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今天的頭條只留給他,那個讓中國人挺直腰桿子的男人
今天是錢學森逝世8周年紀念日
在中美兩國都被奉為領域神人、天才
美國為了阻止他回國不惜逮捕他
奠基NASA,開創中國航天事業
如此開掛一般的人生,卻遠遠被人低估了
2009年10月31日,中國科研屆最亮的一顆明星隕落。
他逝世的第二天,北京下起了久違的大雪。
錢學森,這個中國人耳熟能詳的名字,其實人們對他的了解卻很少。
他是中國留學生們的楷模,是近代中國科學家的佼佼者,但人們大都只是從課本上的宣傳的故事中了解到他的功績。
實際上,你所了解的錢學森,是大大被低估了的。
他的成就,并非只在中國受人頂禮膜拜,他在美國,也是大神一般的存在。
他的去世,也震驚了美國人,美國媒體報道了他逝世的消息,因為他也曾經奠基了美國的航天業。
他是一位在中美兩國都堪稱“國士無雙”的人。
登陸月球,遠征火星的NASA,有很多東西都是由他奠基的。他一個人對人類航天事業的貢獻,一本書都寫不完。
今天,我們來聊聊錢老的故事。
回看錢學森的一生,幾乎是被中美這兩個大國分割開來的。
45歲之前的錢學森一直在不斷漂泊,人生時間的鐘擺緩緩地從中國,甩向彼岸的美國,然后又從美國擺回中國。這一來一回,從1935年至1955年,整整花費了20年。
1911年,錢學森生于上海一個條件優渥的家庭,在北京度過了自己的少年時代后,又回到上海國立交通大學機械工程系攻讀火車制造。
當年的國立交通大學出了名的以平均分低出名,通宵達旦才勉強及格的人比比皆是。
但是錢學森幾乎門門課都是90分以上,更令人羨慕嫉妒恨的是,錢學森還是學校里出了名的學神。
據說當年他都是坐在最后一排自己看感興趣的專業書,幾乎從不聽課,結果還是最后還是以旁人仰望的優異成績畢業了。
天賦這東西……這找誰說理去……
1934年,錢學森從國立交通大學畢業,考取了清華大學的公費留美生。
在麻省理工航空系呆了一年拿到碩士學位后,馬上就轉入了加州理工學院。十年后,他再次回到了麻省理工。
然而沒想到在MIT工作了三年后,錢學森又回到了加州系。
要知道在美國的院校體系中,就像清華和北大學子互相不服一樣,MIT和Caltech可謂是水火不容。
錢學森在美國工作學習的這段時間,能像個陀螺一樣在兩地之間不停打轉,不是他情商多高,長袖善舞。
驅動他轉動始終的則是他對于科學的專注,是哪里更有利于他專注研究,他就去哪里。
她是中國最杰出的女聲樂教育家,
是享譽世界的女高音歌唱家,
是著名軍事理論家蔣百里和蔣左梅夫婦的三女,
是武俠小說大師金庸表姐,更是錢學森的妻子,
她叫蔣英。
才子配佳人,我實在找不出比這更好的案例了
錢學森對于科學研究的專注,從早期對于火箭研究就可見一斑。
當時錢學森在學校里找到了志同道合的小伙伴,成立了一個火箭研究小組,用舊貨攤買來的零件組裝火箭模型,在租住的房子后院進行發射實驗。
大部分人對于他們的火箭試驗都不看好,這玩意兒只存在在科幻小說之中,只是不知天高地厚的青年們的過家家罷了。
實驗甚至有一次還把墻壁炸穿了,驚動了校方,校方親自出面禁止他們在學校里搞這種“危險活動”,結果他們跑到了一個小山谷里繼續試驗。
成為了當年加州理工“臭名昭著”的自殺小隊。
不過也正是這個自殺小隊奠定了如今NASA旗下著名的噴氣推進實驗室的前身,自殺小隊也真正地研發出了可以運行的火箭引擎。
NASA的噴氣推進實驗室,出品了從火箭到火星車在內的一系列“吊炸天”的航天黑科技產品。
位于加州的NASA噴氣推進實驗
從大推力火箭,到航天器研究,這個實驗室一直是在推進人類科技前沿的先鋒部隊。
而錢學森作為奠基者之一,你就不難想象當時他在美國科技界的地位了。
