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坦贊鐵路”的故事
因為政治資本,中國早在70年就介入非洲,中國在非洲尋求政治盟友的歷史,可以追溯到上世紀60、70年代。當時,中國、西方和蘇聯都在爭奪非洲國家的支持。中國為非洲國家修建體育場和政府辦公樓,其中最引人注目的,就是援建長1850公里的“坦贊鐵路”,連接贊比亞中部與坦桑尼亞港口城市達累斯薩拉姆,這是西方國家不愿接手的一個項目。上世紀90年代,隨著北京和臺北爭相收買,一些非洲國家轉而支持臺灣。但是今天,非洲所有53個國家中,除了布基納法索、乍得、岡比亞、馬拉維、圣多美和普林西比以及斯威士蘭6國以外,其余47個國家都與北京保持著外交關系。去年,塞內加爾成為最新一個“回心轉意”的國家。
對中國來說,非洲從自然資源方面提供了一個新天地:其面積是中國的3倍,人口密度小于中國,還蘊藏著許多中國需要的原材料。安哥拉的原油、津巴布韋的鉑金、贊比亞的銅礦、剛果(布)的熱帶林木、南非的鐵礦石:所有這些都列在中國的采購單中。
90年代中國則將數十億美元資金投向那些具備開發潛力的油田。同時也建立國家影響力和贏利目的。與非洲以前的殖民宗主國一樣,中國通過經濟援助、特許待遇、債務減免、獎學金、培訓和派遣專家等方式,鞏固其與非洲的政治貿易關系。90年代,中國向非洲派駐了維和人員,更加令人吃驚的是,還派出了選舉觀察員。同時,像非洲的西方主要伙伴那樣,中國愿意通過軍事援助和軍火支持其承諾,包括向津巴布韋和蘇丹等國家提供裝備。由于禁運,其他供應商被禁止進入此類國家。
在內戰停息后的安哥拉,中國承包商正在重建頗具傳奇色彩的本格拉鐵路(Benguela railway)──這條鐵路最初由一家英國公司于上世紀20年代建成,連接著礦產豐富的非洲中心地帶和大西洋海岸。在烏干達,一家中國公司正在其南部城市恩德培(Entebbe)將破敗的國家宮(State House)改造成一個舉行典禮的場所,為明年召開英聯邦峰會做準備。
中非貿易激增
根據中國官方數據,2000年至今,中非貿易增長了近3倍,去年的增幅達到36%,總額達到397億美元。中國的出口產品大約一半為機電和高科技產品。成千上萬的中國人來到非洲,包括前往埃塞俄比亞或博茨瓦納等國的勞務人員,此外也不乏工程師、貿易商和小企業家。一項研究發現,2004年,在蘇丹登記在冊的中國人數量已經達到近2.4萬,是90年代末的3倍。中國赴非洲旅游的人數也節節增長,官方數據顯示,2005年赴非洲旅游的人數增長一倍,達到11萬人次。中國政府稱,過去10年,在非洲設立的中資企業逾600家。其中很多是制造業企業,他們或面向當地市場,或利用歐美對貧窮非洲國家產品的免稅待遇,將產品出口到歐盟或美國。
中國外交部長李肇星2006年高調訪問非洲6國,包括尼日利亞和利比亞這兩個主要的能源生產國。此行也向一些更小的國家發出信號:與北京合作,它們有望獲得各種技術和經濟援助。如今,中國的政策服務于經濟目標,其主要興趣不僅在于石油和戰略金屬,還包括食物資源。作為一名遲到者,中國企業愿意承受被其它投資者規避的風險,進入別人不敢進入的國家。在塞拉利昂,中國公司悄悄填補了從旅館業從建筑材料業的空白,而中國政府則通過捐贈一艘漁業巡邏船,壯大了塞拉利昂海軍的力量。
上月,一份中國政府政策文件承諾為非洲大宗商品放寬市場準入,為某些產品提供免關稅待遇,并通過優惠貸款和買方信貸等措施,進一步鼓勵中國企業赴非洲投資。這些舉措為中非雙方在農業、交通運輸業、旅游業、防務以及自然資源等方面的合作開啟了廣闊天地。美國能源部本月公布的一項研究顯示,雖然從經濟角度看,中國收購海外資產對美國的影響為中性,但其愿意與專制政權往來,卻可能引發一些問題。
