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 語
自1999年被初次研發以來,黃金大米便被標榜為“每年可拯救百萬孩童”的靈藥,假如正如挺轉科學家吹噓的那樣,菲律賓人民為什么還要起訴反對呢?事實是,黃金大米不僅無法解決維生素A缺乏,還存在很多安全隱患,比如所含蛋白質與蛇毒同源。推廣者還宣稱種植Bt茄子可以完全不使用殺蟲劑,但根據孟加拉農民的反饋,種Bt茄子所需的殺蟲劑和殺菌劑反而更多了。
為了擺脫種子公司的控制和基因污染的危害,許多小農加入“菲律賓農民與科學家發展聯盟”(MASIPAG),組織起來共同捍衛糧食安全和主權。經過MASIPAG一年多的上訴和斗爭,4月18日,菲律賓法院裁定商業推廣黃金大米(Golden rice)和Bt茄子違憲的判決,法院還勒令菲律賓政府撤銷此前為轉基因黃金大米及Bt茄子發放的生物安全許可,并叫停一切相關商業活動。
然而,被告方及其背后的農業資本又豈會善罷甘休?MASIPAG表示這遠非終極勝利,也不會止步于法律上的勝利,而是旨在建立一個更具彈性和公平的糧食系統滋養人類和地球!
文章來源 | 食通社foodthinkchina
作者|zeen@食通社
責編|天樂@食通社
轉載編輯 | 侯自
后臺編輯|童話
轉基因大米到底安不安全?為何不能輕易上市?4月18日,菲律賓法院裁定商業推廣黃金大米(Golden rice)違憲的判決,再次顯示出社會各界對轉基因主糧作物的審慎態度。
法院還勒令菲律賓政府撤銷此前為轉基因黃金大米發放的系列生物安全許可,并叫停一切相關商業活動。
這份長達143頁的判決對原告方——以“菲律賓農民與科學家發展聯盟”(MASIPAG)為首的民間組織和農民群體而言是巨大的勝利。這意味著造勢炒作了二十多年的黃金大米被成功攔在商業化門檻之外,不能商業化種植和流通,更不能被端上菲律賓人的餐桌。
一周后,食通社在馬來西亞的一個行業會議上見到了來自MASIPAG的依萊索·如佐(Eliseo Ruzol)和勞羅·迭戈(Lauro Diego),詳細了解了這一勝利的前因后果?! ?/p>
在大會上分享勝利消息的依萊索(右一)和勞羅(右二),屏幕右邊的英文解釋了菲律賓法庭所依據的“審慎原則”|圖片來源:食通社
現任MASIPAG研究員的依萊索參與了此次訴狀的撰寫,稻農勞羅則是在訴狀上簽名的農民代表。他們作為親歷者參與了一年多以來大大小小的庭審,見證了持續十幾年的轉基因黃金大米風波。
1?
黃金大米:靈藥還是毒藥?
黃金大米,即通過基因工程改造使稻米胚乳部分含有β-胡蘿卜素,因其通體微黃而得名。
β-胡蘿卜素在人體內會被進一步轉化為維生素A,可解決在非洲和東南亞兒童群體中多發的維生素A缺乏問題。因此,自1999年被初次研發以來,黃金大米便被標榜為“每年可拯救百萬孩童”的靈藥,它的研發者英戈·波特里庫斯也高調登上當年《時代》雜志的封面?! ?/p>
左:波特里庫斯登上2000年《時代》雜志封面;
右:黃金大米|圖片來源:國際水稻研究所
然而,靈藥在亞洲——也是水稻主要生產和消費地區——的推廣之路并沒有想象中順利。
來自至少8個亞洲國家的30多個組織很快就建立了“制止黃金大米網絡”,從科學、法律、科普、群眾動員和街頭政治各個層面采取行動。菲律賓是反對最為強烈的國家。4月的勝訴只是這場持續20多年的漫長戰役中的最新一場勝仗。
為什么黃金大米會遭遇菲律賓民眾的激烈反對?
