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言:
究竟是粟裕還是鄧小平指揮了淮海戰役?淮海戰役真正的指揮者,實際上既不是粟裕,也不是鄧小平。
粟裕率領的華東野戰軍雖然殲滅了主要的敵人,但是粟裕也是在淮海戰役總前委中并不是第一名,并不是淮海戰役全局的總負責。鄧小平是淮海戰役總前委書記,在組織上負總責,其責任無疑要大于粟裕。但是,鄧小平為書記的總前委也要服從毛主席為核心的中央軍委的領導、指揮。
實際上,無論是淮海戰役的總戰略還是淮海戰役的很多具體戰役戰術方法,實際上大多數都是毛主席親自提出的。通過閱讀學習《毛澤東軍事文集》和《毛澤東年譜》提供的大量資料,我們就可以看到——對于整個淮海戰役,毛主席的指揮細致入微。親自指揮了淮海戰役的,既不是粟裕也不是鄧小平,而是毛主席。
(3)毛主席親自指揮了淮海戰役第二階段和第三階段
我們已知,在淮海戰役第一階段,毛主席就對淮海戰役第二階段的戰略戰術做了細致、具體的部署。淮海戰役第一階段結束以后,毛主席致電劉陳鄧粟譚等人,指出:“從戌虞至戌養十六天中,你們消滅了劉峙系統正規軍十八個整師(包括爭取何張三個師起義在內),并給邱清泉、李彌、孫元良、劉汝明四個兵團以相當打擊,占領徐州以南、以東、以北、以西廣大地區,隔斷徐蚌聯系,使徐敵處于孤立地位,這是一個偉大勝利。”(《毛澤東軍事文集》:《必須準備連續作戰爭取戰役全勝》)主席的話清晰概括了淮海戰役第一階段的輝煌戰果。
主席指出,有利條件是“敵八個兵團,一個起義(何張),一個被殲(黃百韜),四個受了相當打擊,北面邱李孫,南面黃劉已被我分割為二,敵人士氣將有進一步衰落”(《毛澤東軍事文集》:《必須準備連續作戰爭取戰役全勝》),不利條件則是“敵人主力邱清泉、李彌、黃維三兵團及李延年兵團中的一個軍(從葫蘆島調來的五十四軍)在防守方面尚有相當頑強的戰斗力。”(《毛澤東軍事文集》:《必須準備連續作戰爭取戰役全勝》)為了做充分的戰斗準備,主席指出:“必須爭取全軍各部隊在全戰役所需時間中有二分之一以上時間的休息整補,務使士氣旺盛,精力飽滿,對于兵員必須實行隨戰隨補、隨補隨戰的方針,對于人民必須實行耕戰互助的方針。”(《毛澤東軍事文集》:《必須準備連續作戰爭取戰役全勝》)可見,毛主席在這封電報細致的、一分為二的、實事求是的分析有利條件和不利條件,并對將來戰爭做充分準備。之后,主席給前線將領做了細致的戰術指揮:“在戰術方面,必須不是依靠急襲,而是依靠充分的偵察和技術準備(近迫作業、步炮協同同等)去取得成功。必須對于我軍及居民進行充分的政治工作,對于敵軍進行猛烈的有實效的政治攻勢,對于劉汝明等部則進行內部策反工作。只要你們注意了和完成了這些條件,你們就有可能取得這一具有全國意義的偉大戰役的勝利。”(《毛澤東軍事文集》:《必須準備連續作戰爭取戰役全勝》)毛主席對戰場情況考慮的如此細致、對戰役部署的如此周全、對我軍戰術指揮如此具體,你能說淮海大戰不是他老人家指揮的嗎?這已經不僅僅是戰略層面的指揮了!
