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當中國科研增長領先世界,美國要么革新要么去死》僅供參考,應該同樣適合中國。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0f2861d0100gz8z.html
有人思考了一輩子,其實可能是錯誤的。比如香港有位張五常先生,又是賣橘子又是賣柚子,提出縣域競爭的中國經濟解釋說法。很可惜,筆者認為這個觀點錯的離譜。從某種角度來說,中國目前沒有經濟學家——不過貨幣主義罷了。不能講貨幣主義沒用,這不符合現實,墨索里尼如是說:先解決生產,再解決分配。在中國叫“集中力量辦大事”,“發展成果共享”——其實就是“信用歸人民,人民做正事”的另一種說法。
但這遠非本質,中國經濟騰飛的真正秘密到底是什么——人文基礎上的科技進步。
該篇文章對于中國人最大的警示是,全球化是把雙刃劍,所謂產業進步、外包優化,也會割傷自己。未來,哪些留在國內,哪些放在國外,必須重新思索。污染環境的落后產能需要淘汰,但有些制造產業同農業一樣,是如同空氣不可缺少的生存要素。
我們從來沒聽說過,因為搞了一個面包房,從此不再種麥子。
下文的美國國民憂患意識,真是值得國人學習,你我皆知中國科研到底什么水平。為何美國最近流行《生活大爆炸》(The Big Bang Theory)之類以科學家為偶像的電視劇?從小培養年輕人對于科學的興趣。
筆者建議張五常先生學習上面這只大猩猩,抬頭望望星空,想想哪怕5分鐘,便會認同此觀點。貨幣如流水,船的名字卻叫“科技與人文”。
當中國科研增長領先世界,美國要么革新要么去死
作者:Gordon_T_Long
譯者:海杲
美國革新正直線下落,比我們的金融界2008年所搞的危機還要快!
美國未來不甚妙,不僅由于“銀行匪幫”的造孽,還因為爆發性的革新引擎斷了油。現在情況非常嚴峻,決不能只留給學院派吹毛求疵而已。
來自金融時報的一張表:《中國科學家研究增長領先世界》,其涵義令人驚恐,國會必須對此立即作出嚴肅的公共政策反應。不幸的是,前沿的大部分人都對華盛頓能力抱有懷疑,既沒認識到問題的嚴重性,也沒立法給予有意義而適當的反應。[中國論文數量,中國人誰都知道怎么回事]
奧巴馬總統的國情咨文演講,只有一個高于一切的主題——就業、就業和就業。考慮到美國50%的就業是小企業提供,而70%新工作又是從近幾年的小企業中產生,但企業美國已經“縮小化”,“最適化”,以及“外包化”。
美國統計說一年內已經創造了3000萬新崗位,以彌補所謂“資本主義系統破壞性創造”過程消失的2800萬崗位(1)。崗位損失仍在進行當中,我們見證了加速的荒廢,美國就業創造仍是凝滯。
國情咨文演講羞怯地提到,“拯救”了2000萬個崗位,實際創造的“新”工作統計上其實很小,尷尬的地方太多(2)(3)。最近這些年,就業崗位的創造,主要是在零售、房地產、醫療保健和政府部門,經濟學家認為這些都是“消費性”工作。我們那種新型工作,經濟學上的國家“生產力”,能夠創造出口產品或服務讓其他人付錢的工作在哪里?
美國不再是制造業驅動的經濟,甚至不是全球性服務經濟。自從dot.com泡沫爆炸之后,美國就靠金融經濟維持,即便這個金融經濟,也要被刺穿了,面臨潛在N年的“修復”努力。未來的工作,不是從舊有的“企業美國”中而來,應是新型的“小企業美國”——新的創新——創造新型工作。十年之前,沒有什么“網站站長,或者“電子港灣”的生意。美國必須繼續甚至挑戰自身,在革新的路子上邁開步伐。坦率的現實是,我們正在落后。“中國和印度畢業的工程師數量,遠超美國。在中國,數字是600,000;在印度,數字是350,000;在美國,數字是70,000,而且其中很多是外國學生,很有可能回到他們的祖國。”參議員Edward Kennedy在2005年10月25日說道。參議員證詞記錄鏈接:
http://www.govtrack.us/congress/record.xpd?id=109-s20051025-16
[各位都知道中國畢業的“工程師”的質量如何……]
直到最近這些年,產品研發通常還是留在國內,但這并非永久,因為日益的離岸外包,只是產品研發鏈條最后決定性的環節留在了美國。產品研發鏈條現在有些復雜,整合了運籌學的戰略取向,縮短循環周期、六西格瑪品質、供應鏈管理。外國政府非常急切,在財務上也能夠有所幫助,幫助減免稅收,或是加速對于大學的資助。與此同時,美國卻將重心集于“甩鏟子”的工作?
[好像咱們才是“甩鏟子”的工作吧?]
政府需要理解,這并非羅斯福時期的勞動力蕭條——今天的建設高度依賴自動化,需要人工很少,卻要求較高應用技能的服務貿易。然而,和平時一樣,當政府協議結束之后,這些工作便沒了。
金融時報的這個表,很明顯,對于新技術的“起步”前進不是個好兆頭。但更富實情的是華爾街日報1月26日的標題文章:《美國造就外國博士》
這篇文章猜測完全不準,卻表現了美國問題內部固有隱含的傲慢。我們要“重新改寫”一下這篇華爾街日報文章,去掉中國因素,2007年金融危機之前,有多少博士正在離開美國。這時,你才會了解實際的情況!“未留校”那張表暗示什么,頂級的技術天才正在離開美國,未來工作的創造者正選擇逃避!
