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鄉村教育走錯了路!他教人離開鄉下向城里跑,他教人吃飯不種稻,穿衣不種棉,蓋房子不造林;他教人羨慕奢華,看不起務農。——陶行知
1
新中國成立時,國家一窮二白。
“窮”就是指沒有多少工業基礎,農業也不發達;“白”就是白紙一張,指文化水平、科學水平都不高。
全國4.5億人口,80%是文盲,基礎教育情況就更為糟糕,許多農村都沒有小學。
1949年底,毛主席在第一次全國教育工作大會上講到:
“新中國的教育是新民主主義的教育,主要任務是提高人民文化水平,培養國家建設人才,肅清封建的、買辦的、法西斯主義的思想,發展為人民服務的思想。”
毛主席在部署全國掃盲工作的同時,著手發展新中國的基礎教育事業,意在建立全新的公共教育系統。
對于百廢待興的新中國而言。
教育事業與國防科技、經濟建設同等重要,需要持續的投入。
2
民國政府,也曾發展過教育事業,但是力度遠遠不夠。
最為尖銳的矛盾是,教育資源過多集中于城鎮,沒有惠及廣袤鄉村與底層民眾。
在舊社會,能系統接受良好教育的適齡青少年,都是來自經濟寬裕的地主、資本家或官宦家庭,公共教育資源極度的不平衡,陷入為少數精英與權貴階層服務的泥淖。
根據國民政府教育部統計:
1946年全國小學學校28.9萬所,在校學生2368.3萬人。中等學校僅有5890所,在校學生只有187.85萬人。高等專科以上學校僅有207所,在校學生只有15.5萬人;而盲聾啞特殊學校僅有2322人。
除此之外,全國受外國控制的教會學校和私立學校,占比亦非常大。
教育自主權,存在很多問題及隱疾。
3
1951年,國慶節,普天同慶。
為了改善中國教育的不均勻現象,提高廣大勞動人民文化水平,滿足工農干部的學習深造,促進國家建設事業的發展。
毛主席授意政務院周恩來總理,正式向全國頒布了《關于改革學制的決定》。周總理對新中國教育改制工作,作了具體的方向性的指示,教育春風從北京吹向全國解放區。
該《決定》規定:
“幼兒園是實施幼兒教育的組織,接受三歲至七歲幼兒,使他們的身心在入小學前獲得健全的發育,可在有條件的城市首先推廣。”
“小學是對兒童實施初等教育的學校,應給兒童以全面的基礎教育,小學修業年限為五年。”
“實施中等教育的學校為各種中等學校,包括中學、工農速成中學、業余中學和中等專業學校,修業年限為二至六年。”
政務院這份教育文件,對新中國教育學制與教育層次,做了明文規定。
新中國教育主要分為:幼兒教育、初等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四個層級,并對每個層級招生對象、教學時間、教育目標都做了明確的相應定位。
4
1954年9月20日。
對于中國人而言,這是一個值得紀念的重要日子。
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在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上全票通過。
在毛主席提議與主導下,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有接受教育的權利和義務,被正式寫進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位列第四十六條。
這是中國教育發展史上里程碑事件,為后來《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法》的推出、全國普及九年義務教育打下法律基礎。
毛主席開創了人民有權利公平接受教育的法律先河,保障了普通民眾的教育權利,這是中華民族5000年歷史上第一次。
在毛主席看來,保障公民平等的教育權,是一個人民當家作主國家的常態,也是社會主義國家的基本教育方針。
而教育商業化趨勢,正在逐漸摧毀這個教育邏輯。
5
1955年底。
毛主席主導制定了《全國農業發展綱要四十條》。
在這份重要農村發展指導綱領中,第31條明文規定:掃除文盲,發展農村文化教育事業。
《全國農業發展綱要四十條》詳細規定:
從1956年開始,按照各地情況,分別在12年內,基本上掃除青年和壯年中的文盲。爭取在鄉或者社逐步設立業余文化學校,以便進一步提高農村基層干部和農民的文化水平。農村辦學應當采取多種形式,除了國家辦學以外,必須大力提倡群眾集體辦學,允許私人辦學,以便逐步普及小學教育。
這份文件中,我們需要注意兩個關鍵詞:“分別在12年內”與“逐步普及小學教育”。
“分別在12年內”,表示時間跨度很長,掃盲工作需要循序漸進開展,不能急功近利。
“逐步普及小學教育”,表示教育工作需要按班就部,一步一個臺階地向前走。
這充分說明毛主席做事很有章法,不僅有戰略規劃,還有具體的政策,從來都是實事求是。
這是一份科學的農村發展綱領,涉及農業、教育、醫療、養老、氣象水文水利、文化教育、交通、電話電網、郵政、商業信貸等方方面面面。
在今天看來,它還具有重要歷史文獻價值,充分證實毛主席在經濟建設方面的冷靜與理性,戳穿牛蛇鬼神的栽贓與誣陷。
6
1957年3月7日。
全國普通教育工作座談會在北京召開。
毛主席出席座談會,就全國普通教育工作問題談了自己獨特看法,主要有以下幾條重點內容,我們來看看干貨。
“農村辦初中是先進的辦學經驗,方便農民子女就近讀書。”
“在農村,教育要強調普及,不要強調提高,不要過分強調質量。”
“按照當前的經濟情況,準備兩三年內將助學金擴大一些,使百分之七八十的農家子女能享受助學金,幫助農民解決一些困難。”
“學校要大力進行思想教育,進行遵守紀律、艱苦創業的教育。學生要能耐艱苦,要能白手起家。”
毛主席鼓勵在農村辦中學,方便農民子弟就近入學為首要原則,意在大力發展鄉村基礎教育。
7
1957年6月19日。
毛主席在最高國務會議第十一次(擴大)會議上,發表以“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矛盾”為主題的重要講話。
會上,毛主席從教育現狀與大局通盤思考,首次對我國教育發展大方向做了明確表述:
“我們的教育方針,應該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體育幾方面都得到發展,成為有社會主義覺悟的有文化的勞動者。”
毛主席在教育方面。
他老人家發揚與繼承了教育家楊昌濟的教育思想,重視德、智、體全面發展。
一個德才兼備的人,如果缺乏健壯體魄與堅韌意志力,面對惡劣環境與艱難困境,缺乏抵御能力,經受不起磨難與淬煉,同樣難于做成大事。
楊昌濟教育思想,得到了歷史驗證,深邃而科學。
古今中外,無論在哪個領域,但凡做出重大貢獻,取得巨大成就,促進人類社會進步的人,幾乎都是德智體全面得到發展的綜合型人才。
8
1965年12月,寒意襲肘的杭州.
