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以來,歷史只為王侯將相著書立傳。
很少有人為工農兵歌功頌德。
中國的史書,都是統治階級的立場,都是士大夫的視角,都是為有權有勢的人服務。
先秦時期,像老子、孔子、孟子、荀子、韓非子等牛人,都是影響中國兩千多年的大思想家。
但是,他們都有一個通病。
看不上普通老百姓,沒有看到普通老百姓的歷史力量,忽視了普通群眾在歷史中的價值作用。
直到中國出了一個毛澤東。
社會才改變了這個固有而狹隘的認知,人們才跳出歷史的窠臼,在認知層面得到質的突破。
毛主席說,智慧來源于群眾,群眾是真正的英雄!
他老人家還說,人民是歷史的創造者,人民才是創造世界歷史的動力。
第一個喊“人民萬歲”。
很多人會說,這不就是一句空口號嗎?
既不能當錢用,又不能當飯吃,有什么用?
這樣講,看似很講實用主義,實際上是沒文化。
不懂的社會意識對社會存在的反作用,不懂得人民群眾在歷史中的價值作用,不懂得歷史唯物主義的基本觀點。
以農民爺爺、農民伯伯、農民兄弟為例。
單個農民,對國家的貢獻,可能沒有科學家、公務員、老師、醫生作用大?但是一群農民,對國家的貢獻就很大。
新中國成立之前。
中國是一個非常落后的農業國家,政治、軍事、經濟、科技、文化、教育都很落后,在世界排名倒數。
所以中國被人欺負,被帝國主義瓜分,被外國人踩在腳下。
新中國成立之后,在毛主席的領導下,用28年的時間完成了工業化,初步建立了獨立的較為完整的工業體系,為中國成為世界工業強國打下雄厚基礎。
中國現在的很多高精尖技術,包括領先美國的尖端科技,追根溯源,很多都同毛主席有關。
比如激光武器和反衛星技術.
中國技術水平要領先美國10到20年,這個就完全受益于毛主席的前沿科技思想和戰略布局。
早在1963年,毛主席就對負責科技工作的聶帥說:“要重視激光,搞一批人專門去研究它。要有一小批人吃了飯不做別的事,專門研究這個。”
1964年,上海光機所成立,主攻高功率、大能量的強激光器研究工作,承擔640-3工程研制任務。
到70年代中期,640-3工程的激光遠距離打靶和激光反響尾蛇導彈研究取得重要成果,獲國防科委重大科研成果獎。
激光武器,經過幾代中國科學家的接力,才形成今天的絕對優勢領先。
說這些,同農民有毛關系嗎?
有的!
高精尖科技,雖然很牛逼,但是也離不開基礎工業,離不開工業化基礎。
提到中國工業化,就繞不開毛主席,就繞不開集體經濟,就繞不開人民公社,也就繞不開老農民。
那么,問題來了。
為什么毛主席用28年時間就完成了工業化?
要知道,很多國家,用100年的時間,甚至300年的時間,才完成了工業化。
亞洲、非洲、南美洲還有很多國家,至今還沒有完成工業化。
搞工業,原始積累是不可缺少的重要條件。
說白了,國家搞工業,就像普通老百姓創業一樣,需要本錢。
沒有本錢,就沒有工業設備,就沒有工業原料,就沒有技術人才,就搞不成工業化。
西方列強搞工業,他們的原始積累,一部分來自于圈地運動,大部分來自殖民掠奪,來源于對外擴張。
通俗地講,西方列強的工業化,主要靠侵略、靠搶掠、靠殺人放火,完成了工業化的原始積累。
也就是說,西方工業強國,基本都是有歷史原罪,他們的第一桶金都不干凈,沾滿了世界人民的鮮血。
這是歷史的血腥,這是西方列強的原罪,是無法掩蓋的歷史罪行。
而新中國呢?
