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全國農村60歲及其以上人口超過了一個億。這是人的養老問題,既是家庭問題,更是社會問題。只有讓他們享受養老金待遇,才能做到老有所養、老有所依,才能從根本上解決這些社會問題。下面,就農民應該享受和城鎮職工基本相同的養老金待遇問題,談幾點依據。
一,農業為工業的原始建立提供了大量的資金
據人民日報提供的資料,從1952年~1986年短短的34年,就通過工農業產品的“剪刀差”形式,農業為工業提供提供了5823億元的原始積累,平均每年超過了171億元。所謂工農業產品的“剪刀差”,就是在計劃經濟時期,國家在確定產品價格的時候,工業產品的價格高于價值的15%,農業產品的價格低于價值的15%。工農業產品的“剪刀差”基本保持在30%左右。“剪刀差”說白了,就是工業剝削農業。在建國初期,為了工業的發展,工農業產品的剪刀差穩定在30%左右是正常的。如果沒有這30%的剪刀差,就沒有工業的原始積累,也就不可能建立比較完善的工業體系。
二、農業保證了菜籃子和米袋子產品的供應
正是因為有了農民的辛勤勞動,才生產出了豐富的農產品,保證了“菜籃子”和“米袋子”的市場供應,滿足了人類生存的基本需求。
三、保護了生態環境
農民種植農作物,既防治了水土流失,保持了土壤肥力;又綠化了植被,維護了生態環境。如果沒有農業的生產就必然導致土地的拋荒,人類生存的環境也必將受到很大影響。西方一些發達國家農業生產的目的不是為了盈利,而是為了維護生態環境。這個理念值得我們學習。
四、農民為國家做出了無私的奉獻
第一、農民耕田種地繳納了多年的農業稅。
第二、農民以極低的價格向國家出售了訂購的糧食、棉花、油料、生豬等農產品。農民稱之為賣“訂購糧”。
第三、農民以明顯低于市場的價格,向國家出售了多余的糧食、棉花和油料等農產品。農民稱之為“賣余糧”。
第四、農民為國家建設水庫、道路、圩堤、渠道等農業基礎設施作出了眾多的無償勞動。
第五、在戰爭年代,農民為新中國的誕生和抗美援朝的勝利作出了巨大的犧牲。
六、鞏固脫貧攻堅成果的需要
經過多年的努力,全國的貧困人口已經如期脫貧。這些已經脫貧的人口,如果沒有養老金,就不能實現老有所養、老有所依。脫貧攻堅的成果將很難持續,并且有重新返貧的可能。
七、如果說上個世紀國家為了大力發展工業,不得已采取了工農業產品“剪刀差”的政策,為工業提供了大量的原始積累,那么,現在工業已經有了極大的發展,到了以工補農、反哺農業的時候了。
八、先富起來的一部分人有義務帶動和幫助窮人致富,為農民享受基本的養老金待遇作出其應有的貢獻。
九、農民是弱勢群體,老年農民更是弱勢群體,改革開放的成果更應該惠及到這些弱勢群體。
綜上所述,農民兄弟理應和城鎮職工享受基本相同的養老金待遇。然而,現狀卻是年滿60周歲(不分男女)的農村老年人,每月只是享受100多元的養老金。這區區100多元的養老金連基本的溫飽都解決不了,更談不上老有所依、老有所養。從2024年10月起,機關事業單位職工與企業職工的養老金待遇就要變軌了。我們殷切的希望在這個病軌中,也把農民兄弟的養老金待遇納入進來。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