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討論與吵架不同,它的確立是需要時間維度即“南墻”的介入。沒有后者,佛的話也沒人聽。
現在會議或網絡上用“邏輯”辯論,這是說不清的。“文革”初,全國的“大辯論”最后還是發展為全國性的“武斗”。這是我經歷過的事,這也是我不愛與人“爭辯”遑論在視頻喋喋不休講道理的原因。有人說這是“爭奪陣地”,這么有失辯證法的“爭奪”最終要適得其反的。讀讀《毛澤東年譜》,老人家批評“四人幫”最多的就是“最高”“頂峰”之類說辭。毛主席反復說不能用形而上學反對形而上學。江青等聽不懂,主席哀其不幸,給總理說:江青這個人沒有多少學問!
四十多年過去了,今天我們的學者吸取教訓了嗎?沒有!今天不僅青年人,越來越多的過了“耳順之年”的老年人也加入網絡“辯論”大軍,而且語言越來越激烈。我只想說:“文革”初期的全國性的“大辯論”發展到全國性的“武斗”,已是前車之鑒。
我對我的研究結論確立是加入時間維度的,對還是錯隔上一段時間就清楚了。我1997年到北京,二十多年前寫的文章對不對?今天歷史實踐結果看看就明白了,如果與今天實踐不符,我都不好意思拿出來遑論出版《張文木戰略文集》。
2022年3月,俄烏沖突開始,我依據歷史唯物主義方法白紙黑字得出結論:普京必贏。這當時即使吵死了也說不清,現在兩年多過去了,結局擺在那里,也沒人爭了,而我前年的文字還在網上放著。
我今六十有七,早過了“耳順”年,現在我越來越淡出那些不加入時間維度的“學術爭論”。有一次在長沙學術會議發言后,有一青年人追上來“請教”,我聽了后說:你錯了。他說“我不這么認為”。我接著就說:那就是我錯了。
錯對哪是在這里爭辯得清楚的,我想孔子說的“耳順”就是這個意思吧。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