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免费人成视频在线观看,国产极品粉嫩馒头一线天AV,国产精品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亚洲 古典 另类 欧美 在线

首頁 > 文章 > 歷史 > 歷史視野

黨人碑|紅色愛情與血色斗爭,女地下黨的青春之歌(下)

dangrenbei · 2024-07-20 · 來源:黨人碑|微信公眾號
收藏( 評論() 字體: / /

1.jpg

1931年,河北定州的女學生,(美)西德尼·甘博

  “那時的大學是為有錢、有勢、有權的人家開辦的,窮苦人家根本上不起大學。”

  1931年11月12日,星期四,天氣陰沉沉的,但不像下雪的樣子。

  這天是國民黨的“總理(孫中山)誕辰紀念日”,休息一天。當時還在河北省女子蠶桑師范講習所讀書的張桂英,吃過早飯,翻了會兒教科書,九點鐘就從北平安定門內琉璃寺胡同的學校出來,向西兵馬司走去。

  河北省委代表平杰三,負責重建北平市委,以私立華北學院學生的身份為掩護。

2.jpg

如今的北京琉璃寺胡同

  華院成立于1922年,由著名教育家蔡元培創辦并擔任首任校長。最初設想是革除公立大學的弊端,滿足更多年輕人讀書的需要,以寬進嚴出為原則,但現實卻是“社會賢達”兼職教授過多,又濫收學生,連桂英同志都吐槽:

  “北平大學中最次的學校,這個學校光要學費、不管學生上課與否。”

  可正是管理的寬松,為我們的地下工作提供了便利,北平地下黨通過關系,買出來校徽,讓同學們工作時佩戴,掩蓋真實身份。平杰三同志就以該校學生身份,住在西兵馬司的一所學生公寓里,做黨的工作。當天去找平杰三,桂英也帶了一枚,可以在發生意外時,應付一下。

  這個小細節,保護了桂英在桑蠶女師的學籍,更保護了她剛剛組建的黨支部和蠶桑女師其他黨團員的安全。

3.jpg

私立華北學院(華北大學)大門

  路上,桂英想到自己的求學之路,不禁唏噓。一抬眼就看到萬松老人塔,兵馬司胡同不遠。走過中央地質調查所圖書館,往西走就到了平杰三同志的住所。

  一敲街門,里面竄出來倆人,不由分說,堵著嘴就把桂英往里拽,然后迅速關門。桂英心想出事了,警察已經拿著手槍對著她,于是立即說:

  “我敲錯門了,我是找白小姐的。”

  已經來不及了,敵人繩捆索綁,把桂英推到一個墻角,然后繼續張網以待。好在當天,平杰三同志只約了桂英同志談工作,所以直到天擦黑,除了他們倆,敵人一無所獲。

  五點來鐘,一輛警車呼嘯而來,把人抓到前門公安街的北平特別市公安局拘留所,分別羈押。

4.jpg

解放初期的北平市人民政府公安局

  這是作為革命者的桂英,第一次入獄,監獄生活對于女學生出身的她,完全是煎熬。

  睡得大通鋪,每天人滿為患,晚上擠得實在無法入睡。凌晨天還漆黑,就被叫起來坐著,晚上九點鐘一聲令下,就得躺下睡覺。每天兩頓飯,每頓一人一個窩頭,一碗白菜湯,湯里油、鹽全沒有。只要在拘留所住幾個月,兩腿軟的走不了道,頭發暈,眼發黑,真像是從地獄里出來的人。

  此外還要皮肉受苦,雖然法官稱桂英為“小孩兒”,桂英看起來瘦瘦小小,自報年齡“十六”,完全是個小姑娘,但敵人對她卻毫不手軟,皮鞭、木板等種種酷刑,都盡量安排。

5.jpg

華北學院首任校長 蔡元培

  法官們還 “現身說法”:

  “說實話吧?我們過去都是共產黨,只是感到共產主義在中國行不通,我們才干不了,現在我們參加了國民黨。你不要害怕,你年紀還小,你只要說了誰是共產黨員,誰領導你,和你一塊被抓那個領導誰,北平都有誰是共產黨,共產黨的組織在哪里。我們保證你沒事,你要想工作,我們每月給你30元。”

  當時北平普通人家每月生活費平均只需要30元左右,小學教員月收入40塊,國民黨這個開價相當優渥了。

  沒多久,出賣平杰三的叛徒陳伯英,也來假惺惺地接關系,問還有沒有關系需要接,他很堅定,還在堅持戰斗。

6.jpg

華北學院校董事會董事長 宋哲元

  由于外面已有交代,所以敵人的陰謀并沒有得逞。但由于陳伯英作為河北省委派到太原,臨時整頓黨組織的特派員,對平津和山西的情況非常掌握,造成多名領導同志被捕犧牲。其中一位就是曾任北平市委書記的任國楨同志,他的革命伴侶陳少敏同志,黨內人稱“陳大姐”。后來在天津從事地下工作時,就是桂英的直接領導,又一同被捕入獄,生死與共。

