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危機與古巴的社區農業
原載:《國外理論動態》
美刊《永續農業活動家》(PermacultureActivist)2006年春季號刊登了梅甘·奎因(Megan Quinn)題為《社區的力量:古巴如何在高油價時代生存》的文章。文章介紹了古巴在高油價時代發展社區農業克服能源危機的情況,這可以給同為社會主義國家的中國如何處理類似問題提供借鑒和啟示。文章內容如下。
一、蘇聯解體后古巴的困境
在古巴首都哈瓦那的鄰近地區,有一種由工人集體共同經營的農業項目,它集大型城市農場、農產品市場和餐館為一體。在這種組織中,手工工具和人工勞動代替以石油為動力的機器。有機肥和混合肥提高了土壤肥力,滴灌保存了水分,豐富多樣的農產品為社區居民提供了一系列品種繁多的健康食品。在哈瓦那市中心附近地區的農業項目中,還可以看到農民在田里除草的景象。
在哈瓦那附近的其他地區,由于沒有足夠多的土地來實施這種大項目,居民就在停車場留出的小塊土地上布置些花園苗圃,或者在自家院子里和屋頂上種植些蔬菜。
自從20世紀90年代初開始,一場城市中的農業運動席卷了整個古巴,將這個擁有220萬人口的首都帶到了一條持續發展的道路上。
一群澳大利亞人支持了這場民間運動,1993年,他們來到這個加勒比海島國來傳播永續農業,其核心理念是在盡量少地消耗能源的基礎上促進農業的持續發展。
將農業引進城市的需要開始于前蘇聯解體之時,那時古巴減少了50%多的進口石油,大量的進口糧食和85%的國際貿易。于是交通中斷了,人們處于饑餓狀態,古巴人平均體重減輕了30磅。
“實際上,當這種情況開始時,古巴人沒有其他選擇,我們不得不在一切可能的地方開始種植蔬菜”,2004年,當一個紀錄片攝制組到古巴拍攝古巴人如何成功度過石油極度匱乏時期時,一名導游這樣告訴該片攝制組的工作人員。
電影攝制組工作人員包括“社區解決方案”的人員,“社區解決方案”是俄亥俄州黃泉地區的一個非營利性組織,那時全世界的石油生產一直處于高位,即將達到峰值,同時也將面臨著不可逆轉的下跌,一些石油分析家認為lO年之內全世界可能會發生這種情況,屆時古巴人的做法會對其他國家起到借鑒作用。
“我們想看看能不能發現,是古巴人和古巴文化中的什么因素使得他們度過這段非常困難的時期的,”“社區解決方案”的常務董事帕特·莫非(Pat Murphy)說,“古巴向世界展現了許多古巴人如何應對能源危機的方法。”
石油供給短缺不僅改變了古巴農業,而且促使古巴轉向開發小型可再生能源,發展節省能源的大眾交通系統,同時保持了政府支持的醫療保健系統,這種醫保系統以社區為單位,以預防為主,從而節省了稀缺的資源。
在蘇聯解體后,古巴處于一種特殊時期,古巴失去80%的出口市場,進口也下降了80%,國內生產總值下降超過三分之一。
“設想一下,飛機忽然失去引擎會是什么樣子,那的確是一場災難,”古巴經濟學家喬治·馬瑞爾(Jorge Mario)對紀錄片攝制組人員講到。災難使古巴陷于休克狀態。在石油發電的電網中,頻繁出現斷電事故,每天停電高達16個小時,日平均輸入能量下降了三分之一。
國際發展與救濟機構樂施會關于古巴的一份報告中說:“城市中公交車停運,發電廠停止發電,工廠停工后寂靜得如同墳墓一般。”對于許多古巴人來說,獲得足夠的食物成為人們每天的主要活動。
造成這種情況的原因除了美國對古巴長期的貿易禁運,還有古巴國外市場的喪失,因而古巴不能獲得足夠的食物進口量,而且還因為缺乏以化石燃料(如煤炭、汽油、天然氣等)為基礎的大型農業的替代物,農業生產大幅下降。
于是古巴人出于自身需要開始種植當地有機農作物,發展生物殺蟲劑和生物肥料作為石油化工投入的替代品,將更多的水果和蔬菜納入他們的食譜。由于人們沒有燃料開車,他們只好步行,騎自行車,乘坐公交車和拼車出行。
“有無數個小的解決方案,”來自古巴自然與人文基地的羅伯特·桑切斯(Roberto Sanchez)說,“危機、變革、問題都能引發許多這樣的事情,這些事基本上都能適應,我們也正在適應。”
二、一場新的農業革命
