兩岸”呢?

  “兩岸、兩岸”的稱呼得久了,這會給我們大陸自己一種什么樣的心理暗示?不需要多說吧。

  本該俯視,卻漸趨平身,這相對而言就是我們自己的一種下跪。

  包括半年前《人民日報》在互聯網上搞出了一個所謂的“臺灣當歸”的熱搜口號,并用了一個數年前就已流行的藥材“當歸”的諧音做的漫畫。

  但是在我看來,這種宣傳恐怕同樣難言佳作。

  “當歸”,當,寓意臺灣島對于祖國統一的某種配合;歸,則更是一種以臺灣島為第一人稱主體的政治口吻。

  事實上,不論前者還是后者,都帶有一定程度的政治幻想和權力讓渡。

  此前我在分析電視劇《亮劍》的文章中已述:

  今天談及臺灣問題,我也認同使用“統一”一詞,它更多是體現民族性;但是我更推崇的還是“解放”一詞。

  “解放臺灣”,這才是我們的政治高度、階級高度的行為化身。

  推薦閱讀:為什么說《亮劍》才是抗日神劇中的神劇(閱讀請加微信:jinxue2025 通過后私信)

  只有“解放”,才能彰示我人民政權之于臺偽當局不可撼動的政治正義性,以及由此伴隨的諸戰線行為的合法性。

  不談“解放”而只談“當歸”,這或許暗含的另一層隱性政治思路是“等歸”。

  “歸”,是可以靠守株待兔的等而等來嗎?

  對于臺灣的解放事業,絕對不是依托幻想的雞血主義就能輕易實現。

  解放是一項長期作業,在登島之后究竟該如何治理、如何保證長治久安(不可重蹈香港覆轍),非一日之功。

  等,注定是等不來“歸”的。

  能等來的,只有如是兩岸持久對峙的僵持局面,以及兩岸方面各內部均存有不小體量的「抗拒統一之勢力」的暗喜、維持、做大。

  4

  一切上層建筑離不開被經濟基礎左右,在所謂“亞洲四小龍”的奢華面前,過去某一階段,可以說我們是“噗通”一聲給人家下了跪。

  一切政策扶持臺商優先,一切資源傾斜臺胞優先,這在改革開放之后曾是鐵律般的統戰信條和“招商引資守則”。

  自從中國從80年代末開始吸引臺商投資后,由于大陸的勞工與土地價格便宜,且政府的“對臺行政效率”也高,加上同宗同文沒有語言障礙,使得上世紀末段(尤其是亞洲金融風暴后)大批臺商到中國大陸投資設廠。

  至2011年為止,在大陸的臺商已經超過八萬家,臺干人數上百萬人,投資總金額超過兩千億美元。

  這背后日漸形成的就是早已長久深固、尾大不掉的對臺依附。

  臺商的歷史投資地點曾以江蘇、浙江、福建、廣東、河北五大省份為主,投資產業則以電子、電器、食品及制造業等為大宗,客觀上創造了幾千萬個就業機會,也成為諸多地方政府與地方官員的座上賓……

  回想1978年3月五屆人大一會通過的《憲法》中,都還明確“我們一定要解放臺灣”;然而,兩個月后隨著卡特對華政策轉變以及從7月開始中美就建交進行談判,在此過程中,我們做出了調整對臺方針的決策:把“我們一定要解放臺灣”的條目,調整為了“臺灣歸回祖國,實現統一大業”

  “解放”變成了“統一”,階級性質不再,階級高度也就不復存在。

  同時,“臺灣歸回祖國”,主體和主角變成了臺灣,而不是大陸的中央政府,這也就把主動權從我們自己手中讓渡了出去。

  由此配合臺商投資潮所引發的,便是很長一段時間內,我們在以一種低三下氣、小心翼翼的姿態去談論“統一臺灣”。

  這樣的惡果,事實上早已在作為“一國兩制示范區”的香港,得到了驗證。

  700萬人口的香港已釀成時代性的教訓,直到2020年的國安法被實施才得以事實統一——那么,2300萬人口的臺灣,難道還要來一遍走過的彎路嗎?

