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二、六軍團順利渡過金沙江后先翻越了一座雪山。
4月29日,紅二、六軍團沿金沙江東岸逶迤行進,翻越雅哈雪山(又稱雪茶梁子);30日,到達川滇交界的云南中甸縣(今香格里拉)。目前諸多的紅軍長征史籍俱稱:紅二、六軍團搶渡金沙江后,翻越了哈巴雪山[1],甚至有稱紅軍翻越的是玉龍雪山[2]。實際上這是三個不同的雪山。哈巴雪山、玉龍雪山之間隔著一條金沙江,哈巴雪山在金沙江以北,玉龍雪山在金沙江以南,哈巴雪山與紅軍翻越的雪山之間隔著一條碩多崗河,哈巴雪山在碩多崗河以東,紅軍翻越的雪山在碩多崗河以西。
紅軍翻過這座雪山有過多種命名,民國前期的地圖標作“十二欄干山”,但卻未被地方史志和當地群眾普遍認可。目前筆者見到過兩種命名:一曰“雪茶梁子”,意即滇西茶馬古道要隘;一曰“雅哈(瑪)雪山”[3]。本書暫以后者為準。
雅哈山位于云南省中甸縣(今香格里拉縣)巨甸鄉與小中甸鄉之間,埡口實測高度為海拔3940米,并非如一些紅軍長征史籍中所稱的海拔5300米,實際上遠遜于紅二、六軍團此后翻越的任何一座雪山。只是紅二、六軍團渡過金沙江后看見困相對高差較大而陡然拔地而起的山嶺,加上登山道路陡峭難行而產生了的海拔高度很高的錯覺。
玉龍雪山、哈巴雪山和雅哈山(亞雪山)的相對位置
雅哈山
到達中甸后,紅二、六軍團進行了短期的休整和補充。休整期間,賀龍等領導人親自到此地的中甸歸化寺拜訪喇嘛,向他們贈送了“興盛番族”的錦旗,并在喇嘛寺為部隊購買了一批糧食和物資。入康后,賀龍以中華蘇維埃共和國中央革命軍事委員會湘鄂川黔康分會主席的名義,向各界人民發表了“安民布告”。
在中甸休整期間,考慮到以后行軍途中在糧食補給上的困難,紅二、六軍團總指揮部決定兵分兩路,從中甸北進甘孜與四方面軍會合。紅二軍團為左路縱隊,經得榮、巴安(今巴塘)、白玉,向甘孜前進。紅六軍團為右路縱隊,經定鄉(今鄉城)、稻城、理化(今理塘)、瞻化(今新龍)向甘孜前進。總指揮部隨二軍團行動。
受紅軍嚴明軍紀和民族政策的感召,中甸歸化寺還分別派人向紅二、六軍進軍路線上的寺院和頭人、土司等上層人物送出信函,宣傳紅軍提倡宗教信仰自由,保護喇嘛寺,尊重和幫助藏族人民的民族政策;同時,也告知紅軍兵力強大,希望沿途寺院和頭人不要與紅軍為敵。這些向不同方向不同渠道發出的信函,都起到了非常積極的作用。
5月5日,左路紅二軍團離開中甸,開始沿金沙江畔北進;
5月9日,右路紅六軍團離開中甸,開始向定鄉、稻城前進。
可以說,紅二、六軍團北進甘孜,是紅軍長征中最具典型特色的行程。
荒涼,偏僻,高寒,缺糧,還有——缺氧……
紅二、六軍團“穿越康南期間,除二軍團在得榮遇到少量土[司]、頭[人]武裝阻擊,在巴安靠近金沙江岸行軍時遇到西藏地方政府武裝部隊隔江射擊,在巴安縣城受到敵軍阻擊外,幾乎沒有發生過什么戰斗”。[4]他們遭遇的最大困難還是來自自然環境方面的:饑餓和寒冷。
在近一個多月千余里的長途行軍中,紅二、六軍團的紅色戰士們忍饑耐寒,在高寒缺氧的高原山地長途跋涉,戰勝了諸多難以想象的困難,翻越了20余座雪山,跨越了紅軍長征中海拔之最,還創造過高原山地徒步機動的非常紀錄……
賀龍、任弼時、關向應等率紅二、六軍團總指揮部和紅二軍團向甘孜的進軍,是紅軍長征中最為艱辛、最為困難的行程,途經的得榮、巴安、白玉三縣,當年地域荒僻遼闊,人煙卻極為稀少,其間還橫亙著一座座大雪山。部隊上路不到一個星期,紅二軍團對這段行程的巨大挑戰就已經有所感知:“我軍入西康害病異常之多,帶糧食、銀物;房屋稀少,糧食很少,鹽大感困難。”[5]
找不到房屋,露營成了尋常之事;籌不到糧食,挨餓就是家常便飯。
紅二軍團在進入川境(當時的康境)之初的第一場戰斗,是渡過崗曲河之后,在今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得榮縣境內的扎納亞卡山口[6]發生的。據《得榮縣志》記載:
