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美國大選可謂是“高潮迭起”。
先是首場總統辯論后民主黨內多人呼吁拜登退選,引發拜登強勢反擊;
接著特朗普在賓州競選集會上遭遇槍擊死里逃生,因而人氣暴漲,目前民調已吊打拜登。
此事一出,民主黨內“臨陣換帥”的聲音反而小了很多。
老墨倒認為,這一槍反而使得拜登退無可退,而此事也將成為民主黨決策的分水嶺。
槍擊事件前,拜登糟糕的辯論表現讓其支持率一跌再跌,以身體原因退選是最體面的結局;
但在槍擊事件之后,民主黨勝算渺茫,曾經備受矚目的“接班人”們都望而卻步。
沒人愿意“高位接盤”,可憐的老拜登可能會“被”被迫堅持到底。
然而,反轉又來了!
就在昨天,內部人士爆料,“民主黨內大佬開始‘逼宮’,拜登可能最早在本周末決定退出2024年總統大選”。
蒙大拿州參議員喬恩·泰斯特成為最新一位表示拜登應該下臺的民主黨資深人士,這是該黨對下級選舉擔憂的一個重要信號。
泰斯特面臨的連任難度是現任議員中最艱難的。
他說道:“雖然我欣賞拜登對公共服務和我們國家的承諾,但我認為拜登總統不應該尋求連任。”
可以說,這一槍對于民主黨的傷害遠比特朗普的右耳致命得多。
它使老拜登的處境在短短兩三周內完成了從“堅決不退”到“退無可退”再到“進退兩難”的三級大反轉。
它也讓民主黨內部決策亂成一鍋粥,從辯論后的“各種公關”到槍響后的“連夜撤稿”再到現在的“戰略轉進”。
辯論余波、爭議不斷:拜登老矣,尚能飯否?
拜登在辯論會上憑借其“災難性”的應對表現引來全美社會層面的“臭雞蛋”橫飛。
雖然拜登和他的高級助手們在辯論后的兩周內一直堅稱,其仍將在今年11月成為民主黨候選人。
然而,各路新聞媒體卻開始或暗示或高呼拜登下臺。
更有甚者已然列出諸如卡瑪拉·哈里斯、格雷琴·惠特默、加文·紐森等一眾備選候選人名單。
盡管拜登一直在駁斥“他將會敗給特朗普”這一說法,但黨內其他人卻不這么認為。
在上周與民主黨州長的一次會議上,新墨西哥州和緬因州州長對拜登能否贏得他們的州表示懷疑。
值得注意的是,在2020年拜登曾分別以11個百分點和9個百分點的優勢在這兩個州遙遙領先。
另外,民主黨最具影響力的兩位人物——前總統奧巴馬和前眾議院議長南希·佩洛西對拜登的前景也表現得很冷淡。
佩洛西甚至在一檔晨間節目中暗示拜登還有下臺這一條路可以選。
與此同時,幕后金主們也表達了類似擔憂。
知名演員、民主黨長期金主喬治·克魯尼放棄了對拜登的支持。
迪士尼家族繼承人阿比蓋爾·迪士尼更是揚言“除非拜登退出總統選舉,否則她將暫停向民主黨捐款”。
可以說,辯論之后的拜登遇上了前所未有的危機。
緊急公關、堅決不退:老了又如何?民主黨依舊愿意“喂飯”拜登
為了平息各界輿論、消除公眾擔憂,辯論結束后的拜登似乎比辯論之前更加忙碌。
他先后會見、致信多名民主黨籍州長和議員尋求支持,頻繁接受美國廣播公司等媒體的采訪。
一系列補救措施都反映了他并不想下臺以及民主黨并不想換帥的態度。
老墨當時也認為,拜登退選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平民出身的拜登,沒有強大靠山,從一名小小的律師到美國歷史上最年輕的議員之一,再從議員一步步爬上總統的寶座,其中的萬千艱辛只有經歷過的人才會懂。
他曾在多個場合引用他父親的話作為自己的座右銘:
“當你被擊倒時,你要重新站起來。”
這樣一個倔強的小老頭怎會因為暫時的輿論風波就止步不前呢?