  就在中美建交僅僅二十多天后,1月26日,美國國務院向國會提交“臺灣授權法案”,主要是關于設立“美國在臺灣協會”的技術性規定,議員們乘機對法案進行了兩個多月的辯論,并把許多議員感興趣的對臺灣的安全擔保寫進了法案。

  該法共18條,其中最關鍵的是“關于美國對臺灣安全的承諾”和“臺灣的國際地位”兩條。

  關于美國對臺灣安全的承諾,該法第二條說:

  美國決定同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外交關系是基于臺灣的前途將通過和平方式決定這樣的期望;認為以非和平方式包括抵制或禁運來決定臺灣前途的任何努力,是對西太平洋地區和平與安全的威脅,并為美國嚴重關切之事;美國將向臺灣提供防御性武器,并保持抵御會危及臺灣人民的安全或社會、經濟制度的任何訴諸武力的行為或其他強制形式的能力。

  該法第三條還規定:

  美國將向臺灣提供使其能保持足夠自衛能力所需數量的防御物資和防御服務;總統和國會完全根據他們對臺灣的需要的判斷并依照法律程序來決定這類防御物資和服務的性質和數量。

  總統將對臺灣人民的安全或社會、經濟制度的任何威脅并由此產生的對美國利益所造成的任何危險迅速通知國會。總統和國會應依照憲法程序決定美國應付任何這類危的適當行動。

  臺灣問題最終如何解決,這完全是中國的內政,但該法卻把完全屬于中國內政的問題作為美國國內法闡述的主題,這就粗暴地踐踏了中國的主權,干涉了中國的內政。

  關于臺灣的“國際地位”,該法案第四條的所謂“法律的適用或國際協定”又規定:

  外交關系或承認之不存在不影響美國法律對臺灣的適用……凡當美國法律提及或涉及外國和其他民族、國家、政府或類似實體時,上述各詞含義中應包括臺灣,此類法律亦應適用于臺灣。

  國會批準美國同到 1979 年1月1日止被它承認為“中華民國”的臺灣當局所簽訂的并在1978 年12 月31 日有效的一切條約和其他國際協定(包括多邊公約)依然繼續有效,除非和直到依照法律予以終止。

  本法的任何內容不得解釋為支持把臺灣當局從任何國際金融機構或任何其他國際組織中排斥或驅逐出去的依據。

  這就是說,美國實際上仍然把臺灣看作“國家”,把臺灣當局當局看作“政府”,這同《中美建交公報》的精神是不相容的。

  1979年4月10日,“與臺灣關系法”經卡特總統簽字正式生效………

  直到今天,這部法案對對中美關系以及我們的統一大業造成著負面影響,堪稱埋雷。

  同時,作為對外部國際環境變化的某種“呼應”,也是對此前國內《解放思想,實事求是,團結一切向前看》“擱置爭議,共同開發”等新思路的踐行,諸多時代性的對臺方略紛紛出爐。

  比如,1981年大陸方面制定的“葉九條”,就很有代表性:

  一年后的8月17日,中美就美對臺軍售問題簽訂《八一七公報》

  以今天的視角重新回溯看待,這是一份內容相當含糊的公報:

  美國政府聲明,不尋求執行一項長期向臺灣出售武器的政策,向臺灣出售的武器在性能和數量上將不超過中美建交后近幾年供應的水平,并逐步減少它對臺灣的武器出售,經過一段時間導致最后的解決。在作這樣的聲明時,美國承認中國關于徹底解決這個問題的一貫立場。

  這些條款均無精確定義,“逐步減少”、中美建交后近幾年的“水平”基準是什么,全都沒有指定。

  盡管美國聲明放棄長期對臺軍售,但也沒有說明長期”有多長;雖然重申“經過一段時間導致最后的解決”,但也并沒有設立明確期限。

  而就在中美簽訂《八一七公報》僅僅一個月之前,即1982年7月14日,時任美國總統的里根指派美國在臺協會臺北辦事處處長李潔明(這位可是一個重量級人物)會見臺偽總統將經國,對臺提出“六項保證”

  大致內容為:

  美國無意就對臺軍售設下截止日期;不會就對臺軍售議題事先與北京協商;不會在北京壓力下停止對臺軍售;不會修改臺灣關系法;無意扮演臺海兩岸的中間人,不會施壓迫使臺灣與北京展開談判,不支持北京對臺灣主權的主張。

  這就是真實的歷史。

  還是以前文的香港為例,到今天,以英國皇室成員、港督、殖民地官員、英軍軍官命名的街道,香港足有800余條。

  連日本人在1941年占領香港后,日督磯谷廉介都知道發布“公示”將香港所有英式地名改為日式名稱,而我們1997年后對于香港的去殖民化工作卻從未做到位。

  港英時期,從未給過香港任何“民主自由”,手握立法/行政/軍隊三大權的港督,突然在回歸前夕由末代港督彭定康把自己手上的權力分到各大部門:行政權分給政務司,“立法局”變為獨立于政府的“立法會”……

  我們竟然任由其動。

  香港的埋雷一直埋到暴動的2019年春夏之交,這讓一直以來都搖擺不定、始終處在“我是誰,我的媽媽是誰,我從哪里來”的困惑之中的香港,一步步墮入歧途。

  臺灣,難道還要來一遍嗎?難道還不剎車嗎?

