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金榮
孟錦云,一個普通又非凡的姑娘。她是毛澤東最后一段生命旅程的見證人。她和毛澤東朝夕相處,度過了489個日夜。本文作者通過對孟錦云等毛澤東身邊陪護人員的訪談,實錄毛澤東暮年生活的真實景象。
看影片《雷鋒》落淚
斯諾在《西行漫記》里曾寫過,毛澤東是個有相當深邃感情的人。當他提到那些已故的戰友和孤苦無靠的窮人時,他的眼睛里常常是潤濕的。那是在他的壯年時期,那么,他的暮年又是怎樣的呢?小孟在主席身邊工作的日子里,她曾看到過這樣一些情景:
有一次,小孟等陪主席看電影《雷鋒》。畫面上出現了風雨中,雷鋒送一位抱著孩子的大嫂回家的情景。他看得那么聚精會神,簡直是種入迷的神態。這是小孟沒有想到的。
《雷鋒》,一部很普通的片子,講的是一些人們早已熟悉的故事,然而,當畫外音傳來了雷鋒的聲音:“我是人民的兒子,我是公社的兒子,您一定要收下兒子這點心意”時,毛澤東竟然用手帕擦著眼淚。小孟等看到主席為此這么激動,都有些不好理解。
這幾句話,是雷鋒把自己省吃儉用,積攢下的200元錢寄給人民公社時,信中所寫的話。這些話,或許使毛澤東想到辛勞的人民,或許讓他看到了共產主義戰士雷鋒的思想光輝。這些真誠的話語,深深地打動了他的心。
“我只有在三種情況下流過眼淚”
有一次,小孟給毛澤東讀當天的報紙。主席一般要求讀些各地區的新聞。小孟便選擇了河南的一段新聞。這段新聞報道了河南水災的情況。講到河南X縣有成百上千的人仍處在危難之中,解放軍的大隊人馬已趕到救援,但已有幾十人喪生,幾千人離鄉背井。讀著讀著,小孟聽到了抽泣聲,她很奇怪,也很害怕,馬上放下正在讀著的報紙,忙走到主席面前,急切地問:“主席,您怎么了。”
只見毛澤東眼睛里飽含著淚水,極為傷心的樣子,小孟趕緊拿起沙發旁小桌子上的消毒毛巾,給主席揩揩眼淚、主席說:“沒事兒,你接著讀報,我這人感情越來越脆弱了。我一聽到天災人禍,就忍不住傷心。”
聽到主席這些話,小孟才明白是怎么回事。漸漸地,小孟也摸到了主席的脾氣,她也便注意讀報的內容。打這以后,她就一般不給主席讀這類消息。考慮到主席歲數大了,經受不住這樣的刺激。
早在延安時期,毛澤東看到他的妻子賀子珍要走,而極力挽留她,又留不住時,毛澤東曾對賀子珍說:
“我這個人平時不愛落淚,只有在三種情況下流過眼淚:一是我聽不得窮苦老百姓的哭聲,看到他們受苦,我忍不住要掉淚。二是跟過我的通訊員,我舍不得他們離開,有的通訊員犧牲了,我難過得落淚,我這個人就是這樣,騎過的馬老了,死了,用過的鋼筆舊了,都舍不得換掉;三是在貴州,聽說你負了傷,要不行了,我掉了淚。”
毛澤東的這些話,在他晚年的生活中,也得到了印證,他確實是個愛動感情的人。他既有豁達豪爽、胸懷博大的一面,也有溫情細致的一面。
為什么沒有參加周總理的追悼會?
