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免费人成视频在线观看,国产极品粉嫩馒头一线天AV,国产精品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亚洲 古典 另类 欧美 在线

首頁 > 文章 > 歷史 > 歷史視野

赫魯曉夫如何搞砸了中蘇關系:驚心動魄的中蘇博弈(上)

退役校慰 · 2024-08-04 · 來源:校慰講武堂微信公眾號
收藏( 評論() 字體: / /

  校尉出生于湖南丘陵地帶,那里最典型的地貌叫“沖”。中國最有名的沖就是韶山沖,校尉祖居的沖雖然無人知曉,但地形特點與韶山沖并沒有本質區別。

  所謂“沖”,也即丘陵之間水流長年沖擊形成的長條形平地。原本有自然的坡度,但被我們的祖輩改造成了一丘丘平整的稻田。

  湖南有“七山二水一分田”的說法,但在丘陵地帶,田地占比其實連一成都不到。

  為了節約極其有限的耕地,沖里人家通常住在山沖兩側的山坡上。由于地勢逼仄,一個山坡也就三、兩戶人家。

  而就這兩、三戶人家,屋后的半山腰上,也必然有一個防空洞。這些的防空洞非常簡陋,就是橫著向山里挖個十來米深的土洞,但必然有兩個以上的出口。

  到縣城上中學時,學校也有一個“巨大而奢華”的防空洞,磚石固化、電燈照明,還有排水通風設施,據說能夠通到離學校數百米外的浙贛鐵路邊上,當時租給了一個賣香蕉的。

  不過這是少年時的感覺,從軍以后,見過很多巨大的地下軍事掩體,也就不把那個多次進去買香蕉的防空洞放在眼里了。

  包括著名的韶山滴水洞,后山同樣修建有非常堅固的防空掩體。當然,這個掩體的配置,就更不是其他地方能夠比擬的了。

  如果我們真能擁有上帝視角,能夠把視野從湖南山沖的某處防空洞向外不斷擴大,直到覆蓋整個中國,我們就會發現,在960萬平方公里上,只要是有人居住的地方,不管是城市還是農村,不管是平原還是山地,不管是工廠還是學校,不管是軍營還是居民區,到處都是大大小小的防空洞。

  出現這種情形,就是因為在上世紀七十年代前后,蘇聯就好比他所研制的人類威力最大的核彈——爆炸當量高達5000萬噸、外號大伊萬的“沙皇”巨型氫彈一樣,死死地壓在中國頭上。

  這種恐怖的壓力,沒有經歷過那個年代的人,確實很難體會。

  校尉小時候,與小伙伴們在因為沒有任何加固措施而開始坍塌的后山防空里爬進爬出的時候,從來沒有想過,曾經有顆巨大的核彈,長期懸停在我們頭頂,不知何時就會掉下來。

  還好,我們最終還是成功拆解了這顆人類最恐怖的核彈!

  《國運的抉擇——從大國博弈的角度解讀朝鮮戰爭》之陸“拆解恐怖大伊萬——驚心動魄的中蘇博弈(上):赫魯曉夫如何搞砸了中蘇關系”

  說中蘇博弈的高潮之前,先簡單回顧一下中蘇關系的整體發展脈絡。

  一、風雨四十年

  縱覽四十二年的中蘇關系,可以分為四個階段,每個階段大致十年上下。

  從建國到五十年代中期,可以算兩國關系的蜜月期

  在這個階段,雖然兩國在一些具體事務上有分歧、有博弈,比如抗美援朝前期的明爭暗斗,包括斯大林給我們設置的朝鮮戰爭無敵陽謀,但整體以合作為主,對外表現得非常團結。

  從五十年代中期至六十年代中期,是兩國關系的惡化期

  這個階段,以1956年赫魯曉夫秘密報告對斯大林的全面否定為引子,以中蘇論戰為標志,兩國首先在意識形態領域發生了沖突。

  而意識形態領域的分歧,又很快擴散到經濟、軍事層面:

  1958年赫魯曉夫訪華提出建立聯合艦隊和長波電臺,被中國斷然拒絕;

  1959年蘇聯發表聲明在中印邊境爭端中支持印度,首次公開中蘇矛盾;

  1960年,蘇聯撕毀兩國合作協議提前撤回蘇聯專家;

  1962年,蘇聯策動伊犁、塔城邊民叛亂;