  5

  四十六年前“解放臺灣”說法被取締的半年后,1979年的元旦,全國人大常務委員會發表了著名的《告臺灣同胞書》,表達了在新的歷史條件下爭取「國家和統」的愿望,并提出了相關方針政策。

  隨即,我軍停止了自1958年開始的對大金門、小金門等島嶼的炮擊,釋放出“結束兩岸軍事對峙、擴大兩岸交流和實行兩岸三通”的意愿。

  那天,也是中美建交的歷史性時日,我們正式宣布放棄“武力解放臺灣”的口號,提出“和平統一祖國”政策,并呼吁兩岸進行“三通”(通郵、通航、通商)和“四流”(學術、文化、體育、藝術的交流),以期化解兩岸的長期阻隔、互相了解。

  然而,換回了什么?

  蔣經國的“三不”:不接觸、不談判、不妥協!

  進入80年代,根據“一國兩制”方針我們開始就解決香港問題與英府談判,并意圖為解決澳門和臺灣問題提供參照。

  這就打開了一扇大門:重新評議與解構兩岸關系,尤其涉及到國共兩黨歷史話題討論方向的重新設定。

  這其中重中之重的歷史核心就是抗日戰爭與解放戰爭。

  因而,消解長期以來兩黨間深郁的政治隔閡和歷史恩怨,同時還謀求給予對方體面的政治名分,以換來臺商和臺商所能帶動的日資美資企業對大陸的投資,這成了一份執念。

  如此方針落實到文化領域,就自然而然地包括了對國民黨歷史地位的贖回。

  1979年,電影《吉鴻昌》正式首秀;一年后,《西安事變》登上大熒幕;四年后,《喋血黑谷》宣告獻映。

  這些打頭陣的影視片里,國民黨軍隊的形象不再是還原真實歷史的驕橫野淫,而是被美化了的“民族大義之師”,連國民黨的黨旗、軍旗都第一次以正面元素飄飄然呈現在大陸觀眾面前。

  但是嚴格來說,80年代初期這樣伴隨統戰思維初現而登臺的作品,盡管對國民黨產生了一定的解凍和放生,不過原則仍未丟棄:那就是堅持中共對抗戰的領導展現。

  不論是反蔣抗日的吉鴻昌,還是《喋血黑谷》中受到中共教育而改弦易幟、投身抗日的國軍,影片的祭奠尚能接受、仍未過分偏離歷史。

  只不過,當時間來到1985年,味道發生了變化。

  抗日勝利四十周年,一個特殊階段的特殊節點,秉持著那段時期特殊的家國觀、兩岸觀、歷史觀、政治觀,廣西電影制片廠適時地打造了一部《血戰臺兒莊》。

  影片結尾處,大陸的藝術家們特別加入了一段意味深長的鏡頭語言:在王銘章師長的追悼會現場,蔣介石風采奪目親自主持,且面對日本戰機的空襲,他臨危不亂、鎮定自若地繼續發表悼文,以示激勵全國軍民……

  蔣介石被強行刻畫的領袖風范,較之事實上反動派、投降派的丑陋定型形成了鮮明對比。

  這部堪稱開天辟地的《血戰臺兒莊》,也為后來那些具有顛覆性的如《雄魂》(1990)、《兵臨絕境》(1990)、《血誓》(1990)、《鐵血昆侖關》(1994)、《七七事變》(1995)、《大捷》(1995);電視連續劇《張自忠將軍》(6集,1991)、《血戰雪峰山》(6集,1994)等抗日神劇的出爐,開了個“好頭”。

  在這些新時期的抗日神劇里,國軍每每在畫面中祭出如“人梯渡橋”“運河鏖戰”等宏大場景,更不乏感人的“士兵填完了,你就填進去,你填過了,老子就來填!”——這樣的實為堆砌壯丁送人頭的“尬吹”。

  我有理由認為,今天的《八佰》、《金剛川》等強調煽情殞命的自殺式戰爭片,其源頭恐怕正是來源于此。

  蔣經國在看完《血戰臺兒莊》后就更是喜出望外:

  從這個影片看來,大陸已經承認我們抗戰了。這個影片沒有往我父親臉上抹黑!

