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發生于美國華爾街的又一場“金融風暴”再一次讓世界陷入了動蕩之中,相伴而至的還有各種自然災難,這種局面正應了中國的一句老話---“天災人禍”。
天災人不能控,人禍卻必須深思?! ?/p>
當今世界紛繁亂象,舊的秩序正被打破,新的秩序又沒能構建。中國自從“改革開放”以來,時值今日已經完全加入了一向由西方把持的以“資本至上”為根本游戲規則的角逐場。這種加入是以西方的首肯為前提的,首肯的條件就是真正在中國實行“資本至上”?! ?/p>
“改革開放”的三十年對于中國而言就是“資本至上”完全確立的三十年。中國的經濟發展是以此為前提的。當下中國經濟發展已經遭遇瓶頸,政治的腐敗人所共見。更為嚴重的是傳統穩定的社會結構被完全破壞,社會道德水準迅速降低。由于信念缺失和社會自然生存環境的惡化導致的痛苦不安情緒在不斷彌漫?! ?/p>
只有打破一個舊世界,才能建立一個新世界。如果我們對“資本至上”認識不清或是認識不足,我們就不會走出一條充滿光明的新路?! ?/p>
“資本至上”不是新東西,我們需要認清的就是它究竟能給人類和世界帶來什么?! ?/p>
資本是可以用以投入生產的生產資料與貨幣,資本的基本功能就是支持生產擴大財富。當下,資本的主要功能已經超越生產支持而更多地演變為金融博弈游戲的籌碼,通過博弈可以直接收獲新的資本?! ?/p>
所謂“資本至上”就是將資本規則作為普世規則在社會生活的各個領域加以貫徹。其核心特征就是在經濟領域賦予資本絕對的通行與運作自由;在政治領域單純追求資本的膨脹為最高政治目標;在社會生活中以追求財富的利益驅動規則主導和引領社會活動;在思想意識形態領域建立以“絕對個人主義”和“金錢至上”為核心的拜物教?! ?/p>
1、“資本至上”顛倒人性邏輯,違背人性需求
人的生存生活必須以物質條件的滿足為前提。由于貨幣規則的存在,物質條件可以通過占有貨幣得到完全的滿足。這一現實邏輯以貨幣替代了物質條件,人們便可以把生存與生活問題簡單化為貨幣的占有?! ?/p>
為了占有貨幣,人們必須參與能夠獲取貨幣的社會活動以解決生存生活問題。由于“資本至上”,占有資本便成為最為有效便捷地獲取貨幣、積累財富的手段。這一現實邏輯一方面不斷強化資本占有者對資本的依賴,另一方面又不斷刺激沒有資本的人通過各種方式去獲取資本?! ?/p>
事實上,這是一種爭奪的邏輯,這種爭奪與道德、法律的約束存在天然的沖突。即使人們不斷地通過種種手段對這種爭奪加以限制,這種爭奪總是能突破人為限制給人們帶來災難?! ?/p>
正如社會達爾文主義者所宣稱的,人類社會與動物世界的規則狀況別無二致。“優勝劣汰,物競天擇”“弱肉強食”永遠是世界的不變法則?! ?/p>
果真是這樣嗎?人類如果愿意自甘墮落是一回事,如果不就一定沒有出路嗎?人類難道沒有選擇的自由嗎?
“自己為了生存與生活就必得與他人爭奪,自己不去爭奪他人就定然會來與你爭奪?!薄案偁幨侨伺c社會發展的根本動力?!边@就是“資本至上”帶給我們的生存邏輯,不可否認的是這一邏輯在“資本至上”的社會的確是一種現實邏輯?!叭瞬粸橐?,天誅地滅”就是這一邏輯的進一步推演。
如果說“性惡論”是“資本至上”的理論依據,我們就不難理解資本主義為什么首先發端并最終大成于信仰上帝的西方?! ?/p>
中華文明不相信“性惡論”,當“資本至上”顛倒了我們“人之初,性本善”的人性邏輯,我們必須警醒。
我們為什么要反對“資本至上”?