中國迎來一場重要的教育會議,毛主席在大會上深刻剖析了中國基礎教育現狀與弊端:
“現在學校課程太多,對學生壓力太大。講授又不甚得法。考試方法以學生為敵人,舉行突然襲擊。這三項都是不利于培養青年們在德、智、體諸方面生動活潑地主動地得到發展。”
毛主席在杭州這次談話,為后來中國教育革新打下基礎。
在毛主席重視與努力下,新中國基礎教育事業取得巨大進步,普通民眾受教育的渠道大幅拓寬。
根據《中國教育統計年鑒1988》顯示:截止1965年底,全國小學在校學生達為11620.92萬人,全國在校初中學生802.97萬人,全國在校高中生為130.82萬人,全國半工半讀中等學校在校學生為430萬人。
毫無疑問,這是一個了不起的成就。
9
1966年起,人民公社進入穩定發展階段。
經過近十年的發展,農村集體經濟在持續支援國家國防科技與工業化建設時,也提留了部分資金用于農村自身的基礎建設。
人民公社進入正軌之后,各公社及其生產大隊、生產組,都有了一定原始積累,為發展農村公共教育提供了經濟基礎。
中國鄉村基礎教育,在這段時間內突飛猛進,構建了日趨完善的公共教育服務體系,形成了以小學、初中、高中為主的三級布局,覆蓋全國80%以上的鄉村。
與此同時,毛主席還著手構建了另一個重要公共體系。
它就是面向全國農村的衛生醫療合作社與赤腳醫生隊伍,給數億農民生活帶來了便利與保障。
10
1971年,《人民日報》發表了一篇重要文章。
文章建議,把更多公辦學校和教學資源,向廣闊農村下沉,進一步惠及文化貧瘠的廣大農民。
這個顛覆傳統做法的教育建議,源自關心鄉村教育事業的兩位基層教師,并得到毛主席的高度贊賞。
為此,中國鄉村基礎教育迎來了一個燦爛的春天,千萬個鄉村兒童像天空飛鳥一樣,自由而輕快地在知識的天空中飛翔。
二十幾年后,他們的孩子同樣也在這里長大、生活、讀書,讓他們多數人意想不到的是,自己的孩子成了留守兒童。
雖然物質得到改善,但遠遠沒有他們童年幸福與快樂。
根據教育部編著的《中國教育統計年鑒1988》顯示:
1965年全國小學為1681939所,在校小學生數量為11620.92萬人。
到了1976年,全國小學學校為1044174所,在校學生為15005.5萬人,多個省市地區適齡兒童入學率高達80%以上。
全國初中教育方面。
1965年中學只有18102所,在校初中學生802.97萬人,在校高中生為130.82萬人;
1976年,普通初中學校猛增至192152所,在校學生數為5836.58萬人,其中初中生4352.94萬,高中生1483.64萬人。
在新增長的學校中,大部分屬于農村地區學校,這完全得受益于毛主席對中國教育的革新。
11
1965年至1976年。
中國鄉村基本做到了“小學不出村,中學不出隊,高中不出社”,極大地改善了鄉村兒童、青少年教育境遇。
我們要知道,那時許多農村,通出行主要靠步行或自行車。
如果學校都集中,在遠距離的公社或縣城,山路遙遠且崎嶇不平,勢必會影響鄉村兒童上學。
而把學校辦到村里、大隊、公社,就極大地改善農村孩子就近接受教育的境況。
歷史是事實的總和,而不是事物的總和。
無論是肯定還是否定,我們都必須要承認一點,在物質并不富裕的毛主席時代,中國基礎教育迎來了前所未有的大發展,惠及了數億普通老百姓。
現在物資極大豐富了,按理有足夠的資源和力量,讓教育變得更加均衡與普惠,但事實上卻沿著反的方向靠攏……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