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新中兩地經濟學者合作的“中國季度宏觀經濟模型2010年春季預測”報告昨天在北京發布。該課題組認為,2009年中國的宏觀經濟政策雖然超額實現了“保八”(8%經濟增長率)的年度經濟目標,但是也導致既有經濟結構進一步惡化。
課題組也認為,今后無論出口或是投資都無法像過去一樣,讓中國維持兩位數的經濟增長,因此往后增長的唯一動力是結構調整。為此,政府有必要適當地控制增長速度,為結構調整創造條件。
課題組并預測,2010年中國經濟將增長9.13%。這個數字低于一般國內研究機構預測。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與社科院的預測大約為9.5%,中國科學院近期的報告則說,今年的經濟增速可望達到10%。
使用季度模型來預測中國未來的經濟走勢,是本地經濟學教授陳企業與陳抗在任職南洋理工大學期間,與廈門大學宏觀經濟研究中心共同建立的預測方法,迄今已五年。
“二陳”去年底轉往新加坡國立大學李光耀公共政策學院任職,這份報告今年改以李光耀公共政策學院與廈大的名義發布。
廈大經濟學系教授龔敏昨天解釋課題組對當前經濟問題的看法時指出,2009年外部市場急速萎縮,迫使中國政府通過投資的急劇擴大來穩定經濟增長。
結果,2009年中國經濟增長中,投資的拉動率達到歷史高位的92.3%。相比之下,從1978年到2000年,投資對經濟增長的拉動率平均只有36.7%。
她說,上述特定時期的特定政策,與過去中國政府使用過的反危機政策基本一致,即以國有企業為投資主體,通過國有銀行創造信貸擴張,將資金集中投入到制造業、房地產以及基礎設施領域。
“高投資低消費”問題進一步凸顯
與此同時,政府支出中屬于民生保障的份額沒有很大提高,城鄉居民實際收入增長緩慢,城鄉差距不斷擴大,抑制了居民消費需求的快速上漲,因而導致中國原有的“高投資、低消費”問題進一步凸顯。
對于政府“退出”機制或防范通脹而采取緊縮貨幣政策的效果,龔敏評估說,如果央行將存款準備金率上調1.5個百分點,將2010年的廣義貨幣M2增速控制在17%,并持續到2011年,模擬測算結果表明,中國經濟增速將大幅減少,2009年僅能達到6.99%,2011年是7.83%。
課題組因此建議,緊縮的貨幣政策力度不宜過強,否則將損害原有的經濟復蘇局面。
新中兩地學者的中國季度宏觀經濟模型研究進行五年來,昨天是歷年來出席者最多的一次。陳抗昨天在會后受訪時形容,大家意見相當一致,都看到原來的經濟增長方式已難以持續,但也都沒有找出新的增長點。
他說,在1997年至2002年之間,中國也曾經出現經濟增長缺乏新動力的情況,一直到2001年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才依靠外需推動經濟高速增長。而今,外部的引擎拉不動了,投資則只有短期效應。
居民可支配收入明顯下降可以追溯到1997年的國企改革,而今,中國并沒有能夠在短期內改變居民收入結構與提高消費的方法。
陳抗在會上說,1997年國企改革的長遠效應一直沒得到重視。他以圖表說明,1997年至2007年間,中國居民可支配收入占國民收入的比重下降了11%;其中在1997年到2002年之間下降7.6%。
與此同時,企業與政府收入占國民收入的比重則基本等值上升,其中政府收入上漲在2002年以后仍持續。居民可支配收入中下降最大的是工資收入。
陳抗提出,過去10年間,國企與城鎮集體所有制企業的改革減去了7000萬個就業機會,其中5000萬個就業機會是在1997年至2002年間減去。這帶來了居民工資收入的減少。
此外,中國在90年代末期開始,將銀行存貸款利率差維持在3.5%左右的較高水平以保證銀行的盈利,意味著居民為國有銀行的改革提供補貼。再者,上市公司對股民分紅,這些都導致了居民財產收入的下降。
應堅持推進市場要素改革 至于如何提高居民可支配收入,課題組進行模擬后發現,如果通過政府轉移支付的方法,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提高4%,達到1990年代的水平,政府在2010年與2011年必須撥出8萬8783億(人民幣,下同,約1萬8380億新元)和9萬8950億元,這可以將2010年的居民消費提高2.5%,不過只會有一次過的效應。
陳抗因此認為,國民經濟結構調整不可能短期實現,也難以通過單一政策措施奏效。
長期而言,中國應該堅持推進市場要素改革、提高工資并降低個人所得稅、扶持中小企業以帶動就業,推進政府職能從GDP為中心向提供公共服務為中心的轉換。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