同日,為了切斷徐蚌聯系,主席強調:“為實現長期隔斷徐蚌圍困徐敵,華野應在徐蚌之間,以宿縣為樞紐,構筑堅固的阻隔陣地。”(《毛澤東軍事文集》:《同意殲滅李延年的部署》)24日,主席致電劉陳鄧,接受前線將領關于先打黃維的建議。主席指出:“(一)完全同意先打黃維;(二)望粟陳張遵劉陳鄧部署,派必要兵力參加打黃維;(三)情況緊急時機,一切由劉陳鄧臨機處置,不要請示。”(《毛澤東軍事文集》:《同意先打黃維》)于是,劉陳鄧率軍包圍了黃維兵團。
淮海戰役第二階段,呈現了這樣的格局——“吃一個”(黃維)、夾一個(杜聿明指揮的邱李)、看一個(李延年)。這一階段,主席也在親自、細致指揮。11月26日,主席致電劉陳鄧:“黃維被圍,有殲滅希望,極好極慰。但請你們用極大注意力對付黃維的最后掙扎,你們除使用華野的二縱、王張縱外,十縱亦應迅速進入戰場,準備參加最后戰斗,保證殲黃維的足夠兵力。粟陳張對李延年如有殲擊機會,以抓殲其一個軍左右的兵力為好。總之,使手里保有余力,足以應付意外變化為適宜。在黃維全部解決并休息數日之后,請由華野各部中抽出兩個縱隊渡淮南進,切斷寧蚌聯系,孤立蚌埠,同時加緊對劉汝明的工作,迫其反正,是為至要。”(《毛澤東軍事文集》:《注意對付黃維的最后掙扎》)可見,主席告訴前線:第一,做最困難準備,保證集中足夠兵力來消滅黃維兵團;第二,要注意手里存有余力,防患于未然;第三,必須注意切斷敵人聯系、孤立敵人;第四,注意對敵人進行政治瓦解工作。為了充分殲滅敵人有生力量,主席致電阻擊李延年部的粟裕,指出:“請粟陳張準備當黃維兵團快要殲滅但尚未殲滅之際,對李延年正面阻擊兵力后退一步,引其前進,以主力從其側后打去,求得殲其一部。”(《毛澤東軍事文集》:《引李延年部前進打擊其側后》)這兩封電報充分證明,毛主席對局部的戰役也做了具體細致的指揮!
在淮海戰役第二階段,毛主席就開始對淮海戰役第三階段做了仔細部署。11月28日,主席致電劉陳鄧,指出:“在完全解決黃維及李、劉在蚌埠以北諸部之后,全軍須休整一個短時期,其時間依情況決定,大約須兩星期左右。然后以主力取徐州,以相當大的一部取蚌埠、浦口、合肥及淮南、江北、運西、巢東地區諸城,直迫長江。”(《毛澤東軍事文集》:《請考慮淮海戰役第三階段作戰的兵力部署問題》)主席告訴他們,必須提前做好準備。主席講:“請你們在第二階段結束之后,短期休整之前,立即考慮下一階段作戰的兵力部署問題,向我們提出意見,多少兵力打徐州,多少兵力出蚌浦……即使蚌埠不能馬上奪取,我亦應早日切斷蚌浦間聯系,使敵從他處可能調來之兵力無法到達蚌埠。執行此項任務之各縱,可在切斷蚌浦聯系之后,在蚌浦線上進行休整,休整完畢再攻蚌埠。”(《毛澤東軍事文集》:《請考慮淮海戰役第三階段作戰的兵力部署問題》)后來主席還講:“黃維解決后,我們現在傾向于集華野、中野全力解決邱李孫,然后休整一時期,再合力舉行江淮戰役。”(《毛澤東軍事文集》:《殲滅黃維后全力解決邱清泉李彌孫元良部》)主席這封電報中提到的準備工作內容,就是主席在《中國革命戰爭的戰略問題》講的全局思維、注意戰役各階段聯系正確軍事思想的重要體現。