當人生的全部意義都被生存生活的物質追求所充斥的時候,人們的精神生活就徹底被閹割了。而物質保障越是脆弱不定,人的精神生活就越發被擠壓的更嚴重?! ?/p>
在貧富已然嚴重分化的社會,窮人無法享受精神生活,富人則沒有正常的精神生活。在一個貧富正在分化的社會,窮人富人都沒有精神生活,更談不上正常的精神生活。正如一位著名的中國學者所哀嘆的“人們對學問真理的追求,總是比不上對物欲的傾好”。這樣的人生狀態不會是美好幸福的,人性中合理的需求無法得到滿足甚至被迫徹底放棄,這是最大的不人道。
更為可怕的是,物欲的過度放縱不但不會給人類自身帶來幸福與美好,而且注定要給人類帶來無法回避的巨大災難。“資本至上”打開的正是人性墮落這個“潘多拉”魔盒,人性為什么會墮落?因為“資本至上”從根本上顛倒人性邏輯,壓抑了人性中的美好,支持張揚了人性中的自私與貪婪。這個魔盒一旦打開后果就已經注定,并且只要它開啟一天,災難就離我們更近一天?! ?/p>
2、資本至上必然破壞人與自然的和諧關系
“資本至上”不僅讓我們與人爭,還讓我們貪婪地向自然掘取,這種掘取在貪婪的驅使下往往不加節制?! ?/p>
“資本至上”在經濟運行中必然秉持“利益最大化”原則,所謂的“效益”在“利益最大化”原則下已經徹底地被詮釋為資本膨脹的速度,速度的快慢就是效率,膨脹的效率就是“效益”?! ?/p>
無論是企業還是其他的社會組織,對“效益”追求已經幾近極限。就個人的社會活動而言,人的能力與價值也逃不出這一定律的評判。
在“利益最大化”的引導下,通過效率的不斷比拼,“唯利是圖”“急功近利”成為最為高效的行事原則。“時間就是金錢,效率就是生命”,在貪婪與急切中,還有什么能比金錢與效率更有價值呢?
所謂“唯利是圖”就是其他一概不論,“利”字是中心,是根本。所謂“急功近利”就是只顧當下,不顧長遠。在這樣的價值觀的指導下,除了當下的經濟利益,其他都居于次位,或者根本可以不予考慮?! ?/p>
在經濟活動中,一旦“唯利是圖”與“急功近利”成為普遍現象,經濟活動本身就從根本上演變為一種嚴重的破壞性社會活動。即使這種活動仍然具有一定的物質生產與服務社會的功能,但這種功能已經被本身的破壞性嚴重弱化了。這種破壞性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方面經濟活動不斷地強化對勞動者的奴役和折磨,甚至成為一種殘害。為了追求“效益”勞動者必須放棄尊嚴、健康甚至是生命。另一方面,面對自然,經濟活動則是肆無忌憚。為了貪婪地占有與無盡的掘取,環境的破壞與資源的浪費在“效益”目前從來都不是問題,正如法國的路易十四所說“在我死后,哪管它洪水滔天。”
當今包括各種自然災難在內的環境災害與資源危機正是拜“資本至上”所賜。由此不禁讓人聯想起美國人的“末日論”,“惶惶不可終日”所謂何來?
