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6日至17日,聯(lián)合國安理會將舉行部長級公開辯論會,辯論主題:“為建立一個更加公正、民主和可持續(xù)的世界秩序而開展多邊合作”。
本次辯論會吸引了全球媒體的目光,因為俄羅斯外長拉夫羅夫不僅到了紐約,而且他還是辯論會的主持人。
俄羅斯作為本月聯(lián)合國安理會輪值主席國,提議召開這場辯論會是它的權利。
拉夫羅夫既然來了,尷尬的就是西方國家了,尤其是美國。
美國既不能搞簽證小動作阻止拉夫羅夫抵達紐約,又不想讓辯論會順利進行。
于是,美國又出陰招,布林肯施壓歐盟,要它抵制辯論會。
而歐盟也乖乖配合,除了匈牙利外長西雅爾多出席之外,其它歐盟國家都沒有派部長級官員出席。
另外,美國在會場外又逼迫40多個國家簽署一份支持烏克蘭的聲明(歐盟26國+日韓等小狗腿),還聲稱這是“聯(lián)合國聲明”。
美國已經(jīng)Low到這種地步,帶著小弟在聯(lián)合國大廈內(nèi)簽個聲明就敢叫“聯(lián)合國聲明”。
但匈牙利無論美國怎么勸說和恐嚇就是不簽,歐盟指責匈牙利破壞了歐盟的團結。
7月16日,中國外交部長王毅應約同匈牙利外長西雅爾多通了電話。王毅在通話中肯定了匈牙利為尋求和平奔走斡旋,發(fā)揮建設性作用的努力。
我們不會讓匈牙利覺得孤單,當歐盟失去自主性時,匈牙利的獨立和清醒就顯得猶為珍貴。
美國營造出一種圍剿俄羅斯的輿論氣氛,俄羅斯也做好了場外吵架的準備,瑪麗亞·扎哈羅娃跟著拉夫羅夫來了。
她直刺美國的痛點:白宮特勤局在保護特朗普時,他們就像是罰任意球時的人墻。
扎哈羅娃上門踢館,皮埃爾應當出來迎戰(zhàn),但小可愛不敢到紐約跟扎哈羅娃對罵。
會場內(nèi)更是熱鬧,美國駐聯(lián)合國公關大使格林菲爾德試圖將辯論會拉抵到吵架會的水準。
她對拉夫羅夫說:我想看著你的眼睛--當你看著手機的時候……
她意思是拉夫羅夫心虛,“你為什么不敢看我的眼睛,為什么?”
然后,拉夫羅夫就冷冷地看著她,場面搞得跟老兩口慪氣似的。
格林菲爾德還好沒有把水杯扔過去,不然,安理會保安有得忙了。
當然,美國無法將辯論會變成吵架會,畢竟,除她之外,大家都是文明人,沒必要在安理會潑婦罵街。
中國常駐聯(lián)合國代表傅聰在辯論會上發(fā)言時,直指問題要害:
北約作為冷戰(zhàn)遺留的區(qū)域軍事集團,卻謀求擴大勢力范圍,熱衷于制造虛假敘事,到處拱火澆油,挑動陣營對抗,甚至在烏克蘭問題上向域外國家甩鍋推責、嫁禍于人,這同國際社會勸和促談的努力背道而馳。歷史充分證明,北約的黑手伸向哪里,動蕩和混亂就出現(xiàn)在哪里。
在座有很多北約成員國代表,中國就這樣公開點名北約,讓這些滿嘴“人權、自由、民主”的國家很難堪,但它們也很難反駁。
這兩年來,中國外交部也多次點過北約的名。
這表明中國對北約是非常警惕的。
北約企圖向亞洲擴張,在剛剛結束的北約75周年峰會上,它們還在聯(lián)合聲明中首次對中國發(fā)出了威脅。
俄羅斯的歷史經(jīng)驗告訴中國,我們決不能讓北約邁出進入亞洲的第一步。
網(wǎng)上有句話叫:摸著毛熊過河。
大毛熊用血的教訓,替我們一路趟雷,讓我們更加能看清這個世界。
1949年,北約成立。那時蘇聯(lián)對北約是缺乏警惕性的,它沒有全力去阻止歐洲國家加入北約。
斯大林去世后,1954年3月31日,蘇聯(lián)政府發(fā)布外交照會,表示愿意同相關國家研究蘇聯(lián)加入北約的問題。
蘇聯(lián)認為當北約范圍擴大后,它在歐洲就將失去侵略性。
1954年10月23日,北約回應了蘇聯(lián),北約成員國在法國簽署了《巴黎協(xié)定》,核心內(nèi)容就是允許西德(聯(lián)邦德國)重新武裝。
蘇聯(lián)這才緊張起來,為了應對這一威脅,1954年11月29日-12月2日,蘇聯(lián)在莫斯科召開了“歐洲安全與和平會議”,也就是華約籌備會。
參加國有:蘇聯(lián)、波蘭、東德(民主德國)、匈牙利、羅馬尼亞、捷克斯洛伐克、保加利亞、阿爾巴尼亞。
為了壯大聲勢,蘇聯(lián)邀請中國作為觀察員參會,但中國并不想加入軍事集團。
1955年5月14日,上述國家(除中國外)在華沙簽署共同防御條約。
從此,北約與華約在歐洲對峙了幾十年。