  同年,在對印自衛反擊戰中,蘇聯再次表示支持印度,引發了中蘇之間的激烈爭吵。

  正是在關于中印邊境問題的爭論中,中國開始質疑歷史上與沙俄簽訂的一系列不平等條約,也即提出了領土爭議。

  這本來只是口頭爭吵,但蘇聯的反應非常激烈,一邊不斷在中蘇、中蒙邊境(1963年蘇軍重返蒙古)增兵,一邊不斷在邊境挑起爭端。原本平靜的中蘇、中蒙邊境,就此成為熱點區域。

  補充交代一句,咱們通常說蘇聯屯兵百萬,其實是判斷失誤。事后分析,最多的時候,蘇聯在中蘇、中蒙邊境大概囤積了五、六十萬部隊。

  1964年,中國已經對中蘇關系緩和不抱期望,開始進行大規模的三線建設。

  從六十年代中后期到八十年代初,是兩國關系的全面對峙期

  1966年,在中蘇論戰日趨激烈的情況下,蘇聯不顧中國反對,召集19個社會主義國家執政黨,強行召開蘇共23大,相當于利用整個社會主義集團來壓制中國。

  作為回應,中國拒絕參加蘇共23大,中蘇關系徹底破裂。

  1969年3月,珍寶島戰爭爆發;同年8月,蘇軍在新疆裕民縣邊境的鐵列克提伏擊我巡邏戰士。

  隨著邊境沖突不斷,中蘇關系終于從對罵、對峙發展到對戰。

  面對中方的強硬還擊,對蘇聯官僚階層無比寬容、對外部尤其是盟友蠻橫霸道的勃列日涅夫,準備對我發動大規模戰爭包括核打擊,一時之間,核戰爭的陰云籠罩了整個中國。

  正是在蘇聯的戰爭恐嚇與核訛詐下,中國全民進入最高水準的戰備狀態。

  “深挖洞、廣積糧、不稱霸”,“早打、大打、打核戰爭”,“好人好馬上三線、備戰備荒為人民”這樣的口號,響遍了整個中國。

  中蘇全面對峙的時候,中美關系開始解凍。

  1969年8月,美國向我泄露蘇聯的核打擊計劃,并宣稱如果蘇聯對中國發動核打擊,美國一定會對蘇聯發起對等打擊,主動向中方釋放了善意。

  1971年4月,中國邀請美國乒乓球隊訪華,小球開始推動大球。

  1971年10月,中國恢復聯合國合法席位,重新融入國際社會。

  1972年2月,尼克松秘密訪華,中美關系成功破冰。

  1978年12月,十一屆三中全會召開,中國全面轉向改革開放。

  1979年1月1日,中美正式建交,月底小平同志訪美。

  同年2月,對越自衛反擊戰開打,中國以實際行動宣布中蘇關系決裂。

  同年4月,就跟分居多年的夫妻領離婚證一樣,中國宣布不再續簽名存實亡的中蘇友好同盟互助條約》,中蘇同盟關系完成正式破裂的法律手續。

  就此,中美蘇大三角關系實現了第二次大轉換,由最初的中蘇合作對抗美國、到中國獨自應對美蘇打壓、再到中美聯手對付蘇聯。

  1979年12月,眼見在遠東方向占不到便宜,蘇聯入侵阿富汗,準備換個地方打開局面。

  從八十年代初到蘇聯解體,是兩國關系的緩和期

  中國步入改革開放并逐步改善外交形勢之后,因為阿富汗戰爭、遠東大規模駐軍、支援越南等軍事行動,蘇聯背負沉重的財政包袱,內部矛盾逐漸凸顯。

  更重要的是,中美建交、中蘇同盟廢止,讓勃列日涅夫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地緣政治壓力。

  中美蘇大三角,中國向蘇聯一邊倒的時候,蘇聯沒有珍惜,中國自立門戶的時候,蘇聯多方打壓,甚至一度試圖聯手美國廢除中國的核能力,現在中國靠攏美國,蘇聯終于繃不住了!