  幾次被捕和監獄生活,讓年青的共產黨員桂英,淬火成鋼。

  1933年底,剛剛出獄的桂英被調到冀魯豫特委,擔任機要秘書。

  冀魯豫特委的前身是直南特委,隸屬于河北省委,即原來的順直省委。所轄區域包括今天冀魯豫三省交接的廣大地區,其核心區域主要包括磁縣、大名、南樂、清豐、濮陽、東明、長垣等縣。

7.jpg

直南黨組織活動區域圖

  這里在政治上處于混亂狀態,各派系軍閥不斷拉鋸,你方唱罷我登場。軍閥勢力主要集中于城市,其勢力不能絕對控制廣大的鄉村地區,反動的觸角難以縱深,基層政權多掌握在土豪劣紳手中。豪紳是軍閥的地方包稅人,在替軍閥征收捐稅時層層加碼,長收短出,大肆貪污肥己,采用各種暴力方式強行收捐收稅,造成大量農民的破產。

  本屬于人民群眾用作再生產的資金,很大一部分或是充作軍費,或是變成軍閥、官僚、土豪劣紳的個人資產,社會再生產能力嚴重下降,經濟生活受到嚴重侵害。

8.jpg

華北學院校旗、校徽

  有兩組數字很說明問題:

  其一,地主和富農的人口占直南地區總人口的10%以下,而他們所占有的土地卻在80%以上;

  其二,地主、富農采取“麥二八、秋三七”的辦法,對農民進行地租剝削。即麥收的80%歸地主,20%歸佃農;秋收的70%歸地主,30%歸佃農。

  直南的很多地主又兼放高利貸,有的甚至印發紙幣,利息一般是月息3分,后來又漲到4分、5分、8分,實行“子期”、“月銀”,借洋1元,一天一個銅元利息,一個月為期,本利歸還。如到期不還,就將利息變為本銀,按原利率出息,這就是“驢打滾,利滾利”。債主怕窮人到時還不了債,就規定以房產地契為抵押,到期歸還不了,房地產就歸債主了,當地稱之為“地保帳”。

9.jpg

華北學院學生會《華大》雜志編輯委員會全體攝影

  夾在軍閥與豪紳中間的地方政府,無暇、無力亦無心修建農田水利設施。造成人禍之外,天災不斷,此外還有土匪,資本家的剝削,帝國主義勢力的文化滲透和經濟掠奪,使人民群眾苦不堪言,反抗的烈火在地下不斷積蓄。

  哪里有壓迫,哪里就有反抗,20年代初期,以磁縣、邢臺、隆平、大名為代表,直南各縣的黨組織紛紛建立。大革命前后,工人和農民斗爭,更是風起云涌。1930年6月,根據形勢發展,成立了中共順直省直南特別區委員會(簡稱直南特委)。

  回到冀魯豫,這里是她的家鄉,可她的父母親,卻被這里的土豪劣紳活活逼死,如今作為共產黨員,重回家鄉,要和同志們一起,與這里的反動勢力進行斗爭,桂英的心情百感交集。

10.jpg

北平華北大學校址平面圖

  在濮陽縣城里,一個秘密交通站,桂英見到了組織部長王從吾同志,接上了組織關系。隨后,從吾同志又派宣傳部長王卓如同志通知桂英,到安陽車站附近的一家旅館,和秘書長王明同志接關系,并說接上關系后,要以夫婦名義住在一起,以便開展工作。

  這其中有一條工作紀律,就是“單線聯系”。

  桂英來到濮陽,雖然知道特委書記是王子青,卻并沒有直接見面。接組織關系是一個人,安排工作是另一個人,然后具體開展工作又是一個人,此后桂英配合王明同志工作,和王子青、王從吾、王卓如同志,基本切斷聯系。

  此王明非彼王明,他原名王興讓,河南磁縣(今屬河北)人,1910年出生,出身貧農家庭,1924年考取大名河北省立第七師范。

11.jpg

北京兵馬司胡同

  上篇提到過,當時大名一共三所名校:男七師、女五師,還有就是省立十一中。冀魯豫地區知識分子出身的革命干部,基本都出自這個范圍。

  在七師這所著名的紅色學校里,王明1930年入團,當年轉黨,他的介紹人之一,就是我曾經介紹過的李尊榮同志。

  革命者的一生,不斷充滿考驗。日后的考驗先不說,在大名七師臨近畢業,學習成績優秀,眼看就要拿到文憑,工作都找好了的王明,黨組織突然通知,需要他脫下長衫,告別窗明幾凈的教室,深入煤礦,下到伸手不見五指的巷道,去搞工人運動。

