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頭條,看到了《郭班長圖說歷史》(今日頭條,2024-3-15)一文。在圖片之前,作者說明:“這張全家福拍攝于1965年,奶奶帶著9個孩子的一張珍貴合影。奶奶有四個女兒,5個兒子!在那個缺衣少食的年代,帶著九個孩子特別難,他們穿著破舊的衣服,衣服上都是補丁包補丁!一件衣服要穿一遍,基本是老大穿完給老二,然后就這樣傳下去!如今奶奶90多歲了,回憶起從前依然淚流滿面!那時候太苦了,珍惜如今的美好生活!”
對此,有網友評論:“那么苦嗎?能一個女人養活九個孩子,應該是時代的功勞,現在找一個普通女人,讓她養九個試試,看能養活不? 另外,就這樣的家庭也沒看到象莫言說的15歲前沒褲子穿。”“苦還能養活九個,現在呢?應該是感恩時代。”
的確,對老百姓而言,普通人家可以生養多個孩子,應該感恩那個時代。
在許多人看來,改革開放前的時代很窮。但是,如果我們從老百姓的生存和發展能力來看,那是絕無僅有的存在。
那時候一對夫婦生養九個孩子,那是較少的情況。但一對夫婦生養四、五個兒女的情況卻是相當普遍的。這里的生養并不是說有飯吃,只是讓他們活著,而是包括了這些兒女能夠成家立業。自然也包括了能夠接受教育等等。
在人民公社時期,從物資供給的角度看,相對來說是比較貧乏的,不能與今天相比,但比之以前當然是要好。我小時候,連日常用品都要帶一個“洋”字,例如“洋釘”,“洋火”、“洋皂”等等,那時我國工業薄弱,產品短缺是非常普遍的。但是,若從人的生存和發展能力來看,卻是相對富有的。一對夫婦能夠撫養兩個孩子,那是維持勞動力的簡單再生產;而如果能撫養三個及以上的孩子,那是勞動力的擴大再生產了。如果夫婦兩個孩子能撫養四個孩子,那擴大再生產的增長幅度就達到了100%。從1956年到1983年這二十多年,我國人口增加了四個億,人口的增長率達到60%以上。許多人認為人民公社體制不適合我國農業的生產力狀況,超前了,太先進了。但人口增長的鐵一樣的事實卻說明人民公社體制的建立是大大地促進了我國生產力的發展。
許多人把發展生產力理解為物質財富的增加,而卻對人的自己的發展這個最重要的因素排除在外,這是很荒謬的。在體力勞動為主體的經濟環境中,人是最重要的生產力,人口的增加是生產力發展的最重要的體現。而且人口的大量增加,這本身也說明了財富的大量增加,只是這些財富被快速增長的人口消費了,并已經形成了現實的勞動力。許多人不停地說,人民公社好,就是吃不飽,那你有沒有想過,這增加的4億人,要額外多消耗多少生活物資和糧食嗎?還有更多的人則認為人民公社是失敗的。但失敗的人民公社怎么能使一個落后的農業大國在二十多年發展成為一個工業化的國家呢?農業生產力水平從能夠養活6億人發展到養活10億人,這都叫做失敗,那怎么才算成功?事實上人民公社的實踐沒有失敗,但被許多人感覺失敗了。
從生產方式的角度看,人民公社體制,形成了一種與剩余價值生產方式完全不同的新的生產方式,那就是馬克思在《哥達綱領批判》一書中說的消費價值生產方式。這種生產方式的特點是以勞動所有者為主體,按照勞動者的勞動差別進行產品分配,由勞動者按照各自的勞動量提供的多少進行生產成果的分配。這是人民公社體制區別其它一切產權體制的地方。消費價值生產相比于剩余價值生產方式的特點,在于它是以人自身的生存和發展水平的提高為生產目的的。其生產方式是物為人服務,而不是物統治人。因此,即使人民公社時期整體的生產力發展水平不是很高,但還是使我國人口的數量和素質有了大幅度的增長與提高。人民公社的發展不僅使人口快速增長,同時也使人的文化素質得到很大的提升,中學教育的普及從根本上改變了我國人口文化素質狀態。這也成為改革開放后的工業發展創造了必要條件。
對于許多人來說,如果沒有二十多年人民公社實踐的存在,他可能連出生來到這個世上的機會都沒有。因此,我們每個人,特別從時代成長起來的人,都應該感恩那個時代。
那種一對夫婦兩個勞動力可以僅僅靠種田撫養四、五個孩子到成家立業的時代,是古今中絕無僅有的存在!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