  不久之后,臺偽當局就欣然決定同意國民黨老兵回大陸探親,不但開啟了海峽兩岸公開交往的序幕,還為臺偽政權在國際上、尤其在西方世界的媒體上搏得了一絲印象分(或許我方某些人士也沾沾自喜吧)。

  至80年代后期,周梅森創作的《國殤》和《大捷》、以及以這兩部作品翻拍的《兵臨絕境》和《大捷》,其敘述主體就已然不是抗日本身了,而是明晃晃的、反向的政治諷刺。

  內涵“政治官場黑暗”、甚至包含了一些“拼死抗戰是否有必要”的汪精衛式衛國觀的味道,是從80年代后期許多抗戰影視劇的側面。

  其真正的藝術矛頭指向,不言自明。

  我依然有理由認為,21世紀的如《集結號》等作品,其思想源頭或許是來源于此。

  2005年4月26日,舉世矚目的“胡連會”震撼上演。

  不到半年后的9月3日,抗戰勝利六十周年紀念日,大會演講如此說道:

  中國國民黨和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抗日軍隊,分別擔負著正面戰場和敵后戰場的作戰任務,形成了共同抗擊日本侵略者的戰略態勢。以國民黨軍隊為主體的正面戰場,組織了一系列大仗,特別是全國抗戰初期的淞滬、忻口、徐州、武漢等戰役,給日軍以沉重打擊。

  “正面戰場”和“敵后戰場”竟然相提并論,且在排序上把正面戰場放在了前面……

  次年12月,《蔣介石日記》在大陸高調上架出版,以南方系為首的新聞集團大肆鼓吹站臺。

  一時間,關于蔣介石的書籍再次成為大陸熱門,一股“蔣熱”的風氣席卷全國。

  2011年10月,北京隆重地舉行辛亥革命一百周年紀念大會,同一階段,包括《亮劍》在內的一大批“肯定國民黨抗戰貢獻”的“民族主義新史觀作品”,作為新時期抗戰題材劇粉墨登場。

  包括2003年的《新四軍》,竟大篇幅描述兩黨共建新四軍的同時,卻對震驚中外、蔣府洗刷不清罪責的皖南事變,做了淡化得不能再淡化的處理。

  棄階級而抬民族,這樣的思維,事實上同蔣某人欺騙壯丁為他當炮灰的“一寸山河一寸血”已是別無二致。

  在抗日神劇里,還有一個因放棄階級戰爭立論而導致的現象:眾多豪紳、鄉賢、地主、買辦,都被導演打造成了抗日主力軍。

  而真正的抗日主力、也是建國前三十年影視劇中的主角——工農子弟兵,逐漸地被主創團隊排擠得靠邊站。

  這不僅抹殺了真實的戰爭史實,也對今天中國社會的道德重塑、勞資關系重建、階層矛盾梳理,提供了極為反動的輿論殺器。

  以上,還只是抗日戰爭題材劇的變種歷史,至于更加讓海峽對岸的國民黨不忍回憶的解放戰爭,在80年代之后中國大陸就更是諱莫如深。

  一度,讓年輕一輩恍覺歷史上不存在偉大的三年剿蔣戰爭一般………

  6

  需審視:過去經年累月以來,我們在臺島面前的自卑,讓對臺事務一直處于一種不正常的定政施策的狀態。

  尤其是種種完全不平等的“惠臺政策”、“對臺讓利政策”,從根子上帶偏了我們某些人士的思維腦路。

  我們的宣傳部門,總是樂于不停地宣揚“兩岸一家親”、“大家都是同胞”、“臺灣人民也向往統一”……

  可是事實呢?

  可以去瞅一瞅,每一次大陸發生天災人禍時,臺灣人在社交平臺上是怎樣的言辭在對我們進行詛咒、攻擊、辱罵………那些話我根本是沒法截圖發在這的……這世界上最惡毒、最污濁的用語也不過如此。

  那些人根本不是人,沒有人性沒有道德,反華把自己反成了反社會、反成了被殖民化的法西斯黨衛兵。

  就這樣,我們還是在不斷地惠臺、利臺,每年拿出百億體量的撥款用于高校供養臺籍學生、政策惠及臺商、各類無用的兩岸交流活動。

  看看這張圖,我國某縣的“臺辦”,自2017年3月至2018年12月的工作內容:

  這是福建福州永泰縣的,一年將近百萬量級:

  還有許多,不一一列舉,甚至內地西北西南地區的一些城市都成立了“臺辦”、要求上級撥款進行“對臺事務工作”……

  真乃荒謬!