  我是革命一塊磚,哪里需要哪里搬,只要黨的工作需要,王明和他的同志,從來不含糊,毅然放棄個人利益是真正革命者的必然選擇。

12.jpg

大名河北省立第七師范學校

  只身來到峰峰礦區的西佐煤礦,王明和煤礦工人們打成一片,一起下煤窯,同吃、同住、同勞動,廣交朋友。經過深入工作,工人的覺悟不斷提高,大家緊密團結在王明同志周圍。時機成熟后,王明領導了兩次工人“大歇工”,把工人每天工作12個小時縮短到了8小時,日薪3角6分提高到了4角,還大為改善了工人的勞動條件,強迫資方提供了必要的安全設施和善后待遇。

  歇工斗爭勝利后,涌現出的積極分子組成了黨支部和工會,工人崗識字班、夜校和免費子弟學校也應運而生,黨的工作在這里扎根發芽,群眾愿意跟著共產黨走,愿意跟著共產黨去斗爭,從西佐煤礦到峰峰礦區,工人群眾被團結起來,組織起來,后來他們又成為抗日斗爭的堅實力量。

  桂英來到冀魯豫特委的時候,王明同志接任了已經犧牲的李尊榮同志的工作,主要工作任務是組織工人罷工、農民暴動,對上級組織和下屬人員接關系,對秘密工作安排各種掩護,收取各中心縣委、區委的工作總結報告、密寫、油印等。

13.jpg

1941年,提燈下井的磁縣小礦工(來自光影記憶時光的頭條號)

  當時白色恐怖正濃,濮陽一帶的冀魯豫邊區,雖然是三省交界的邊沿地區,沒有大城市那樣森嚴,但國民黨反動派反共、反人民的方針是一樣的。他們在農村加強了控制,搞了保甲制度:十戶為一甲,五甲為一保,一家發現共產黨,其余各家都要受到株連治罪。

  這種形勢下,為了應付惡劣環境,黨的領導機關必須采取家庭化的形式出現,以此開展黨的工作。地下黨干部必須職業化,工作機關必須家庭化,你有一個正當職業,有個看起來正常的家庭,敵人才不會注意到你,單身男女,又沒有正當職業,整天出出進進,敵人又不傻,普通老百姓,左鄰右舍都會覺得你不正常!

  形勢需要,特委的主要領導都要找位女同志扮演“夫妻檔”,桂英的女小老同學,此時也已經參加革命的尚其貴、張季梅同志,還有桂英的老領導,此時也調來的陳少敏大姐,都在盡職盡責,扮演各自角色。

14.jpg

1959年10月1日,陳少敏、鄧穎超、帥孟奇、錢瑛(從左至右)在天安門城樓上合影

  特委秘書長王明同志的公開身份,是安陽火車站附近開“磁貨”店的老板。磁州窯的歷史可以追溯到宋金,多為民窯日用瓷,老百姓用的東西,所以銷路廣泛,儼然“北方瓷都”。磁縣人賣瓷器的極多,車站附近更是“磁貨”云集的地方,他是磁縣人正合適。

  王明同志的“家”,也就是特委秘書處的辦公地點,在安陽東關附近的毛家莊。這里需要一位“女主人”看家,在革命詞匯里叫“坐機關”,是地下工作的重要一環,既非常瑣碎繁難又異常危險的工作。說瑣碎,外地來接頭的同志,需要招待吃喝,安排住宿,接通所需要的聯系,掩護本地行動,送上新的征程;說危險,在白色恐怖下,既有敵特,更有叛徒,稍有差池,坐機關的同志首當其沖,沒得跑!

  所以,需要一位女同志,斗爭經驗豐富,更要對黨絕對忠貞。

15.jpg

磁縣彭城鎮城門

  最初,卓如同志交代工作給桂英時,21歲還沒談過戀愛的桂英,聽說要以夫婦名義住在一起,不禁心跳加速,臉色羞紅。

  王明是一個什么樣的人呢?多大年齡了,家庭情況是個啥樣?