這很大程度上要歸功于菲律賓科學家、公益律師和農民組織的密切合作。
一直站在反對黃金大米最前線的菲律賓機構MASIPAG由一群關注農業和農民利益的育種學家創辦于1985年。當年,這群科學家發現,同在菲律賓的國際水稻研究所推廣的以雜交水稻和農藥化肥為特征的“綠色革命”不但沒有讓菲律賓農民走出貧困,反而帶來的環境污染、公共健康、遺傳資源喪失等問題。他們進而反思,到底什么樣的技術能夠真正有利于農業和農民。
很快,MASIPAG就成為一個以農民利益為先的NGO和科學家網絡,通過開展生態農業和育種培訓,讓農民掌握生產的自主權。他們一開始就介入了反黃金大米的社會運動,在菲律賓的農夫市集、中小學組織了無數場公開宣講和論壇。
2018年,MASIPAG組織農民前往
菲律賓農業部門口抗議黃金大米
勞羅就是在這樣的宣講中發現,辨明黃金大米的荒謬,需要的僅僅是一點常識。
“很多天然食物所含β-胡蘿卜素都比黃金大米高,包括我們常吃的南瓜和胡蘿卜,含量最高的是紅薯。”勞羅告訴我們。“而且儲存和烹飪都會加快黃金大米里的β-胡蘿卜素流失。”
今年55歲的勞羅來自菲律賓中部呂宋島。除了種水稻,他還經營著幾畝坡地,種菠蘿、木瓜、香蕉和各色蔬菜,是東南亞典型的傳統小農:食物首先滿足自己的需求,多余的再拿去市場上換錢。
一直在實踐多樣化種植的勞羅非常認同MASIPAG反對黃金大米作為營養解決方案的基本立場:從新鮮蔬果中攝入β-胡蘿卜素,確保人人都能吃到健康且多樣的食物,才能從根本上解決營養不良和隱性饑餓。為什么要舍近求遠呢?
黃金大米所含β-胡蘿卜素遠遠低于紅薯、胡蘿卜等蔬果,在儲存和烹煮過程中還會進一步流失|圖片來源:MASIPAG
2018年,包括MASIPAG在內的亞洲多國科學家、農民和公益機構在一場反對黃金大米的記者招待會上展示富含β-胡蘿卜素的生鮮蔬果 |圖片來源:食通社
事實上,每克黃金大米平均所含β-胡蘿卜素只有3.57微克,是紅薯173微克的一個零頭。MASIPAG等原告方專家證人在庭審中表示,如果只靠黃金大米攝入維生素A,成年人每天必須吃掉20公斤米,相當于中國人均每年食用大米的1/3,這顯然是不可能的。
要命的是,黃金大米不僅無法解決維生素A缺乏,還存在很多安全隱患。
MASIPAG的作物科學家麥地那博士(Dr. Charito Medina)在公開的毒理學報告中發現,黃金大米表達出的CRTI蛋白質與蛇毒中的三種毒素同源。他指出,大米是菲律賓人的主糧,必須就其慢性毒性開展長期喂養和代際實驗。評估方只憑急性毒性測試結果草草得出黃金大米安全的結論,實在太不負責任。
除了β-胡蘿卜素,黃金大米也表達出其他類胡蘿卜素,它們是否會產生抗營養因子甚至毒性?報告對此只字未提。
正因為轉基因技術存在種種不確定性,國際生物多樣性公約在21世紀初通過并生效了《卡塔赫納生物安全議定書》。作為《議定書》成員國,菲律賓有義務立法或制定相應的監管政策,降低轉基因技術的潛在風險。
根據菲律賓現行法規,轉基因作物無論是開展田間試驗,還是作為食物、飼料或經加工后直接使用以及商業推廣,須經農業部與各政府部門及利益相關方進行充分風險評估,才能獲發生物安全許可(Biosafety Permit)。
菲律賓2016年生效的針對轉基因作物和產品的管理辦法,以1987年憲法和《卡塔赫納生物安全議定書》為根據|圖片來源:食通社
2019-2021年期間,菲律賓農業部不顧民間反對聲音,先后為菲律賓水稻研究所、國際水稻研究所和洛斯·巴尼奧斯大學發放了包括商業化黃金大米在內的4項生物安全許可。
然而,許可依據的各項評估都顯示證據不足。除了上文提到的毒理學報告,MASIPAG發現由衛生部牽頭的健康風險評估也是敷衍了事:問卷48個問題中有多達44項答復為留白或不適用。
此外,評估小組中也沒有來自伊莎貝拉省——黃金大米試驗田所在地的社區推選代表,不符合菲律賓的法律規定。
以上任何一條都足以取消生物安全許可的合法性。
2022年,在農業部系統中申訴無果后,MASIPAG和綠色和平等組織決定于當年的世界饑餓日10月16日提交訴狀,以違反1987年憲法規定“個人享有健康環境的權利”為由,將違規發放生物安全許可的菲律賓農業部、農業部種植辦、環境和自然資源部、衛生部,及從事黃金大米推廣的菲律賓水稻研究所和洛斯·巴尼奧斯大學,推上了最高法院的審判席。
2?