也就是說,華約的成立是被動的,因為蘇聯(lián)錯過了強力阻止北約成立的機會。
美國則以華約出現(xiàn)為由,顛倒黑白說北約是為了對抗華約而存在的。
蘇聯(lián)解體,華約解散,俄羅斯成了一個獨立國家。
美國就開始給俄羅斯挖坑,不僅要它不反對北約的存在,還計劃將北約擴大化。
那時,莫斯科相信,只要擁有了“民主自由”,就會擁有和平。
美國成功地麻醉了葉利欽。
1994年,在布魯塞爾舉行的北約45周年峰會上,美國首次提出“北約東擴”計劃,并建議俄羅斯簽署“和平伙伴關系”。
葉利欽同意成為北約的“和平伙伴”,主動將繩索套在自己脖子上。
等到1996年俄羅斯總統(tǒng)大選一結束,美國便在1997年7月馬德里峰會上啟動了北約東擴進程。
北約吸收新成員的標準居然變成了“價值觀”,這種鬼話連西歐國家都不敢信,俄羅斯卻還是相信了。
由于俄羅斯沒有反對,波蘭、捷克、匈牙利壯膽申請加入北約,1999年3月12日,三國正式加入北約,16+3=19。
俄羅斯以為這樣就可以結束了,它在西方的花言巧語下喪失了警惕性。
而美國的坑卻是越挖越深。
俄羅斯明明在地緣政治上作出了重大讓步,但西方媒體卻開始制造“俄國威脅論”,為北約第二輪東擴營造氣氛。
1999年4月,北約迎來50歲生日,再次宣布接受羅馬尼亞、斯洛文尼亞、保加利亞、斯洛伐克、波羅的海三國加入北約的申請。
俄羅斯發(fā)表了軟弱無力的聲明:北約東擴不能對俄羅斯安全利益造成影響。
北約當然說不會,這可是“價值觀”同盟。
2001年7月2日,北約成員國外長發(fā)表聯(lián)合聲明:北約只考慮申請國家的意愿,而不必考慮其他因素,讓所有希望加入北約的國家都能如愿以償。
這是對新總統(tǒng)普京的試探,言下之意就是東歐國家是否加入北約,不需要考慮俄羅斯的立場。
立足未穩(wěn)的普京沒有做出強硬反應,但迎來的卻是美國的得寸進尺。
而跪在西方面前的俄羅斯媒體卻在告訴俄羅斯人民:北約擴大是民主自由的結果,民主國家不會威脅俄羅斯,只有更加緊密地擁抱民主,俄羅斯才會被歐洲視為真正的朋友。
第二輪東擴完成后,北約就將手伸向了烏克蘭和格魯吉亞。
2008年8月,俄羅期與格魯吉亞在邊境發(fā)生軍事沖突,俄羅斯終于開始反擊北約的野心了,
接著,普京宣布中止與北約合作關系。
俄羅斯動用軍事力量后,北約便不敢貿(mào)然將格魯吉亞和烏克蘭拉入團伙。
但北約第三輪東擴仍在進行,2009年4月1日,阿爾巴尼亞和克羅地亞加入北約。
2017年是黑山共和國,然后是北馬其頓,今年是芬蘭和瑞典。
目前北約共32個國家,與1997年7月馬德里峰會時的16國相比,剛好增加了一倍。
美國還不死心,它要全面擠壓俄羅斯在歐洲方向的戰(zhàn)略空間,讓其窒息。
于是,爆炸性的沖突發(fā)生了,那就是烏克蘭危機。
這是今天俄羅斯面臨的地緣政治格局,周圍全部是敵人。
但在西方輿論口中,這一切都是俄羅斯“侵略”威脅造成的,它們決不會說美國是如何一步一步擠壓俄羅斯戰(zhàn)略生存空間的。
烏克蘭這個耗材差不多已經(jīng)被打爛了,能耗多久算多久。
美國又想將北約擴大到中國周邊,手段跟當年一樣,先收兩三個,再收四五個……
同時在輿論場極力炒作中國在“威脅”亞太地區(qū)安全。
網(wǎng)上也時不時有人在為北約涂脂抹粉,說什么加入北約的國家是“擁抱文明”。
多看點歷史吧,北約這臺戰(zhàn)爭機器要是進入中國周邊,作為中國人你有好果子吃?
中國不是俄羅斯,我們一定會在第一時間砍斷北約伸向亞洲的黑手。
這不是一時一刻的較量,美國很有耐心,北約花了近30年時間才包圍了俄羅斯,它也愿意花更多的時間來圍堵中國。
作為中國人,當然不會忘了北約還欠著我們一筆血債。
因此,中國對北約的警惕一刻也不能放松。
我們必須把丑話說在前頭,“北約的黑手伸向哪里,動蕩和混亂就出現(xiàn)在哪里”。看看中國周邊有哪個國家敢向北約遞交申請書?
那些為北約涂脂抹粉的人,也該醒醒了,別變成行走的50萬!
「 支持烏有之鄉(xiāng)!」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wǎng)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wǎng)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