  桂英心有疑問,卻不能說,黨的地下工作有鐵的紀律,任何人也不能詢問相互情況。在那種隨時可能被捕的惡劣環境下,這是一條防波堤,萬一有一方,突遭抓捕,知道越少,自己和同志都越安全。

  想通這個,桂英心里想:

  “我們都是共產黨員,為了人類的解放事業,黨組織叫干啥就干啥好了。”

  約好的日子,倆人在安陽火車站附近一家旅店門口“偶遇”。

16.jpg

抗戰初期的安陽

  為此,桂英也要早做準備。出去上學,后來在天津從事工運,她一直是直而短的女學生頭,一襲藍色的陽丹士林旗袍。如今扮演已婚農村婦女,為了適應農村環境,不 “扎眼”,就必須處處注意細節。除了穿著打扮,頭發也必須用假發“綰纂纂”。

  一個小商人打扮的青年人來回走動,桂英覺得有可能是接頭對象,趕緊左手拿出白色手帕,擦了三下汗。對方看到后,立刻右手摘下黑色禮帽,晃了三下。

  這算對上了暗號,王明在前,桂英在后,一路不緊不慢跟隨,又輕聲細語交代相關情況。第一次見面,老練、沉著的動作和有分寸的語言,王明給桂英留下了很好的印象。

  車站距離毛家莊不遠,很快就走到了,房東老大爺毛仲元是我們一位同志的親戚。此前就打好招呼,這次又專門跑一趟,介紹托付一下,說是自己的七師老同學,知交朋友,在安陽做買賣的。最近生意比較忙,特意把“家里的”接來,準備生意在此好長做下去。

17.jpg

抗戰初期的安陽

  毛大爺是個老實人,一個勁表示會好好照顧。

  為了演得像,這位初見面的同志,進院子就喊:“大嫂在家嗎?”

  桂英有點不適應,多少年后她還記得當時的感覺:

  “我聽到喊聲,頭嗡地漲了許多。沒有照鏡子,臉也不知道紅成什么樣子。我這個剛剛和王明接上關系的人,又根本不是真夫妻,真是‘大閨女應大嫂,心欲跳出臉發燒。’”

  工作需要,實在不好意思,也得毫不猶豫迎頭就上,桂英很潑辣自來熟地回答道:“在家咧,大兄弟快進家來吧!”

18.jpg

抗戰初期的安陽

  順利應付了這個場面,毛大爺一家更加相信王明和桂英這對“夫妻”,“王大嫂”后來就成了桂英同志在當地的正式稱謂。

  不過百密一疏,桂英初來安陽,還是學生頭臨時改的,一時半會兒,頭發長不長。此前又一直是城市生活,完全不會綰纂纂,接上去的假發髻,用發卡卡不緊,頭油又大,不斷往下滑,一天要卡多少次。結果就被房東家二兒媳發現了,好在我們的同志跟她老公公是親戚,她又對桂英印象不錯,就問在當面了,頭發為啥總掉?

  桂英腦子轉得快,嘆了口氣,趕緊回答:

  “母親死的早,一直和爹爹在外邊逃荒要飯糊口,得了病,生了頭瘡因沒錢治療,把頭發都掉光了。新長出來的頭發短,梳上去總往下掉……”

19.jpg

抗戰初期的安陽

  這話半真半假,想起去世的爹娘和他們的不幸遭遇,桂英吧嗒吧嗒直掉眼淚。這也是勞動人民家的善良女性,二嫂子非常同情,此后再無疑惑,有時還幫著桂英梳頭,直到自己的頭發長長了,這關就這樣闖過去了。

  王明、桂英租住的是毛家原來的牲口草房,條件非常簡陋。地下工作沒有浪漫,有的只無數同志們付出生命代價的是血的教訓,很重要的一條就是生活要跟身份相符。雖然他倆都是學生出身,在那個年代,也算是標準的大學生,但要求農民出身的小商人家庭人設,就必須盡量按照周圍農民群眾的習慣去生活,不能有絲毫特殊,半點馬虎。

  吃飯是難以下咽的窩窩頭、酸漿飯,好久不洗澡更不用說,也不能刷牙,甚至上廁所都必須用磚塊和土塊。

  桂英的工作是機要秘書,每天跟筆墨紙張打交道,四年時間,從來沒用過一張工作紙當手紙。

20.jpg

抗戰初期的安陽

  既然演得像,就要假夫妻當真夫妻處,但共產黨人有底線,也有紀律。

  倆人的大床是房東兩張小床并起來的,忙工作是忙工作,夜深人靜開始刻印文件,忙得再晚,睡覺也得分床,早上再把床并到一起,被子也疊在一起。王明的衣服臟了桂英洗,破了桂英補,飯也是桂英做,做好后再端給王明吃。有時晚上做好飯,王明在外面跑工作,回不來,桂英就等著,聽到聲響就去門口接幾趟。