1936年5月,紅二軍團在賀龍、任弼時同志率領下,長征抵達云南省中甸縣以后,略作暫時的休整。這時,中甸喇嘛寺的松謀活佛先后兩次致函維西東竹林水邊活佛,告訴他“紅軍系借道北上,他們食宿付錢,民心傾仰”。并告訴他紅軍在中甸十分友好。恰在此時,水邊活佛又收到了另一方面的兩封信,命令他“務必堵截紅軍北上,不得有一人逃脫”。水邊活佛聽信了后者,立即召集得榮縣的阿村群則(本名洛絨西繞)等人集會,研究如何阻擊紅軍北上的對策。阿村群則受命后,即在于庚鄉一帶召募兵勇,規定幾年滿18~60歲的男性,全部參戰,有槍的帶槍,無槍的搬運石塊。準備在扎納亞[卡]與紅軍決一死戰。到5月7日,已集結了170余人,在扎納亞設伏,等待紅軍的到來。[7]
這里所言的“另一方面的兩封信”,據稱有來自西藏噶廈政府方面的。
戰斗的情況和結果是這樣的:
扎拉亞卡山怪石林立,陡峭險峻,隔河可與中甸的上橋頭相望,是中甸到得榮南端的第一個險關。……七日晨,紅四師先頭部隊剛剛爬上扎拉亞卡山口,埋伏在山上的洛緘喜繞武裝立即對紅軍發起突然襲擊。他們憑借居高臨下的有利地勢,從山上射下一陣陣排子槍,滾下一個個巨大的石頭,山上山下,頓時硝煙彌漫,塵土飛揚;先頭部隊在敵突然襲擊之下,一時無法還擊,紅四師參謀長湯福林等人當場被子彈和石頭擊中,不幸犧牲。在此緊急的時刻,四師先頭部隊很快一面隱蔽自己,一面搶占有利地形,組織反擊。未過河的后續部隊,也迅速爬到扎拉亞卡對面山上,用機槍等火力壓制敵人。洛絨喜繞的武裝本來是臨時拼湊起來的,武器大多是一些土槍,火力較弱,在紅四師強有力的反擊下,很快崩潰。洛絨喜繞無法阻止所部潰散,只好放棄扎拉亞卡逃跑,紅四師對逃敵緊追不舍,將洛絨喜繞等人擊斃。紅軍占領了扎拉亞卡山口,打開了進軍得榮的門戶。[8]
坐落在崗曲河畔的扎納亞卡,這是紅二軍團進軍甘孜的第一道門戶。
多年后,當年的老戰士陳靖在給得榮縣史志辦的信中說:“賀老總站在這山口上說:‘這邊就是川邊管了,現在叫西康。’關副政委說:‘現在正往屋脊上走,紅軍往后要到世界屋脊上看全中國!’我們當時年少無知,不知道他們這些話的意義。但后來結合事實一想,印象很深,記得也深。得榮就成了我們印象中的新起點。”[9]
門戶是打開了,有了新起點,但更大的困難也來了——糧荒!
在得榮縣城,紅二軍團遇到了頭等重要的大問題:吃飯。
史載:
五月十日,紅二軍團陸續進入得榮縣城。得榮屬干旱河谷地區,山高水說氣候干風產糧不多,人口稀少。二軍團進軍得榮,一路上黃沙迷漫,烈日炎炎,十分疲勞。原計劃到得榮縣城后進行短暫的休整補充,籌集一些糧食。但部隊進城后才發現所謂的得榮縣城實際上只是一個小村子,全城僅有十幾戶人家,而且也在紅軍到來之前就全部逃走了。在這里根本籌不到糧食,部隊處于絕糧境地。這時,紅二軍團的干部戰士,只有一方面勒緊肚皮,一方面到附近的村子里去找糧食。[10]
一位親歷此情此景的紅軍老戰士記下了他和戰友們滿懷希冀到達得榮后的沮喪心境:
“為了革命,為了勝利,忍著饑餓,繼續前進。”這是我們的口號。同時,我們也有個共同想法,就是“到了得榮來個‘大會餐’”。能走的病號都堅持著,不能走的由別人扶著走,我們把一切希望都寄托在得榮。得榮,簡直就成了我們心目中的“圣地”。
誰料到一心向往的得榮縣城,原來是只有三間房子的荒廢不堪的地方。我們找遍了整個縣城,連一粒糧渣子也沒有。希望破滅了。[11]
筆者在此補充兩組數字:
⒈紅二軍團從中甸出發時,計有兵員9995人。[12]
⒉得榮縣設治時(1911年),全縣共有1413戶、7721人。1938年全縣共有1037戶、3982人。1950年10月,得榮縣和平解放。據得榮縣統計局統計,全縣共有9525人。[13]
來了一支大軍,人數比當地人口還多,“吃飯”問題的嚴峻嚴重性,還需贅言么?