  壓力之下,1982年,勃列日涅夫主動釋放善意,表示“認可中國社會制度、支持一個中國、愿意恢復往日關系”,中方也做出了積極回應,兩國恢復副外長級別的磋商。

  但勛宗很快病逝,后面蘇聯進入一個頻繁的權力交接期,安德羅波夫、契爾年科相繼接任又相繼病故,1985年戈爾巴喬夫上臺后,蘇聯政局逐漸穩定,中蘇外交往來逐漸恢復。

  1989年5月,戈爾巴喬夫訪華,小平同志與其會面,兩國共同宣布,中蘇關系實現正常化。

  四十年恩仇,就此相逢一笑。

  對中國來說,拋下中蘇恩怨,后面的故事更精彩。但對蘇聯來說,后面的故事已經不長了。

  二、中蘇翻臉為哪般——赫魯曉夫的三次訪華

  就跟建國初期只能選擇向蘇聯“一邊倒”一樣,中蘇關系破裂,也是歷史的必然。

  中蘇關系從蜜月到疏遠、由疏遠到破裂、由破裂到軍事對峙的四步曲,前三步均發生在赫魯曉夫任內,即便最后一步,也與赫魯曉夫下臺緊密相關。

  有意思的是,在蘇聯任期最長的三任領導人中,整體說來,其實敲宗對中國的幫助最大,但中蘇關系卻是在他手中走向破裂。

  歷史總是在不經意間,充分展示她的詭異性。

  提及中蘇交惡的起因,大多數人,習慣于從赫魯曉夫全盤否定斯大林、要求在中國建立長波電臺和聯合艦隊、撕毀中蘇合作協議等具體事宜上找原因,但從更宏觀的視野、更深層次的邏輯看,這些都只是表象。

  中蘇關系破裂的底層邏輯有四:一是中蘇之間存在根本的地緣政治利益沖突;二是中蘇之間積累了太多的歷史積怨;三是中蘇之間的意識形態分歧;四是蘇聯的大國沙文主義。

  而所有這些問題的根源,又都可以歸結為地緣政治利益沖突,或者說,國家利益沖突。

  作為中蘇關系的弱勢方,作為歷史交往的吃虧方,對我們來說,歷史恩怨可以暫時擱置,意識形態分歧可以耐心溝通,大國沙文主義可以大度忍讓,唯有以地緣政治利益為核心的國家利益,尤其是涉及到國家主權時,我們絕對不可能退讓!

  在斯大林時代,因為主權問題,中國就與蘇聯進行過頑強的斗爭,硬生生從蘇聯那里要回了東北主權。

  當時蘇聯控制著旅順港、大連市(含港口)和中東鐵路。建國之初,毛澤東首次訪蘇期間,經過近3個月艱苦的外交博弈(加路途3個半月),斯大林才勉強同意歸還。

  國家草創之際,主要領導人出訪這么長時間,在世界歷史上都找不到先例,可見雙方斗爭之激烈。而蘇聯失去“遠東權益”,也是朝鮮戰爭爆發的重要原因之一。參見《斯大林的超級陽謀——朝鮮戰爭的爆發》

  抗美援朝戰爭的勝利,極大地提升了中國的國際地位,蘇聯對中國的認識徹底改變,不再將中國定位為個子大一些的小兄弟,而是可以依靠的遠東安全支柱。

  此后兩國關系相當融洽,對外攜手反美、對內共同維護社會主義陣營、雙邊之間也達成了大量的合作協議。

  1953年3月,朝鮮戰爭結束前不久,斯大林逝世。

  經過一番激烈的權力斗爭,赫魯曉夫最終贏得勝利。但鑒于資歷威望等方面的原因,敲宗的地位并不穩固。這個時候,赫魯曉夫急需得到中國的支持。

  啰嗦一句,網上一般習慣稱其為穗宗,不過校尉覺得敲宗更傳神,反正赫魯曉夫不是去敲別人,就是被別人敲。

  1954年9月底,赫魯曉夫出訪中國,這也是蘇聯最高領導人首次訪華。

  這次會面,雖然因為赫魯曉夫臨時起意,提出讓中國派一百萬勞工支援蘇聯遠東建設,而產生了一點小誤會,整體說來,雙方溝通得非常愉快。

  簡單歸納,通過這次會面,我們收獲了兩大成果:

  一是軍事層面

  會晤期間,赫魯曉夫主動提出將旅順、大連交還中國,并且答應低價向中方轉讓港口設備和相關基礎設施。

  補充一句,老人家第一次訪蘇時,雖然與蘇聯達成協議,雙方約定蘇軍不晚于1952年底撤出東北。但朝鮮戰爭突然爆發,以及朝鮮戰爭結束后美軍帶來的海防壓力,迫使我國兩次主動要求蘇軍延期。

