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身邊許多人都在討論北京房租大漲,15%算良心,25%也不少見。雖然大家早已習慣北京房租的年年上漲,但今年漲得格外厲害,讓許多人感到不解。
昨天一位師弟問塞冬這是怎么回事,為什么房租的漲幅明顯超過了工資漲幅。
這位師弟是top2大學商學院畢業,畢業沒兩年,收入還不算太高,房租上漲對他的生活帶來了不小壓力。
許多人都認為,是以自如為代表的中介壟斷了房源。最近,網上有大量中介輪番哄抬房租、漲幅讓房東都感到詫異的案例。
塞冬認為,不惜代價爭奪房源的中介是房租上漲的原因之一。
互聯網化的中介巨頭,其自我認為的估值邏輯,早已不是簡單的線下交易搭橋,而是將自己看做連接住房與消費者的信息橋梁。而任何一個這樣的“信息橋梁”,要想獲得高估值,都必須有近乎壟斷的極高市占率。
不只是搶房源。甚至在2018年的北京互聯網招聘市場上,中介公司也前所未有的成為一個重要角色。
但是,無論怎樣“譴責”惡意抬價的中介,我們看待任何價格問題時,都需要首先看看基本面——也就是供需。
而在供需方面,就不能不提近兩年北京人民都能感受到、與“疏解非首都功能”相配套的——“拆違”。
從2016年開始,北京開始了史上未有的拆違行動,執行力之強是塞冬以前沒見過的。
人防空間群租地下室、城中村加蓋、集體用地的“工業大院”...一個個以前拆不動的硬骨頭,如今都被雷厲風行地迅速拆掉:
2015年的拆違任務是1500萬平米。
2016年拆違完成量是2979萬平米。
2017年的計劃是4000萬平米,實際完成是5985萬平米。
《北京2017年拆除違法建設5985萬平方米》
http://beijing.qianlong.com/2018/0209/2389198.shtml
2018年的拆違計劃也是4000萬平米,前4個月就完成了1640萬平米,照此速度,今年達到去年的數量應該是不難的。
《北京:前4個月拆違逾1640萬平方米 完成全年計劃41%》
http://www.xinhuanet.com/2017-05/17/c_1120989823.htm
對面積稍微有點概念的人,看到這個數字的第一反應通常會是——不可能吧,怎么能有那么多?
6000萬平米建筑面積,按2的容積率就是要拆30平方公里的違章建筑——相當于8個清華大學的占地面積。
每年拆掉蓋滿8個清華面積的違章建筑,有點超出塞冬的想象力。
要知道,北京國有土地上的所有房屋的總建筑面積也就8.82億平方米,其中住宅是4.76億平方米。
《北京統計年鑒2014》,2014年后此項數據缺失
http://tjj.beijing.gov.cn/nj/main/2014_tjnj/content/mV151_0814.htm
當然了,大部分違建都不在國有土地而是在村鎮集體土地上。
這里的意思是——6000萬 vs 8.82億,北京現在每年要拆掉相當于全市城市房屋總建筑面積1/14的各類違章建筑。
而根據北京統計年鑒2017,北京2016年竣工的所有房屋,包括城鎮和農村、包括住宅和非住宅,全算上,也不過3594萬平米。
也就是說,每年拆的空間(5985萬平)比建設的空間(3594萬平)多,社會總空間是在凈減少的。
這和北京“減量發展”的法定總體規劃是相適應的。
《北京城市總體規劃2016-2035》
http://zhengwu.beijing.gov.cn/gh/dt/t1494703.htm
到2020年城鄉建設用地規模由現狀2921平方公里減到2860平方公里左右,到2035年減到2760平方公里左右。
重點實施集體建設用地減量,大力推進農村集體工礦用地整治,積極穩妥推進農村居民點整理。
通過騰退整治,實現既有違法建設清零。
城六區常住人口在2014年基礎上每年降低2—3個百分點,爭取到2020年下降約15個百分點。
一年拆除6000萬平米,為了確認這個數字的規模沒有問題,也為了更形象的感受拆違行動的力度和規模,塞冬截取了一些衛星圖(谷歌地球pro):
