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在毛澤東的諸多詩詞中,有兩首是看了照片,乘興而寫的“題照詩”,一首是1961年2月的《七絕·為女民兵題照》;另一首是1961年9月9日的《七絕·為李進同志題所攝廬山仙人洞照》。
在照片上題詩或為照片題詩,俗稱題照詩,源于中國古代傳統的“題畫詩”。這是一種詩畫相結合的藝術形式,在中國畫的空白處,由畫家本人或他人題上一首詩,詩的內容或詠嘆畫面的意境或借機抒發作者的情感。中國畫非常講究“意境”,這種“意境”同中國古典詩詞的“意境”有相通之處。畫中題詩,往往詩畫互補,使詩、畫的意境更加突出、明晰、深遠。在我國,為畫題詩可以追溯到魏晉南北朝時期,晉人顧愷之的《洛神賦圖卷》便是詩畫相結合的典范之作。以后此風漸成,到唐朝就有所謂“無詩不畫”“畫中有詩”“詩中有畫”的理論支持,逐漸形成一種獨特的文學藝術形式。在中國詩詞的長河中,流傳下許多膾炙人口的題畫詩,成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一支奇葩。
為照片題詩,則是中國詩畫藝術的承繼、拓展和延伸。不過,因為照相技術于19世紀中葉(1846年)才傳入我國,所以,題照詩的歷史時間并不久。我國在照片上題詩的第一人,據說是清代的醇郡王奕環,照片拍攝于1863年,畫面是醇郡王奕環和兩個各持刀槍侍衛的合影。奕環為照片題詩沒有題目,應為七律,詩后寫有“醇郡王自題”幾個字。內容不過是自我標榜,并無佳句。再后來,比較知名的題照詩當屬魯迅先生在1931年以《自題小像》為題,附在自己照片的背后,贈送給他的好友許壽裳的一首小詩:
靈臺無計逃神矢,風雨如磐暗故園。
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薦軒轅。
這是魯迅青年時期在日本時寫的一首言志詩,流傳很廣,是研究魯迅早年思想的重要資料。和這同時期的還有瞿秋白自題小像的一首白話詩。
在我們迄今所見到的題照詩中,應該說毛澤東的《七絕·為女民兵題照》《七絕·為李進同志題所攝廬山仙人洞照》兩首詩,開一代新風,堪稱經典。讓我們分別介紹一下。
(二)
七絕·為女民兵題照
一九六一年二月
颯爽英姿五尺槍,曙光初照演兵場。
中華兒女多奇志,不愛紅裝愛武裝。
在1960年冬的一天,毛澤東的機要員小李送文件到菊香書屋。毛澤東見了問:“小李,你參加民兵了嗎?”小李答:“參加啦!”毛澤東問:“你為什么要參加民兵?”“響應主席的號召,全民皆兵唄!”小李隨手從口袋里一個筆記本內拿出一張訓練時拍的照片給毛澤東看。毛澤東坐在椅子上,饒有興趣地端詳著,見照片上小李穿著藏藍色西褲、白色棉布襯衣掖入長褲,她剪著短發,右手扶著步槍,昂首站在樹旁,有明凈的藍天和遠山相襯。
◆《七絕·為女民兵題照》
毛澤東不覺贊嘆:“好英武的模樣喲!”他放下照片,點燃一支煙,望著窗外,沉思了一會兒,說:“給我拿支筆來。”小李遞給他一支鉛筆,毛澤東順手拿過一本他看過的地質常識書,翻到半頁空白處,于是就有了這首《七絕·為女民兵題照》的詩。
此詩短短28個字,寫出了一身戎裝的中華兒女苦練殺敵本領的颯爽英姿。贊賞之情,溢于言表。在這首詩中,毛澤東沒有局限于照片上的具體人物,“中華兒女多奇志,不愛紅裝愛武裝。” 由個別(小李)到一般,對整個中國青年一代的保家衛國的精神風貌和志向作了高度概括和評價。
作為題照詩,不宜也不能太長,一般都是采用絕句的形式。而好的絕句,雖僅僅4句,包容量卻要大,要言簡意賅。要善于攝取生活的片斷,抓住瞬間的感受,反映豐富的現實,表現深刻的思想內涵。毛澤東在此題照中,聚焦贊美“女民兵”,表現出多層的含義:一是贊美社會主義新中國新婦女新青年全新的精神面貌。“不愛紅裝愛武裝”,通過對女民兵的贊美,集中地揭示出中華兒女嶄新的精神面貌,表現出毛澤東對青年一代的熱愛、期望和親切教導。毛澤東在不同場合,多次鼓勵女青年說,要做花木蘭、穆桂英,不要學林黛玉。二是對全民皆兵的關切。“全民皆兵”是毛澤東人民戰爭思想的重要內容。1958年9月29日,毛澤東在巡視大江南北后對新華社記者談話時曾這樣說:“帝國主義者如此欺負我們,這是需要認真對付的。我們不但要有強大的正規軍,我們還要大辦民兵師。這樣,在帝國主義侵略我國的時候,就會使他們寸步難行。”此詩寫作緣起就是他了解身邊工作人員的民兵軍訓情況。連毛澤東的身邊人員都無一例外地參加軍訓,可見,民兵工作普及的深度和廣度。