潘多拉魔盒
推動反黃金大米公眾教育的MASIPAG常常被對手方扣上“反科學”的帽子。
哲學專業畢業的依萊索2020年加入MASIPAG后發現,同事們遠非“反科學”。團隊成員不僅包括育種學家、生物學家在內的科學家,能仔細審閱相關的科學研究,而且在反對黃金大米的戰役中,也緊扣國內和國際法律文件,把轉基因推廣方不負責任、不合規的做法曝光出來。
除了對人體健康的影響,評估轉基因作物是否安全還應考慮對環境、生態系統和社會經濟帶來的潛在后果。菲律賓法院認為,以MASIPAG為代表的原告方做出了更有說服力的陳述。
很多環保和保衛生物多樣性的團體反對轉基因的重要原因就是基因污染。在菲律賓的這次庭審中,原告方證人,有機小農杰泰(Mae Jethel Kapunan)也提出了他的擔憂。
他25年前從常規農業轉型做有機農業,主要種植黑米等傳統品種水稻,并且取得了菲律賓有機認證。根據規定,他不得使用化學投入品和轉基因種子。如果周邊開始種植黃金大米,很難保證那些種子不會混進自己的稻田。另外,水稻雖是自花授粉,也有5%的異交率,如果出現基因污染,他經營多年的生意將毀于一旦。杰泰還擔心,假如不分開加工,黃金大米一定會污染碾米的生產線。
根據規定,政府不僅要在發放生物安全許可前進行充分的風險評估,發放后也必須實施跟蹤監測,比如判定是否存在杰泰擔心的基因污染的可能性。
此前,被告證人在庭審中多次表示黃金大米沒有基因污染的風險,卻在盤問中不得已承認,農業部還未實施相關監測,他的信息來源只是書面文獻,尚無實證。
事實上,基因漂移導致的雜交污染很常見,也非轉基因作物獨有,但后者的不確定性和危害遠高于自然生態系統中本來就有的基因型。
由基因工程引起的變異很可能影響任意一段基因或基因的調控序列,引起意料之外的基因變異,進而影響基因表達。形象地說,就好比打開了潘多拉魔盒,我們永遠不知道一個變異所引發的下一個連鎖反應是什么。
以孟山都1997年研發獲批的CZW-3轉基因南瓜為例:植入抗病毒基因后,南瓜的β-胡蘿卜素降低了68倍,鈉含量則上升至原來的4倍。
黃金大米的微黃外表和產量降低也是意料之外的變異。據菲律賓水稻研究所最新數據,2022-2023年連續三個收獲季,試驗田黃金大米產量都沒有達到宣稱的4噸/公頃(相當于畝產533.33斤),比同基因系水稻畝產低1/3,出產折算市價后甚至無法回本。
MASIPAG的訴狀還援引了1999年印度轉基因抗蟲棉的例子。在最初的設計中,蘇云金芽孢桿菌蛋白(Bt)應該在棉花花苞中起到抗蟲作用。兩年后卻證實,其基因表達轉移到了根、莖、葉部分,結果造成棉花大規模減產,許多棉農負債自殺。有鑒于此,印度政府已經禁止了Bt茄子的落地推廣?! ?/p>
推廣者宣稱種植Bt茄子可以完全不使用殺蟲劑,但根據孟加拉農民的反饋,種Bt茄子所需的殺蟲劑和殺菌劑反而更多了|圖片來源:洛斯·巴尼奧斯大學
充分聽取雙方陳述后,菲律賓最高法院于2023年4月23日做出了有利MASIPAG等原告方的裁決。上訴法庭更于今年4月18日維持原判,重申了審慎原則(precautionary principle):“如果在確定人類活動與環境影響之間的因果關系方面缺乏充分的科學確定性,則必須通過應用預防原則來解決案件。”
法庭進一步指出,政府的角色“不應只是批準現代生物科技的使用,而要為了人民的福祉,促成生物科技安全、負責任的使用。”
由于黃金大米和Bt茄子將被直接食用,消費監督機制也是本案的核心關注點。幾位法官輪番發問,要求被告證人回答:消費者怎么知道自己買到的是不是Bt茄子?一旦出現食品安全事故,如何有效投訴?
由于被告堅持這兩種轉基因作物和常規品種的“實質等同”(substantial equivalence),沒有建立任何標簽和溯源機制,因此消費者無從分辨。
被告證人還表示,只有對評估文獻提出反對意見,政府才會重新開啟風險評估流程。說到這里,連法官也聽不下去了,表示監督門檻高得有些不切實際了。
因此,上訴法庭同時發布了“持續履行義務令狀”(writ of continuing mandamus)。這意味著舉證責任從消費者和使用者,回到了轉基因的推廣者一方——除非呈上對人類健康和環境無害的確鑿證據,否則不予發放相關資質。
3?