這是西南5環到西南6環之間的一片村子+郊區工廠/物流基地,屬于大興區。可以看到,大面積的彩鋼頂棚很顯眼。
黃色直線全長7.4公里,右下角是占地面積約4平方公里的清華大學主校區,同比例尺作為對比。
注意左上角,此衛星圖的時間是2017年5月9日。
一年之后的2018年5月6日,所有彩鋼屋頂都沒了。
可以和上圖進行對比(點擊圖片滑動對比更清楚),參考一下清華的面積,毛估一下拆除面積——這只是北京市小小的一角。
再來看看其他地方,這是南4環-南5環之間2017年5月的衛星圖(豐臺大興交界),比例尺和上面的一樣,就不再畫上清華了,直觀點可以參考那條3.5公里長的南苑機場跑道。
一年后的2018年5月:
東北五環邊上(朝陽區),一個占地面積比清華大學略小一點點的城中村,在一年之內拆完,如下面兩張圖所示:
下面是北苑東面的一片村子(朝陽區),從2016年5月到2018年5月的變化如下,黃線的長度是1公里。
城市副中心通州區,黃線長度為4公里,仍然是2017.5 vs 2018.5:
東南5環-6環之間(朝陽通州交界處),2017.5->2018.5,彩鋼屋頂的集體消失,黃色線長度為1公里:
北5.5環,回龍觀以北,沙河以南(昌平區),大量彩色屋頂的消失。
ps:第二章圖右下角里為北大燕園主校區同比例尺對比。
在全國絕大多數城市,對違建、城中村、城郊工業大院的拆除,通常意味著騰出更多可以出讓的土地,能修建容積率更高的住宅、寫字樓、商業樓,大多數情況下會帶來產業和生活空間的增加,也會帶來土地出讓金的大增。
北京則不同——北京拆除城中村、拆除郊區工業大院后,大部分情況下并不是為了賣地,而是“留白增綠”。城中村拆除后,會使用一小部分面積建設回遷房,部分地區可能會配套一個鄉鎮入股的產業園,但大部分土地會空置(留白)、增綠(種樹)。
這樣的拆遷,從財政上是凈支出。
2018年計劃拆違4000萬平米,根據之前的毛估,占地面積是20平方公里。被用于留白增綠的面積為16平方公里。
《北京:2018年計劃拆違4000萬平方米還綠1600公頃》
http://www.xinhuanet.com/2018-01/24/c_1122310055.htm
新華社北京1月24日電(記者烏夢達、季小波)記者24日從北京市兩會上了解到,北京2018年將拆除違法建設4000萬平方米以上,確保新生違法建設零增長。同時,還首次明確拆違騰退土地“還綠”目標,計劃實施拆后土地還綠1600公頃。
以著名的“京藏高速楔形地塊”為例,該地塊位于清華北大學院路和鳥巢水立方之間,屬于房價10萬一平米的黃金地段。這里在拆除前,是一片規模巨大的城中村+家具城,居住著10萬外來人口。
東升鄉相關負責人介紹,該地區共有273個院,每個院落均為村民自建房屋,違章建房泛濫。常住本地人口僅2056人,外來人口達10萬人。最寬主干道僅4米寬,樓內無消防設施和消防通道,樓房間距不足一米,電線私搭亂搭,在治安、消防、食品安全等方面產生眾多安全隱患。
該地塊拆除后,除了部分用于建設回遷房和中關村東升科技園三期以外,一個重要的用途就是——建設大面積綠地,成為北京的“通風走廊”。
項目還將建成面積達106公頃的本市首個楔形景觀綠地,改善地區生態環境面貌。到2018年,這條楔形綠地就可以為北京市“通風”了。
《北京海淀最大棚戶區拆遷建綠地為京城“通風”》
http://www.xinhuanet.com/politics/2015-12/18/c_128543084.htm
再以曾經容納過5萬+外來人口“唐家嶺村”為例,在2010年被拆,現在已是“中關村森林公園”的一部分。
雖然拆違年年都有,北京每年都有城中村被改造,但如前文所說,近兩年的拆違力度是前所未有的:
2015-2017年,每年實際完成的拆違任務年年翻倍:
1500萬->3000萬->6000萬
上面大多數的衛星對比圖,都是發生在過去一年里的事情,北京在過去一年的拆違量相當于過去好幾年的總合,而今年仍將繼續保持這個力度。