其次,在距離正式宣布黨內總統提名人選的民主黨全國代表大會(以下簡稱“黨代會”)只有33天、總統大選只有110天的時間里,臨陣換帥無異于繳械投降。
這里,老墨列舉呼聲最高的前三位人選:
身為副總統的哈里斯長期以來口碑并不是很好,且沒有突出政績,咱也不能指望著這個姐在與特朗普同臺競技的時候,一直以大笑緩解尷尬吧;
分別擔任密歇根州州長和加州州長的惠特默和紐森,雖然算是民主黨內冉冉升起的政治新星,但要在如此短的時間內,直接從州層面事務跨越到聯邦層面事務,恐怕一時也難以上手。
況且這兩位只有地方層面執政經驗的候選人,是否能盡快適應競選總統的快節奏、高強度日程,也要畫一個大大的問號。
最后,歷史經驗告訴我們,在黨代會上提名非民選總統候選人可能造成非常慘痛的后果。
早在1968年,民主黨提名時任副總統的休伯特·漢弗萊作為其總統候選人。
但由于該提名背后是黨內精英和黨代表操作而非選民的民意,因此引發大規模的抗議活動。
抗議民眾和警察甚至在此次黨代會舉辦地芝加哥街頭爆發了激烈沖突。
失去民意基礎的漢弗萊在與時任共和黨候選人理查德·尼克松的競爭中也毫無懸念地落敗。
槍聲一槍、戰場轉移:子彈擊中特朗普的同時擊中了拜登的“飯碗”
在槍擊事件之前,由于保守派新聞網站訪問量慘淡,加上特朗普團隊在小額資金籌款上舉步維艱,有人質疑特朗普的支持者是否已不如前幾年那么活躍。
這次暗殺未遂成為了一劑催化劑,使他的支持者們團結起來,凝聚在他身邊。
在特朗普槍擊事件后,拜登競選團隊立刻做出反應,撤下了價值數百萬美元的針對特朗普的競選廣告。
拜登本人也立即現身,譴責了襲擊者的行為,并呼吁停止政治暴力、維護美國的民主秩序。
拜登此舉被認為是他采取的一種選舉策略:
在美國的民主受到政治暴力的損害、極端主義威脅著選舉的公平競爭原則之際,拜登以一種超然的姿態出現,扮演民主守護者的角色。
然而,這些努力并沒有改變他落后于特朗普的事實。
7月13日民調顯示,拜登的全國支持率仍遠遠落后特朗普。
可以說,這枚子彈擊中的不僅是特朗普的右耳,更擊潰了民主黨的最后一張底牌。
除了連夜撤下投入巨資的詆毀文章,還使得民主黨內準備接替拜登的候選人們望而卻步。
這下,他老拜登就是想退也無人接班了。
垂死掙扎、一息尚存:禍兮福兮?還能再來一碗!
盡管民調對拜登而言不容樂觀,但槍擊事件卻極有可能解救拜登于苦海,將他從辯論失利的泥淖中拉出來。
盡管民主黨有很多年輕的州長和參議員可能參加2028年的競選,但他們之中誰能今年頂替拜登對抗特朗普,黨內并沒有達成共識。
更何況,面對當下風頭正盛的特朗普,守好自己的“一畝三分地”而推出拜登去迎戰,顯然是年輕精英們的更優選擇。
畢竟各位州長和參議員都風華正茂,用四年時間換一場更有把握的選舉還是非常值當的。
因此,目前民主黨的“長板凳”既是它的獨特之處,也是它的缺陷;
而拜登總統本人則在獨坐板凳一頭,既難以力挽狂瀾又無法起身退出。
雖然特朗普借槍擊事件搖身一變成為“天選之子”,但拜登也不是毫無獲益。
首先,這次突發的暴力事件扭轉了熱點話題。
自6月27日的總統辯論以來,媒體一直癡迷于拜登這位81歲總統的高齡。
不間斷的報道給拜登和民主黨帶來了巨大壓力,但現在,特朗普的槍擊事件讓拜登的年齡不再成為頭條新聞。
其次,這場針對總統候選人的惡性政治暴力事件也讓民主黨人無法把精力放在這場國家悲劇以外的任何事情上。
大部分民主黨人也意識到,如果拜登無法勝選,眼下再推選一位新候選人也無濟于事。
一位民主黨眾議員甚至向媒體稱:“我們都已經接受了特朗普將第二次當選總統的命運。”
拜登則借機將輿論焦點從對他年齡的恐慌轉移到美國的未來。
槍擊前的周五,拜登剛在密歇根州提出了一個有吸引力的進步議程,承諾解決一系列進步派關心的問題。
及時止損、棄卒保車:民主黨或從“總統戰略”轉進至“國會戰略”
即便垂死掙扎的老拜登在泥淖中仍抱有“逆風翻盤”的希冀,但迫于黨派利益,民主黨早已不再是那個愿意在病床前奮力奔走的“孝子”了。
7月17日,拜登在新冠病毒檢測陽性后,一改“倔老頭”形象,首次松口表示:
“如果醫生檢查后發現我有嚴重健康問題,我會考慮退選。”
也許這短短的兩周時間對于拜登而言實在是太漫長了。
經歷了辯論失利的輿論轟炸和民主黨內“被要求下臺”的倒戈浪潮,拜登心中堅持到底的執念早已被磨平。
此刻,他抱有更多應該是“想退卻不敢退”的心理。
他在任上打破了“不能使用或者不能明目張膽使用國家機器(司法手段)”的先例,給“天選之子”特朗普安上了34項指控。
他太擔心特朗普上臺后會反過來清算他的家族。
與其說拜登貪戀總統之位遲遲不退,倒不如說拜登在等民主黨給他一個承諾,一個能保住拜登家族的承諾。
然而,民主黨內有那么多個大佬及其家族,相比于實力強大的克林頓家族和奧巴馬家族,這個毫無背景、白手起家的小老頭拜登又算得了什么呢?
在“嘴上都是主義,心里全是生意”的美國政壇,如果你不能在關鍵時刻被拉出來堵槍口,便會被棄之如敝履。
面對大選微弱的勝算,民主黨可能會放眼長遠,“丟卒保車”,向“保住國會”的目標進行戰略轉進。
即使特朗普上臺,但如果民主黨能夠保住參議院多數席位,甚至拿下眾議院多數黨優勢,就有資本與共和黨分庭抗禮,為2028年的卷土重來貼磚鋪路。
不得不說,美國大選這場大型真人選秀節目實在高潮迭起、精彩紛呈。
“進亦憂,退亦憂”的老拜登何時退選?
如果拜登確認退選后,民主黨究竟會換誰頂替總統職位,是哈里斯、馬歇爾、希拉里,抑或是一位民主黨內名不見經傳的小將?
這些在民主黨黨代會沒開之前,拍板定論都還為時尚早。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