賀龍總指揮不得不變成了一位“糧草官”:
紅二軍團政治部主任關向應在和一個喇嘛談話中,得知得榮只有日雨的龍絨喇嘛寺才有糧食。龍絨喇嘛寺是得榮最大的一個喇嘛寺,位于縣城西面幾十里的半山上。賀龍得知這個消息后,親自率領一支部隊,翻山越嶺到龍統喇嘛寺籌糧。賀龍在龍絨寺通過宣傳說服,才從寺里買了一批糧食帶回,緩和了部隊的燃眉之急。[14]
這里所言的“翻山越嶺”,實際上是一座不在他們預定行軍路線上的雪山——扎格山。扎格山埡口海拔4110米,與海拔2400米的得榮縣城有著1700米的高差,山勢非常陡峭。賀龍率領籌糧隊伍到達這座雪西麓的龍絨寺后,向僧人們告知了“北上抗日”、“興番滅蔣”、“保護寺廟”的政治主張后,寺院即鄭重召開了“堪布會議”,決定出售出大批糧食幫助紅軍解除“糧荒”。[15]
扎格山
然而紅二軍團全軍近萬人,一天最低限度的口糧需求也是萬斤。這是當時的得榮縣根本無法承載的壓力,寺院籌糧也只能解燃眉之急。5月14日,賀龍、任弼時、關向應等不得不放棄此前預計的休整計劃,率領紅二軍團離開得榮,向巴安前進。
如今龍絨寺的僧人們
紅軍在龍絨寺煮青稞用過的大鍋
他們能帶著上路的糧食,肯定是不足的。只能邊籌糧,邊行軍。5月19日,翻越海拔4138米的帕聰亞山,進至仁波寺,被寺院武裝攔阻;24日,經政治攻勢結合軍事壓力的方式和平解決沖突,籌得一批糧草后當夜進至中咱;29日后,在中咱5天休整后紅二軍團分兵兩路,繼續向巴安前進:賀龍總指揮親率紅六師從中咱經昌波進至金沙江畔,擬沿江邊小路迂回巴安;任弼時、關向應則率紅二軍團主力直接北進,經亞日貢、東南多翻越海拔4903米的藏巴拉山埡口,進取巴安縣城……
但此時西藏噶廈政府已令防守于金沙江西岸的藏軍隔江用火力封鎖了金沙江東岸的羊腸小道,致使紅六師無法通過。金沙邊岸地勢險峻,小路崎嶇難行,為避免不必要的傷亡,賀龍率紅六師循原路退回中咱,在四、五師之后向巴安前進。[16]
紅二軍團跨越藏巴拉行軍路線圖
跨過長征最高海拔的兩位母親和她們的孩子——一個在襁褓中,一個還在腹中(兩個月后出生在草地上)
是英雄而不自知,是為真英雄——紅二軍團的紅色戰士們都不知道,他們正在跨越長征最高海拔
巴安城除了二十四軍傅德全團和十六軍參謀長沈鳳威所率該軍工兵營外,還有剛從康北逃到巴安的諾那反共別動大隊殘部,兵力雖不算太多但城池卻很堅固。紅二軍團首長決定取“圍而不打”之策,以一部監控守軍,主力部隊則從城邊的東隆山繞城而過,到巴安城北20里的黨村一帶休整籌糧。黨村一帶是巴安產糧較多的地方,仍在紅軍到來之前,存糧已被沈鳳威、傅德全所部搜刮一空,當年的夏糧也還未完全成熟。為了解決糧食問題,紅二軍團只好在取得群眾的同意后,買了一部分地里的麥子。由于麥子尚未完全成熟,無法脫粒,廣大干部戰土只好人人動手,將麥粒用手搓下,就這樣勉強地解決了幾天的糧食問題。
6月14日,紅二軍團從黨村一帶出發,離開巴安,當日翻越海拔4212米的歐帕拉山,向白玉前進;17日,兵分兩路,分別翻越海拔4350米的麥拉山、海拔4645米的惡熱拉山;23日,兩路部隊先后到白玉縣城;25日,先后翻越海拔4890米的米作拉山、海拔4585米的嗄托山,進至噶陀寺;29日,在噶陀寺籌得一批糧草后,經河坡、熱加和贈科,向甘孜前進;30日,翻越海拔4758米的生歐拉山;6月30日,進至甘孜絨把岔,與紅四方面軍三十軍一部會合。
右路的紅六軍團比他們先到一個星期。