為了防止敵人逃跑,主席早在11月28日就致電前線:“黃維解決后,須估計到徐州之敵有向兩淮或向武漢逃跑可能。因此中野及華野譚王李各部雖然一方面應當爭取休整兩星期左右,但另一方面又應當迅速處理戰后工作,以利應付意外。此點請你們注意掌握。”(《毛澤東軍事文集》:《敵人以后可否渡淮作戰》)同時,主席對殲滅黃維兵團也進行著細致指揮。11月29日,主席指出:“解決黃維兵圖是解決徐蚌全敵六十六個師的關鍵,必須估計敵人的最后掙扎,必須使自己手里保有余力,足以應付意外情況。因此,粟陳張在解決固鎮、曹老集之敵以后,華野二、六、十、十一、十三等五個縱應立即集結休息,作為殲滅黃維的總預備隊。渡淮南進一事,待黃維全殲以后再說。”(《毛澤東軍事文集》:《殲滅黃維兵團是解決徐蚌全敵的關鍵》)集中兵力的問題、具體使用哪些總隊的問題、殲敵先后順序問題,主席都寫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為了配合殲滅黃維兵團的戰略目標的順利實現,主席講:“望譚王李堅強阻擊邱李孫諸敵,務使該敵不能侵入宿縣。北面情況如何,望告。”(《毛澤東軍事文集》:《殲滅黃維兵團是解決徐蚌全敵的關鍵》)可見主席對前線抓得很緊。為了徹底消滅黃維匪軍,主席強調:“七縱炮兵已供劉陳鄧使用,這里不再說了。惟炮縱應全部開去打黃維,以厚火力。”(《毛澤東軍事文集》:《殲滅黃維后全力解決邱清泉李彌孫元良部》)可見,主席在關注全局兩大野戰軍相互配合的同時,也具體的指揮了殲滅黃維的戰役。
12月2日,為圍堵杜聿明集團,以防其逃跑,主席致電粟裕:“敵向西逃,你們應以兩個縱隊側翼兼程西進,趕至敵人先頭堵住,方能圍擊,不要單靠尾追。”(《毛澤東軍事文集》:《華東野戰軍應派兩個縱隊堵殲西逃之敵》)粟裕也很早識破了杜聿明的陰謀,判斷出了其絕不會走兩淮。對于殲滅杜聿明麾下的邱清泉、李彌、孫元良兵團,主席也給粟裕做了細致的戰術指導:“此次對邱李孫作戰,我各縱應大膽插入敵各軍之間,分離各軍,以利殲擊。這就是東北打廖兵團的辦法。務必不要使敵結集成一個大集團,曠日持久,難于殲滅。”(《毛澤東軍事文集》:《大膽插大敵各軍之間以利殲擊》)“對于殲滅邱李孫之作戰,目前最重要的是乘其運動之際,我各縱大膽插入敵人各軍(共九個軍)之間,務必不使敵人結成一團,然后各個殲滅之。其中對于十二軍、四十一軍、四十七軍、七十二軍等部,或者可以采用急襲方法解決;對于其他各軍,則必須用強攻方法(即大分割、小分割、偵察、近迫作業、集中兵力火力、步炮協同等)方能解決。東北我軍在遼西打廖兵團之所以能迅速解決,是因為我各縱大膽插入敵各軍之間,而敵又指揮錯亂(先向西遇挫,又向東南遇挫,又向東北),故能迅速解決。”(《毛澤東軍事文集》:《打強敵必須用強攻方法》)可見,主席不僅是無與倫比的戰略家,也是天才的戰術家。他不僅能對全軍進行戰略指揮、戰役指揮,而且可以對全軍進行精準的戰術指揮。
上述內容雄辯的證明,主席不僅僅是一位戰略家,他也是一位戰術家,他對戰役的具體指揮是極其精妙的!他對淮海戰役的指揮不僅僅發揮了戰略上的作用,而且也在戰役戰術上發揮了無與倫比的作用!
