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里斯與特朗普首場辯論后,引發全美輿論最為關注的,是俄亥俄州的斯普林菲爾德市的貓狗。
當時特朗普針對非法移民拋出一段言論:
“在斯普林菲爾德,他們吃狗,那些進來的人,他們還吃貓!”
“他們吃住在這里的人們的寵物,這就是發生在我們國家的事,這是一種恥辱。”
此話一出,老墨特地注意觀察了哈里斯的表情,她以招牌動作作為回應:
三分震驚——但姐故作鎮定,亂老頭子心志;
三分譏笑——又拿非法移民說事,姐照單全收;
四分難以置信的大笑——哈哈哈哈哈。
實際上,不止哈妹難以置信地笑,老墨也忍不住要笑。
美國的政治人物為了選票,真的是啥都能說,毫無底線和理性。
而這事,在老墨看來,恰恰說明了在美國人尤其是白人心中,種族主義的根深蒂固,種族歧視的揮之不去。
“海地移民吃貓狗”論的真與假
不出意外的,特朗普這番“海地移民吃貓狗”的說法,迅速登上了熱搜。
“他們吃狗”上頭條
老墨扒了一下,發現這一謠言來源于今年7月一個名叫Kimberly Newton的當地人在Facebook小組中發布的帖子。
該帖子聲稱一位失去貓的居民發現自家的貓“被掛在一位海地鄰居的家中,正被分割準備食用”。
然而謠言終究是謠言,最終Newton不得不承認自己并非知情人,信息來源不可靠。
媒體關于“海地移民吃貓”的消息溯源和辟謠
更令人震驚的是,俄亥俄州確實有人吃貓,只不過吃貓的不是移民,而是土生土長的本地人Allexis Ferrell。
網傳Allexis Ferrell吃貓現場
那么問題就來了,特朗普在拋出“移民吃貓狗”論之前,連個功課都沒做?
他的幕僚也沒人跟他說這是個徹頭徹尾的虛假信息?
顯然不是。在美國這些政治大佬眼中,事實真假不重要,關鍵是能否為其所用。
共和黨也好,民主黨也罷,為了年底的大選,都在極力挖掘不利對方的輿論和素材作為武器。
特朗普就是為了拋出移民話題,抨擊民主黨寬松的移民政策消耗資源、帶來安全隱患,也為共和黨主張削減移民造勢鋪墊。
為此,辯論結束后,他們迅速制作了一幅“川普保護大家的寵物”AI效果宣傳圖,大肆宣揚其所謂“動物保護主義”,進一步塑造正面形象。
川普保護大家的寵物
背后還是為了選票算計
共和黨竭力散布“移民吃貓狗”虛假信息,真的是為了“動物保護主義”?
不不不,這一番令人噴飯的騷操作背后,終究還是為了選票的精密算計。
是的,不僅為了互噴,斯普林菲爾德所在的俄亥俄州,還是個準搖擺州。
斯普林菲爾德人口約5.8萬,在過去4年間,就有多達2萬名難民遷入該市。
他們的到來重塑了當地的選票結構,讓這個城市成為移民爭議的焦點。
今年6月,拜登政府又延長了30多萬名海地非法移民在美國的臨時保護身份。
隨著這些保護政策的實施,共和黨人終于繃不住了,開始借“移民吃貓狗”話題對海地移民社區進行攻擊。
特朗普的競選搭檔,來自俄亥俄州的萬斯發表言論:
“幾個月前,我就提出了海地非法移民消耗社會服務資源,并在整個俄亥俄州斯普林菲爾德引發混亂的問題。
現在有報道稱,人們的寵物被這些不該留在這個國家的人綁架并吃掉。我們的邊境管理官員在哪?”
共和黨將打擊非法移民作為吸引選民的手段,并且蹭熱點式地提出了“拯救貓,拯救美國!”的口號。
通過這種言論,共和黨極力證明“移民正在摧毀美國”。
在搖擺州戳民主黨的肺管子,爭取選票的同時,也為其在與民主黨博弈中增加砝碼,果然是好手段!