古巴人也正在用公牛替代以石油驅動的機器,并且他們的城市農業也縮短了食物運輸的距離。據估計今天哈瓦那有一半的蔬菜來自城市內部,在古巴其他城鎮,城市菜園能夠生產80%到100%的蔬菜。
在轉向園藝業后,無論個人還是鄰近的組織都發起了尋找城市中閑置土地、然后清潔整理,最后種植作物加以利用的活動。
農民一開始對將他的農產品擺在哈瓦那市中心的農貿市場感到困惑,不過政府現在已經允許這些自由市場的存在,因為這樣一年四季都可以為城市居民提供新鮮的當地食物。
當澳大利亞的永續農業信奉者來到古巴時,他們用古巴政府資助的26000美元建立起一個示范基地。
隨后,這個示范基地演變為自然與人文基金在哈瓦那的城市永續農業示范基地和中心。“由于這個示范效應,鄰近地區的人也開始看到利用他們屋頂和院落來種植瓜菜的可能性”,城市永續文化中心主任——卡門·洛佩茲(Carmen Lopez)站在城市中心屋頂上這樣說,她周圍到處都是是葡萄藤、盆景和用舊輪胎制作的肥料箱。
從那時起這種運動在哈瓦那城區蓬勃地開展起來。截至目前,洛佩茲城市永續農業中心已經培訓了周圍地區的400多人,并出版了月刊——《艾爾永續農業》。洛佩茲說:“不僅社區居民從我們這里學到了永續農業,而且我們也更了解他們,以便盡可能地幫助他們。”
永續農業的一個學生——納爾遜·阿圭拉(Nelson Aguila),曾經做過工程師,現在轉變為一名從事永續農業種植的農民。他在他的綜合屋頂農場為附近居民生產農產品。在幾百平方英尺里,他飼養了兔子、母雞,種植了許多盆栽植物。地板上跑滿了沙鼠,他們吃著兔子的排泄物,同時這些沙鼠自己正在成為重要的蛋白質來源。“事物都正在變化,”桑切斯說,“這就是當地經濟。在別的地方人們與他們的鄰居互不相識,更不知其姓甚名誰,彼此雞犬之聲相聞,老死不相往來,而在這里,則是另一番景象。”
自從由石油化工密集型農業轉變為有機型農業和園藝業,古巴現在使用的殺蟲劑比特珠時期以前減少了21倍。古巴人已經完成了向生物殺蟲劑和生物肥料的大規模生產轉變,并將其中的一部分產品出口到別的拉丁美洲國家。
向有機生產和動物牽引的轉變不僅是必要的,而且古巴人現在也體會到了其中的優勢。“危機的好處之一是讓人們退回到牛耕時代,”社區發展專家米格兒·可育拉(Miguel Coyula)說,“這樣做不僅節省燃料,而且耕牛不會像拖拉機犁地那樣壓實土壤,況且牛腿攪拌疏松了土壤。”
古巴的傳統農業也有缺陷,“綠色革命” 制度從來都不能養活它的人民,桑切斯說。“以前盡管產量很高,但只適合單一種植農業,我們出口柑橘、煙草、甘蔗,我們進口基本糧食作物。”所以這種制度,既使在好的年景,也永遠無法滿足人們的基本需要。但是現在根據永續農業知識,桑切斯說:“情況得到很大改觀。你必須遵循自然規律,你就可以利用自然規律為你服務,如果你違背自然規律,你就不得不浪費大量能源。”
三、能源解決方案
因為古巴的大部分電力利用進口石油來發電,因此石油的短缺影響到生活在這個島上的每一個人。每周幾天循環安排的停電持續了好多年。沒有冰箱,食物會變壞。沒有電風扇,這個國家80、90年代的持續高溫幾乎令人無法忍受。
要想解決古巴的電力問題并不容易。沒有資金,無法向核能和新的化石燃料發電廠或大規模風能和太陽能投資。因此國家只能將減少能源消費和建設小規模可再生能源項目作為重點。
愛可索太陽能(Ecosol Solar)和古巴太陽能(Cuba Solar)是兩個可再生能源組織的領先者。它們為可再生能源開發市場,出售和安裝可再生能源利用系統,進行可再生能源研究,出版相關簡報,并為大客戶提供能源利用效率研究。
愛可索為小型家庭系統(200瓦容量)和大型系統(15—50千瓦容量)安裝了120萬瓦的太陽能光電設備。在美國120萬瓦電能夠為約1000個家庭提供電力,但在古巴卻可以向更多的家庭提供電力,因為古巴人家用電量少,節約已成習慣,房屋也小得多。
大約60%的愛可索設備用于家庭、學校、醫療機構和古巴農村社區中心的社會項目。它最近為了向古巴農村的2364所小學供電安裝了太陽能電路板,因為那里并人電網成本太高。另外,它正在開發小型太陽能水加熱器,這種加熱器可以安裝在田地里,水泵由光電電路板和太陽能干燥機驅動。