蘇丹
中國能源需求與西方政策發生沖突的最明顯例子就是蘇丹──中國是該新興石油生產國的頭號投資者和主要客戶。在聯合國安理會(United Nations Security Council),中國堅持使用其否決權,阻止由美國領頭的制裁蘇丹在達爾福爾地區所犯暴行的努力。一名蘇丹官員形容,中國對蘇丹的重要性“不僅體現在經濟層面,而且體現在政治層面上”。自涉足蘇丹石油業務后,中國對蘇丹的武器出口有所升級,包括戰斗機。中國的武器軍火在蘇丹投入生產,使聯合國難以實施對達爾福爾地區民兵的禁運令。有報道稱,在邊境另一側的乍得,據稱得到蘇丹政府支持的叛軍一直在使用中國設計的武器和無線電設備。法國在乍得有駐軍。
飽受戰火摧殘的安哥拉,是世界上最不適宜投資的國家之一,但中國也進入其中。在西方銀行和國際機構對于向安哥拉提供貸款躊躇不前之時,中國向其提供了20億美元以石油為擔保的貸款。安哥拉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之間的一項協議被擱置,很大程度上是因為IMF擔心該國將如何使用其石油資金。類似的擔憂還導致一個國際捐贈大會無法召開。美國外交關系委員會(Council on Foreign Relations)非洲政策研究主管普林斯頓·萊曼(Princeton Lyman)表示:“中國人提供了貸款,使得安哥拉無需與IMF合作?!?/p>
非洲積極看法
迄今為止,對于中國影響力的猛增,非洲方面的看法非常積極。中國被普遍視為現代化的典范;與西方伙伴相比,它對非洲需求的回應更為敏銳;中國能以更快的速度和更低的成本建造水壩、公路和橋梁,還能提供更適合非洲人消費能力的消費產品。在油價高企之際,盡管不出產石油的非洲國家承受較高的進口成本,但受中國需求的拉動,非洲大陸從大宗商品價格的上漲中獲益不少。
不過批評之聲也越來越多。從佛得角到納米比亞,商人們對中國的“入侵”怨聲載道。在西非主要商業樞紐拉各斯,尼日利亞當局驅除了沒有執照的中國商販。有人指責中國公司偏向雇用中國人,或者在雇用當地人時提供較差的待遇。此外,廉價的中國消費品也奪去了當地產品的市場。非洲大陸的服裝廠紛紛倒閉(其中一些還是中國人開辦的),對萊索托等國造成了破壞性影響。實施貿易保護主義的呼聲很高。在去年12月份的南非總工會(Cosatu)周年慶典上,與會者們憤怒地脫去紅色工會T恤衫,因為有傳言稱這些衣服是中國制造的。
南非國際事務研究所(South African Institute of International Affairs)的萊爾·懷特(Lyal White)表示:“在中國與非洲之間,不存在純粹無私的關系。”中國的興趣不在于南非希望推銷的高價值制成品?!胺侵奘莻€原材料寶庫,而這就是中國所需要的?!?/p>
去年11月,負責非洲事務的美國助理國務卿詹達伊·弗雷澤(Jendayi Frazer)對北京進行了訪問。這只是美中就非洲問題進行交流的第一步。中國不提供有關發展援助的數據,自1996年以來一直向聯合國(UN)宣稱其沒有出口武器,而且其技術援助的動機引起質疑。尼日利亞為在明年發射一顆人造衛星,找到了中國長城工業總公司(Great Wall Industry Corporation),而美國已對這家中國公司實施了制裁,原因是其涉嫌向伊朗提供可用于制造核武器的技術。
尼日利亞一位高級外交官員表示:“人們感覺到,在參與(非洲事務)的程度方面,中國正趕上西方國家……作為一個發展中國家,他們更了解我們。他們還愿意提供更多幫助。例如,西方世界從不愿意向我們轉移技術──但中國人這么做了。我們認為,雖然中國的技術可能不如某些西方國家那么高精尖,但擁有中國技術總比什么都沒有強?!?
