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多家網站發表了郝貴生老師的文章《如何認識我們這一代人》。我讀后感覺這篇文章寫得非常好,非常及時,剖析很很深刻。我認為四零、五零后是盤古開天辟最偉大,最幸運的一代。他們這代人是在革命前輩革命先烈流血犧牲埋葬了五千年人吃人的私有制,開創了人類有史以來真正意義上人民當家做主的新社會,并有幸生活在偉大的毛澤東時代,生活在沒有剝削,沒有壓迫的新時代。好多人還親眼見到毛主席,得到主席的接見,這需要多大的福報。中華上下五千年能有此運氣福報的人只有我們的四零、五零后。因此不能只用物質衡量人生的成敗,更不能用現行私有制的價值觀評價自己的一生。如果說后悔應該是自己的后半生,而不是前半生,當后半生看到社會冰火兩重天,自己創造的財富被少數人非法掠奪,千百萬先烈的犧牲付之東流,胡漢山們卷土重來,勞動人民又吃二遍苦,受二茬罪,人民公社解散了,工人下崗失業了,黃賭毒黑社會,拐賣婦女兒童等一系被消滅的社會丑惡現象又全部出現了,毛主席生前的預言全部應驗了。
我認為沒能阻止資本主義的復辟,修正主義的上臺這才是四零、五零后最大的人生遺憾,而不是前半生吃了苦,受了罪,沒能得到相應的物質待遇。因此我對王佑貴等人的歷史虛無主義觀點不認同。知識青年上山下鄉就苦得不得了?就受罪了?那祖祖輩輩生活在農村的農民就不是人?就不苦?他們的苦給誰說?又有誰能理解?知識青年同農村青年相比,誰吃的苦更多?少數知青首先認為自己是城里的,高高在上,以居高臨下的姿態看社會,看人生,認為農民、農村青年就應該吃苦,而自己就應該穿著干凈的衣服,騎著自行車,花前月下談對象。他們認為農村苦,鬧騰著要回城,D為收賣人心滿足了他們的要求,但回城后沒有這么多崗位就業,少數人就游手好閑,無法無天,造成社會的嚴重動蕩和不穩定,最后讓D一個嚴打,好多人都進去領盒飯了。這下可好。比上山下鄉,接受貧下中農再教育舒服多了。那時候可沒縫紉機讓你踩,而是重體力勞動,再也不叫知識青年,而叫犯人。教育你的不再是貧下中農,而是公安武警。王佑貴那些虛無歷史,無病呻吟者們為什么不說說這些。
現在40、50、60、70后普遍都有種認識,認為自己前半生過的太苦太困難,感覺自己吃虧了。其實我們這四代人是最幸福,最幸運的,童年少年青年時代生活在主席時代,雖然物質上貪窮,但大家精神上十分充實,沒有剝削,沒有壓迫,社會公平正義,人人平等,陳永貴一個農民,吳桂賢一個工人能當副總理,放到今天是不可想象的。現在孩子們雖然物質條件比咱們那個時代好多了,但他們精神空虛,生活壓力十分巨大,他們為什么不買房?不買車?不結婚?不生育?要躺平?這是對資本利益集團的無聲抗議,是階層固化,利益固化后無奈之舉。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