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菽按
你是否在購買食物前習慣性地查看商品保質期?你是否知道這種習以為常的行為實則制造著食物浪費?我們對貨架上的食物制造過程一無所知,只能依靠“保質期”而非“可食性”來確認其預期安全;而當剩余保質期最長的食物更容易被消費,“快到期”的食物則變得不易賣出進而被拋棄的時候,我們卻又以“保質期”合理規避了食物浪費的負罪感。
身處現代資本主義制度下的工業化食物產銷體系,我們被商家裹挾著與其一起滿足于生產過量的富足幻象,在全球每年三分之一的食物遭到浪費的同時,世界許多角落還存在著高比例的饑餓和食荒。保質期制度保護的是我們的食物還是生產商的利益?其邏輯不過是“形式上的合理,而非實質上的正義”。
正文
關于有效日期制度的反思
有效日期制度的矛盾是如何發生的?本研究認為,有效日期使用上的過度泛濫,不僅取代了人作為主體的能動性,更抹去了不同食物所存有的差異性;此外,賣方與買方對于有效日期的看法、態度與權力等等認知皆呈現高低不同的差距。
顯然,賣方擁有更大決定上的掌握權,也因此對于有效日期可能帶來的各種結果,保有一定程度上進退自如的應對策略及手段;反之,買方則在許多方面都處于弱勢、受制和較高風險的情形,唯一能保障自身的是來自作為消費者所具有的權益,秉持著“沒有消費者就沒有市場”的消費至上原則。
買賣雙方對于有效日期產生的要求以及期待、甚至能帶給自身的效益,都是全然不同的,賣方執著于利益、買方則堅持食品的安全性,這樣的沖突結果即反應在有效日期制度本身上,以及后續帶來的嚴重浪費后果。如何重新思考及反省這項矛盾?本研究主要從下面兩個方向來討論:
過去到現代
《論語》中寫道:“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貧而患不安”,某種程度上可以理解為,國家的資源及財富并不在于其多寡,而是在于其分配上是否平均。同理,食物在國家或全球中作為一種重要的資源,在過去產業發展尚不發達的時代,食物是處于一種“資源產量不足”、供不應需之情形;但以目前而言,生產過量的現象頻頻可見,甚至全球每年約有總數三分之一的食物遭到浪費,明顯大大超越全世界總人數實際可消耗的量。
不過矛盾的是,世界許多角落仍存有高比例的饑餓人口與食荒地區,這樣的沖突顯示出一種“資源分配不均”之狀況;在這樣的情形下,多數國家的人們不必再為填飽肚子感到擔憂,而是注重飲食上的多樣性、豐富度、選擇性,顯然,人們對于食物的態度已完全不同以往。研究認為,食物只不過是作為測試并榨取那未知利益市場的溫度計,而這項資源逐漸淪為“利益重新再制”的手段,依循著這個脈絡,有效日期制度也就只是形式上的合理,而非實質上的正義。
由此可簡單爬梳出從過去至現代,資源在各階段所呈現出的狀況與如何被操作的事實,也就是說,基本的方向是從產業發展仍低落的“資源產量不足”,轉變成較為整體富饒后的“資源分配不均”,后至一種資本主義思維之下不斷營造的“利益重新再制”。
目前資源的過量供應與產制,讓多數人在資源分配問題上處于被麻痹狀態,人們自以為是地以為,生活資源是不乏的以及社會發展是富足的。殊不知,這樣的表面只是將世界某個角落的資源轉移來充斥市場富饒的假象,甚至作為資本盈利者賺取更多利益的操作手法。而當消費者接受了或滿足于這種現況,就意味著如此不平等的利益生產方式將不斷被重復輪轉的開端。換言之,這也警示著我們消費者也都是這場“利益重新再制”的共謀。
無感至有感
猶如前述中提及,本研究發現“原本個人對于食物應負起的責任,因有效日期而轉移到整體社會來承擔,使得人們對于‘食物浪費’顯得無感與忽視”,確實,在多了有效日期這道安全線后,消費者心中無形產生一種“安全性的高低順序”,在消費過程中多出一項挑選的條件,“多會傾向購買距離有效日期最長的那一個”,甚至會把這種到期的時間順序視作為一種可食的順序,也就是“距離有效期越近的食物,越不易被挑選、也越不想去食用”。這種心態造就了食物的污名化,使得那些因為有著“快到期”標簽的食物,變得不易被賣出,進而被拋棄。這不僅忽略了食品本身的可食性,更是造成食品被莫名浪費的無形殺手,有效日期也成為食物浪費的合理規避。