殊不知,制造炮彈者,往往會被反噬。
特朗普和共和黨的這種“反移民”的競選口號,恰恰體現出美國社會的進一步撕裂。
其“開放的移民國家”外衣逐漸褪去,露出來的則是“白人至上”和“種族主義”的內核。
他們口口聲聲自稱可以容忍多民族,實際上恰恰相反,只不過是用“動物保護主義”來掩飾“種族歧視”。
借食物蔑視移民的種族主義傳統
移民一直是這種種族主義飲食言論的受害者,這在美國歷史上屢見不鮮。
這種情況至今都沒有消失,甚至在外界看來最自由開放的加州,此前都還有泰國餐廳被人造謠說他們烹煮狗肉。
加州的泰國餐廳推出脆皮燒肉被造謠是狗肉
通過將移民歸類為“會吃美國人拒絕吃的那些東西的人”,將他們刻畫成為“異類”。
19世紀50年代左右,大量華人移民從美國西岸進入美國。
1883年,《紐約時報》提出“中國人吃老鼠嗎?”的問題,并錯誤地宣稱中國人普遍食用老鼠和貓。
此后,又通過塑造“華人會吃狗”,助推了美國歷史性的歧視法案——《排華法案》的通過。
而在當下,美國人一邊在亞太地區拉攏印度,享受便宜的人力成本,為其構建產業鏈,一邊嘲諷著“如果哈里斯入主白宮,白宮就會充滿咖喱味”;
一邊喜歡墨西哥菜,一邊又要驅趕美墨邊境移民,因為墨西哥移民經常被認為與毒品犯罪或非法活動有關;
穆斯林移民則被看成是恐怖組織的恐怖分子;中東和北非移民則經常會被與社會動蕩或極端主義聯系在一起。
這些認知背后,就是“白人至上”以及與之相對的“少數族裔低人一等”。
川普利用“移民吃貓狗”,將貓狗和寵物劃等號,塑造移民落后、殘忍、低劣的形象。
他指出移民消耗各類資源,對美國來之不易的生活構成威脅,進一步將移民推向美國人的對立面。
當然,在他們心底,少數族裔本來就在白人美國人的對立面。
對少數族裔的歧視有增無減
事實上,在美國,包括亞裔、非裔、拉美裔等少數族裔都面臨著各類歧視和非法對待。
數據顯示,非洲裔被警察殺死的概率是白人的3倍,四分之一亞裔年輕人成為種族欺凌的目標。
有色人種從財富、就業,到住房、教育,再到醫療、司法處處遭遇區別對待,并且因缺乏政治參與度,這種不公一直無限惡性循環。
種族歧視威脅少數族裔的安全
2021年3月,美國加州北灣一家亞裔老板開的美甲店收到一封充滿種族歧視、仇恨的信件。
這位匿名種族主義者寫下了不少冒犯性的話語,信中說:“你不屬于這里,沒有人想要你在這里。”
種族歧視蔓延至校園
停止仇恨亞太裔組織曾經的一份報告顯示,約四分之一的受訪亞裔青年在疫情期間遭遇了歧視。
2021年,德克薩斯州一名女大學生Joy Lim在其社交媒體賬號上爆料稱,自己上六年級的妹妹的試卷上出現了一道明顯侮辱華人、涉嫌種族歧視選擇題。
涉事的考題如下:以下哪個選項在中國屬于正常現象?
而給出的三個選項分別為“中國人餐廳打嗝要割嘴唇”“小孩偷糖吃就鞭打50下”“中國人吃貓狗很普遍”。
種族歧視帶來的醫療資源分配不均
《美國醫學會雜志》曾發表的一份研究報告,引發美國各大媒體爭相報道。
這項由耶魯大學醫學院專家小組進行的研究顯示:
1999年至2020年的20多年里,美國非洲裔的死亡率一直居高不下,有大約163萬非裔“超額死亡”。
種族歧視引發對少數族裔的暴力事件
今年8月26日,美國警方逮捕涉嫌暴力執法致人死亡的佛羅里達州奧卡盧薩縣前警官埃迪·杜蘭。
杜蘭今年5月3日被派前往處理一起家庭糾紛報警時,在未受到實質性威脅的情況下,連開數槍殺死了23歲的非洲裔美國空軍士兵羅杰·福特森。
這一事件將美國社會長期存在的系統性種族主義問題又推到了輿論的聚光燈下。
但顯而易見的是,4年前美國黑人弗洛伊德無端被白人警察跪壓脖頸,反復哀告“我無法呼吸”卻遭冷酷無視而喪命。
該事件進而引發了大規模的“黑人的命也是命”抗議活動,并沒有給美國解決種族主義問題帶來些許實質性的推動。
根據美國“勘測警察暴力”組織網站的統計數據,2023年,美國因警察執法導致的死亡人數達到1247人,其中非洲裔人士所占比例為27%,而非洲裔在美國總人口中的比例僅為13%。
美國警察對美洲原住民、拉丁裔及黑人群體的致命暴力事件頻率高于白人350%。
聯合國的報告也指出,美國警察和司法系統中存在著系統性種族主義。
其中包括警察暴力、過度使用監禁、刑事司法系統中的種族不平等,以及對非洲裔美國人的不公正對待,需要立即加大改革力度。
席卷美國的“黑人的命也重要”運動尚未停歇,“停止仇恨亞裔”抗議活動又在美國風起云涌。
而這正是美國侵犯人權的又一項原罪。
白人至上主義的民粹思想在作祟
說了這么多,老墨也就看得更清晰了。
當特朗普和共和黨說著“移民吃貓狗”的時候,真相是什么真的重要嗎?
根本不重要,真相已經讓位于他們想傳遞的信息:移民與“我們”不同,對美國來之不易的生活構成威脅。
這種敘述下,充滿了對少數族裔移民的偏見和歧視。
美國的種族主義問題之所以無法解決,其根源在于其意識形態。
美國白人心中普遍存在保守主義乃至民粹主義意識形態。
其本質是一種以等級制為基礎的世界觀,是與所謂的“民主”“平等”等美國標榜其民主核心理念相沖突的。
此種觀念認為,大部分民眾,包括少數族裔、女性、窮人,應受到更高等級白人精英領導。
唯有白人方能創造財富與進步,而有色人種尋求的平等會摧毀白人所享有的自由。
而近年來,上層白人控制的壟斷資本在全球化過程中造成財富分配問題,部分美國中下層白人憂慮其將失去社會優勢地位。
他們便從此種世界觀出發,寄望于維護它以及由它衍生出的不平等的生存秩序,而白人統治階層正好以此轉移社會矛盾。
于是,鼓吹美國白人至上的種族主義勢力日益膨脹,并走向極端化和暴力化。
美國政客為一己私利挑動極端的種族主義情緒,為仇恨犯罪煽風點火。
但極端種族主義思潮并沒有引起美國主流社會的足夠警覺。
相反,在美式民主、選票政治的影響下,反倒成了一些政客撈取個人政治資本的工具。
更有一部分人渾水摸魚,利用涉及種族問題的言論謀取政治利益,比如,將“中國威脅論”掛在嘴邊以贏得票倉。
而這一切,也徹底暴露了所謂“美式人權”的虛偽性和欺騙性。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