  所謂“窮則思變”,臺灣,首先得讓他“水深火熱”起來,我們才能一蹴而就地施行解放大業。

  當年我們為什么能夠凝聚起農民階級的革命斗志,不就是因為天下苦蔣久矣、不得不推翻國民黨的反動統治嘛。

  所以這一點來看,前面那張胡錫進的言論截圖里的“2021年的臺島就是1949年的北平”簡直就是一句自嗨,完全是自欺欺人式的自我致幻。

  七十余年前的北平戰事,在1949年年初時可謂三大戰役的收官,其水到渠成之勢非常清晰。

  當時我軍對傅作義集團進行了分割包圍,直接截斷其西退、南撤的兩條通路,驚弓之鳥瞬間變成籠中之鳥。

  隨后我軍按照毛主席確立的“先取兩頭后打中間”的次序,逐一以極小的代價和作戰成本,成功殲滅被圍困在新保安、張家口、天津等地的敵軍殘余,順利解放天津和塘沽。

  天津被解放后,才有了北平守敵二十五萬人陷于絕境的絕佳局面,也才有了中央軍委決定同傅作義談判,以及傅作義接受毛主席提出的“八項和平條件”、1月22日率部接受和平改編的結局。

  比起戰事層面的相對和平、輕快,真正讓北平解放大業載入史冊的,其實更是解放軍進京時城內百姓對我黨我軍的歡擁。

  北平城被圍困一個多月,許多店鋪當時早已關門歇業,街道一片蕭條凄涼。但是隨著解放軍的進入,城內頓時恢復了生機和熱鬧。

  根據平津區鐵路局工人的回憶,解放軍進城當天,許多工人、學生都是自發涌到軍車前,根本沒有報備,踩著凳子、扒著肩膀,都想一睹解放軍的風采。

  還有許多人用粉筆在軍車上寫下各種祝福語——包括對新政權的期待、對共產黨的期許。

  北平城的老百姓為什么如此期待毛澤東領導的共產黨?

  根據學者鄭伯安的記述,從1948年初冬開始,國民黨十三軍就從順義方向往北平城里敗退,隨之而來就是北平這座早已被海外帝國主義拋棄、任由國民黨對之“自行處理”的華北重鎮的災難。

  經過了與我軍的一系列作戰,這幫國軍敗伍早已軍無軍模、人沒人樣。馬隊沒了隊形,騎兵沒了威風,兵蔫著頭顱,馬耷著腦袋。

  但是,他們面對我軍時人困馬乏,可是一面對北平城內的老百姓,這幫蔣記土匪立刻恢復“三頭六臂”之態:在東直門外關廂一帶,國民黨兵強拆民房、濫伐樹木,再把樹和木堆到護城河岸邊作為路障,妄圖阻擋我軍攻城。

  解放戰爭打的是什么?是人心向背,是政治征服。

  作為對比,今天的問題在于:臺灣雖然已有明顯掉隊之勢,但得益于美國半個多世紀來的喂養以及包括日本、澳大利亞等太平洋國家共同給予的地緣航道紅利,其經濟總量遠未到崩潰之時。

  7

  今天的臺灣省,人均GDP約25000美元,經過七十年甘當帝國主義走狗的冗長崛起期,憑借地緣優勢而壯大的經濟規模,事實上非常穩固。

  半個多世紀來,臺灣經濟在殖民化模式下的突飛猛進舉世矚目,每年平均國民所得從1952年的186美元,到2010年提高為1萬9千多美元,六十年間增加逾百倍。

  在海外貿易方面,臺灣在成為“四小龍”的歲月里也由以出口農產品為主的貿易逆差,發展成為出口高科技和工業產品為主的貿易順差。

  至2011年,臺灣省累積了高達四千億美元的外匯存底,高居世界第四位,僅次于中國大陸、日本、俄羅斯。

  自這一點而論,我們就不具備曾經解放被壓迫的農民階級與工人階級的天然現實優勢——縱使想要從階級自決的層面動員臺灣省底層民眾,今日的中國自身是否有足夠的意識形態自信呢?

  當然,臺灣省的經濟也有改變不了基本弱點,除了受制于美國,由于臺島沒有地下資源,經濟奇跡全靠人為“努力奮斗”(血汗工廠)。

  并且,臺灣高度依賴海外貿易,每遇國際經濟不景氣,臺灣經濟必被爆破:兩次世界石油危機、1998年金融危機、2008年的美國金融風暴和2011年的歐債危機,都造成臺灣的股票大崩、全島經濟受挫。

  所以從這個角度可以看到,我們是擁有諸多壓制臺灣經濟發展的方式方法的……

  然而!格外讓人憤怒和無奈的是,作為大陸方面的我們,不但不去“窮臺”,過往多年反而無底線地在“惠臺”、“寵臺”………

  特別是之于早就處在窮途末路的國民黨,“九二共識”早已成了一種“提款密碼”,而不再是會談門檻。

  為了幫扶臺灣經濟,我們甚至有過要求海南果農“排隊稍后”、讓臺灣果商先賣,還有過令工廠和漁業資源以極大的優惠政策給臺商經營。

  待到臺灣爆發塑化劑事件時,我們這邊的官方卻又冷處理式的報道。

  如若不是近年來大陸政治風氣得到有效扭轉,諸如臺灣詐騙案、間諜特務案等,恐怕也難得到廣泛的報道以讓大陸網民認識到臺島島民真實的對華面目。

  “留島不留人”當然是一句玩笑話,我軍是人民軍隊,我黨更是以人為本的的政黨,不可能去進行殺戮行為——但是,這絕不代表我們就可以走到另一個反面,即無限制地自降身位、疼寵臺島。

  看看這等惡臭嘴臉:

  觀察者網,你真的夠了,不止一次邀請臺灣文人撰文、抵制大陸中央政府和群眾網友對臺灣省停止惠臺政策而實行窮臺戰略,你到底是中國還是西方的媒體公司?