為了紀念錢學森對美國航天科技的貢獻
有一年他誕辰日那天
Google都來紀念他
NASA發射航天飛機的場景
自古以來,能在兩個大國都創造傳世偉業的人鳳毛麟角
錢學森就是其中一位
畢業后,錢學森雖然在美國工作生活十余年,卻從未想過要一輩子留在美國。
“因為在美國,一個人參加工作,總要把他的一部分收入存入保險公司,以備晚年退休之后用。在美國期間,有人好幾次問我存了保險金沒有?我說一美元也不存。他們聽了感到奇怪。其實,沒有什么奇怪的,因為我是中國人,根本不打算在美國住一輩子。”
即使錢學森在當時已經成為了美國科學界的耀眼明星,35歲就成為了MIT的終身教授。
即使錢學森早在1942年就拿到了安全認可證,這意味著他可以自由出入美國五角大樓,參與美國最絕密的國安軍事研究。
即使錢學森在后來還獲得了上校軍銜,參與戰后美國對名震二戰的德國V1和V2火箭的研究及探索工作。
他作為美軍上校,趕赴德國提審納粹科學家普朗特和“火箭之王”馮·布勞恩。
美國人繳獲的德國V2火箭
你可能沒見過穿美軍軍裝的錢學森
雖然在自己的專業領域中,錢學森是不可替代的重要人物之一,但是在日常生活中,錢學森卻面對著大多數華裔在美國的共同困擾——種族歧視。
他在加州理工附近買不到合適的房子,因為當地有條不成文的規定,禁止將房屋轉售給非白人族裔人士;
他帶著“德國和中國口音的英語”依然遭到學生嘲笑;甚至在看電影的時候都有白人拒絕坐在他旁邊……
種種行徑不勝枚舉。
因此1949年新中國成立后,錢學森立刻就動了返回故土的心思,然而他手頭還有太多未完的工作與研究,于是計劃暫緩,打算結束手頭工作后再歸國。
然而這一拖就拖到了1950年,一個特殊的年代,冷戰開始了。
2月9日,威斯康星州共和黨參議院麥卡錫揚言自己手里掌握著一份“205人”的名單,在麥卡錫的鼓動之下,美國開始了一場聲勢浩大的清除運動。首當其沖遭到調查的就是軍事部門,麥卡錫名單中包括愛因斯坦、原子彈之父奧本海默等做出偉大貢獻的科學家。
覆巢之下無完卵,6月6日,錢學森正在學校內工作時,兩位聯邦探員進來了,作為一名外籍軍事科研人員,他的好友們身上還都有嫌疑,錢學森毫無疑問成了重點調查對象。
錢學森的安全認可證被吊銷,這意味著他所有的工作都被迫中斷。
6月19日,當聯邦探員再度到來之時,錢學森遞上了自己的辭呈表示自己將要離開:
“當年我成為一位受歡迎的客人的情境已經不再了,一片懷疑的烏云掃過我的頭上,因此,我所能做的事就是離開。”
然而這一次錢學森也沒能順利離開,美國方面顯然不會輕易的放這樣一個天才回國,他們深知千軍易得一將難求的道理。
時任海軍次長丹·金貝爾說,“我寧可把他槍斃,也不能放他回中國。無論在哪里,他都值五個海軍陸戰師。”
錢學森早已購好回國的機票,然而美國移民局的官員卻早已在機場等候多時,交給錢學森一紙寫著“禁止離開美國!”的公文。
自此,錢學森開始了長達五年被軟禁的生活。
為了合法扣留錢學森,聯邦探員想到了錢學森所托運的行李,稱錢學森的行李中有大量美國機密文件,涉嫌違反了美國的間諜法。
想要研究錢學森的托運物品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里面有太多的藏書、手稿、以及文件,還有九大本剪報。這是錢學森多年養成的工作習慣,看到有參考價值的文章就減下來貼在本上,按內容分好類。
這些剪報有英文、中文、德文甚至俄文。
美國將錢學森這些資料用微縮相機拍攝下來,竟然拍攝了12000多張。然而他們調查出的“所謂機密”,實際上只是錢學森的個人筆記以及講義。
欲加之罪,何患無詞。
9月7日,境況愈加惡劣,聯邦調查局的探員包圍了錢學森的住宅,錢學森的辯白抗議都無濟于事,牢獄之災突然降臨,錢學森被逮捕關押在Terminal Island的監獄里。