對于殲滅黃維兵團,主席同樣做了具體詳細的戰術指導:“打黃百韜和打黃維兩次經驗均證明:對于戰斗力頑強之敵,依靠急襲手段是不能殲滅的,必須采取割裂、偵察、近迫作業、集中兵力火力和步炮協同諸項手段,才能殲滅。”(《毛澤東軍事文集》:《打強敵必須用強攻方法》)主席還提醒劉陳鄧:“為防止蚌埠方面敵人向你們戰場前進的威脅,你們應令六縱及其他可用兵力(例如蘇北兩個地方旅前準備出淮南者),預先構筑多層堅強防御陣地,此點萬不可大意。”(《毛澤東軍事文集》:《為防止蚌埠敵人威脅應構筑多層堅強防御陣地》)同時,主席還注意著殲敵次序。12月14日,主席致電粟裕,指出:“你們圍殲杜邱李各縱,提議整個就現陣地態勢休息若干天,只作防御,不作攻擊。待黃維殲滅后,集中較多兵力,再舉行攻擊。”(《毛澤東軍事文集》:《圍殲杜聿明邱清泉李彌的各縱只作防御不作攻擊》)用算無遺策形容毛主席,毫不為過!重要的問題再說一遍:這封電報也能證明毛主席不僅管戰略,而且相當仔細的在管具體的戰役戰術!
毛主席不愧是最有戰略遠見、最重視戰役各個階段聯系的最偉大的戰略家。他在淮海戰役第二階段還沒結束的12月12日,就致電前線將領,指出:“我們對今后作戰方針大致意見如下:甲、在全殲黃、邱、李諸敵后,華野中野兩軍休整兩個月(分為四期,每半月為一期),并大致準備好渡江作戰所需諸件(雨衣、貨幣、炮彈、治療藥品、汽船等)及初步完成政治動員。乙、在江淮間現有諸敵未退至江南的條件下,兩軍協力以一個月至兩個月時間舉行江淮戰役,殲滅江淮間諸敵,占領長江以北、淮河以南、平漢以東、大海以西諸城鎮,主要是安慶至南通一帶諸城鎮,控制長江北岸。”(《毛澤東軍事文集》:《對今后作戰方針的意見》)正是因為毛主席這樣長遠的規劃和前線指戰員在毛主席親自指揮下做了充分準備,我們才順利進行了渡江戰役。
在毛主席親自指揮下,1948年12月15日,“中原野戰軍和華東野戰軍一部全殲黃維兵團十萬余人,生俘黃維,淮海戰役第二階段結束。”(《毛澤東年譜(1893—1949)》1948年,五十五歲。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由于杜聿明集團已被我軍合圍,淮海戰役第三階段——全面圍殲杜聿明集團,是要比前兩個階段順利一些的。
所以,為了十拿九穩的消滅杜聿明集團,主席致電前線將領,指出:“你們可集中華野全軍并多休整數日,養精蓄銳,然后一舉殲滅杜聿明。只要杜部不大舉突圍,你們應休息至下月初,約于子微左右開始攻擊較為適宜。望酌辦。”(《毛澤東軍事文集》:《華東野戰軍全軍可多休整數日》)這一時期,我軍也對杜聿明集團進行著長期的政治瓦解工作。為了配合平津戰局,毛主席還要求淮海前線推遲一段時間對杜聿明集團的殲滅。
1949年1月2日,毛主席根據實際情況,“為中共中央軍委起草復粟裕,陳士榘、張震并告鄧小平、張際春電,同意一九四八年十二月三十一日來電所提關于對杜聿明集團發起總攻的建議。一月六日,華東野戰軍對杜聿明集團發起總攻,至十日下午,全殲杜聿明集團,俘虜徐州‘剿總’指揮所主任杜聿明。至此,淮海戰役勝利結束,共殲滅國民黨軍五十五萬五千余人。”(《毛澤東年譜(1893—1949)》1949年,五十六歲。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
綜上所述,整個淮海大戰的三個階段,毛主席都做了細致入微的指揮。淮海戰役就是毛主席親自指揮的,而不是別人指揮的。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