  所謂請神容易送神難,在這樣的情況下,如果蘇聯不主動提出撤軍,我們想要讓蘇軍離開,肯定要付出沉重的代價。

  二是經濟層面

  在繼續加強前期援華項目的基礎上,蘇聯同意增加大量新項目,最終形成了大家比較熟悉的156個大型項目。另外,蘇聯還向中國提供了5.2億盧布的長期低息貸款,同時無償贈送大量機器設備。

  赫魯曉夫還打破斯大林只給二流產品的慣例,為中國提供了許多新型武器的技術資料。比如大名鼎鼎的56式,就是這時候依照槍王AK47仿制的。

  校尉從93年入伍軍訓一直到新世紀初,實彈射擊訓練都是打的56式。

  此次訪問之后,中蘇關系進入了最好的階段,直到1956年2月蘇共二十大上的秘密報告事件。

  關于赫魯曉夫為什么要做這個秘密報告,一般歸結為三方面原因:一是通過貶低斯大林來樹立自己的權威;二是為大規模調整斯大林時期的政策做輿論準備;三是個人恩怨。

  赫魯曉夫的兒子曾經兩次犯下死罪(殺人和投降),盡管赫魯曉夫拼命求饒,據說都下跪了,可斯大林也只饒了第一次沒饒第二次。

  不管怎么說,赫魯曉夫這種后任徹底否定前任的做法,在政治上非常不成熟:一是極大地動搖了蘇共與赫魯曉夫個人的執政合法性,既然斯大林的合法性有問題,那作為繼承人的敲宗更有問題;二是極大地影響了蘇聯在社會主義陣營的威望;三是讓其他原本尊崇斯大林的社會主義國家也處于非常尷尬的境地,比如中國。

采編2-歷史,社24987.jpg

  這樣的畫像,當時遍及中國,赫魯曉夫這么搞,確實讓中國很難受

  為了維護團結,對于赫魯曉夫的秘密報告,中國雖然很不滿意,但在由此引發的匈牙利事件中,中國還是對蘇聯表示了支持。

  1957年11月,老人家第二次訪蘇,一邊委婉地批評赫魯曉夫,一邊表示社會主義陣營要團結、要繼續以蘇聯為首,再次幫赫魯曉夫穩定了秘密報告引發的混亂局面。

  但隨著赫魯曉夫地位的穩固,蘇聯的大國沙文主義開始重新凸顯。

  1958年4月,蘇聯國防部致電中國國防部,提出在中國合資建設長波電臺。中方答復由中國出資,且主權在我。因為觀點不一致,雙方又反復糾纏了幾個回合。

  1958年6月,周恩來致電赫魯曉夫,希望蘇聯為中國生產核潛艇提供技術支持。

  作為回應,7月21日,蘇聯派駐華大使尤金求見毛澤東,提出組建聯合艦隊,被老人家嚴詞拒絕。

  次日,余怒未消的毛澤東將尤金召到中南海,并要求在京政治局委員參加。會見時,老人家再次嚴厲地表達了對組建聯合艦隊的憤怒。

  接到尤金的電報后,赫魯曉夫感覺事態嚴重,于7月30日秘密飛抵北京。

  這次訪問,中方沒有組織任何歡迎儀式。一方面是保密需要,另一方面也是在表達不滿,否則鋪個紅地毯、弄個儀仗隊還是可以的。

  不過中國也做了變相的補償,毛澤東親自帶領劉少奇、周恩來、鄧小平接機。赫魯曉夫第一次來,當時是劉少奇、周恩來帶隊接機。

  這次訪問,雙方依然不歡而散。赫魯曉夫一邊否認長波電臺、聯合艦隊是他的主意,一邊又再次提出相同的需求,但同樣被老人家毫不客氣地拒絕。

  因為沒有達到目的,赫魯曉夫本想悄然來去。但中方提出,秘密來可以公開走,堅持要發布公報。這并非關鍵問題,赫魯曉夫就同意了。

  這次公報,只提及雙方對國際形勢的看法一致,忽略了關于長波電臺、聯合艦隊的激烈爭吵。

  赫魯曉夫第二次訪華,本是為了緩解矛盾,同時還想促成長波電臺和聯合艦隊事宜。結果卻事與愿違,雙方分歧反而進一步加大。

  原因在于,在強勢慣了的蘇方看來,這純粹就是軍事合作。西方強國包括美蘇都是這么干的,經常以合作的名義侵犯別國主權。而那些小國,包括日本、韓國等具有一定規模的國家,也對得到大國庇護不以為恥、反以為榮。

