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報:美拍辱華電影 開展文化冷戰
(香港) (2010-02-13)
fieldset { width: 309px; border: 1px solid #990000; } legend { font-family: Arial,"宋體"; font-size: 12px; font-weight: bold; color: #990000; }香港東方日報報道,即將于今年感恩節黃金檔期公映的美國荷里活電影《赤色黎明》,充斥著“殺死中國人”等煽動性對白。這部赤裸裸的辱華電影,勢必在海外掀起一股排華仇華的浪潮,其實是美國右翼勢力對華文化冷戰的新高潮。
《赤色黎明》講述的是,金融海嘯之后,中國解放軍以“修補美國經濟”及“我們是來幫忙”的名義入侵美國,并在美國廣設“配給證發放中心”,實施日常用品配給供應制。全副武裝的解放軍及中國裝甲車在街頭四處巡邏,到處張貼政治宣傳海報,“八一”軍徽亦被印在類似納粹的長條旗上。最后,一群美國青少年擔起拯救美國的重任,解放軍被美國少年英雄打敗。
這部由美高梅拍攝的電影,其實是舊片新拍。舊版講述美國在一夜之間遭蘇聯紅軍及古巴入侵,而如今,蘇聯紅軍變成了中國解放軍。當年,美國拍蘇聯紅軍入侵美國,目的是妖魔化前蘇聯形象,提升美國民眾對蘇聯的憎惡及警惕,如今前蘇聯已經垮臺,輪到經濟實力日強的中國成為美國的頭號敵對目標。
樹立敵人 轉移矛盾
充滿冷戰思維的《赤色黎明》舊片重拍,製作方肯定不是為了追求轟動效應和票房高收入這么簡單,原本是美國救命恩人的中國,在影片中被刻畫成入侵美國的敵人。更搞笑的是,已在中國銷聲匿跡的配給供應制,又在美國復活,解放軍成為納粹同伙,美國導演顛倒是非、異想天開的思維令人大開眼界,但也不能不讓人懷疑其別有用心。某種意義上說,這是中國威脅論在美國持續發酵的結果,也是一種文化冷戰。
金融海嘯之后,美國實力大打折扣,而伊拉克與阿富汗兩個戰爭泥潭,更讓美國舉步維艱。面對經濟蒸蒸日上的中國,美國精英們別有一番滋味在心頭,尤其是美國為了避免經濟崩潰,不得不委曲求全,懇求中國購買美國國債,更讓美國右翼心懷激憤與屈辱??梢哉f,《赤色黎明》道出了這些人的真實想法,是美國右翼對華心態的真實反映。
美國文化界雖然高舉民主自由大旗,但也不乏狹窄、偏執的愛國主義,特別善于製造仇外排外的議題以達到宣傳政治目的。今次《赤色黎明》也是如此,華爾街製造的金融海嘯,使美國成為眾矢之的;以反恐為名進行的戰爭,也使美國失去道德高地。在一片指摘聲中,美國勢必要樹立敵人,轉移矛盾,為政府開脫,而迅速崛起的中國以及美國民眾的恐華心態,正好被美國右翼利用。
奧巴馬說,美國不會做世界第二,言下之意,美國決不會讓中國做第一。話音未落,美國文化界已經用《赤色黎明》為奧巴馬的對華政策鳴鑼開道了??梢灶A計,今年中美關係必然在“殺死中國人”的聲音中,走在崎嶇之路上。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