擺脫控制的出路
勞羅還有一個反對黃金大米的原因。轉基因作物不能留種,而且存在基因污染的風險。他擔心有一天,自己辛苦保育的傳統水稻和茄子品種將被污染,他也被迫要回到外購種子的老路上。
當年,正是常規種植高昂的外部投入促使他向有機種植轉型。
2015年,勞羅和周邊有機小農成立了自組織加入MASIPAG,他經常培訓農民生態種植的技術|圖片來源:食通社
化肥50公斤,2000比索。種子,1500比索。勞羅扳扳手指給我們算了一筆賬,他指的是那幾畝稻田每年所需投入。3500比索折合成人民幣大約380元,考慮到他每個收獲季還要給地主上繳8袋稻米,也算一筆不小的開銷。
沒錯,勞羅是一個佃農。依萊索告訴我們,菲律賓的小農十個里有七個是無地農民,要向地主繳納實物地租,“簡直太中世紀了,對吧?”
從殖民時期開始,大地主就掌握了菲律賓絕大多數土地。解殖后的菲律賓政府多次進行土地改革,比如把實物地租降低到25%,并從地主手中贖買土地賣給佃農,農民失地問題依然積重難返。
MASIPAG的長期合作伙伴“菲律賓農民運動”(KMP)一直活躍在為農民爭取地權的前線。MASIPAG則另辟蹊徑,通過連接科學家和農民,幫助農民自留自育傳統品種,開展低投入的生態農業技術培訓,讓農民減少對化肥農藥種子的外部投入品的依賴。
依萊索認為,擁有選擇生產資料和生產方式的自主權,農民的生計才能得到改善,這與為農民爭取地權殊途同歸。
這也是MASIPAG首任項目協調員,農學家佩費克托•文森特(Perfecto Vicente)曾對農民說的:“對你來說,最重要的是自由······免于化工和種子企業控制你的自由。這種自由既是你的權利,也是你的特權。如果你能保留和培育自己的種子,你才是強大的。”
MASIPAG首任項目協調員佩費克托•文森特
和他的名言|圖片來源:MASIPAG
勞羅就是加入MASIPAG后學會育種的。他認為農民自己提純復壯的傳統品種適應性更好,更能抵御極端天氣,“家人的糧食安全”才會有保障。
經過近40年的努力,MASIPAG培養了70多名像勞羅這樣的農民育種家,成功保育了2000多個水稻品種,包括600多個傳統水稻品種,506個農民自育稻種,以及1299個MASIPAG科學家改良的稻種。
MASIPAG水稻種子田的負責人博尼和活態
保育的2000多個水稻品種|圖片來源:食通社
4?
持久戰
接受食通社采訪時,依萊索表示,這遠非終極勝利,MASIPAG還要為可能到來的最高法院聽證會做好準備。
另一方面,他們也開始擔心來自被告方的輿論反擊和污名化。轉基因的支持方既有財大氣粗的農業化工種子公司,也有蓋茨基金會這樣的超級大金主。自從轉基因問世以來,一直不惜斥巨資,通過各種宣傳和法律手段占領輿論高地,通過高昂的法律程序嚇退他們發展路上的任何阻力。
但無論接下來事態如何發展,依萊索至少可以先松口氣了。
在全球轉基因作物種植面積逐年增長、轉基因主糧作物商業化蠢蠢欲動的當下,依萊索還希望菲律賓法庭的判決能成為其他國家可援引的司法先例,比如因轉基因玉米禁令而官司纏身的墨西哥。
2023年,墨西哥總統以轉基因玉米損害本土傳統品種和健康風險為由,禁止轉基因玉米產品直接食用,這直接影響了美國每年50億美元的出口利益。
美方抗議墨西哥此舉違反了自由貿易協定。而國際上多個法律框架如《名古屋議定書》和《糧食和農業遺傳資源公約》等,都為農民自留種權利提供了強有力的保障。調停能否保障墨西哥小農和消費者的利益,依然是未知數。
依萊索告訴我們,MASIPAG不會止步于法律上的勝利。面對全球氣候危機和層出不窮的虛假解決方案,以有限資源養活世界70%人口的小農應該得到更多支持。
因此,他們下一步要做的是積極游說,推動菲律賓農業政策向小農和農業生態學傾斜。正如MASIPAG在網站上所寫的:
“通過投資于農民主導的舉措
和促進優先考慮食物主權的政策,
我們可以建立一個
更具彈性和公平的糧食系統
滋養人類和地球。”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