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00頁驗尸報告:雷曼衰亡的潛臺詞
2010年03月24日 中國產經新聞報
本報記者 鞏雪報道
日前,美國發布了一份2200頁的報告,詳述了雷曼兄弟公司走向破產的過程。美國《紐約時報》稱這份報告為“華爾街版驗尸報告”。
這份“驗尸報告”的出具,讓人們再次把目光集中在華爾街金融巨頭身上。雷曼利用回購105的交易手法在幾天之內將500多億美元的資產轉出資產負債表,因此在它的財務狀況已經出現問題的時候卻仍然金玉其外,此份報告發布之后,有相關人士表示擔心:這種利用金融創新手法粉飾賬面的行為可能不僅僅存在于這一家。
“從根本上來看,市場創新的最終目標是使市場經濟適應金融體系,但如果金融市場鏈條過長,金融市場上就會存在過多投機。”中國人民大學金融學院李永森教授這樣對《中國產經新聞》記者表示。
金融創新的結果表現為大量金融衍生工具的出現,無疑這只能出現在最信奉自由放任政策的國家。“美國從上世紀70年代末到80年代的指導思想就是‘監管最少的政府就是最好的政府’,在這種思想指導下,美國的經濟,特別是在金融上采取自由放任的態度。事實上,在金融創新方面的監管是不能放手的。放任導致了企業越來越關心短期收益。高風險高收益手段的金融創新手段得到大量運用。所以這是美國金融體系的制度性問題。”中國現代國際關系研究院經濟安全研究中心主任江涌在接受《中國產經新聞》記者采訪時表示。
上述報告發布不久,美國國會參議院銀行委員會主席、資深民主黨議員克里斯托弗·多德公布了新金融監管改革議案。
根據議案,美聯儲將監管資產超過500億美元的大銀行。此外,在美聯儲之下還將成立一個新的消費者金融權益保護機構,該機構可以監管資產超過100億美元的銀行,并監督和消費者利益相關的抵押貸款業務,以及保險公司等非銀行性質金融機構。
該議案的出臺讓人聯想到美國似乎總會在危機過后出臺監管措施,但隨即發現措施阻礙了金融市場的繁榮后又被廢除。歷史上的格拉斯-斯蒂格爾法案就是個典型案例。“這是應對危機求助的延續。反映了利益格局的調整,是美國利益集體博弈的結果。博弈獲勝的利益集團,它的利益就會在政策乃至法律當中得到體現。市場主導多一些還是政府干預多一些都是利益集團博弈的結果。”江涌這樣解釋道。
“關于自由放任和政府干預兩種觀點的討論在學術界由來已久,尤其是市場出現問題的時候。其次自由放任和政府干預都不是絕對的。我認為正常情況下應該是市場發揮作用,而在市場失靈時,由政府出面干預來恢復效率。”李永森說。
李永森進一步解釋:“風險集中釋放就可能爆發危機。應該做到逐步釋放。要注意把握監管和市場效率兩者的平衡。如果監管過嚴,可能會影響市場的效率,而監管過松則會造成風險過大。因此市場創新和風險防范二者并重。”
金融體系的制度性缺陷導致的嚴重后果并非由美國獨自承擔。“美國的霸權主義就決定了它會在危機爆發后想盡各種辦法去轉嫁掉危機的成本。比如采取貿易保護手段轉移成本,我們看到在危機爆發后華爾街上的大集團還有分紅,高管還有乘游艇度假的行為。因此,事實上美國華[0.25 0.00%]爾街上的大利益集團以及美國納稅人承擔的成本并不高。危機后美國采用的財政資金并不多,更多地是發行貨幣和國債,如果它的貨幣貶值了,那么就由債權人來承擔這種成本了,事實上這場危機最終由誰來埋單目前也沒有定論。但不得不承認在這過程中中國已經承擔了一部分,比如我們的巨額外匯儲備大部分都以美元持有。”江涌表示。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