中國在非洲國家這樣的地區,中國人正在通過建立商業社區和外交前哨、談判建筑工程及貿易協定等方式,間接地成為當地的主人。搏動著消費和好斗的熱情、自恃其國民大部是農民的中國,對美國帝國構成了主要的威脅。
信息來源:戴維·懷特(David White)、安德魯·英格蘭(Andrew England)、等7人聯合報道 譯者/何黎
美設非洲司令部
龔峻嶺
五角大樓的消息人士8月底披露:美國防部長拉姆斯菲爾德很快將批準一個有關成立非洲司令部的計劃。根據該計劃,美國將成立一個軍事機構,獨立負責美軍在整個非洲地區的行動。
反恐成為軍事擴容借口
目前,五角大樓在全球設有5個地區性司令部——北方司令部、太平洋司令部、中央司令部、歐洲司令部和南方司令部。而在非洲,目前美國僅有一個小型暫時軍事機構——非洲之角聯合作戰指揮部,設在東非的吉布提,由歐洲司令部太平洋司令部和中央司令部共同管轄。而9•11以來,美國一直全力進行的全球反恐戰略為美軍擴展在非政治軍事影響力找到了借口:為避免非洲大陸成為滋生恐怖主義的溫床,必須設立非洲司令部。
其實,美國對非洲大陸覬覦已久。上世紀90年代,美國曾派遣軍隊參加了聯合國在索馬里的維和行動,但遭到武裝勢力頑強抵抗后撤出。隨后美國改變了它在這一地區的戰略布置,避免直接的軍事干涉,轉而訓練非洲各國軍隊。同時,美軍也在非洲部分地區采取懷柔政策,開展扶貧活動,幫助當地人打井、治病和改善教育。1996年美軍創建了“非洲危機應對部隊”,由駐歐洲美軍司令部指揮。后來更名為“非洲緊急作戰訓練援助部隊”,增加“攻擊訓練”,向各國提供機槍等武器。
在美國,一些軍事專家很早就鼓吹國防部向非洲投入更多的關注。他們認為,許多非洲國家貧窮、腐敗、內戰連連及無人巡邏的邊境水域,都是滋生恐怖分子的“熱土”。特別是東非和紅海沿岸正在遭到極端分子和恐怖分子的滲透,成為他們爭相出沒、策動各類恐怖襲擊活動和暴力沖突的場所。
司令部服務全球地緣戰略
但是,反恐并不是美國設立非洲司令部的惟一原因。
中國社科院美國問題研究專家洪源認為,美國此舉的真正目的是為了掌控非洲,為其在非洲獲取更多石油和其他眾多戰略物資提供安全保障?!按_保石油供應”一直是美國全球戰略的一個重點。近年來,非洲探明的石油儲量不斷增加,約為800億至1000億桶,成為僅次于中東和南美的世界大油庫。
除此以外,非洲其他的戰略物資也相當豐富,其中包括石油天然氣、鈾、鈷、黃金、鋁礬土、錳、銅、鐵和鉆石等。這些都是美國不能隨意放棄的利益所在。
因此,洪源認為,雖然美國即將設立的非洲司令部相對于其他司令部而言只是“偏師”,規模不會很大,其目的也是服務于美國全球地緣戰略,“反恐”只不過是一個旗號而已。但是如果這一地區的石油儲量和開采上升的話,非洲司令部的地位必將上升。
(摘自2006年9月6日《新京報》)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