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天美英法允許烏克蘭使用自己的武器攻擊俄羅斯縱深領土。作為回應,俄羅斯也對烏克蘭全境進行打擊,而且還發射了洲際導彈。西班牙、意大利、希臘等多個國家為避免被波及,紛紛暫時關閉了駐烏克蘭大使館。大家本想著特朗普贏得大選之后,俄烏戰爭能停下來,現在看事情沒有那么簡單。
特朗普那邊給出的理由是,如果俄烏不聽勸,就分別加關稅。問題是俄烏雙方和美國現在已經沒多少貿易往來了,關稅這招基本不頂用。特朗普最有效的招數可能是拒絕繼續大力援助烏克蘭,把援助烏克蘭的擔子轉移給歐洲,從而讓歐洲的北約成員國提高軍費開支。但這樣無法真正給俄烏帶來和平。
另外俄烏戰爭的局勢和巴以戰爭息息相關。
11月20日上午,聯合國安理會投票表決10個非常任理事國提交的加沙停火決議草案。結果14票贊成,美國一票否決。
中國常駐聯合國代表在表決后的解釋性發言中表示,中方對表決結果非常失望:
“美國獨家使用否決權,粉碎了加沙民眾活下去的一線生機,把他們進一步推向了黑暗和絕望之中。2023年10月18日美國第一次否決時,加沙有近3000平民喪生。當美國第二次否決時,以色列的轟炸已造成17000人死亡。伴隨美國一次又一次的否決,當美國在今年4月18日第五次否決時,加沙的死亡人數已飆升到了34000多人。現在加沙已有近44000人喪生,美國還是毫不猶豫地使用了否決權。
44000人,這不是個冷冰冰的數字,他們可能是一個未成年的孩子,一位還在哺乳的母親,或是一個家庭的頂梁柱。每個人的逝去,對僥幸活下來的親人而言,意味著永遠的傷痛。人們會問,巴勒斯坦人真的命如草芥,一文不值嗎?難道44000人的死亡也換不來美國一點點的同情心嗎?到底還要死多少人才能讓他們從裝睡中醒過來?”
美國給出的解釋是,停火之前必須釋放全部人質。
問題的關鍵就在于釋放全部人質。以色列一口咬定,是哈馬斯先襲擊以色列,以色列必須要回全部人質。實質上,哈馬斯高層基本上全被以色列清除了。俗話說,冤有頭債有主,以色列已經基本上把仇報完了。
為什么沒法釋放人質呢?
一方面,哈馬斯可能認為人質是自己手中的牌,如果手中沒有了人質,以色列會毫無顧忌地推平加沙地區。
另一方面,可能部分人質已經不在人世了,根本就沒法釋放。戰爭打了那么久,巴勒斯坦死了那么多人,哈馬斯自己的領導層都被斬殺掉很多、還能保護人質的安全?加沙地區的哈馬斯指揮官辛瓦爾死后被解剖,發現胃里只有很少的糧食。這表示哈馬斯自己物資都難以保障,如何能保障人質的安全?
所以部分人質可能已經不在了,以色列和美國堅持要釋放全部人質,這幾乎成了一個死結。如果美國和以色列堅持索要全部人質,那基本上就意味著永遠也不會停火。
特朗普能解決巴以問題么?當然也不能。而且特朗普大概率也會繼續支持以色列,那樣巴以就更難停火了。如果特朗普不去解決巴以問題,卻想解決俄烏戰爭,只能說異想天開。
再回到這個話題上,戰爭為啥停不下來?
戰爭的本質是博弈。
人類歷史本身就是一部戰爭史。
二次世界大戰之后的這幾十年,戰爭相對較少(局部戰爭一直存在)。第一個原因是核威懾,主要大國之間戰爭的結果只能是毀滅,不會有贏家。各大國的實際掌權者都擁有巨額資源,自然不想彼此因為核戰爭而毀滅。
第二個原因在于,科技爆發,物質極大豐富,大家通過和平發展就能獲取財富。但隨著科技發展遇到瓶頸,很多問題再次爆發。
以俄烏戰爭為例,看似地緣問題,實際上是發展問題。蘇聯解體之后,北約大幅東擴,把俄羅斯逼得很痛苦。俄羅斯原本打算擁抱西方,葉利欽時代與普京早期,都想融入西方。俄羅斯一度加入七國集團,把G7變成G8。但是俄羅斯并沒有得到想要的東西,因為俄羅斯既沒有真正融入西方(幾次想要加入北約都被拒絕),又沒法發展自身的經濟。如此一來,俄羅斯感覺自己被西方忽悠了,對北約繼續東擴無法忍受,便有了烏克蘭戰爭。
俄羅斯的想法其實挺幼稚。按照俄羅斯那個塊頭,如何能融入西方?另外西方對沙俄與蘇聯都有恐懼癥,他們想要的是如何削弱俄羅斯,而不是讓俄羅斯得到發展。拜登和民主黨幫助烏克蘭對抗俄羅斯,本質上就是在繼承與發揚西方削弱俄羅斯的思想。
既然西方想要削弱俄羅斯,那俄羅斯就必然和伊朗等國報團取暖,并嘗試在別處牽扯西方的精力。中東戰局,對俄羅斯有利。伊朗是哈馬斯、真主黨、胡塞武裝的幕后大哥,再加上特朗普對伊朗很不友好,那么可以想象,中東很難能平靜下來。
拜登時代,美國既想幫烏克蘭,又想幫以色列,很明顯兩個不可能兼得。現在換成特朗普,也無非就是嘗試著烏克蘭問題先緩一緩。世界的本質并沒有改變。
簡而言之,戰爭無法結束的根源無非三個,其一,是人類天性好戰,有人不打仗就手癢,甚至不挨打就皮癢;其二,人類需要通過戰爭的方式進行博弈,很多人指望發戰場財;其三,總有一部分人認為戰爭可以解決問題,并認為自己會是最后的勝利者,但往往一不小心就成了失敗者。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