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地時間7月18日晚,美國前總統唐納德·特朗普在威斯康星州密爾沃基共和黨全國代表大會上,正式接受共和黨總統候選人提名。
前一天,特朗普此次競選的勁敵——民主黨籍總統約瑟夫·拜登因新冠病毒檢測呈陽性而縮短其在內華達州拉斯維加斯的競選行程,宣布返回特拉華州家中休養。
7月13日,特朗普在賓夕法尼亞州巴特勒市舉行的競選集會上遭到“未遂刺殺”。槍手被特勤局人員打死,現場一名觀眾死亡,另外兩名觀眾重傷。
拜登感染新冠、特朗普遇刺、特朗普與拜登首場辯論……這些事態刺激著搖擺州的關鍵選民群體,提升了特朗普的勝選幾率。但特朗普真能借遇刺案穩定并擴大自己的優勢?拜登是否會退選?一旦退選,又由誰來代表民主黨參選?
1
變VS不變
當前美國社會基于技術進步之上的經濟發展在持續,但基于社會分化之上的治理危機卻在惡化。圍繞上述兩個方面的不同立場和利益選項,形成了兩黨的對立與社會的撕裂,體現在:
一是拜登陣營主張的“全球主義”路線和特朗普陣營主張的“經濟民族主義”路線的對立;
二是板結化的老人政治與中生代新生代民心思變之間的對立;
三是兩黨試圖制造“黑天鵝”事件攻擊對方贏得大選的沖動;
四是內部矛盾與外部因素相互交織的基本態勢。
上述塑造2024年美國大選基本格局的四個要素并未發生改變。
兩黨的基本選舉策略保持不變。民主黨與共和黨曾長期采取穩定基本盤爭取中間選民的路線,與當時以中產階級為主體的紡錘形社會結構相適應。21世紀以來,美中產階級規模迅速萎縮,2016年已降至總人口數50%以下,美國社會已經變為金字塔結構且財富日趨集中于塔尖的高收入群體。為了避免用階級視角來區分,兩黨熱衷于炒作身份政治。因此,族裔、移民、代際、性取向、地區、職業、文化認同……各種身份標簽成為兩黨炒作的主要工具,美國已經很難形成基本的社會共識。美國的政治極化與社會撕裂陷入惡性循環,中間選民急劇萎縮,兩黨選舉策略轉向對自己的基礎選民進行充分動員,最大可能提升自身選舉基本盤的投票率。首場辯論和特朗普遇刺等都并未改變這一選舉策略,該策略決定了民主黨是否換人和由誰替代拜登。
兩黨政治地盤基本保持不變。2020年美國大選,特朗普獲勝的郡遠多于拜登,但拜登拿到的選票多于特朗普。拜登獲勝的郡一般位于美國東西海岸經濟發達區域和都會區,受益于經濟全球化;廣大的中部內陸地區基本都是特朗普的地盤,大都未能受益于經濟全球化甚至被視為其受害者。特朗普的支持者大都屬于金字塔結構的中底部,拜登的支持者大都屬于金字塔結構的中上部。
拜登任上全面發錢的效果是財富集聚,貧富差距惡化,股市泡沫增加,增加了社會的風險和不穩定性。近兩年嚴重的通貨膨脹,實質上是對美國社會中底層征收了巨額的通脹稅,導致美社會實物消費量下降。2023年美汽車銷量、居民用電量、人均蛋白攝入量等均低于2019年,這導致特朗普的支持群體非常穩固。
2024年美國大選,哪怕“黑天鵝”事件不斷,哪怕兩黨對對方的攻擊再有力,也很難影響對方選舉基本盤,更難于改變其基本立場。兩黨博弈的關鍵變量在于搖擺州。多家民調結果顯示,眼下特朗普與拜登的支持率比較接近,不過特朗普在多個“搖擺州”的支持率領先。目前態勢有利于特朗普贏得搖擺州。
但需要注意的是,受“特朗普遇刺案”刺激,兩黨極端支持者鋌而走險的可能性上升,政治暴力化現象將蔓延。
美司法系統政治化角色不變。三權分立、相互制衡的精密機器已經被深陷黨爭的兩黨捆綁,當今美國兩黨的政治利益、政治考量已經超越了司法獨立。今年5月,紐約最高法院一個陪審團一致裁定前總統特朗普在“封口費”案中有罪,被控34項罪名全部成立,特朗普成為美國歷史上第一位被判有罪的前總統。該案被特朗普、共和黨政客和選民解讀為民主黨人把法律武器化,搞政治迫害,大批共和黨選民用小額捐款的實際行動支持特朗普,變相為特朗普“催票”。與此相反,民主黨人批評共和黨人把司法政治化。
當前美國聯邦最高法院的9位大法官中,保守派占了6位。7月1日,大法官以6比3的票數結果裁定,美國前總統特朗普可以因其總統任期即將結束時采取的一些行動而獲得刑事起訴豁免權,但無權因以私人身份采取的行動而免于起訴。這項裁決推遲了指控特朗普“密謀推翻2020年大選結果”案件的審判,對2024年大選以及美國未來的總統問責產生深遠影響。
2
拜登會退選嗎?
