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5日,還沒有上任的特朗普,就在自己社交平臺發帖稱:“他計劃對從墨西哥和加拿大進口的產品征收 25% 的關稅,并將此提議作為對正在發生的芬太尼危機的回應。”
特朗普原文是這么說的:“1月20日,作為我眾多首批行政命令之一,我將簽署所有必要文件,對墨西哥和加拿大進口的所有產品征收 25%的關稅。這項關稅將一直有效,直到毒品(尤其是芬太尼)和所有非法移民停止對我們國家的入侵!”
除了對加拿大這個盟友痛下殺手,特朗普還對我們找茬稱“與中方就芬太尼等毒品問題進行了談判,但毫無進展。由于大量毒品涌入美國,美方將對所有中國進口商品加征10%的關稅。
我們今天也對于特朗普的找茬行為進行了反駁。
外交部發言人表示,“中國是世界上禁毒政策最嚴格、執行最徹底的國家之一。芬太尼是美國的問題。本著人道主義精神,中國為美國應對芬太尼類問題提供了支持。2019年,中國就宣布正式整類列管芬太尼類物質,是全球第一個正式整類列管芬太尼類物質的國家。中方同美方開展了廣泛、深入的禁毒合作并取得顯著成效,這是有目共睹的。中方愿在平等互利、相互尊重的基礎上,繼續同美方開展禁毒合作。美方應該珍惜中方的善意,維護中美禁毒合作來之不易的良好局面。”
我們發言人的回應,已經說得很清楚了。
眾所周知,美國毒品泛濫完全就是美國自身不作為才導致的,美國不但各種精神藥物泛濫缺乏監管,而且還在搞大麻合法化。
就這樣,對于美國毒品泛濫的問題,特朗普不去從美國內部找原因,而是一味甩鍋給國外。
特朗普如果去針對墨西哥也就算了,在毒品問題上,找茬找到我們頭上就顯得有些無厘頭。
因為我們是世界上禁毒最嚴格的國家之一,明明是美國自己在縱容毒品泛濫,特朗普卻把屎盆子扣在我們頭上,污蔑是我們縱容芬太尼,才讓美國毒品泛濫,這顯然是特朗普一貫的賊喊捉賊套路。
說白了,特朗普也沒想真正去解決美國毒品問題,特朗普只是想通過毒品這個由頭,來給他對外加征關稅,尋找借口。
所以,特朗普首先對加拿大和墨西哥痛下殺手。
但諷刺的是,2020年,就是在特朗普任期里,簽署了美墨加貿易協定,這被稱為北美自貿協定2.0。
也因為這個貿易協定,過去4年,墨西哥的汽車零部件產業是飛速發展,世界各大車企很多都跑去墨西哥建廠。
結果,特朗普這一上來就要對加拿大和墨西哥加征25%的關稅,等于是直接撕毀了他親自簽署的美墨加貿易協定。
這也再次展現了,特朗普出爾反爾,動輒撕毀協議的特點。
至于特朗普對我們威脅說要加征10%的額外關稅,是在2018年對我們部分商品加征25%的關稅基礎上,這次是說要對所有進入美國的中國商品加征10%的關稅。
目前尚不清楚特朗普提議的關稅是補充還是替代他在競選期間提出的關稅。
在競選期間,特朗普承諾對中國進口商品征收60%或以上的關稅,并暗示他可能對從墨西哥進口的汽車征收1000%或更高的關稅。
我之前有分析過,特朗普是不大可能一上來就直接對我們加60%的關稅,更有可能會采取分階段去加的模式,這是特朗普一貫的極限施壓談判套路,2018年就是分階段加,所以也不要覺得只會加10%;
其實對于特朗普會分階段加關稅,從特朗普任命的財長就可以看出端倪。
雖然特朗普任命了關稅鷹派盧特尼克當商務部長。
但任命了貝森特當財政部長。
作為特朗普主要的經濟顧問,貝森特同意并提倡特朗普的“減少管制和減稅”政策。
貝森特雖然支持特朗普加關稅,還寫文章反駁了經濟學家有關“加關稅會導致通脹”的說法。
但貝森特在加關稅的幅度問題上,認為應該“慢慢來”,采取循序漸進的加關稅方式以防通貨膨脹。
那么這就說明,貝森特也認為,如果真一下子加60%的關稅,必然引發通脹。
貝森特只是像哄小孩一樣,專門寫篇文章反駁“加關稅會導致通脹”,來哄特朗普開心,然后才順著特朗普毛捋,去勸特朗普漸進式加關稅,不要一下子幅度加太多,來防止通脹。
但總體來說,外界認為貝森特是特朗普經濟團隊里的剎車片,可以避免特朗普出臺過激的政策。
只是特朗普同時把關稅鷹派盧特尼克當商務部長,而加關稅的事情,應該主要還是盧特尼克負責。
按照特朗普第一個任期里的貿易談判組合,是財政部長搭配貿易代表。
而這一屆特朗普政府,是要讓商務部長負責貿易代表辦公室,那么大概率就是商務部長盧特尼克搭配財政部長貝森特,來作為跟我們貿易談判的組合。
所以,這兩人誰主誰次,就會涉及到特朗普團隊內部的派系斗爭。
目前公開信息看,馬斯克是支持商務部長盧特尼克。
馬斯克曾公開表態支持盧特尼克為財政部長,并稱貝森特是一名“循規蹈矩”的候選人。
但馬斯克這個行為被一些媒體解讀為“公開向特朗普施壓”,引發特朗普過渡團隊不滿。
而特朗普沒有任命盧特尼克為財政部長,也被一些媒體解讀為是特朗普在向外界表明,他擁有內閣任命獨立自主權,并不會受馬斯克影響。
不過我個人是認為,盧特尼克因為在關稅問題上多次表現出鷹派立場,比較讓特朗普滿意,才讓盧特尼克去當商務部長。
如果特朗普是讓貝森特當商務部長,盧特尼克當財政部長,那才說明特朗普也不想大幅加關稅。
那么既然讓盧特尼克當商務部長,而貝森特當財政部長,就說明特朗普還是傾向于大幅加關稅。
貝森特這個剎車片能起到的作用有多大,目前還是一個問號。
對于特朗普進一步大幅加關稅的可能性,我們還是得做好個人預期管理,保持平常心去應對和準備,料敵從寬。
同時,我們也要清楚知道,加關稅是一把雙刃劍,對美國來說,是殺敵八百自損一千的行為,特朗普也并不能肆無忌憚的去加關稅,因為美國經濟承受不住。
也就是,戰略上藐視敵人,戰術上重視敵人。
我們不用怕特朗普加關稅,相信我們能熬過去,而且特朗普加關稅的行為,并不是只對我們加。
現在特朗普是明顯想要對自己盟友也加關稅。
這其實從長遠角度來說,對我們是有利的,有助于我們在世界各國構建起更龐大的去美化的供應鏈體系。
但也不要輕視特朗普加關稅帶來的短期危害,需要重視這種短期風險,不能輕敵。
這就是我一直說的做好個人預期管理,就是要堅定對長遠未來的信心,同時重視短期風險。
如果特朗普最終大幅加關稅,對美國自己壓力也很大,那么最終比拼的,仍然是雙方的經濟韌性。
我們仍然還是要加大力度去熬鷹,想辦法增加美國通脹壓力,只有這樣,才能增加特朗普加關稅的阻力。
在貿易戰2.0里,一味防守是不行的,還是得主動進攻。
通脹是美國金融和經濟的死穴。
只要美國通脹失控,特朗普的加關稅就會成為他的妄想。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