古老的中華文明,我們的祖先早就知道了“天人合一”的至高宇宙法則,人類應該如何與自然和諧相處,人類自身又如何達成和諧? “資本至上”給我們提供了生動而慘痛的反面教材。如果我們還不幡然悔悟知錯就改,美國人的“末日”就可能不是無稽之談?! ?/p>
3、資本至上嚴重扭曲科學的意義和價值
科學是人對世界以及自身的認識成果,科學的發展要靠人來推動。
培根說“知識就是力量”,知識其實就是個人對科學成果的掌握水平??茖W于人來說是力量,于社會來說更是一種力量,一種巨大的、具有長久生命力的力量。但是科學只是力量,科學不是智慧??茖W不應被神圣化成為信仰,科學更不應該被實用化成為技術。
在“資本至上”的社會中,科學不僅僅是在人們的認識中存在上面提到的兩種危險的傾向。在現實中,科學不但經常被自私利用不斷地損害大眾,而且時時刻刻面臨著被邪惡支配威脅全人類的危險?! ?/p>
科學這種人類的認識成果從根本上不過是人類的創造物,人類的初衷應該是能夠造福自身,科學和意義與價值正在于此。然而科學的發展和運用早已突破了人類的這一初衷??茖W在眾多社會與歷史場合給人類造成的傷害與威脅絕不是危言聳聽。究其根本,這與對科學的扭曲認識和濫用有關。
在“資本至上”的社會中,科學在社會生產生活中更多地成為加速資本膨脹與保護膨脹歸屬的手段。在個人價值追求中則更多地成為個人謀利與取得所謂“個人成功”的捷徑??茖W本身的確具有這樣的神奇力量,這種神奇就在于它所具有的化腐朽為神奇的“點石成金”。然而人們卻往往忽視了兩個事實,一方面,當科學在一定階段完成了資本的使命后往往走向反面,成為限制科學自身進一步發展的對立面;另一方面這種科學的純功利性運用迅速放大了社會財富分配的不公,這種不公其實嚴重夸大了科學運用的價值本身?! ?/p>
在“資本至上”的社會中,由于信仰的缺失,人們很容易把人類前途的全部希望寄托在科學的發展上。甚至有人鼓吹人類應該建立“對科學的信仰”,這種言論難道不是在徹底地否定人類自身,徹底地否定人性的價值嗎?
易經中說“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奧林匹克憲章》中說“更高、更快、更強”。東西方的文化中從來都不缺少對強者、力量的贊美和追求。人類的自強不息應該更多表現在與災難的抗爭、與自身軟弱的斗爭上,而不應該表現在對人類弱者的壓迫與凌辱上。當仁慈、憐憫被當成笑談,當科學的力量被當成信仰的時候,這種信仰就只是一種對力量的崇拜,甚至被進一步引向對強權的崇拜?! ?/p>
當科學更多地被當成謀利的手段時,科學研究的方向和注意力也更多地被引向實用方向,基礎科學研究的發展幾近停滯,視野也變得越來越狹窄。人們對科學的理解越來越傾向于與科技的等同。實用主義者認為生產的發展,資本的膨脹必然會刺激科技的發展,科技的發展必然會引領科學不斷發展。縱觀人類歷史,任何文明的衰落向來始于這一文明的空前強盛,而科學的發展周期卻并不與物質文明的發展周期完全趨同。這說明,過分強調科學發展對生產發展的實用功能對科學自身的發展往往是有害的,因為科學不但是人類能動于世界的武器,更是人類認識世界與自身的途徑?! ?/p>
馬克思說“真理是認識的過程”,科學是通向真理的道路,但科學不是真理本身。
4、資本至上不斷加深人類矛盾、醞釀沖突
縱觀人類歷史,每一次激烈的社會沖突與劇烈的社會動蕩都是社會自身矛盾積累的爆發。社會矛盾紛繁復雜,但是能夠引發大規模沖突重創人類自身的矛盾,從本質上講都是因為生存權利爭奪而引發的。
革命、戰爭、危機,背后總是人們在為生存而斗爭,即使不論正邪的信仰之戰也不過是一種表象。和平與大治只能是一種平衡的保持,這種平衡的保持就離不開社會規則的公平與正義?! ?/p>
“資本至上”與公平正義存在天然沖突,這種沖突導致資本至上不斷地破壞社會平衡。
容易想見,當資本的重要性超越了人的價值,人的生存就不再是社會運行的規則底線,根本的公平與正義也完全成為夢囈。少數人為了永久地掌控資本,總是絞盡腦汁地變換手法維持掌控局面,這種不擇手段的維護長久以來一直是以大多數人生存權利的犧牲為代價的。這種情形長久以來不但沒有緩解,而且大有變本加厲的趨勢?! ?/p>
勿庸諱言,當個體的人生存權利被剝奪,個體很容易走向報復群體的方向。盡管個體認同的剝奪不在此列,但由于社會及自然生存環境惡化而導致的,針對不特定人群的極端報復行為卻成為現代社會的新病癥。究其根本,這種惡化也正是拜“資本至上”所賜?,F代社會由于科技的發展,人類的生產生活方式發生了巨變,個體對社會自然環境惡化的身心耐受限度也發生了相當的改變。但這并不意味著少數人的為所欲為不會造成社會的劇烈動蕩,甚至是大規模沖突的爆發?! ?/p>
5、資本至上徹底敗壞傳統道德
“唯利是圖”有多可怕?看一看它是如何肢解傳統道德觀念的就清楚了。
如果說儒家學說曾經長期擔當中國文化的正統,那么仁、孝、忠、義、禮、智、信應該就是中國的傳統道德觀念了。盡管不同社會不同時代又會有不同的崇尚,但這些正統觀念卻是長久以來深入人心并且發揮著巨大的社會功能?! ?/p>
新中國成立以來,以“奉獻、愛國、利他”“集體利益高于個人利益”為核心的社會主義新道德也曾廣泛實踐。
然而曾幾何時,這些道德觀念開始被人們拋棄、取笑、唾棄甚至是忘記了。取而代之的是“人為財死,鳥為食亡”“人不為已,天誅地滅”。過去我們認為這些是可怕的威脅,而如今這些卻是活生生的現實。出乎一些人們意料的是,這一切當真來到時,許多人不但接受了,更有許多人發自內心地堅信擁護,并且義無反顧地為之辯護。當然,更多的人不愿意坦言這樣的信仰,卻在現實中無奈地實踐著這些信條?! ?/p>
生命與尊嚴的價值屈居于財富之下時,人的平等就不存在了。平等都沒有了,何“仁”之有?