此詩在藝術上也很有特點。此詩既是題照詩,是即景為詩,但境界開闊遼遠,思想內涵豐富,給人以想象的空間;用語雅潔爽朗,明快秀麗:詩人善于捕捉形象,運用白描手法,聚焦一點,簡筆勾勒,突出女民兵的英姿和神韻,如聞其聲,如見其人;在敘述表達上,采取靜觀的視角,描寫所見所想,由靜而動,由景而情,由情入理,堪稱妙手天成。全詩給人一種獨有的革命的現實主義和浪漫主義的神韻和美感。
(三)
毛澤東于1961年9月9日在廬山寫的《七絕·為李進同志題所攝廬山仙人洞照》:
暮色蒼茫看勁松,
亂云飛渡仍從容。
天生一個仙人洞,
無限風光在險峰。
這在毛澤東詩詞中有重要位置的絕句,被廣泛引用。因此,準確、正確地解讀就尤為重要。
◆《七絕·為李進同志題所攝廬山仙人洞照》
仙人洞為廬山名勝之一,在牯嶺之西的險峰懸崖佛手巖下,洞高約七八公尺,深廣各約十公尺,相傳為呂洞賓學道修仙處。洞旁有塊凌空而立的蟾蜍石(因形象而得名),右側刻有“縱覽云飛”四字。石旁有蒼勁奇秀的古松。仙人洞、奇石、勁松、飛云,構成廬山獨特的一幅峻美奇秀的景觀,是游廬山者必去之處。照片所攝,是從仙人洞遠望西北方錦秀峰的景觀,畫面上方有蟾蜍石和幾支古松枝作為點綴,左下方為錦秀峰白鹿升仙臺及御碑亭的黑影,中部大片空間則為暮色的層層流云。
照片告訴我們的是暮色蒼茫,飛云流動,蒼松挺拔,自是一種引人入勝、令人遐想的意境。
此詩因為寫于1961年9月,又是在廬山開會的時刻,許多人把它同當時的國內國際形勢聯系起來解讀,這樣雖無不妥,但其中有些“聯系”未免失之牽強,致使失去了詩的應有的哲理情趣。當時普遍流行這樣一些解讀:松樹在暮色蒼茫中傲然挺立在山崖上,一陣陣亂云飛過,更顯堅毅挺拔……作者將當時的國際國內形勢比作“暮色”“亂云”。而“勁松”則是作者自喻和象征敢于堅持真理、不懼怕外來壓力的中國人。“亂云飛渡”則象征著多方面的困難,“仍從容”是講無產階級戰士像挺拔的松樹,在飛渡的亂云中依然不改本色,屹立不動。
這樣解讀雖然說得通,但是錯了。主要問題之一是不清楚毛澤東所寫的“亂云飛渡仍從容”句的本意。針對這種情況,早在1964年,毛澤東借接見并解答《毛主席詩詞》的英譯者問的機會,就“亂云飛渡仍從容”句當時的誤解、誤讀,作了明確的說明。毛澤東當時對主持翻譯工作的袁水拍等人說:“是云從容,不是松從容。”1974年10月27日,袁水拍因擔心10年前未聽清楚毛澤東的回答又寫信求證,“是松從容還是云從容?”毛澤東的秘書張玉鳳給回了一張便條:“關于‘亂云飛渡仍從容’一句,主席說‘是指云從容,他喜歡亂云’。”(胡為雄著《毛澤東詩傳》 中共中央黨校出版社 2014年9月 第247頁)
雖然“詩無達詁”,有些詩和詩句可以作多種解讀,不宜強求統一。但是,對毛澤東兩次親自出面,親自明確解釋的重要詩句,我們還是應該尊重作者的原意為好。遺憾的是對此句,至今仍有錯解錯用的現象。
現在讓我們回到原詩:頭兩句寫照片上的景觀。“暮色蒼茫”“亂云飛渡”“勁松”凌空,大自然的景色構成了一幅獨特的動態的意境,令人遐想。緊接的后兩句寫照片外的景觀。作者順勢筆轉仙人洞,以“天生”二字感嘆自然力量所造景觀之奇,結語一句“無限風光在險峰”,令人擊節拍案,將全詩推向意境的頂峰,讓一個短短四句的小詩,一下變得意蘊無窮。這是全詩的“詩眼”, 文出意外,又在意中。這是對仙人洞的贊賞,是對前面“暮色蒼茫”“亂云飛渡”“勁松”景物的概括和評價?是,又不全是。它深層的意蘊是對人生的感悟。是生活的哲理!通觀全詩,作者借景喻理,借物達情,意境深遠,氣度恢宏,含蓄蘊藉。看似平易,實則精深。
筆者竊以為,欣賞此詩,也不妨將全詩看作“倒裝句”,后面兩句放在前面解讀,會另有一番情趣。——大自然造就的仙人洞,因為地處“險峰”,所以有“無限風光”——暮色中的仙人洞附近,身旁有長在懸崖峭壁上的蒼勁古松,有從容而過的“亂云”。這樣一幅暮色的壯美風光只有在仙人洞這樣地處“險峰”的地方才能看得到。
“詩言志”。詩人這里借景抒情、借景言志。意象明麗,而暗含哲理。讓我們探尋一下詩中蘊含怎樣一種人生的哲理思考。