  桂英坐機關不容易,王明同志這個秘書長更不容易。

  每天天不亮,吃過早飯就出去,沒有在“家”呆過一天,風雨無阻。騎一輛破自行車,每天奔波二、三百里路,在清豐、南樂、濮陽、內黃、東明、長垣、磁縣、安陽、武安、林縣等縣,傳達布置特委工作,下發文件、征集黨費。晚上很晚才回來,回家時衣服總是被汗水浸得濕漉漉的。有時候我們的同志不在,不僅收不到黨費,而且連管飯的人也沒有,只好餓著肚子跑回來。然后草草扒幾口飯,就得忙著刻印文件。

21.jpg

騎自行車的民國北方青年

  我們的黨,當年被敵人叫做“窮黨”,一方面我們為窮人謀福利,另一方面我們也的確窮得掉渣。脫產的職業革命者,完全依靠黨費吃飯、辦公、住房、穿衣和應付環境。還要救濟一些家庭極其困難的同志。而當時的黨員多數是農民、工人、教員等窮苦人,黨員人數又少。由此帶來一個問題,就是黨的經費十分困難。

  職業革命者,特別是在基層同志,不但生活條件完全談不上,還經常吃了上頓沒下頓,要餓著肚子堅持工作,有點其他收入,也必須投入到黨的工作中去。

  經濟上沒有固定充足的來援,穿衣取暖都成了大問題。特別是冬天,草房四處漏風,卻根本生不起火爐子,逢年過節還要給房東、保甲長送禮,以跟小商人的形象相符。

  由此,長期坐機關的桂英,小腿與雙腳,沒有一年冬天不長滿凍瘡的。

22.jpg

抗戰初期的新鄉汽車站

  多少年后,桂英還記得有年春節,上面的經費斷了很久,她和王明商量來去,還是要把僅剩的一點錢,買成肉給房東送禮。回到家,年夜飯只能湊合,還剩下一小把紅黑雜豆,便用蒜臼搗了搗,做了兩碗幾乎清澈見底的稀湯充饑。餓得大年初一,在家睡了一天覺。就這樣,還要笑容滿面地對老鄉說:

  “昨晚吃得太好,肚子吃的有點不舒服,才躺了一天。”

  王明的磁貨店呢?沒有收入貼補生活嗎?

  實際上,黨組織沒有這筆經費,來租鋪面,采購和運輸瓷器,更沒有多余人手負責這攤買賣,而且“家”——機關駐地,也必須經常轉移,一個地方不能時間太長,甚至周圍群眾人再好,也不能處得太熟。腦子里那根弦兒,必須時時緊繃,任何松懈都可能釀成大禍。

23.jpg

1934年,國民黨河北邱縣公安局

  即便這么小心翼翼,還是出了事,這就是斗爭,敵人壞,卻絕不愚蠢。

  1936年5月6日,王明同志被捕。

  吃過早飯,天不亮就出門,王明還不忘每天的“保留節目”,囑咐桂英:

  “如果我晚上不回來,那就是被捕了。你要馬上通知“家里(特委)”,還要趕緊搬‘家’!”

  深夜,左盼右盼,王明都沒有回來。意識到可能出了事,桂英艱難卻堅決地做出決定,迅速銷毀文件,收拾東西,然后找房東說家里出了事,老人病了,得趕緊走,就消失在夜幕中。

  向特委報告后,結束了這段“感情生活”的桂英,組織上安排她到磁縣南城村小學當教員,暫避風頭,同時為特委提供固定的經費支持。每月12元工資,上繳9元,剩下的是生活費,吃飯穿衣都在其中。偶爾有緊急工作,需要跑一趟,也要自費解決。

24.jpg

1936年,山西汾陽的一所小學

  此時的冀魯豫特委處在黎明前的黑暗,由于王明“左”傾關門主義、冒險主義的推行,使黨在白區的力量遭受嚴重的損失,幾乎損失殆盡,河北省委從1931年到1935年也被破壞5次,冀魯豫的情況好一些,但環境仍很惡劣,特別是特委機關的經濟來源完全斷絕了。吃飯沒有飯錢,住房沒有租金,穿衣換不上,交通沒路費,辦公沒紙張……

  有的僅剩下共產黨員的黨性和堅持,無數的桂英,堅守崗位,咬牙工作。一次給學生上體育課,桂英往下一蹲,褲子就破了,當時別說替換的,連縫補的補丁都沒有,一切都交給了黨,個人生活標準一降再降。

  在這種情況下,桂英仍然時刻不忘自己的地下黨員身份,每天以笑臉面對學生。青少年是民族的未來和希望,她在孩子們身上看到了當年的自己,課上課下,進行抗日救國思想的宣傳教育。使學生們認識到攘外安內、不抵抗,中國就沒有希望,就要亡國滅種,唯有團結起來,跟日本侵略者斗爭到底,才會勝利,才會有希望,青年學生只有參加抗日,投身革命,才有前途和出路。