親情被金錢阻斷之后,親情維系的經濟成本太高。“孝”的實踐沒有錢不行,那么“孝”字實在是難行。
為了在爭奪中取勝,兇詐不斷上演,“忠、義、禮、智、信”簡直是癡人說夢?! ?/p>
當慈善成為一種炫富的游戲和政府救助時,“仁慈與善良”又價值幾何?
馬克思說“賣淫是一種古老的職業”,現在看卻是一種新興行業?!俺柈a業”“最環保行業”的說法都不是笑談了??膳碌牟皇琴u淫現象本身,可怕的是“笑貧不笑娼”的邏輯??膳碌氖莻鹘y兩性家庭關系面臨破壞的嚴峻威脅。可怕的是社會道德水平普遍下降帶給人們的冷漠感和迷失感?! ?/p>
社會主義新道德不說也罷,人們已經忘記了?! ?/p>
“以人為本”不是“以自己為本”更不是“以自己為中心”。絕對的利已主義傷害的不僅僅是別人,還包括自己。變了味的“以人為本”如果和“資本至上”結合在一起,道德的唯一出路就是崩潰?! ?/p>
6、資本至上必然導致政治腐敗與經濟失控
政治的腐敗源于政治信仰的喪失,當政治不再是濟天下的“天下為公”“為人民服務”時,政治就從根本上淪為政客們謀私的舞臺?! ?/p>
政治的腐敗主要表現為公職人員的特權與貪腐。
在資本至上的社會中,政治活動在兩個層面上無法擺脫腐敗。其一,資本至上必然導致“天下為公”的政治信仰喪失,施政的目的完全演化為維護政權自身存在和維護執政者私利的最大化。其二,施政方向單純追求所謂的“經濟發展”。執政目標等同于經商,這種執政活動本身決定了貪腐成為常態?! ?/p>
問題很明了,資本至上從根本上決定了政治活動的內容是為資本膨脹服務,而不是為大眾服務。在資本至上的社會中,政府的社會公共職能必然被弱化和邊緣化,這種職能的存在也完全是為資本膨脹服務的。當這種職能與資本膨脹發生沖突時,社會效益與公眾利益必然成為犧牲對象。這本身已經不是一個政治腐敗的問題,而是政治的嚴重退化。
“政治家做事,政客們作秀”,執政者沒有兼濟天下的個人修養與情懷就不可能為天下做事。一個不可回避的邏輯是,在資本至上的社會中,執政者本身不可能身處資本至上信仰的對立面。不論這樣的政客如何賣力地“作秀”,其謀私的本性始終無法改變?! ?/p>
發展經濟不是人類社會活動的全部,也不應當成為全部。發展經濟的狂熱將人們社會活動完全占據時,這種發展便演變為一種形式意義上的發展了。從表象上看,社會財富似乎空前增加,而實質上大眾生存環境嚴重惡化,生活質量甚至出現倒退。一方面,由于資本的肆意妄行嚴重破壞了自然環境和資源。另一方面,資本殘酷地嗜血導致社會嚴重分化。對于始終屬于大多數的大眾而言,不但不可能享受到這種所謂的“發展”的福利,而且時刻要接受“精英”的劫掠與役使?! ?/p>
當政治成為少數“精英”的游戲時,腐敗便是必不可少的游戲潤滑劑。缺少這一潤滑,游戲便無法順暢,謀私也不再有“后門”?! ?/p>
經濟失控并不是一個新話題,就象西方資本主義國家頻頻發生的“危機”“海嘯”“風暴”一樣再熟悉不過了。
馬克思對資本主義經濟危機的論述不可謂不深刻。但是資本在自我膨脹的窮途上卻總能搞出一些新花樣?! ?/p>
在新近發生的“金融危機”中,“信用消費”“金融衍生品”這兩大“創新”功不可沒?! ?/p>
