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清華大學美術學院責任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國工業設計協會副理事長兼學術和交流委員會主任柳冠中針對近年來不斷涌現出來的無人飛機、無人駕駛、無人商店、無人酒店、無人銀行等無人科技,提出了一個很嚴峻的問題:
"科技不要人了,我們還要科技干嘛?科技什么都做的到,可我們要不要這么做,我們要有自己的思想,不能什么都靠科技。”
柳教授提出的這個問題,在網上引起兩個極端爭論。
一種觀點認為,科技是第一生產力,無人科技可以提高工作效率、降低成本、增強安全性、提高靈活性和自主性,以及拓展新的應用領域,從而促進生產力的發展。
一種觀點認為,科技是把雙刃劍,發展科技應該以人為本,無人科技的廣泛應用,將導致大規模失業,造成社會不穩定。
對這兩個觀點,筆者都認可,并由此想起了毛主席說過的一句話:“如果路線錯誤,知識越多越反動。”
我們稍加改動的話,就會變成:如果路線錯誤,科技越多越反動。
無人科技有沒有應用的必要呢?
當然有必要。
由于機器人和無人機等無人科技能夠嚴格按照程序執行任務,不會犯錯,不用休息,從而極大提高了工作效率。比如,無人機在農業中的應用,一臺植保無人機每小時噴灑的面積可以達到50畝,作業效率相當于人工作業的50倍,即省時,又省力,還省材料。
另外,無人科技可以承擔對人的身體和生命存在高度危險的工作。比如,無人機火災救援,機器人在核輻射環境下進行檢測和清理工作等。這不僅可以提高效率,還能降低人員傷亡風險。
無人科技的應用有沒有消極作用呢?
答案是肯定的,而且非常大。
像無人駕駛、無人商店、無人酒店、無人銀行這樣的無人科技,最大的壞處就是造成大量的駕駛員、服務員、柜員失業,從而加大社會就業壓力,影響居民收入,導致經濟發展困難。這也是廣大網友最擔心的問題。
試想一下,當制造業、加工業、服務業都被無人科技取而代之的時候,還有幾個人能找到工作?
沒有工作,沒有收入來源,拿什么來生活呢?
當50%的行業進入無人技術時代,意味著50%的人口失業。50%的人口沒有經濟來源,整個經濟體系就會直接崩潰。
整個經濟體系崩潰的后果有多嚴重,就不用說了。
無人科技的利弊可以說是半斤對八兩,那該如何取舍呢?
如何取舍,得看走什么路線。
科技發展,包括無人科技發展,能有效促進社會生產力的發展,這是毫無疑問的。而我們理想中實現共產主義的根本條件和基礎,就是社會生產力的高度發展。因此,大力發展科技,不斷促進社會生產力向更高層次發展,是實現共產主義的必由之路。
但是,在發展科技的過程中,最首要的問題,是路線問題。
如果科技被資本掌控利用,為資本服務,那必定是科技越多越反動。
因為資本掌控的無人科技越多、應用越廣,失業的人口就越多,社會矛盾就越尖銳。
但如果科技被國家利用,為人民服務,那科技就會越多越進步。
為什么這么說呢?
舉一個最簡單的例子。資本開一家無人超市,目的是為了節省用工成本,從而實現利潤最大化。這最大化的利潤最后進了誰的腰包呢?
自然是資本的腰包。
同樣,國家開一家無人超市,也可以節省用工成本,也可以實現利潤最大化。這最大化的利潤最后流向哪里了?
流進國庫了。
以此類推,當各行各業大部分利潤都流進國庫,國家就可以用全免住房、醫療、教育、養老等高福利和工作分配、轉移支付等措施來保障人民群眾高水平的生產生活。
這,是我們的理想,也是我們曾經在走的路。
遺憾的是,現在科技發展十分迅猛,卻大部分被資本掌控利用了。
也就難怪柳冠中教授對此憂心忡忡了。
因為資本掌控利用無人科技,就是在自掘墳墓。
所以,這樣的無人科技,不應支持,而應取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