25.jpg

1936年,山西汾陽的一所小學

  冀魯豫的革命者是不屈不撓的,他和她的堅持中,革命的種子已經在群眾中深深扎根。在核心區域,1934年僅有支部30多個,黨員百余人,可到了1935年底,已經發展到支部275個,黨員2195人。這是黨在冀魯豫開展斗爭最為寶貴的財富,也是日后動員人民群眾進行八年抗戰的核心力量,為冀魯豫根據地的創建、堅持和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

  期間,桂英得到了王明同志的消息,王明同志被敵人判了兩年半,關押在安陽監獄。準備期滿后,再送到開封“反省院”,這樣就可以無限羈押。

  組織上安排桂英以“妹妹”的名義探監,告訴王明同志:

  “哥哥,咱‘娘’叫我來看看你,還叫你多保重身體,千萬不要大意!”

  盡管身體非常虛弱,遍體鱗傷,王明同志還是抓緊機會,偷偷寫好了給特委的秘密報告,通過桂英傳遞出去。

26.jpg

民國初期北京監獄中的犯人,(美)西德尼?甘博

  這份報告非常重要,原來當天在安陽城內的江南飯店,約好的接頭人白萬芝是混進我們黨內的“紅旗特務”。這是國民黨河南省黨部CC系特務組織的一個陰謀,他們利用叛徒,打時間差,迅速派回來,反向利用為特務,妄圖像癌細胞一樣,不斷侵蝕健康肌體,擴大病灶,直到一網打盡。

  但是陰謀詭計到了王明同志那里,被截斷了。被捕前,他把隨身攜帶的黨的文件和密碼,都撕碎嚼爛,吃進肚里。被捕后,面對酷刑和誘惑,不管到哪里,王明同志都是三個字:“不知道!”

  灑淚告別王明同志,桂英繼續戰斗。

34.jpg

清末仿照日本修建,民國仍在使用的“京師第一監獄”

  時間很快,1937年“七七事變”后,國內形勢發展神速,國民黨迅速潰散,放棄冀魯豫。冀魯豫人民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起出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期間武裝暴動的槍支,撿拾國民黨潰軍的武器,組成抗日武裝,配合挺進冀魯豫的八路軍,與日寇、偽軍和國民黨頑固派展開堅決斗爭。

  1939年冬,桂英同志在擔任太行區冀西地委組織部長兼冀西專署秘書。一次到磁縣抗日民主政府巡視工作,縣長田裕民同志也是老黨員,曾同屬冀魯豫特委領導,威望極高。桂英去南城小學當教員,還是老田托關系介紹的。老田給桂英倒了碗熱水,還沒來得及喝,一位年輕干部推門就進來了。

  一開始桂英沒注意,可是一聽說話,太熟悉了,仔細一看,原來竟然是王明同志!

28.jpg

侵占安陽的日軍

  原來日軍轟炸安陽后,國民黨縣政府、縣黨部倉皇南逃,根本顧不上監獄。王明同志覺察不對勁,日軍也還沒來,迅速組織獄友越獄。他一邊找黨,一邊討飯,討飯路上,還被國民黨潰軍抓了夫,又很快找機會逃出來,繼續找黨。

  很快王明同志就發現新成立的“河北民軍第十三游擊支隊”,盡管打著國民黨“河北民軍”的旗號,但卻遮不住那股共產黨人的特殊味道。七七事變后,田裕民等同志恢復了磁縣的黨組織,共產黨員張錫珩同志則建立了一支合法的抗日武裝,實際上由我黨領導,后來改編為八路軍。

  當時在磁縣,流行一句話,叫“要抗日,找老張!”

  如此堅定抗日的,不是革命同志,也是革命同路人,王明同志參加到十三支隊,后又到磁縣人民游擊隊,此時正擔任磁縣路東區區長。

29.jpg

侵占安陽的日軍

  王明同志臨時來縣政府辦事,竟然偶遇桂英,這讓兩人都欣喜不已,當年地下工作的戰友,如今又成為抗日斗爭中的戰友。

  田裕民同志也笑了,說雖然認識你們倆,可卻不知道你們還有這出戲?真是小別勝新婚啊!