通過走訪洛斯·圖姆伯斯(Los Tumbos),一個位于哈瓦那西南部偏僻山區的太陽能裝配社區,我們了解到了這些戰略的積極作用。一旦停電,每一個家庭都有一個小太陽能電路板可向收音機和電燈供電。大的系統向學校、醫院和社區公用房間提供電力,在社區公用房間里,居民們坐在一起看一個叫作“圓桌會議”的晚間新聞節目。除了讓居民獲得信息,電視室還起著將人們聚集在一起的作用。
“太陽可以維護地球上的生命長達數百萬年,”古巴太陽能主任——伯如奴·貝瑞斯(Bruno Beres)說,“只有自我們人類誕生并改變了我們使用能源的方式時,太陽能才會不夠用。所以問題隨著我們社會而產生,并非隨著能源世界而產生。”
四、公共交通運輸系統
古巴人還面臨著因能源減少而帶來的交通問題。解決辦法來自聰明的古巴人,他們經常用一個俗語來表達,“需要是發明之母”。在古巴首都哈瓦那,上下班高峰期各種交通工具用少量的錢或者燃料運送著大量人口。發明的方法是,無論哪一種交通工具,大的還是小的,都被用來設計成公共交通系統。上班族乘坐雙輪手推車、公共汽車、別的機動車和畜力運輸車。
一種獨特的哈瓦那運輸工具,綽號叫“駱駝”,是一種大型金屬半拖車,由一種標準半貨運拖運汽車牽引,可以容納300名乘客。在哈瓦那非常流行的交通工具還有自行車和兩人座機動黃包車,在小城鎮還使用馬拉車和舊小卡車等。
在哈瓦那街道上,穿著黃色制服的古巴政府官員駕駛著幾乎空的政府車輛和卡車行駛在街道上,隨時接上需要搭乘的市民。在50年代的雪佛萊車里,可以前面坐4個人,后面再坐4個人。
五、國民醫療與教育優先
盡管古巴是一個貧窮的國家,年人均國內生產總值只有3000美元,但是人均壽命與美國相同,嬰兒死亡率低于美國,文盲率與美國相同,都是3%,此外還實行免費教育和免費醫療制度。
當古巴人遭受高油價危機帶來的沖擊時,他們依然堅持免費醫療,這正是幫助古巴人度過高油價危機的主要因素之一,古巴也對此制度引以為豪。
在古巴革命以前的1959年,平均每2000人擁有一名醫生,現在167人就擁有一名醫生。古巴還擁有一所國際醫學院,來培訓醫生為其他窮國的人服務。每年有2萬名古巴醫生在國外從事這一工作。
自從1995年以來,盡管肉食缺乏,但是新鮮蔬菜很豐富,古巴人現在的飲食是健康、低脂肪、以素食為主的。他們也擁有一種健康的戶外生活方式,步行和騎自行車越來越流行。“以前,古巴人吃的蔬菜不多,以大米、大豆和豬肉為主食,但是石油危機迫使古巴人改變了飲食習慣,到現在習慣成自然,古巴人也愿意吃得更健康,”自然與人文基金的桑切斯說。
醫生和護士通常就住在他們工作的社區診所的樓上面。在偏僻的農村,醫生診所一般建成三層,一層是醫生辦公室,二三層住人,醫生住二樓,護士住三樓。
在城市,醫生和護士也通常住在工作的社區內。他們熟悉病人的家庭,盡力在病人家里治療他們。“醫療是一種職業,而不是工作,”一位哈瓦那醫生解釋道,這就是她對自己工作的理解。在古巴,60%的醫生都是女性。
在古巴,教育被看作最重要的社會活動。革命以前,每3000人擁有一名教師。而今每42人就擁有一名教師,師生比是1比16。古巴的職業化率也遠遠高于大多數發展中國家,占整個拉丁美洲人口的2%。其中,科學家占整個拉丁美洲科學家的11%。
在特殊時期,古巴盡力停止了人口從農村向城市的遷移,高等教育也遍及各省,擴大了教育機會,提高了農村人口受教育水平。特殊時期以前,在古巴只有3所高等教育機構,現在全國擁有50所大學,其中有7所在哈瓦那。
六、社區的力量
從古巴人對失去廉價、豐富石油的反應中,我們可以學到許多。社區解決方案的全體工作人員認為這些經驗教訓對于生活在邊緣狀態、占世界人口82%的發展中國家的人們尤其重要。
其實發達國家的人們也很容易受到能源短缺的影響。隨著高油價不斷地刷新紀錄,世界各國的人們都將不得不調整自己適應能源短缺時代的現實。
“面對氣候變化、高油價、能源危機……”古巴太陽能的貝瑞斯說,為了應對人類社會面對的所有挑戰,“我們必須明白世界正在巨變,我們必須改變我們以前看待世界的方式。”
[白少君:西北大學經濟管理學院、西安外國語大學商學院]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