紅六軍團在進軍途中遇到的最大困難仍然是來自嚴酷的自然環境:5月12日,紅六軍團翻越海拔4327米的大雪山;14日,進至定鄉,定鄉桑披寺主持納瓜活佛已接到中甸歸化寺的信函,熱情歡迎并接待了紅六軍團并為之救治傷病,籌集糧草;20日,在定鄉休整一個星期后,紅六軍團離開定鄉向稻城前進,當日翻越4712米的苦魯柯山,進至稻城的桑堆;22日,進至稻城,再次受到僧俗群眾的熱烈歡迎,順利籌得一批糧草;5月30日,紅六軍團在稻城休整一個星期后繼續沿稻城河東行;31日,連續翻越海拔4080米的各瓦山和海拔4180米的長英山,進至理化縣域的拉波;6月1日~2日,翻越海拔4681米的加衣貢山和海拔4510米的仁加山,進至藏壩;3日,在甲洼與前來接應的紅三十二軍會合……
紅六軍團前衛紅十六師在6月1日那天,行軍70公里以上,連續翻越了兩座雪山。
紅六軍團不止一次一天跨越兩座雪山
甲洼會合后,紅六軍團和紅三十二軍繼續并肩北進:6月7日,紅六軍團先頭部隊翻越海拔4125米的雜嗄梁子,進至理化——理化是紅軍長征中最高海拔的縣城;13日,兩軍在理化休整數日后繼續北進。當日,在翻越海拔4458米的莫然拿卡。紅六軍團與紅三十軍兵分兩路繼續北進:紅六軍團為左路,翻越海拔4630米的達色拉卡,當日進至下壩附近宿營;紅三十二軍為右路,翻越海拔4465米的郎達山,當日進至君壩宿營;15日,紅六軍團翻越海拔4472米的扎卡山埡口;16日,紅六軍團進至麻日,紅三十二軍進至瞻化(今新龍);17日,紅六軍團進至瞻化附近,與紅四軍一部會合;19日,紅六軍團溯雅礱江而上,繼續北進;20日,進至大蓋;22日,到達甘孜縣城附近的普玉隆村,與紅四方面軍一部會合。
與左路紅二軍團向甘孜進軍不同,肖克、王震所率紅六軍團的右路進軍行程中,幾乎沒有遇到過武裝攔截和發生過戰斗,進入康南后遇到的都是寺院和群眾的熱烈歡迎和幫助,“餓肚子”的狀況相對來說也不太嚴重,所以他們后出發卻先到達:紅六軍團1936年5月9日從中甸出發,6月22日即趕到甘孜普玉隆村,與紅四方面軍主力會師——不到一個半月。
據《紅軍長征在四川》載:
定鄉是康南重鎮,氣候較好,出產較豐,在歷史上,這里的藏族人民曾多次進行反抗漢族封建官僚統治的武裝斗爭。紅六軍團到此之前,紅四方面軍即通過瞻化的喇嘛寺,寫信給定鄉、稻城的喇嘛寺和頭人,宣傳紅軍提倡宗教信仰自由,保護喇嘛寺,尊重和幫助藏族人民的民族政策同時,也告知紅軍兵力強大,希望定鄉及稻城喇嘛寺和頭人不要與紅軍為敵。中甸喇嘛寺內的定鄉籍喇嘛,也派人送信給定鄉喇嘛寺,告知紅軍在中甸禮待喇嘛的情況及紅軍軍威。定鄉和稻城的喇嘛上層及頭人,在紅軍民族政策、宗教政策的感召下,權衡利害得失,決定不與紅軍為敵,同紅軍進行友好合作。同時,他們也企圖趁機報復平時壓迫他們的國民黨官員。在紅軍入境前,定鄉的大頭人彭諾大吉即在喇嘛寺的支持下,以要國民黨定鄉縣長請兵來縣保境安民為借口,將定鄉縣長趕走,縣署人員遣散。稻城大頭人甲骨傾真,也用同樣的辦法,趕走了國民黨的稻城縣長。[17]
理化的長青春科耳寺是康南最大的喇嘛寺,該寺連同其分寺一起,有喇嘛3000余人,槍700余支,是紅六軍團進軍路上最大的一支地方武裝力量,而且還能利用其宗教地位調動理化所有土司頭人武裝為其所用,本來也可以與紅軍在理化一戰。但他們也接到了來自瞻化、甘孜寺院的信函,信中都宣傳紅軍不殺不搶,尊重藏族的風俗習慣和宗教信仰,對喇嘛寺秋毫無犯,只要不與紅軍為敵,紅軍也不會給寺廟帶來任何危害,希望理化寺不要與紅軍發生沖突,云云。
于是長青春科耳寺也不與紅軍為敵。