華爾街日報、政府機構與政策制定者,他們分析的數據來自于美國能源部的橡樹嶺科學能源學會(Oak Ridge Institute of Science & Enghineering)。2002年畢業的博士情況,這是有些過時的老數據。象中國這樣的地方(我們漏掉的),也就是他們剛開始加入WTO(世界貿易組織)的時候。中國和印度的科學研究機構還在建設當中。再一步說,那個數據是自2007年還呆在美國的博士——該年度在金融危機之前就業率最高,但也丟失了800萬個就業崗位。自金融危機之后,大學遭到嚴重打擊,我們必須要從圖片中拿掉中國,才能更真實更好地理解現在正在發生什么。不能再等到下一次調研的結果了,當前問題非常嚴峻。
博士后的位置與獎金,正被之前幾年就是助教或副教授的候選人摘取。現在的博士生被迫要去找工作,回到祖國或新興市場的趨勢越來越強,那里有令人激動的研究資金資助。
“分析師看到這種跡象,最近的外國畢業生日益希望返回家鄉,特別是當前就業市場不好的情況下。‘我對2009年數據的戲劇性變化毫不懷疑,’Vivek Wadwha說,他是杜克大學普拉特工程學院的住校執行官,發出響亮的警告聲,這種威脅會對美國革新造成影響。2008年10月份,Wadwah先生通過Facebook對1,224名在美國各年級學院學習的外國學生做了詢問,超過一半印度學生,40%的中國學生說,他們希望在5年內返回家鄉。”2010年1月26日《外國博士畢業后留在美國》華爾街日報
專利發展
讓我們來看看產品專利,進一步說明這個日益需要注意的問題。
2009美國專利領導者圖表,表面顯示的是亮麗證言,比如IBM公司和Microsoft公司,但這回避了真實問題。
·首先,為何其它美國公司的專利活動并不那么明顯?
·其次,IBM和Microsoft的研究實際上在哪里所做?
之前比較有聲望的美國中心,比如貝爾實驗室、施樂公司的門羅帕克實驗室、IBM的托馬斯沃森中心(美國機構),是他們以前占據全球支配地位的支柱。
那么,更有可能的是,這些專利自2002年從快速擴張的全區廣泛研究而來?
[給中國人的警示是,當外國資本栓定中國人才,不也是很可悲的事情?]
IBM全球研究中心
“你要做的工作,其中最重要的是擁有一份學術背景,這不讓人激動嗎?職業機會、生活品質以及家庭紐帶是主要因素。70%的中國人,61%的印度人說,他們專業進步的機會在家鄉更好。”2010年1月26日《外國博士畢業后留在美國》華爾街日報
“中國不再是過去,遠超很多國家,”James Wilsdon說,他是倫敦皇家學會的科技政策主管。“如果有什么區別的話,中國最近的研究表現,超過了4-5年前的高度預期。”2010年1月25日《中國科學家研究增長領先世界》金融時報。
“Jonathan Adams是湯姆遜路透社的研究評估主管,他說,中國‘令人敬畏’的增長,排在美國后面老二的位置,如果按照這種路線繼續進行的話,到2020年,它將是最大的科學知識制造者。”(4)
“在為卡內基梅隆大學招聘時,張先生,現在的卡內基梅隆大學硅谷學院的研究助理教授,他發現,這代年輕的中國人并不熱衷去美國。‘中國的生活變得更好,中國也有研究的替代選擇——比如微軟中國,’他說,‘他們在那里可以得到良好的指導與建議,而不是到美國來。’”2010年1月26日 - 《外國博士畢業后留在美國》華爾街日報
根據James Wilsdon(倫敦皇家學會的科技政策主管)的說法,有三種因素驅動中國的研究:
·首先是政府的大力投資,資助遠超通脹率,從學校到畢業之后的研究
·其次是,從基礎科學到商業應用的知識流程管理
·第三點是,中國從北美歐洲廣泛的科學游子中,高效而靈活地獲取專門知識,比如讓處于職業生涯中期的科學家,半年西方半年中國的工作方式
美國當前仍是革新的領先者。如果我們再不針對這種未來可能斷裂的形勢調整政策,時間便非常緊迫——諸如金融危機的時候,已經太遲了。
在這種關鍵時刻,學生還在職業生涯決定中。如果吸引他們的技術領域都在“外包”,也沒有研究資金,更別說什么前景,那么,他們為何還會考慮200,00美元的教育成本?他們知道,當教學工作削減后,讀研究生期間,便不會獲得教學助理的工作。那么做什么?他們會考慮諸如法律這樣的領域。因為法律是為政府工作,編寫新法規,進一步加重小企業的負擔,以符合管理要求!政府的工資還更高!(看看吧:我們父親一代的夢想?)
他們的觀點是,政府是美國經濟增長的領域,報酬最好,而這些圖表還沒有指出來的是——提供公積金計劃的雇主并不太多(67%),這點并不需要博士去統計。
回到過去的傳統,“創造工作”是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而我們現在兩條YU都要抓。我們需要基于革新技術的新型工作。不能再退了,必須向前——非常急迫!
來源:
(1)01-30-10 – Steve Forbes, Publisher Forbes Magazine in an FSN Interview 01-30-10
(2)02-02-10 – Recovery.gov Tracking
(3)02-01-10 - At Issue: Counting the Jobs Created New York Times
(4)01-25-10 - China scientists lead world in research growth Financial Times
(5)01-26-10 - Foreign Ph.D.s Stay in U.S. After Graduation Wall Street Journal
(6)10-25-05 - Senator Ted Kennedy Testimony - Senate Record Govtracks.US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