拜登的健康狀況惡化正在打擊搖擺州的關鍵選民對拜登的信心,給民主黨帶來很大變數。一大批民主黨的金主、政客、戰略家、媒體等正在聯手商討和推動換人,而國會兩院民主黨領袖則被曝上周已分別警告拜登,如不退選恐拖累民主黨人今年國會改選選情。但據美國福克斯新聞網18日報道,拜登的競選團隊正在“反擊”相關“退選”報道。拜登本人也在16日接受美國黑人娛樂電視臺采訪時堅稱,除非出現被醫生等人視作嚴重的健康問題,否則他不會退選。
目前,民主黨缺乏強行換人的機制和備胎。如果拜登主動撤出、死亡或顯性失能,民主黨全國代表大會可以重新選人。但是,拜登沒有備胎,目前找不到合適的能夠在民主黨內凝聚共識的候選人,反而可能引發內斗,因此不少民主黨人堅持將拜登視為“唯一能擊敗特朗普的民主黨人”。從民主黨的整體利益來說,換人想法是得不償失的。從可能的換將對象來說,例如副總統卡瑪拉· 哈里斯、前第一夫人米歇爾·奧巴馬、加州州長加文·紐森、密歇根州州長格蕾琴·惠特默等,他們打敗特朗普的可能性都較小,相反很有可能犧牲自己的政治資源。
在決定大選結果的七個“搖擺州”中,民主黨關鍵利益點在密歇根州和賓夕法尼亞州。民主黨臨陣換將需要有能力確保這兩個州,目前這兩個州都是民主黨人擔任州長。與包括加州州長在內的一眾男性民主黨州長相比,惠特默作為白人女性對郊區女性更有號召力。但是哈里斯作為副總統擋在中間,需要對此進行妥協。有方案提出以哈里斯為主,惠特默為副手,但該方案取決于惠特默是否愿意低頭和做出政治犧牲。
此外,民主黨內備胎人選有可能因特朗普遇刺案而更加不愿意冒險參選。但如果短期內外交或內政方面沒有立竿見影的高光時刻支持,拜登很有可能難于擺脫被逼退選的窘境,因而其能否繼續參選具有高度不確定性。
3
特朗普會再次當選嗎?
特朗普在首場辯論的表現遠超四年前。他善于抓住拜登把柄,表達更流暢,反應更敏捷,從而反襯拜登的語無倫次、老態龍鐘,再加上遇刺案給其帶來的助力,從近期民調看,特朗普在“搖擺州”的支持率略微占優。在7月15日至18日舉行的共和黨全國代表大會上,特朗普正式成為美國首位被定罪判刑的主要政黨總統候選人。他選擇出生于1984年的俄亥俄州聯邦參議員萬斯作為其競選搭檔,有利于共和黨團結動員年輕選民。
拜登健康狀況不佳、巴以沖突長期化和貧富懸殊持續惡化等,已經不利于拜登爭取搖擺州關鍵選民群體的支持。本次遇刺案發生在賓夕法尼亞州這一關鍵搖擺州。特朗普在事件中反應迅速,并利用信息混亂期,強化其受政治迫害的“美國英雄”形象,提升了搖擺州關鍵選民群體對其好感度,有利于其贏得大選。
但是,特朗普陣營也存在相當不確定性。從被指控濫用職權到涉嫌選舉舞弊,民主黨在多個層面對特朗普發起了猛烈攻勢,特別是加強對特朗普的法律和輿論打擊力度。首場辯論之后,拜登和特朗普的支持率差距雖有所擴大,但特朗普并未取得壓倒性優勢。遇刺案后,美大選局勢的復雜性和緊張度進一步上升,特朗普的人身安全問題變得尤為重要。
此外,兩黨及選民勢同水火,民主黨人將特朗普視為滿口謊言的重罪犯,共和黨人將拜登視為語言不清思維混亂的糊涂蟲。即便拜登陷入“信任危機”,部分民主黨人也在要求拜登退選,但絕大部分民主黨選民不會因此轉而成為特朗普的支持者。特朗普遇刺案塑造了“天選之子”形象,然而,陰謀論在兩黨選民中泛濫,大批民主黨選民認為這是特朗普陣營的炒作。
兩位老人的再次對決表明,美精英集團和各種既得利益團體已經基本喪失自我革新的能力。因此,兩黨都認為自己退無可退。無論哪一方選舉落敗,大概率都會難于接受結果,甚至有可能暴力反對選舉結果,引發憲政危機,導致美民眾對政治的信任度進一步下降。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