這段日子里,駐康定的國民黨中央軍第五十三師李韞珩部一部擬按蔣介石部署西進與巴安守軍打通聯系,共同攔截正從康南北進的紅二、六軍團。然而李韞珩部敵軍紅四軍十一師攔阻于雅江以東;巴安的川軍二十四軍傅德銓團和十六軍工兵營,又被紅二軍團圍困牽制于孤城之內,自身尚且難保,更無暇東顧理化;而理化毛丫土司的武裝被長青春科耳寺調到理化以北的君壩、霞壩一帶防堵瞻化方向的紅四方面軍,長青春科耳寺被紅六軍團成功“統戰”后,這部分武裝對紅六軍團的進軍也就不再構成任何威脅了。
這也是紅六軍團順利進軍的主要原因之一。
紅二、六軍團在從金沙江畔向甘孜的艱難進軍中,共翻越雪山21座(紅二軍團9座、紅六軍團12座)。紅二軍團跨越紅軍在長征中的最高海拔——4903米的藏巴拉山和第二海拔——海拔4890米的米作拉山;紅六軍團曾多次在一天內翻越兩座以上的雪山,還創造過高原山地徒步機動的非凡紀錄——在海拔近4000米的高寒地區,日行軍70公里以上。
真是一群英雄好漢!
紅二、六軍團從金沙江畔北進甘孜要圖
注釋
[1]《中國工農紅軍第二方面軍戰史》第486頁,解放軍出版社1992年8月第1版
[2]《紅軍長征在四川》(中共四川省黨史工作委員會)第285頁,四川社會科學院出版社1986年9月第1版。
[3] 陸廷榮、周濤整理《紅軍長征過云南行程紀略》,《紅軍長征過云南》第266頁,云南民族出版社1986年12月第1版。
[4]《紅軍長征過甘孜藏區》(中共甘孜州委黨史研究室)第100頁,成都科技大學出版社1993年5月第1版。
[5]《賀龍、任弼時、關向應關于紅二、六軍團行動情況致朱德、張國燾電(1936年5月10日)》,《紅軍長征·文獻》(中國人民解放軍歷史資料叢書編審委員會)第1036頁,解放軍出版社1995年5月第1版。
[6]《中甸縣志》的命名是“資溪臘山”。
[7]《得榮縣志》第306頁,四川大學出版社2000年5月第1版。
[8]《紅軍長征在四川》(中共四川省黨史工作委員會)第294~第295頁,四川社會科學院出版社1986年9月第1版。
[9]《得榮縣志》第307頁,四川大學出版社2000年5月第1版。
[10]《紅軍長征在四川》(中共四川省黨史工作委員會)第295頁,四川社會科學院出版社1986年9月第1版。
[11]錢治安:《一次支委會》,《星火燎原》第320頁,,戰士出版社1960年8月第1版。
[12]《賀龍、任弼時、關向應關于紅二、六軍團北進部署致朱德、張國燾電(1936年5月4日)》,《紅軍長征·文獻》(中國人民解放軍歷史資料叢書編審委員會)第1035頁,解放軍出版社1995年5月第1版。
[13]《得榮縣志》第407~第408頁,四川大學出版社2000年5月第1版。
[14]《紅軍長征在四川》(中共四川省黨史工作委員會)第295頁,四川社會科學院出版社1986年9月第1版。
[15]據《紅軍長征在甘孜》(中共甘孜州委黨校中共甘孜州委黨史研究室四川長征干部學院甘孜瀘定橋分院2021年6月編)61頁記載,“龍絨寺經“堪布會議”研究,支援紅二軍團青稞15000斤,并派出喇嘛到附近農村動員群眾向紅軍出售糧食46000多斤,以及一些肉類和酥油。”
[16]《紅軍長征在四川》(中共四川省黨史工作委員會)第296頁,四川社會科學院出版社1986年9月第1版。
[17]《紅軍長征在四川》(中共四川省黨史工作委員會)第291頁,四川社會科學院出版社1986年9月第1版。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