從最初的吊銷安全認可證到不準離開美國,又從海關扣查行李到下令逮捕,錢學森就這樣一步步被扣押。
在關押的十五天內,他被禁止和任何人交談。守衛每十五分鐘來亮一次燈,短短十五天內,錢學森瘦了30磅。
最后錢學森接到監獄通知,交出15000美元的保釋金后,可以獲得保釋。在當時,這是一筆不小的數目。
加州理工學院院長杜布里奇和從歐洲趕回的錢學森的導師馮·卡門得知這一消息,當即為錢學森保釋籌款,很快籌得15000美元。
被釋放后的錢學森,一舉一動都處于監視之下。
美國移民局規定,錢學森每個月必須要到帕薩迪納移民局去登記,并要隨時接受移民局官員的傳訊。
他被規定只能在洛杉磯生活,如果超過洛杉磯的市界必須要申報獲得批準才能出入洛杉磯。
他的電話遭到監聽,信件收到拆檢,連逛街都有人跟蹤。
被這樣軟禁了長達五年之久,直到1955年日內瓦會談,中國政府以釋放11名美軍飛行員戰俘為代價,才換來美國政府批準錢學森歸國。
至此,錢學森在重重波難之后,終于返回了故土。
后來的故事我們都知道了,中國面臨核威脅,錢學森的歸來讓我們的“兩彈一星”提前了二十年。
從規劃研發計劃,到具體組織科研人員攻堅;
錢學森成功地調動了當時年輕的共和國虛弱的科研力量,取得了世人無法想象的成績。
在他和一大批受他鼓舞而歸國的科學家的努力下,讓這個當時連洗衣機都生產不出來的國家擁有了敢與世界強權叫板的實力。
1960年11月5日
中國第一枚彈道導彈試射成功
1964年10月16日
中國自行研制的第一顆原子彈爆炸成功
1970年4月24日
中國第一顆人造衛星“東方紅一號”發射成功
2003年10月16日
“神舟5號”實現中國首次載人航天
2007年10月24日
中國月球探測器“嫦娥1號”發射升空
2016年8月16日
全球首顆量子科學實驗衛星
“墨子號”發射升空
中國成為第一個實現了衛星量子通訊的國家
從落后追趕,到引領全人類科技的前沿;
我們的拳頭硬了,不再遭受任何國家的技術威脅。
正如錢學森在美國的庭審上所說:
“知識是我的個人財產,我有權要給誰就給誰。”
他沒有帶回美國的任何機密,但他奉獻給國家的是他最為精密的大腦和超越時代前沿的知識。
直到最后他仍保持著一名科研工作者的風骨,幾次將國家獎勵的巨額款項捐獻出去,幾十年如一日住在破舊的樓房里,過著清貧的生活。
幾十年不動的相機,穿了一輩子的中山裝,用了五十多年的破提包,他平時和別人聯名發表文章,總是把稿費都給合作者。
他說:“我姓錢,但我不愛錢。”
回顧錢老的一生,他真正的做到了他所說的:
“我作為中國的科技工作者,或者的目的就是為人民服務。如果人民最后對我的一生所做的各種工作滿意的話,那就是最高的獎賞。”
“事理看破膽氣壯,文章得意心花開”
這句錢老最愛的詩,便是錢老的最真實的寫照。
編者后記:
很多讀者在日報后臺問過日報君,如何才能不辜負自己留學的經歷?
我想,錢學森錢老的故事就是一個典型范例。
他不僅僅是回國后備受矚目大放異彩,他還在美國的時候就已經做到一個領域的權威人物了。
現在的留學中的同學,有多少人有信心做到一個領域的權威呢?
要知道,他35歲就成為了MIT終身教授,在研究最前沿的火箭技術。
你35歲的時候,預計在干什么呢?
所以,加油吧少年! 不論你以后是決定歸國建設祖國,還是留在國外發展,請先成為一個有料的、有才華、有所成就的人。
最后,讓我們再次緬懷這位偉人,感恩他為祖國所奉獻的一切。
其實,中國還有很多像錢學森一樣引領了一個領域的偉人
他們被稱為“國士無雙”,卻不為大眾所知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