首先,這“無限風光在險峰”,是贊美仙人洞,同時是借喻表達一種人生境界。這不由使我們想起了唐朝幾位詩人的 “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杜甫),“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緣身在最高層” (王安石), “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王之渙)這些名句。而“無限風光在險峰”的內涵和意蘊,又遠超這些名句一籌。它告訴我們無論做什么事,都要有登“險峰”、處“險峰”的胸襟和氣魄。王安石說過:“世之奇偉、瑰怪,非常之觀,常在于險遠,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游褒禪山記》)“無限風光在險峰”,這也是毛澤東自己的人生體驗,一種人生境界。無論是在他的政治生涯中還是在指揮千軍萬馬的軍事生涯中,都往往出人意料地多次登“險峰”、處“險峰”而游刃有余。例如,長征中毛澤東指揮的四渡赤水,紅軍在蔣介石的幾十萬大軍圍追堵截的縫隙中游走,最終成功地甩開了蔣軍的圍追堵截,勝利北上;1945年毛澤東去重慶同蔣介石和平談判,這無異于進虎穴龍潭般的“險峰”;解放戰爭時期胡宗南以三十萬大軍進攻陜北延安,毛澤東力排眾議,堅定地留在陜北,僅以不到三萬的軍隊同胡宗南的大軍周旋;新中國成立初期,敢于出兵抗美援朝,同以美國為首的“聯合國軍”兵戎相見等等,都是各種形態的“險峰”。
“無限風光在險峰”,也是鼓勵人們樹雄心,立大志,發揚大無畏的精神,勇敢地去攀登高峰,去領略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勝利的大好風光。偉大的導師馬克思說過:“只有不畏勞苦沿著陡峭山路攀登的人,才有希望到達光輝的頂點。”我國的科學家和工程技術人員,遵照偉大領袖和導師的教導,樹雄心,立大志,在極端艱苦困難的條件下,發揚艱苦奮斗、自力更生的精神,不畏艱險,勇攀高峰,不僅獨立地研制出兩彈一星,而且成功地發射了載人宇宙飛船,把我國的航天員送上太空,去領略太空的無限風光。其實不僅科學技術,小至個人的工作與學習,大至國家的建設和發展也無不如此。
其次,“亂云飛渡仍從容”,廬山的山腰、山頂,經常有千姿百態的流云經過。流云是廬山的一景。暮色中觀看,另有一番情致,一個“飛渡”,把流云寫活了。“仍從容”這是詩人用特有的眼光,觀察事物,亂云不亂!它表面講的是云的一種狀態,實際是在講運動中的客觀事物的一種常見狀態——似亂而不亂,亂而有序,亂而有“勢”。這既是事物發展的一種辯證法,也是我們觀察事物應有的一種辯證思維。即:看事物切忌表面性、片面性,不要被事物的表面現象所迷惑,要透過現象看本質。從“亂”的外表中看到不亂有序的事物本質,就是一種基本的方法。要言之,“亂云飛渡仍從容”,明寫一種自然現象,實際是講一種哲理。許多事物,特別是革命時期的群眾運動,看似“亂云”,但似亂不亂,是有其內在規律的,是“從容”的。因此,毛澤東說他喜歡“亂云”。這表現了一個重要的哲理,也是一個革命家的獨特思維和情懷。當年郭沫若曾問毛澤東:“亂云何指?”毛澤東答:“大躍進和人民公社運動。”(《廬山:1959》,彭程 王芳 解放軍出版社 1988年 第189頁)這聯系當年他的心情,就可以知道他為什么這么寫了。
還有,“暮色蒼茫看勁松”,勁松在暮色中更能顯現出它的挺拔俊偉。“暮色”是一種天氣,如果這里也指一種政治氣侯,那么,這句就蘊含一種深刻的哲理了。這讓人們想起“疾風知勁草,板蕩識誠臣”。這里毛澤東可能也是有感而發:當年毛澤東已經是68歲高齡,已進入暮年。盡管當時中國的經濟受到一時的挫折,但他帶領全國人民盡快擺脫積貧積弱的狀態的雄心沒變。他常常吟詠并向人們推薦曹操的詩“烈士暮年,壯心不已”(見《龜雖壽》)。毛澤東十分強調“詩言志”,這是不是一種“言志”呢?
總之,這首題照詩,每句都是一語雙關,明贊仙人洞風景,實際講的是一種人生哲理和客觀事物運動發展的辯證法。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