然而,在這里的反思中,我們若試著以消費者的立場來思考的話,這種無感與有感之區別主要也是由于現代資本主義下高密度的泰勒化生產結構所造成[1]。如此細致專業的分工,導致消費者在面對一項已經被完整包裝上架的食品時,已無法清楚了解其原料來源及生產過程。換言之,消費者只知道最終結果,而不知這究竟從何而來。
但事實上,“知道食物從何而來”對于一個食用者來說極其重要。例如,若是自己家里種的菜自己煮食,我們會勇于直接去品嘗這個食物的新鮮程度,這在于食用者清楚知道這個食物的來源和過程;反之,在面對過程一概不知的架上食物,有效日期理所當然成為消費者的判斷依據。
同理,這對商家也類似,掌握好食物的安全性是販售者必須把關的原則,但實際操作中卻存有許多未知的變數,以致有效日期制度仍沒有辦法百分之百控制。因此,真正日常生活操作的時候,還是會回到個人主觀上的判別,每位受訪者所表達的標準皆不同,原因就在于此。
對此,這表示著無論是商家或消費者,只要無法掌握那個“預期性安全”,即缺乏了解食物制造過程的信息以及處理食物過程的能力,就只能繼續受限于有效日期的框架之中,不斷地產生出更多的“必然性浪費”。
說實在,沒有一個人愿意要去浪費食物,但在當今的食物體系中,我們幾乎沒有任何機會去接觸那個食物生產的過程,對消費者來講,這個食物是沒有任何親近性的,所以唯一能夠辨識的唯獨有效日期可作為判斷依據;并非自家種、也不知制造過程,所以在理性化的思考下,有效日期成為了人們唯一能掌控的咨詢。只能說這種“無感”的發生是來自整體社會結構剝奪了你我任何可以“有感”的機會與可能。
論文摘要
日常在消費與飲食之前,檢視有效日期成為一種習慣性的社會行為,習以為常但并非理所當然,乃至于矛盾。基于此,本研究好奇有效日期這項制度于社會的現況為何?如何被實踐?試以眾人熟悉且店家數分布最密集的連鎖加盟便利商店—“7-Eleven統一超商”為代表性研究場域,其門市職員為面訪對象來源。
研究發現到有效日期的實施與“食物浪費”之間的強烈關聯性,換言之,以“食物安全”為目的的有效日期,與“食物浪費”產生的對立、沖突,成為不可被忽略的事實。現代社會中,一方面面對著不時被討論、關懷的糧食危機議題,食物浪費的嚴重化成為最大的諷刺;另一方面食品危機層出不窮、屢見不鮮,對于食物安全的重視度成了最沉重的難題。
本研究試圖厘清“在有效日期制度存在之下,對于食物究竟可食與否,產生的兩難困境”:若不依據有效日期而食,“食物安全”令人堪憂疑慮;反之,“食物浪費”成了不得不的后果。本研究依序從制度、理性、價值面向來對此困境進行歸納與分析,最終歸結為下列五點:
一、近年來,頻繁的食安風暴造成食物安全的要求加重,而易將仍可食用的食物拋棄;
二、有效日期的泛濫使用致使消費者僅在意食物“過期與否”而非“可食與否”;
三、越謹守有效日期所帶來的新鮮質量與安全保障,越能為業者制造更多正面名聲與商業價值;
四、個人原本對于食物應負起的責任,因有效日期而轉移到整體社會來承擔,使得人們對于“食物浪費”顯得無感與忽視;
五、買賣雙方對有效日期的意義認知有一定差異,前者視為“預期性安全”,后者作為“必然性浪費”。
時至今日,有效日期這項制度在社會建構下的結果,改變了社會與食物之間的關系,冀望此研究作為現代社會的反思基礎,并共同致力于未來出路。
注釋
[1] 泰勒化:又稱泰羅制(TAYLORISM)或泰羅主義、泰勒主義、泰勒制,強調管理的根本目的在于提高效率,主要內容包括制定工作定額,選擇最好的工人,實施標準化管理等。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