因此,塞冬認為,關于今年北京的房租暴漲,尋求壟斷的中介是個重要因素,但可能并不是最重要的。
最重要原因可能是每年拆掉相當于全市城市房屋建筑面積1/14以上的違建。
一個個可以用“平方公里”作為計量單位的違建區域被集中拆掉,哪怕其中只有一部分曾用于居住用途,也是對北京居住空間供給的巨大減量。
違法居住空間拆了,就只能選擇樓房群租,樓房群租需求多了,就會打破單間出租供需的平衡,而單間供需的失衡,就會繼續打破整套供需的失衡。
底層供給的快速縮減,在一定程度上會逼走只能承受得了城中村和工業大院群租的人口,同時也會將需求上移,層層向上打破原有的供需平衡:
2016年,北京市公共汽車共運輸36.9億人次,軌道交通36.6億人次。
2017年,這兩個數字分別變為33.3億人次和37.8億人次。
一年里,公交+地鐵,公共交通總人次下降了3.3%。
考慮到新增地鐵線路(可能還有共享單車)對公交的替代作用,以及地鐵人均距離更長。實際的公共交通運輸周轉量可能沒有下降3.3%那么多,但應該也是微降,和北京常住人口微降的官方統計相吻合。
《2017年末北京常住人口2170.7萬人 比上年末減少2.2萬人》
http://www.xinhuanet.com/2018-02/27/c_1122461804.htm
但是,需求端常住人口一點點的微降,遠遠抵不過一年6000萬平米的實際拆除量帶來的供給端居住空間降低速度。
包括2018年在內,未來幾年,拆違任務量預計都會不亞于2017年,哪怕是北京的城六區,等待拆遷的違法建筑也有很多。遠郊區的違法建筑可能比納入統計的合法建筑還要多。
下圖:東5環-東6環之間,哪怕是主城區邊緣的近郊區,也仍然存在大量的集體土地彩鋼屋頂。
“減量發展”是北京未來的主題。如前文所說,北京市的2035年總體規劃里,已經定下了未來建設用地減量、拆除全部既有違法建筑的總體規劃。
上月末才發布的行動計劃里,第二個大點就是“構建推動減量發展的體制機制”。
《北京市關于全面深化改革、擴大對外開放重要舉措的行動計劃》
http://zhengce.beijing.gov.cn/library/192/33/50/438650/1559670/index.html
一方面是拆除違法建筑,另一方面,在合法的住宅供給上,下降趨勢也是明顯的(北京市統計年鑒):
下圖:北京市歷年商品住宅竣工面積:
所以,從供給端來看,未來幾年,北京房租持續保持每年15%+的高速增長恐怕是難以避免的:
合法住宅的供給、竣工量總體是下降趨勢。
從2017年起,違法建筑拆除速度大幅提升至每年4000萬平米(規劃)/6000萬平米(實際)。
當供應的急劇縮減、碰上中介互聯網化的“砸錢買壟斷”,2018年的北京房租,就不可避免的大漲了。
塞冬認為,要從根本上降低“新北京人”的居住成本/租住成本,根源上還是需要解決供需矛盾。
一邊是拆違,另一邊則需要供應符合產業人口需求的基本居住空間。
下圖:北京近年來住宅用地供給情況:
以上表為例,2017年以前,一方面,住宅用地計劃逐步減少,另一方面,實際供應量減少得更快。
2017年開始情況有所變化,實際的住宅供應量終于完成了1200公頃的計劃任務。
上文中的《行動計劃》中稱:
適度提高居住用地及其配套用地比重,推進利用集體建設用地建設租賃住房,鼓勵利用集體建設用地和產業園區建設職工宿舍。
希望這個計劃能夠實現。
本號的老讀者應該都很清楚,塞冬一直以來呼吁的都是:
擴大產業/人口聚集大城市的住宅供應,讓更多人能夠在就業地定居。
讓努力奮斗的年輕人有足夠的生存空間結婚、生育。
改變“人口上移、用地指標下移”的土地資源利用錯配現狀。
本文使用的大量圖片,也是希望人們能體會到正在發生中的供給端大減的規模和力度。希望政策制定者能將拆違和提升住房供給切實相結合,從多方面提供滿足各層次勞動者的居住空間,讓北京的產業規模和住房規模相匹配,建設一個更加宜居的北京。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