  那個所謂的“上海春秋發展戰略研究院”,沒什么神秘的,張維為的合作公司。

  先來看看觀網臺灣寫手的這句:

  你民進黨內部要是一直借此操弄民粹,到最后貿然宣布‘臺灣獨立’,那就是大陸動手的時候了,正好也能師出有名。

  這話說的真帶勁,合著中國人民解放臺灣的法統性即“師出有名”,是需要等到臺灣民進黨所謂“宣布獨立”才能獲得的?

  如是意思是,只要民進黨一天不大張旗鼓地宣布,我們便一天不具有解放臺灣的正義性是嗎?

  這簡直是在為臺獨站臺,給解放大業潑臟水上眼藥。

  同時就事實來看,難道這么多年民進黨沒有事實上宣布臺灣獨立嗎?臺灣省長久以來難道沒有事實上孤懸海外嗎?

  誰要是否認這一點,那屬實是自欺欺人的下棋下傻了——而這份傻勁兒,恰恰剛好為對岸的臺獨分子所利用、變相給我們解放臺島的正當性上了一道反動枷鎖。

  這種自我矮化,與中央提出的“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戰略,是完全的、絕對的背離。

  再比如“海峽兩岸研究中心學術顧問”王衛星的這種讓人瞠目結舌的言論,就應該打到十八層地獄去:

  “若為統戰故,一切皆可拋”,如按這種思維去“統戰”,那么統回來的絕不可能是什么“臺海同胞”,而是重新騎到中國人民頭上的地主大爺還鄉團!

  背叛當初打下江山時的初心,一味地惠臺舔臺跪臺,這樣的“統戰”無疑是對自己的閹割,也是解放大業的真正阻礙——而從來就不是什么美帝國主義、什么佩洛西。

  再如這種言論:

  用郭德綱的段子作為翻譯恰如其分:

  我這個人最有底線了,你不要挑戰我的底線!你要是膽敢挑戰的話……那我就修改我的底線…

  毛主席在《論持久戰》里說得好:

  世界上只有貓和貓做朋友的事,沒有貓和老鼠做朋友的事。

  號稱“不統不獨不武”的馬英九,其所謂“一中各表”,是比綠黨更為陰晦的獨,也是對「蔣經國路線」的繼承發展,是對毛主席領導我人民解放軍發動的解放戰爭、對我中華人民共和國、對我億萬工農群眾的毫不掩飾的否定與挑釁。

  不夸張地說,承認馬英九這個國民黨前主席的政治存在,以及默認其“不統不獨不武”的政治主張而不進行嚴肅批駁,這本就是對新中國政權合法性、對中國共產黨執政地位的否認。

  去年4月馬英九的大陸之行,他巧妙地以小資產階級做派的“和平”、“仁愛”、“親善”作為同各省大員乃至媒體群眾的交流面具,絕口不提兩岸統一。

  滿口靡靡之音,渾身抗拒政治,馬英九這個國民黨人的忸怩姿態倒也不出乎我的意料。

  猶記2017年12月,時任國民黨主席吳敦義在出席一次集會時,聽到有民眾高呼“和平統一”,登時大慌手腳,連忙說:

  你不要提這個事!

  吳敦義的表現讓人奇怪,你不是中國國民黨的主席嗎?為什么不能讓民眾喊出“和平統一”的口號?難道你被民進黨策反了?