走了一條完全不同的路。
新中國的工業原始積累,來得非常干凈,一部分靠蘇聯援助,大部分是依靠廣大工農,節衣縮食和艱苦奮斗。
尤其是農民,在工業化進程中,對原始積累的貢獻最大。
根據三農學者研究顯示,農民通過農業合作社、人民公社和工業剪刀差等形式,累計為中國工業化提供約8000億元的原始積累。
當年的8000億原始積累,是個什么概念呢?大致相當于現在的8000萬億GDP。
此外,農民還修建了不計其數的水利工程。
根據學者統計,毛主席時代總計修建了庫容量10萬立方米以上的大、中、小水庫86000多座,庫容量10萬立方米以下的池塘堤壩640萬口,總庫容量4200多億立方米。
其中,農民是修建水庫的中堅力量,其次是解放軍。
這些大大小小的水庫,不僅用來改善農業灌溉,還為城市居民生活,城市工業用水提供保障。
直到現在,我們大部分城市的水源,都來源于毛主席時代農民修建的水庫。
此外,農民前后還為大約3000萬插隊知青,提供了就業及生活保障,緩解了當年城市的就業壓力,稀釋了經濟危機。
當然,知青來農村插隊,也不是吃白飯,他們下地干農活,還帶來了文化、技術和服務,促進了農村發展。
為什么農民辛苦干了三十年,日子還過得很“窮”呢?
因為農民為共和國攢家底,為國家工業化做貢獻,為民族復興打基礎。
你說農民偉大不?你說農民值得尊敬不?你說農民值得歌頌不?
但是,很多人過上好日子,都把這事忘了。
甚至刻意扭曲歷史,顛倒是非,把農民的“窮”,歸咎于毛主席不懂搞經濟,歸咎于人民公社體制的僵化,歸咎于“大鍋飯”。
事實上,是農民為國家工業化做出了巨大犧牲,才造成農民個人生活貧困,導致農民致富程度不夠激烈。
當然,那時生產力沒有今天先進,物質豐富程度,自然沒有今天這么豐富充沛。
在寒牛出欄看來。
毛主席時代的農民,是有史以來最偉大的農民,連續28年,為國家工業化做貢獻,將徹底改變了中國的國運,鑄就了不可磨滅的精神。
放在大歷史里看,農民的歷史貢獻,同科學家、解放軍、產業工人、教師醫生一樣重要,都是歷史不可缺少的環節與力量。
少了這份力量,新中國的短板就補不上,中國的工業化進程就要遲滯,很有可能會難產,壓根就沒有今天中國之強大潛力。
歷史中的因果關系,并不是個人的意志,而是客觀存在的事實,是天道有常,不會以人的精神為轉移。
當今中國社會。
有人對科學家尊敬有加,有人對企業家歌功頌德,有人對醫生老師感恩戴德,甚至有人對明星網紅狂熱崇拜,卻很少有人對農民豎大拇指。
為什么會出現這種落差呢?
寒牛出欄認為,主要有多個原因疊加在一起,導致大家認知上的混亂
第一個原因,過去很長的一段時間,我們的輿論出了問題,公知占據輿論陣地期間,刻意抹黑前三十年,刻意丑化人民公社,刻意掩蓋農民的歷史貢獻,導致很多年輕人不知道這事。
第二個原因,是傳播技術有限,過去信息傳播寬度和速度不夠,導致消息比較閉塞。農民的聲音,穿不過十里地,影響力很微弱,幾乎是忽略不計。
第三個原因,缺乏組織的農民,像一盤散沙,失去了先進性。對抽象的歷史貢獻不感興趣,更關心眼前的個人實際利益。
正如教員在《實踐論》中所言:
“在很長的歷史時期內,大家對于社會的歷史只能限于片面的了解,這一方面是由于剝削階級的偏見經常歪曲社會的歷史,另方面,則由于生產規模的狹小,限制了人們的眼界。”
新時代,新技術,新思想。
大環境的改善,深刻改變了人們的生活、觀點和眼界。
相對開放的自媒體平臺,為社會輿論注入更多的活力,可以讓農民發出自己的聲音,增進年輕人對“三農”歷史的了解。
最后只想說。
不要忘記老農民!
他們也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歷史功臣!
他們膽小而勇敢,他們樸素而光輝,他們平凡而偉大……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