  這句玩笑話,不禁讓桂英和王明——兩個年輕人的心頭,泛起一陣漣漪。互相交代了安陽監獄一別后的情況,此時黨的工作已經從秘密變為半公開,有些話是可以說了。到這時候,倆人才知道各自的歷史。

  說到當年假扮夫妻的心情,王明同志坦言:

  “二十多歲的青年人,不考慮個人的婚事才怪呢!但是那樣的環境,每天只考慮如何完成黨的工作,根本也不敢想這方面問題。”

30.jpg

1928年廣州紅花崗刑場,周文雍和陳鐵軍攜手面對敵人的屠刀

  這就是那時那黨那人,是共產黨人的高尚純潔的革命情操,也是如今很多人,特別是作家、演員和年輕人不理解的方面。共產黨人號稱是“用特殊材料制成的”,具有“特殊性格”,難道你們就真沒有正常人的七情六欲?沒有七情六欲,那還是人嗎?是真人嗎?

  對于這個問題,后來桂英同志是這樣回答的:

  “是啊,既然我們共產黨人能在敵人的刑具、屠刀下,做到面不改色、氣不發喘,堅貞不屈、英勇就義,又何止不能男女之間雖在一起,在惡劣環境中,以鋼的意志,來堅守黨的鐵的紀律呢?”

  暢談兩年多的假夫婦生活,桂英和王明都認為,確實是對黨性和個人的品德最嚴峻的考驗。

31.jpg

龍華二十四烈士中,蔡博真和伍仲文,惲雨棠和李文,笑對屠刀的革命伴侶

  王明同志也深有體會:

  “黨的紀律是鐵的紀律,我們的意志,卻是鋼的意志!”

  1939年底,經黨組織批準,桂英和王明同志正式結婚,假夫妻成了真夫妻,同志情升華為愛情,他們既是愛人,也是同志,更是戰友。

  這年,張桂英同志27歲,王明同志29歲。

  后記:我是怎么做基層革命史研究的?

  本周開始寫張桂英同志那篇的下篇。

  上來先寫句她的感觸,吐槽當年的大學——

  “那時的大學是為有錢、有勢、有權的人家開辦的,窮苦人家根本上不起大學。”

32.jpg

開封河南大學歷史學院,當年我讀研的地方

  來展現她參加革命的一個重要原因,改變舊世界,這也是舊世界,青少年滿懷希望去讀書,卻讀不起書的一個表象。

  接著描述場景,帶大家回到當年的時間場。

  我原先是做紀錄片出身的,作為歷史學人,特別喜歡這種現實場景感,可惜沒機會做了,否則這些革命者的斗爭史,搞一搞,就是很好的紀錄片。

  于是問題來了,張桂英同志是去找平杰三同志時,在平杰三家門口,被特務抓捕的,這也是她第一次被捕。

33.jpg

北京東四牌樓

  但是準確時間是幾月幾號?

  張桂英同志的回憶錄說,是“1931年的一個冬日里的星期天”,似乎比較含糊。

  在哪兒被抓的?

  張桂英同志說是平杰三租住的學生公寓,可具體哪里,她沒說,也沒說當時她住哪兒?

  可是既然要有場景感,我就必須搞清楚是幾月幾號,張桂英、平杰三分別住在哪里?

  我已經知道,張桂英同志當時是河北省立蠶桑女子師范講習所的學生,這樣就可以查閱當年的教育公報,得出答案。

34.jpg

北京萬松老人塔

  但是平杰三同志住在哪里?

  按理說應該住在他的掩護身份——私立華北大學附近的學生公寓里,或者住在魚龍混雜的沙灘北河沿,北大附近的學生公寓里。

  原本我是想這樣寫的,但是不能糊弄大家,也不能對不起我的史料學老師孔學先生,于是就得去找平杰三同志的回憶錄。

  平杰三同志是我老鄉,當年他跟晁哲甫同志搞清豐抗日十人團的時候,還是我祖父的老領導,從這個角度,其實我挺熟悉他的,因此很多年前就買到他的回憶錄和文集。

35.jpg

平杰三回憶錄

  但是我現在住的地方特別狹小,根本放不了這么多書,我有三四萬冊圖書,必須分別存放在親友家。幸好這本放在父母家,我還記得大致那個紙箱里,于是趕緊去翻找。

  悶熱潮濕的天氣里,折騰一個多小時,終于扒出來平杰三同志的回憶錄,還有幾本《河北黨史資料》、《冀南黨史資料》、《河南黨史資料》,這才查出來具體信息——

  被捕日期是1931年11月12日,平杰三同志提供了關鍵信息,“那天是孫中山誕辰”,看來張桂英同志的記憶不準確,當天是星期四,不是周日。

  不過情有可原,因為國民黨“總理誕辰紀念日”,休假一天。都是休息日,難免記錯了。

  被捕地點在西兵馬司。

  好了,這就解決了文章開篇的第一個問題,但這也僅僅是第一個問題,后面還有大量問題,需要不斷找相關資料來解決。

  所以,一篇文章,我需要看多少本書,多少篇論文,用多少時間,也就可想而知了!

