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黑龍江省牡丹江市北山公園內,矗立著一座莊嚴肅穆的紀念碑。紀念碑重新修建于2016年,坐北朝南,高24.13米,寬3.85米,碑基、碑座由花崗巖砌成,碑身用鋼筋水泥鑄就,碑頂立有一尊左手持槍、右手投彈,呈站立姿勢的戰士銅像,碑身正面刻有“牡丹江抗日戰爭暨愛國自衛戰爭殉難烈士紀念碑”21個鎢鋼拉絲字,碑座上部刻有“1947.9.18”金色數字,是為了紀念在戰爭中英勇獻身的烈士們,牡丹江市黨政軍民于1947年9月18日在北山腳下立下此碑。數字下方刻著遒勁有力的楷體金色《牡丹江抗日戰爭暨愛國自衛戰爭殉難烈士紀念碑銘》,全文如下(標點為引者所加):
溯自九一八日寇侵華,蔣賊不抵抗政策,將東北河山拱手讓敵,牡丹江父老橫遭蹂躪十有四年。我東北民族優秀兒女為不當亡國奴,組織群眾、組織武裝,高舉抗日義旗,出沒白山黑水之間。尤以抗日聯軍在中共領導下,于十四年悠久歲月中,灑熱血、拋頭顱,旰食宵衣、忍饑耐寒,嘗盡人間艱苦,奮勇苦斗,未嘗稍息。楊松、周保中將軍等,曾親率抗聯健兒馳騁疆場,在我牡丹江地區,兩克寧安,建立根據地,予敵東部戰略基地以致命打擊。優秀共產黨員一路軍三方面指揮陳翰章將軍及王光宇、于洪仁、王汝起等同志壯烈殉難,創成抗聯英勇史詩。
一九四五年八月,抗聯協同蘇聯紅軍對日反攻,與八路軍、新四軍會師,解放東北,庶幾中華民族得慶獨立、和平、民主而慰先靈。不幸蔣賊代替汪逆,勾結美帝國主義,使東北淪為殖民地。我東北軍民激于愛國熱忱,起而自衛,大戰四年,四下江南,血染松花江,殲敵數十萬,遂使蔣、杜賊軍處于四面楚歌,瀕于絕境。而我牡丹江后方清剿敵匪,殲滅國特,苦戰寧古塔,血灑牡丹江,皆為我牡省犧牲烈士可歌可泣之杰作。
綜觀我英勇軍民,為國愛民,殞命監牢,血染法庭,被俘不屈,殺賊戕身,多少無名英雄殉難于祖國,大節英名,樹民族之正氣,豐功偉績永垂不滅。
為悼先烈之英,告慰九泉之靈,繼承其遺志,不忘先烈之血跡,刻石樹碑,永垂千古,又為之銘曰:血灑丹江,還我河山,終殲頑敵,無愧英烈。
中華民國三十六年九月十八日
牡丹江省黨政軍暨全體人民敬立
二〇一六年九月重刻
秦德昭書
碑文記錄了牡丹江人民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進行了長達14年的抗日戰爭和4年解放戰爭,譜寫出中華民族威武不屈的英雄頌歌。讀來令人心潮騰涌,感人肺腑,催人奮進。
白山黑水 英雄輩出
1931年九一八事變后,因國民黨不抵抗政策,整個東北淪陷。牡丹江人民白手起家,積極建立武裝,紛紛舉旗抗日。同年11月起,寧安縣委擴建為中心縣委,領導寧安、穆棱等縣抗戰;牡丹江建立中共吉東局,“反日自衛隊”等被改造為黨在牡丹江的基本武裝力量。
1932年2月,日本侵略者的鐵蹄剛一踏入牡丹江,就遭到牡丹江抗日武裝的迎頭痛擊。原寧安保安總隊長劉萬奎率1800多名自衛隊員三面包圍海林鎮,向日本佐佐木司令部駐地發起進攻,日軍遭到突襲,狼狽逃竄。這次戰斗,打響了牡丹江地區抗日武裝抗擊日本侵略的第一槍。緊接著,半年多的時間,日本侵略者就占領了牡丹江的主要城鎮,牡丹江人民開啟了全面頑強的抗日斗爭。同年9月,著名抗聯將領周保中臨危受命,指揮救國軍和安圖、樺甸的抗日武裝進攻駐守敦化的日軍,激戰兩晝夜,摧毀敵人的城防工事,殲滅日軍后移師寧安。次月起與陳翰章以及于洪仁浴血奮戰,力克寧安縣城,給寧安日偽軍以沉重打擊。此后,抗聯武裝逐漸發展壯大,形成了11個軍的建制,部隊最多達數萬人。他們轉戰于牡丹江的山川大地,與日寇一次次展開殊死血戰。英勇機智的優秀黨代表于洪仁深入抗日隊伍,做宣傳、強組織,不幸被叛徒出賣英勇就義,年僅26歲。
1937年七七事變后,牡丹江徹底成為日軍經濟封鎖、思想奴化、軍事剿殺的戰略重點。為沖破日軍鐵壁合圍,打通與南滿抗日武裝的聯系,1938年4月,中共吉東省委決定以抗聯第四、五軍為主力,開始西征。西征部隊在補給嚴重不足的情況下,與數倍于己的日偽軍奮死拼搏,在抗日斗爭史上,留下悲壯的一頁。
1940年10月,吉東、北滿省委決定戰略轉移,抗聯主力進入蘇聯休整,小部分堅持分散戰斗,牡丹江抗日斗爭陷入低潮。抗聯部隊經過幾年休整,軍政素質大為提高。1945年8月,抗聯部隊在蘇聯紅軍的支援下,殲滅牡丹江城中日本關東軍4萬余人,日本帝國主義被趕出牡丹江。14年艱苦抗戰,終于迎來勝利。
鞏固政權 艱苦創業
1946年10月,國民黨軍調集8個主力師10萬余人,大舉進攻南滿解放區,企圖先占領南滿,再進攻北滿。東北民主聯軍和南滿軍區共三個主力縱隊,按照“南拉北扯”的戰略,進行南北配合作戰。
1946年12月17日起,我軍三、四縱隊與國民黨在臨江附近交戰。為應援南滿作戰,1947年1月5日,牡丹江人民在北滿民主聯軍帶領下,開啟了一下江南的征程,首次越過冰凍的松花江,采取“一點兩面”的戰術,迫使國民黨軍抽調4個師北援,有效地支援了南滿。經過反復拉鋸作戰,2月20日,北滿軍第二次越過松花江,開始二下江南作戰,三縱隊配合南滿軍作戰,勝利保衛臨江。在北滿部隊回江北休整時,國民黨軍調集2個軍兵力,準備過江北攻,我北滿軍迅速反擊,于3月8日第三次越過松花江,擊潰國民黨軍。持續3個多月的三下江南戰役,共殲滅國民黨軍5個師,斃傷1.9萬多人,俘虜4萬多人,徹底粉碎了國民黨軍對南滿解放區的攻擊,從而加速了東北解放的進程。
牡丹江人民在應援南滿的同時,也在后方展開了與土匪的斗爭。追繳國民黨殘匪的兩年多時間里,著名剿匪英雄楊子榮一舉將匪首“座山雕”活捉,創造了深入匪巢、以少勝多的戰斗范例。不幸的是,他在繼續追剿殘匪的戰斗中英勇犧牲,年僅31歲。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