  過往,國民黨從來是沒有丟棄“國家統一”這個口號的,雖然他喊的是“三民主義統一中國”,但好歹還是會在表面上講講統一。

  可自從李登輝上臺拋棄了“國統綱領”,統一這件事在國民黨內就再也沒有人講過了。

  雖然洪秀柱在擔任國民黨主席期間表達過“一中同表”(有蘊含著國家統一的含義),但后來接任洪秀柱任國民黨主席的吳敦義仍然堅持所謂“一中各表”。

  這個“一中各表”當然是一個邏輯上的怪物了,實乃變相的“兩國論”、變相的“兩個中國”,反映了國民黨1949年流竄臺島之后其黨內主流派的心理狀態。

  不論是焚香祭祖,還是標榜“中華”,馬英九今年春天的登陸之旅充滿了濃厚的威脅味道——仿佛一旦中國共產黨、中國人民解放軍“妄圖”實現祖國統一大業,那就是破壞兩岸和平、破壞同胞一家親、破壞中華子孫大團結……

  不得不說,他真是完滿繼承了七十四年前蔣介石的“偽和平,真拖延”的嘴臉。

  因而,2022年夏天時,配合著“七夕軍演”,我們終于是近三十年來破天荒得對臺灣采取了歷史性的經濟窮困,這讓人驚喜萬分:

  這對于大陸普羅大眾的振奮效果,絕不亞于軍事打擊。

  特別是在天然砂的出口上卡臺灣脖子,這屬于打蛇打七寸。

  芯片的原料是硅片,而硅片的原料正是天然砂,臺灣地區天然砂進口量的九成來自大陸,且臺灣芯片占臺灣2021年出口額的34.8%。

  這是那一輪我們窮臺戰略最重要的一環,打壓的不僅是臺島,更是背后美國妄圖打造的Chip-4聯盟。

  包括如2022年那次七夕軍演的大規模軍事行動一旦成為臺海常態化局面,整個海峽地區將成為民航禁區,這對于臺灣島周邊的航空海運貿易是毀滅性的打擊。

  什么是窮臺?這就是窮臺!

  

  1914年10月,列寧在《專題報告:無產階級和戰爭》中有過這樣的論述:

  弄清戰爭的性質是馬克思主義者解決自己對戰爭的態度問題的必要前提。要弄清戰爭的性質,首先必須確定這次戰爭的客觀條件和具體環境是怎樣的。必須把這次戰爭和產生它的歷史環境聯系起來,只有這樣才能確定自己對它的態度。否則對問題的解釋就不是唯物主義的,而是折中主義的了。

  同年在《統一》中,列寧的觀點更為辛辣:

  統一,這是偉大的事業和偉大的口號!但是,工人事業所需要的是馬克思主義者的統一,而不是馬克思主義者同反對和歪曲馬克思主義的人的統一。

  四年后,在《無產階級革命和叛徒考茨基》中,列寧再有分析:

  決定戰爭的性質(反動戰爭或是革命戰爭),不是看誰先進攻,“敵人”在誰的國境內,而是看哪一個階級進行戰爭,這個戰爭是哪一種政策的繼續。

  對此,十余年后在延安窯洞中洞悉千軍萬馬的毛主席,同樣著墨呼應:

  戰爭——從有私有財產和有階級以來就開始了的、用以解決階級和階級、民族和民族、國家和國家、政治集團和政治集團之間、在一定發展階段上的矛盾的一種最高的斗爭形式。

  剿海上寇易,剿心中寇難。

  2022年夏天,不把佩洛西落地的冰冷事實擺到某些幻想分子與投降分子面前、將之逼到墻角、甚至把那最后一窩墻角——所謂“海峽中線”都給砸爛、使之退無可退………「凝聚力」是無從談起的。

  別忘了,直到現在還有相當數量的那派人在極力淡化“解放戰爭”、妄圖用所謂“內戰”一詞取代呢。

  應當有知:扭正某些“主流認知”已是當務之急,是全體中國人民、是所有愛國群眾的責任。

  解放臺灣,是我們所有人的大業,它原則上屬于解放戰爭的收尾(解放戰爭從未結束),注定會成為一出史詩雄劇,宛若斯大林當年勒令蘇軍在攻入柏林之前一定要“梳洗干凈、軍裝整潔”,這是戰爭行為本身無可撼動的正義性之體現。

  對臺灣,武裝解放是政治高度的征服,一定要在全世界各列強與兄弟國家們的安然注目下,雄赳赳地跨過臺灣海峽,在臺灣人民真心的擁護下(而非向利而往,或是堪堪屈服)完成毛主席與全體華夏兒女、英雄先烈們的共同志愿。

  1988年1月蔣經國去世后,李登輝執掌臺灣黨政軍大權,他進一步推行所謂“本土化”和以政黨政治為中心的“政經改造運動”,增加臺籍人員在臺灣權力中樞中的比重,為其“實質臺獨”做準備。