36.jpg

雨后泥濘的北京遂安伯胡同,1919年,(美)西德尼·甘博

  又:一不小心,又突破萬字了,索性不拆開了,愛誰誰,蝕本與否也不管了,寫出來就都放出來,畢竟這篇我動情了,因為我祖父就是1935年入黨的地下黨員,入黨介紹人就在我寫完的上下篇文章中。

  我不去寫,這些普普通通的革命者,很少有人去寫他們的英勇奮斗、壯烈犧牲,特別是為什么要參加革命,在革命中又是一種什么樣的生活狀態,吃什么飯,怎么通勤,戀愛嗎?怎么處理感情問題……

  不過,到底還是篇幅所限,這里面很多提到的人物,只能作為背景板處理了,實際上他們中,不乏了不起的無名烈士,甚至是一度被冤枉的英烈。我卻沒時間去寫(不過也有些,我在公眾號里的其他文章和微博里也寫過了),畢竟我也得生活,也有各種成本,需要自己去面對。畢竟咱不是體制內做研究,沒有大型圖書館,更沒有穩定的收入可以保證有足夠的精力去做基層革命史研究。只能一切靠自己,包括找資料,和購買資料的各種成本,這都屬于沉默資本,多年下來,我是真的吃不消,卻不能不去繼續做。

  這就是我寫文章費勁,不可能高產,所以絕對拒絕粉絲“點菜”的根本原因,也是我沒時間去做視頻節目的根本原因。因為查閱資料的書,我不可能都有,更不可能都買得起,買得起也沒地方存放。

  再說個重要的,我做廣告,純粹是生活所迫,絕不代表推薦啊,大家注意!

  好了,該去接孩子,順便買點菜,準備晚飯了。

2024年7月19日下午17:23于鄭

  注:所有圖片均來自網絡。

「 支持烏有之鄉!」

烏有之鄉 WYZXWK.COM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注:配圖來自網絡無版權標志圖像,侵刪!
聲明: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烏有之鄉 責任編輯:秦星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收藏

心情表態

今日頭條

點擊排行

  • 兩日熱點
  • 一周熱點
  • 一月熱點
  • 心情
  1. 上海拆偉人像,官方的答復令人不解
  2. 劍云撥霧|中國引以為傲的經濟增長為什么正在快速消失?
  3.  怒批“胡漢三又回來了是對的”
  4. 施校長把丑話說到了前面
  5. 捅了馬蜂窩了……
  6. 多情卻被無情惱
  7. 笑死,狗咬狗!她被美國主子拋棄……
  8. 攔截美運臺武器,禁絕美售臺武器
  9. 美國的噩夢來了
  10. 中國敢于說“不”,美國才能“不”
  1. “斷子絕孫”已成現狀,官方窮盡方法也無奈了,此局該如何破
  2. 上海拆偉人像,官方的答復令人不解
  3. 新京報這次立大功了
  4. 終于又聽到貪官被判處死刑了
  5. 胡耀邦問徐中遠:主席晚年是不是天天都看《金瓶梅》?
  6. 俄烏戰爭——中國得到了什么?失去了什么?
  7. 1964年7月15日下午
  8. “改革開放幾乎從零開始”——信口開河還是實事求是?
  9. 大開眼界!美國不為人知的另一面
  10. 真正的醫學悲劇,中國人醒一醒吧
  1. 陳曾明:李尚福給誰送錢?
  2. 鄧小平最偉大的貢獻——寫在鄧小平出生120周年之際
  3. 形勢會急轉直下嗎?
  4. 多個部門因姜萍事件丟盡老臉,一個草臺班子造神鬧劇
  5. 郝貴生|腐敗本質是“權力濫用”還是“階級斗爭”?
  6. 皇帝的新衣終于露餡了?
  7. 這下好了,退路也斷了
  8. 郝貴生:一把刺向“資本主義復辟”的鋒利尖刀——評古正華同志大作《卻道天涼好個秋》一書
  9. 1962年的七千人大會后,毛劉辯論,偉人就是偉人!
  10. 錢學森談“摸石頭”,振聾發聵!
  1. 李克勤|毛主席是烈屬:他的妻子、兒子、兩個弟弟、一個妹妹、一個侄兒都是烈士
  2. 笑死,狗咬狗!她被美國主子拋棄……
  3. 《鄧選》學習(三十七)淮海戰役誰指揮
  4. “斷子絕孫”已成現狀,官方窮盡方法也無奈了,此局該如何破
  5. 一位女生的暑期工經歷
  6. 上海強拆居民家中毛主席雕像,不得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