  但對剛剛從百年屈辱中走出來、又在中蘇關系中處于弱勢地位的中國來說,根本無法容忍蘇聯在自己的土地上駐軍,因為這意味著中國將失去對自己領土、領海的控制。

  歷史上,列強包括沙俄、蘇聯,就是無數次以這種方式侵略中國、分裂中國!

  雖然以幾十年后的上帝視角看,當時蘇聯并無這樣的企圖,但在歷史迷霧的籠罩下,我們的父輩看不到幾十年后的事。他們只是從中國剛剛過去的百年慘痛歷史教訓中,看到了蘇聯駐軍所代表的現實威脅與民族屈辱。

  在這個過程中,雙方領導人強烈的個性,也放大了雙方的誤解與怒火,加快了中蘇關系破裂的速度。

  時隔一年,1959年9月30日,跟第一次訪華一樣,還是在新中國的國慶前夕,赫魯曉夫第三次也是最后一次來到中國。

  在這一年多點的時間內,中蘇矛盾并未緩解,反而發生了許多新的沖突。

  一是金門炮戰。

  上次赫魯曉夫走后不到一個月,1958年8月,出于聲援阿拉伯國家反美斗爭、測試美國援臺底線、回擊國民黨對沿海地區騷擾等原因,著名的金門炮戰開始。

  在外界看來,中國的行動,就是與蘇聯商量好的。聯想到上次中方執意要求公開自己的秘密訪問,赫魯曉夫覺得被算計了,因為在當時的國際形勢下,蘇聯必須表達對中國的支持。

  二是蘇聯單方面毀約。

  1959年6月,蘇聯借口正在與美方討論禁止核試驗條約,單方面提出暫緩向中國提供原子彈樣品和制造技術。

  赫魯曉夫第一次訪華時,中方提出請蘇聯提供研制核武器方面的技術援助,當時赫魯曉夫沒答應。

  后來敲宗被秘密報告搞得焦頭爛額,為了感謝中方的幫助,老人家第二次訪蘇之前的1957年10月,雙方簽訂了《中蘇國防新技術協定》,核心內容就是支持中國搞核武器。

  這個協定本來就執行得磕磕絆絆,赫魯曉夫提出暫緩,大概率是為了拿捏中國。只是當時雙方嫌隙已深,看在中方眼中,蘇聯就是想毀約。

  三是偏袒印度。

  1959年8月,由于印軍越境,中印發生第一次邊境沖突。蘇聯不顧中蘇同盟關系,通過塔斯社發布聲明指責中國,引發了中方的憤怒。

  這個階段,中蘇分歧的根本點,在于對國際形勢的看法不同。

  蘇聯想跟美國搞和平競爭,提出了“三和”主義,也即與美國和平共處、和平競賽、和平過渡。而中國認為社會主義與資本主義的矛盾不可調和,必須用武力方式解決。

  現在可以更深入地解讀金門炮戰了,除了前面提到的原因,我們就是要通過金門炮戰,打斷蘇聯與美國的聯系,恢復中蘇聯手對付美國的局面。

  不過赫魯曉夫比較執著,時隔一年,就在第三次訪華之前,又專程跑到美國,同美國總統艾森豪威爾在戴維營進行了三天會談。

  此后,赫魯曉夫極力宣揚所謂的“戴維營精神”,并要求其他兄弟國家也按照蘇聯的“三和路線”來處理對美關系。

  因此,這次訪華,赫魯曉夫其實就是兜售“戴維營精神”來的。

  這看起來好像是外交理念不同,其本質依然是國家利益之爭。

  蘇聯的經濟形勢尤其是民生經濟不好,所以試圖通過緩和美蘇關系來發展經濟,甚至還想得到美國的援助。

  但站在中國的立場上,斯大林剛剛施展超級陽謀,逼得中國跟美國在朝鮮半島大打出手,導致中美關系敵對,短期內根本不可能恢復。

  在這樣的情況下,蘇聯跟美國講和,本身就是對中國的背叛。

  所以中國才堅持兩個陣營的矛盾不可調和的觀點,如果真的意識形態掛帥,后面尼克松訪華就不會這么順利。

  更重要的是,如果美蘇條件談得攏,搞不好就變成了美蘇聯手打壓中國。因為所謂的戴維營精神,換個角度理解,無非就是美蘇聯手統治世界。

  老大、老二相持不下,順手先把老三給滅了,這樣的教訓,古今中外的歷史上比比皆是!