諸如“按揭”“泡沫”“刺激消費”“赤字”“貿易保護”“貨幣戰爭”“金融欺詐”“政府破產”“國家破產”可謂花樣翻新,層出不窮。
資本在人們對“經濟全球化”這種似是而非的“世界大同”的遲疑中橫行無忌?! ?/p>
恐慌中,人們更加企望財富能夠給生活帶來保障,恐慌中政府施政掛一漏萬。在這樣的狂熱與恐慌中,經濟的發展如何能夠不失控?
資本逐利主導的經濟發展注定不能夠長久持續,資本的狂突亂撞只能一次又一次把人們的思維帶入死胡同,回頭與轉向是唯一出路,但是這需要付出慘痛的代價。
7、資本至上凋敝了文化
文化是人類社會精神生活的內容與方式。
宗教、哲學、文學、藝術、風尚這些領域是文化的主要方面。在人類歷史上,任何一個偉大的時代都是文化空前繁榮的時代。文化的繁榮需要經濟的真正發展作支撐,但經濟的發展卻并不總是能夠帶來文化的繁榮?! ?/p>
單就個體而言,“倉稟實而知禮節”“衣食足而知榮辱”。物質生活在人的生活中總是需要先于精神生活得到滿足的。而生存當然是生活的前提?! ?/p>
就社會而言,影響社會文化發展與進行的因素卻要復雜的多??梢哉f文化現象是人類社會最為復雜的社會現象。這不僅僅是因為文化現象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脫離經濟的發展,更是因為思想、政治、制度等其他因素都會直接影響到文化現象?! ?/p>
資本至上并不是一種單純的信仰或制度,與之相聯系的同樣也有一種文化現象?! ?/p>
這種文化現象的根本表現就是文化功利化?! ?/p>
多樣化,多元化曾是我們發展文化的方向,在資本至上的引領下,多樣化與多元化已經完全被逐利性的一元所取代。
當我們回過頭來看“利”字的偉大力量時,實在讓人后怕?! ?/p>
藝術作品變成商品,藝術活動便成為商業活動。文學作品也可以成為商品。宗教信仰雖然還可以躲在金錢信仰的狹小角落里喘息,宗教活動卻早已無法與商業活動區別了。風尚變成了時尚,而時尚更成為一種消費。
當藝術家們拼命地生產“藝術品”時,“藝術品”變成了消費品或是投資品。消費品、投資品有多少精神內涵呢?又能在多大程度上滿足人對精神生活的需求呢?
當宗教活動商業化后,宗教又能有多大的教化與慰藉呢?
哲學面臨的已經不是困境了,而是窘境。人們以談哲學為恥,因為哲學與“仕途經濟”實在是離得太遠,太不靠譜了?! ?/p>
我們不能說資本至上的社會沒有文化,但是在這樣的社會里文化的功能被定位在實用的娛樂性、消費性。于是文化就承載了太多的經濟使命,這就不可避免地導致文化的腐化。這種腐化更多地表現為文化現象的粗糙化、低俗化。
精神喪失了,談何精神生活?精神喪失了,文化就只能凋敝?! ?/p>
資本至上是什么?資本至上就是資本主義?! ?/p>
反動是什么?反動就是反人性反人類反歷史發展的方向?! ?/p>
如果資本至上的反動性還需要更多證據,歷史一定會給予更多地印證?! ?/p>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