1976年1月8日9時57分。周恩來總理的心臟停止了跳動。在這之前的十幾個小時內,周總理的病情報告便不斷送到主席這里來。毛澤東靜靜地看著這一份又一份的病危報告,治療方案、搶救方案的報告。
周總理的心臟停止了跳動,馬上有人來到主席的大廳。小孟此時正在主席臥室里值班,主席躺在床上看一本魯迅選集。小孟聽到外面大廳里有人走動的聲音,按照往日的經驗,她知道這是有人來送條子或送東西來了。她悄悄地走了出去,知道了這一消息后,小孟的淚水不由自主地滾到了臉頰。
她擦了擦淚水,回到了主席的臥室,主席依舊在那里看書。他根本沒有留意到小孟去大廳里的事,小孟也便裝作什么事也沒有發生.只是又坐在了主席床邊的沙發椅上,也順手拿起了一本書,心不在焉地翻看著。
中午吃過飯后,主席休息了兩個小時,下午三點多鐘,政治局派人送來了總理逝世的訃告清樣。小孟收下來,看主席睡醒覺,精神還算可以,她決定找機會把總理逝世的消息告訴主席。
按照慣例,這時小孟給主席讀報,讀文件。她先讀了些別的內容,然后她覺得再也沒法隱瞞了,便稍稍停頓了一會兒,拿起那張訃告清樣,她一向很高的嗓門,很快的速度,忽然變得低沉、緩慢:“中國人民偉大的無產階級革命家,杰出的共產主義戰士周恩來同志,因患癌癥,醫治無效,于1976年……”主席聽著,慢慢地閉上了眼睛,眉頭緊鎖。不一會兒,閉著的眼睛里滾出了淚珠,一直流到了臉頰。小孟自己已經哭出聲來,泣不成句地堅持讀完了訃告。
主席沒有說一句話,只任淚水默默地流淌,淚水流過了面頰,流到了嘴角,流到了脖頸。主席始終不說一句話。此時,能用什么話來表達感情于萬一,幾十年同舟共濟,幾十年風風雨雨,幾十年來的得力助手,周恩來同志先走一步,永遠離去了。這對于毛澤東來說,無疑是個沉重的打擊。長年多病,身心交瘁,力不從心,他不能不觸景生情了。
此時的小孟,不知該說什么,也不知該做什么。無聲的悲哀彌漫在主席的臥室里,臥室里此時顯得格外沉寂,仿佛這里的空氣都凝固了,仿佛整個世界都睡去了。
總理的追悼會在1976年1月15日下午召開。在這之前,輪椅,氧氣袋,一切搶救的措施都準備好了,準備主席去參加追悼會。
14日的晚上,早已病重的主席,身體又多次出現反復,他根本坐不起來,更不用說是站立了。小孟打電話請示汪東興:總理追悼會的事,要不要告訴主席參加?汪東興回答說。“政治局未發出通知請主席參加追悼會,你們就不要問主席參加不參加了。”就這樣,毛澤東沒有去參加周總理的追悼會。
最后一個春節
在后來幾天每次給毛澤東讀有關悼念活動的文章,各國的唁電,他都會默默地流淚。每當小孟發現時,她自己也不忍再讀下去。她會想起汪東興的叮囑:主席歲數大了,身體又不好,就不要多讀這樣的文章了。
周總理逝世后的很長一段時間里,毛澤東都未能擺脫悲傷的情緒。本來,還可以說說笑笑的主席,因為總理的去世,仿佛一下子帶走了他本已不多的歡樂。那段日子里,他臉上幾乎已無笑容。他常常沉默著。
就在這種氣氛中,1976年的春節到來了。1975年12月26日,他度過了他最后的一個生日。1976年2月4日,他度過了最后一個春節。他的最后一個生日,還有過一些快樂,而他的最后一個春節,卻難得有一點歡愉。
除夕夜,他的住所,依舊顯得冷清而寂寞,沒有親人的團聚,也沒有招待朋友的宴席,只有小張、小孟陪伴著他。
當午夜,中南海外邊傳來僻僻啪啪的鞭炮聲時,他聽得那么真切,他一下子意識到了這是除夕,這是春節。他看看小張,又看看小孟,用他那低沉而有些沙啞的聲音說:
“放點鞭炮吧,你們也應該過過節。”
誰能相信,這就是毛澤東的最后一個春節。他的悲涼,他的寡言,難道沒有對已故戰友,對周總理的悼念?
(《環球視野》2010年2月9日第279/280期,摘自《走進毛澤東的最后歲月》)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