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爾看到商務部新聞發言人就美撤銷部分企業對華為公司出口許可證答記者問,心里很不是滋味。
近年來,美國一再泛化國家安全概念,將經貿問題政治化,濫用出口管制措施,針對特定中國企業一次又一次采取無理制裁打壓措施,可我們除了一次又一次譴責美國這種經濟脅迫做法,又能怎樣呢?
盡管,國內時不時有媒體發出諸如"中國彎道超車"、"在核心領域突破技術無人區"、"這位中國老人突然回國,美國人徹底慌了"、"誰誰誰震驚"、"誰誰誰慌了"之類的尖叫,可這種自欺欺人的尖叫能讓我們的高科技趕超世界嗎?
就像近期華為推出麒麟9000S芯片,立即有媒體歡呼"中美科技差距基本解決,我們已經跟美國站在了同一梯隊",可事實呢?
麒麟9000S芯片,固然是華為創造的一大奇跡,但歸根結底,還是因為我們使用了荷蘭ASML公司制造的浸潤式光刻機。
不是筆者長他人志氣,滅自己威風,在某些高精尖科技領域,我們與世界還存在一定的差距,這是客觀存在的事實。
當今的人工智能,號稱第四次工業革命,而人工智能方面的高精尖技術,全都是海外華人干的。比如臺積電專門做芯片的張忠謀、英維達的黃仁勛、超微電腦的梁見后、超威半導體的蘇姿豐等,包括 Sora團隊13個人當中就有四個是華人。
中國人的智商與世界同步,甚至高于世界,為何我們在某些高科技領域還落后于世界呢?
就拿光刻機來說。早在上個世紀六十年代,我國就開始布局研發并取得很大成果:1965年,中國科學院成功研制出65型接觸式光刻機;70年代,中國科學院開始研制計算機輔助光刻掩模工藝;1972年,武漢無線電元件三廠編寫了行業生產指導《光刻掩模版的制造》;1980年,清華大學成功研制第四代分,光刻精度達到3微米,接近國際主流水平。
眾所周知,當今世界光刻機生產巨頭荷蘭ASML公司是1984年才成立的。也就是說,荷蘭ASML尚未成立,我國武漢無線電元件三廠在光刻機科研項目上就已經有了近20年的技術積累,假以時日,必定領先世界。
然而,就在光刻機技術研發取得持續突破性進展的當口,因為有人提出"造不如買,買不如租"的主張,項目被迫下馬,武漢無線電元件三廠被迫改制,一家高科技研制廠變成了一家副食品加工廠。一夜之間,我國光刻機項目二十多年的技術積累化為烏有。
同時,包括運10、直8、遠程轟炸機、大型導彈驅逐艦、長城/曙光大型計算機項目、數字焊接系統等一系列軍用、民用高精尖技術項目也紛紛下馬,大批科研人員不得不轉業、轉崗。
關于80年代提出"造不如買,買不如租"主張的原因,有人說是由于當時國家經濟困難,沒有足夠的經費來支撐高科技自主研發,只能走"以市場換技術"這條路。
對這個說法,筆者實在難以茍同。
先說經濟困難。60年代,國家才建立十幾年,且經歷了國內外各種反動勢力的瘋狂破壞、抗美援朝戰爭的巨大消耗、中蘇交惡后蘇聯的逼債以及三年自然災害。就是在這樣的情況下,我國都成功研制出了“兩彈一星”。
那個時候國家經濟還不困難嗎?
再說用市場換技術。數十年來,我們以市場優勢,在飛機、汽車、計算機等眾多領域跟外企合作,合作到最后,市場被外企占領了,核心技術仍在外企手里,且無一例外。我們出地、出人、出錢、出力、出原材料,除了消耗資源和掙幾個辛苦錢,蓋為外企作嫁衣。
俗話說“不謀萬世者,不足謀一時,不謀全局者,不足謀一域。”
毛主席為什么在國家經濟極端困難的情況下還堅持研發"兩彈一星"?
因為他知道,從世界發展來看,任何時候,誰的科技領先,誰才有世界話語權。如果我們不搞兩彈,那只能被別人核訛詐。
實際上,早在50年代,因國內航運船只短缺,而美國又有很多出口價較低的“自由船”,當時就有人提出"造船不如買船,買船不如租船"的觀點。
對此,毛主席并不贊同,他說:“造船再貴,貨幣并沒有外流,無非是錢從左袋裝進了右袋,肉爛在鍋里。買船再便宜,得付外國人錢,貨幣外流了,算總賬就虧了。”
在毛主席看來,大國博弈靠的是科技,而核心技術才是贏得大國地位的關鍵所在。任何時候,只要核心技術處于領先地位,就能有效地制約對方。買或租,固然能在短期內取得一定的經濟效益,但卻永遠無法掌柜核心技術。要掌握核心技術,就必須做到獨立自主。
正因為如此,毛主席在新中國剛建立時,就提出一定要把一個落后的農業國建設成為先進的工業國。他帶領全國人民堅持獨立自主的發展方針,自力更生,艱苦奮斗,短短20幾年就建立起了完整的工業體系,并開啟了一系列軍用、民用高精尖科技項目的研發工作。
試想一下:如果我們堅持毛主席獨立自主的發展方針,不搞什么買和租,那現在的光刻機市場還會有荷蘭ASML公司什么事嗎?我們在諸多高精尖科技領域還會落后于世界嗎?還會有美國動不動就拿科技專利來制裁、打壓中國企業這檔子事嗎?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