  從1988年7月國民黨第十三次代表大會開始,新領導體制下的“本土化”進程飛速加快。

  李登輝出任國民黨主席,這是當時國民黨歷史上第一次由臺籍人士擔任這個職務,且國民黨中委和中常委內的臺籍人士也占據了主導地位。

  1992年12月,臺偽立法機構舉行重新選舉,原來從大陸來的一些“委員”或去世或退休,因此全部“立法委員”都由臺灣居民選舉產生。

  從那時開始,其實就已經注定:兩岸不可能再“一家親”了,“老朋友們”紛紛離去,只剩下滿眼盡是“新敵人”。

  除了武統,別無出路。

  因而一年半前,佩洛西也好,佩洛東也罷,縱使這位美國老嫗是一篇終章的首頁,但與整部中國人民的解放史詩相比,已然竄訪又竄逃的她不過是滄海一粟。

  美帝國主義利用臺灣問題進行紅線試探和反復撩撥,這不以某一個政客的言行為轉移,真正決定進程的只能是我們內部的政治姿態是否高度統一。

  操縱中印關系、中日關系、英歐關系、俄歐關系乃至中俄關系和日韓關系,美帝的離岸拱火思路自20世紀初開始就沒有、也注定不可能改變——所以,我雖然不反對將臺海問題納入全球視角來看待,但是正如1958年毛主席炮擊金門不與赫魯曉夫知會那般——這是中國內政框架內的議題,和你蘇聯無關,故而無需你的知曉甚至“許可”。

  臺海問題永遠是關起門來的私事,既是私事,自然“打掃干凈屋子再請客”——不論是對岸還是大陸。

  勿忘毛主席在1939年6月30日的話:

  戰下去,團結下去,——中國必存。

  和下去,分裂下去,——中國必亡。

  何去何從?國人速擇。

  我們共產黨人是一定要戰下去,團結下去的。

  全國一切愛國黨派,一切愛國同胞,也是一定要戰下去,團結下去的。

  投降派的投降陰謀和分裂陰謀即使一時得勢,最后也必被人民揭穿而受到制裁。

  中華民族的歷史任務是團結抗戰以求解放,投降派欲反其道而行之,無論他們如何得勢,如何興高采烈,以為天下“莫予毒也”,然而他們的命運是最后一定要受到全國人民的制裁的。

  反對投降和分裂——這就是全國一切愛國黨派、一切愛國同胞的當前緊急任務。

  全國人民團結起來,堅持抗戰和團結,把投降陰謀和分裂陰謀鎮壓下去!

「 支持烏有之鄉!」

烏有之鄉 WYZXWK.COM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注:配圖來自網絡無版權標志圖像,侵刪!
聲明: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烏有之鄉 責任編輯:焦桐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收藏

心情表態

今日頭條

點擊排行

  • 兩日熱點
  • 一周熱點
  • 一月熱點
  • 心情
  1. 吳銘:尼克松為什么會后悔訪華
  2. 王震:共和國首任農墾部長,出訪日本違背總理禁令,臨終囑托骨灰撒在北大荒
  3. 儲賀軍:階級斗爭視角下的中國股市
  4. 亡國之后,是滅種
  5. 王家衛的《繁花》,就是在拍上海灘
  6. 偷換概念 卑劣無恥
  7. 人口長期減少,社會變化的預兆
  8. 那個男人,要回來了?!
  9. 虛聲|它們在踩中國的紅線
  10. 那是你的“繁花”,不是我的
  1. 祁建平:走“邪路”是當前最大的危險
  2. 統一臺灣為何困難重重???
  3. 一幫蠢豬
  4. 吳銘:尼克松為什么會后悔訪華
  5. 為什么有人一定要全盤否定前30年?明眼人一看就知道
  6. 臺灣省選舉鬧完了,國家統一腳步將會加快
  7. 是誰釀成了“一切向錢看”的社會壞風氣?讓我們挖出罪魁禍首
  8. 果然又綠了
  9. 李昌平:體制內追責泛濫成災了——我的困惑(十七)
  10. 對臺灣“大選”結果應有的認識
  1. 祁建平:走“邪路”是當前最大的危險
  2. 這是明目張膽地要搶班奪權
  3. 張志坤|“毛澤東熱”體現了中國人民的新覺醒
  4. 王光美:看今天的社會,毛主席當年是對的
  5. 解密90年代:為什么會成為一段最殘酷的歷史?
  6. 事鬧大了,老爺們經不起扒了!
  7. 一幫混蛋
  8. 朝鮮半島,為什么脫離中國?
  9. 孔慶東:《黑與白》——百年歷史的照妖鏡
  10. 很多專家不如小姐,有八大理由!
  1. 李秀玲|毛主席請戎冠秀進北京城參加開國大典
  2. 金正恩說了三句話,韓國緊張了
  3. 祁建平:走“邪路”是當前最大的危險
  4. 臺灣省選舉鬧完了,國家統一腳步將會加快
  5. 豫西農村農民經濟收入考察報告
  6. 十八位復旦大學高材生,價值能否抵得上安徽一位小民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