  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赫魯曉夫說客沒當成,反而與中共高層爆發了激烈的論戰。在中印邊界沖突、達賴外逃、炮擊金門、釋放美國間諜等問題上,雙方針鋒相對,吵得不可開交。

  在校尉看來,這些問題,都只是表象,真正的底層邏輯,是中蘇兩國的國家利益已經出現了不可調和的矛盾。

  赫魯曉夫沒有舌戰群儒的本事,最終悻悻而去。但從來都是敲打別人的敲宗,興沖沖來到北京卻被中共高層敲打了一頓,赫魯曉夫深感羞辱,下定決心要給中方一個教訓。

  1960年7月,蘇聯忽然單方面撕毀合作協議并撤走援華專家。

  1962年4月,蘇聯煽動伊犁、塔城邊民叛逃。

  1962年10月,在對印自衛反擊戰中,蘇聯再次表態支持印度。

  當時正值古巴導彈危機,為了爭取中國支持,蘇聯的態度有過搖擺,但最終還是支持了印度。參見《回看對印自衛反擊戰:嘆為觀止的神仙仗,現代指揮藝術的巔峰之作》。

  就在中蘇關系在徹底破裂的邊緣徘徊之時,1964年10月16日,中國第一顆原子彈爆炸的同一天,蘇聯發生政變,終止對華核技術支持的赫魯曉夫下臺,勃列日涅夫成為新的領導核心。

  歷史的因果,有時就是這么玄妙,似乎冥冥之中真有一雙大手在精確操控!

  三、歷史的終極玩笑:祝酒風波

  勛宗上臺后,秉承敲宗全盤否定斯大林的傳統,把中蘇交惡的屎盆子全都扣到了赫魯曉夫頭上,同時邀請中國參加蘇聯十月革命47周年紀念。

  中方高度重視,決定由周總理率領代表團參會。

  這本來是改善中蘇關系的最佳契機,想不到蘇聯又捅出了天大的漏子。

  11月7日,慶?;顒拥淖詈笠惶欤K共在克里姆林宮大擺筵席,款待各國來賓。

  但灌多了伏特加后,蘇聯人開始大放厥詞。

  在向賀龍祝酒時,蘇聯國防部長馬利諾夫斯基元帥語出驚人:“蘇中兩國關系不好,就是因為赫魯曉夫和毛澤東關系不好,我們已經趕走了赫魯曉夫,也該你們趕走毛澤東了!”

  在最高級別的外交場合,公開慫恿“盟友”(當時中蘇還是名義上的盟友,1979年才廢止盟約)搞政變,這樣惡劣的外交事故,就跟老人家上次長達三個多月的訪蘇一樣,同樣舉世罕見!

  周恩來聞言大驚,連忙召集代表團退出宴會,返回中國大使館等待蘇聯做出解釋。

  次日,勃列日涅夫親自登門拜訪,代表蘇方致歉。但周恩來覺得蘇聯別有用心,要求正式會談。

  說到這里,插個花絮。

  這張主席親自給總理接機的配圖,校尉的同齡人應該很熟悉,當時幾乎家家戶戶都有。原因很簡單,就是為了彰顯黨內的團結,因為西方媒體已經開始借祝酒風波造謠生事。

  回到正題,雖然蘇聯答應正式會談,但結果令人失望。蘇聯表示,他們不是赫魯曉夫,但在與中國人的分歧上,他們與赫魯曉夫并無二致。

  這個純粹的偶發事件,成為中蘇關系徹底破裂的直接原因。但從蘇方正式會談的表態來看,即便沒有這個惡性事件,中蘇關系依然會走向破裂。

  因為度過幼年期的中國,必然會追求自己的國家利益。而秉承大國沙文主義的蘇聯,并不會尊重中國的利益訴求。

  關于這一點,穗宗比敲宗有過之而無不及。

  而馬利諾夫斯基的失言,既暴露了蘇聯人骨子里對中國的不尊重,也提前導致了中蘇決裂!

