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本清源:中國應該怎樣反擊美國
2010年伊始,中美----當今世界兩大超級強國----的對抗全球矚目。從谷歌、對臺售武直至即將到來的奧巴馬會見達賴,迅速升級。
美國對華變臉,十分的突然和迅猛。這對講究政治倫理的中國來說頗感費解。目前綜合各方訊息,兩方面原因起了決定性作用。
一是奧巴馬執政一年后,表現不佳,民意支持度大幅下滑。面對反對黨的批評,特別是對中國的緩和政策,感到難以招架。1月份由于前參議員肯尼迪去世(鞠躬盡瘁死于任上)而進行的馬薩諸塞州----民主黨的鐵票區----補選一戰中,盡管有肯尼迪遺孀和奧巴馬的親自上陣支持,還是慘敗于共和黨的提名人。頓時改變了參議院的力量對比和政治生態,奧巴馬曾誓言只做一任總統也要確保成功的醫療改革懸入空中。更重要的是,這個結果給今年年底國會的選舉蒙上了陰影。奧巴馬如果再輸,恐怕會提前跛腳。于是出于擺脫被動的內政需要,便把矛頭對向了中國。不僅對選民有個交待,也可回擊共和黨的批評。這頗象去年“八八水災”時的馬英九,盡管當時兩岸關系良好,但由于救災無力和執政無能,馬英九面對民進黨的挑釁,毫無抵抗之力,只得放行達賴訪臺一樣。
二是根據美國和西方的觀點,過去的一年,奧巴馬“委曲求全,忍讓示好、卑躬屈膝”(《紐約時報》),用新美國基金會外交政策主任史提芬.克萊門斯的話說就是“美國政府在經濟、氣候、伊朗和朝鮮等各項問題上,都希望與中國同心共舞,無奈這條路行不通。”是美國的熱臉貼上了中國的冷屁股。去年奧巴馬在訪華時十分低調和謙恭,但卻幾乎空手而回。隨后在哥本哈根氣候大會上,中國拒絕接受歐美提出的減排要求。中國總理溫家寶更兩度派出低級官員代表他會見奧巴馬,此舉被不少美國外交官員視為對奧巴馬的刻意羞辱。雖然美國和中國終于達成妥協方案,但是整件事讓奧巴馬政府官員心里感到很不是滋味,認為中國在故意貶低奧巴馬。這期間還包括人民幣匯率、谷歌等問題,中國也是寸步不讓。因此,奧巴馬決心出手反擊,以重新彰顯美國的權威。這時,一月中北京不支持對伊朗執行更嚴厲制裁時,讓美國終于抓到出手的機會。不僅美國報刊是這種觀點,法國的《費加羅》報也基本持如是觀。
奧巴馬民意支持率下降或者是能力不夠,誰讓他不能象中國一樣成功保八;或者時機不佳,碰上前任留下的爛攤子。馬英九就在縣市長選舉失利后沒有道歉,只是強調大形勢不好;或者根本是制度有問題:一個制造經濟危機的制度不進行大改變怎么能夠解決經濟危機?但不管如何,都和中國無關。而且也無助于問題的解決。相反激起中國的反復,只能使美國的問題更加嚴重,這反過來更讓他的支持率下降。你看看馬英九,讓達賴來了又如何?改組了行政院又如何?民意還不是又創新低?自己能力不行,不好好反思,卻走偏鋒,豈不是緣木求魚?更何況,你美國有民意,中國也有民意。你美國的民意是民意,中國的民意就不是民意了?
不錯,去年奧巴馬對中國是非常的低調甚至“委曲求全”。但這種態度恐怕不僅僅是針對中國的。對伊斯蘭世界,對西歐盟國都是一樣,甚至見了沙特國王、日本天皇還行大禮,以致引發國內的強烈批評。就是對一向反美的委內瑞拉和古巴都大吹和解之風。這自然是深陷困境中的美國不得不進行的調整。不錯,在事涉中國經濟主權的人民幣匯率問題、事涉他國主權的伊朗問題以及事涉全球的氣候變化問題,中國或者沒有讓步,或者沒有象美國希望的一樣配合,這并不意外。中國不可能拿自己的主權進行交易,也不可能拿他國的主權進行交易。更不能以一個發展中國家的國力解決全球的氣候變暖問題。美國的不滿實在是不合邏輯。
當然對于美國來說,合不合邏輯和道德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是否符合自己的利益。其實美國有美國的利益,中國有中國的利益。如果要真正尋求中國的支持,應是拿可以打動中國的利益來交換。比如,保證不向臺灣出售武器,支持中國的統一,不再支持達賴集團等。中國有了這些實質性的收益,自然會投桃報李。這才是正常的邏輯。但美國的思路卻是,如果你不配合,我就損害你的利益,以達到壓你屈服的目的。這就好比一位無賴對商家說:我要白拿你的東西,如果你不給,我就打碎你的攤位。而不是說我付錢,你交貨。從民間說,這是強盜邏輯,從國際關系上講,就是霸權主義。只不過,這一次,中國已今非昔比,美國恐怕是要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了。
對于中國,報復要有針對性。你由于民意支持率下降就對臺售武,好啊,我就報復你的相關企業,甚至和奧巴馬、民主黨有關的企業,等到美國百姓明白過來,得大于失,自然會在選票上表現出來,這比中國直接教訓奧巴馬效果更佳。至于國際事務,更是不會對美配合。等到他明白過來怎樣和中國打交道才能達到自己的目的,中美關系就又回到正確的軌道上來。小布什這個被稱為把一切都搞糟的總統,卻在中美關系上取得了成功,就是奧巴馬的前車榜樣。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