  結語:

  歷史總是在不經意間,為人類制造各種意外。

  但只要把視線拉得足夠長、視野放得足夠寬,我們就會發現,所有歷史的偶然,最后都是必然。

  好比大江東去,沿途的每個浪頭、每處漩渦,時時刻刻都在變化,但大江必將東流入海。

  中蘇關系的破裂,同樣充滿各種偶發因素,但同樣也是歷史的必然。

  只要中國堅持自己的道路、堅守自己的利益,與秉承大國沙文主義的蘇聯之間,就遲早會爆發激烈的沖突。

  日韓可以當美國的傀儡,中國必須獨立自主!

  因為唯有獨立自主的精神,才是中華文化的精髓、才是中華復興的根基、才是大國崛起的脊梁!

  修訂感言:

  關于中蘇關系破裂,很多資料中,都在若隱若現表達一種觀點,我們的領導人個性太強烈,甚至有些意氣用事。

  但在校尉看來,個性強烈是真的,至于意氣用事,那就未免過于井底之蛙了。

  說個小故事,兩個老農民暢想皇帝的奢華生活,一個說:“皇帝肯定天天吃白面饃吃到飽!”另一個說:“不止不止,皇帝肯定下地都用金鋤頭!”

  對于經歷過無數復雜斗爭的開國領導人來說,所謂的意氣用事都是表象,國家利益才是最根本的出發點。

  正因傷及國本,他們才會大發雷霆,以表明絕不退讓的決心!

「 支持烏有之鄉!」

烏有之鄉 WYZXWK.COM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注:配圖來自網絡無版權標志圖像,侵刪!
聲明: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烏有之鄉 責任編輯:武圣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收藏

心情表態

今日頭條

點擊排行

  • 兩日熱點
  • 一周熱點
  • 一月熱點
  • 心情
  1. 這,才是刺殺哈尼亞背后的真相!
  2. 混蛋的“一百個客觀理由"和“一個理由也沒有”
  3. 張黎平:嗅到一種可怕的味道——對紀檢監察機制體制的思考和建議
  4. 血飲:刺殺哈尼亞和詭異開幕式揭露猶太最后的瘋狂!
  5. 觸目驚心!從方某看外國基金會的布局如此之深!
  6. 他們,并非只藏在暗處……
  7. 知道老百姓們不好騙,干脆連裝都不裝了!
  8. 恢復了一點信心,但真的也就一點
  9. 朱樹松:是否是合伙不成的互咬?
  10. 伊朗要復仇?不,以色列要搞更大的了!
  1. 從江西萬年縣委書記被舉報“脅迫、性侵鄉黨委書記”看文革
  2. 劍云撥霧 |政治契約:從司馬懿洛水之誓看“先富帶后富,十個如果” 后果有多嚴重?
  3. 祁建平|一個落在人民的后面的東西
  4. 林彪:毛主席意見受不到尊重,事情就要出毛病
  5. 陳先義:毛奇這號人
  6. 這不是惡心,而是陰謀!
  7. 好多有錢人潤了
  8. 就業率崩的越來越離譜了
  9. 拍案稱奇之毛奇佩霞
  10. 下崗女工的最后自白
  1. 對大會的十個看法
  2. 張文木|毛主席叮囑年輕人,“階級斗爭都不知道,怎么能算大學畢業?”
  3. “斷子絕孫”已成現狀,官方窮盡方法也無奈了,此局該如何破
  4. 對這46年出現不良現象進行反省
  5. 這下好了,退路也斷了
  6. 廬山會議整倒彭德懷的真相(不要被騙了)
  7. 上海拆偉人像,官方的答復令人不解
  8. 捂不住的大事
  9. 兩個實名舉報,戳穿了兩個血淋淋的社會現實!
  10. 1962年的七千人大會后,毛劉辯論,偉人就是偉人!
  1. 閻又文:傅作義身邊的神秘潛伏者,真實身份去世30年后才被解密
  2. 臉抽的最疼的,還真不是給開幕式洗地的
  3. 祁建平|一個落在人民的后面的東西
  4. 堅持和落實“兩個毫不動搖”
  5. 下崗女工的最后自白
  6. 下崗女工的最后自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