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黎奧運會各項體育比賽正在如火如荼進行。然而,因開幕式引發的爭議卻有向政府層面蔓延的趨勢。
作為一個傳統的天主教國家,法國大主教發表了譴責聲明,他表示“這些嘲諷和褻瀆基督教的場景令人無比痛心”。
但法國官方并沒有對此事進行譴責。
有趣的是,伊朗卻站出來要為基督徒出頭了。
伊朗外交部昨天表示:“……法國這個有著深厚基督教歷史的國家應該為此感到羞恥。我們呼吁全球基督教徒站出來反對這種行為——我們堅決譴責這種行為。”
什葉派動了,遜尼派也不能不說話。
隨后,卡塔爾外交部發言人盧爾瓦·哈特就“奧運會開幕式侮辱基督徒”一事向法國政府表示強烈抗議。
伊斯蘭兩大教派都發聲了,基督老鐵們,你們還不揭竿而起?就這么看著耶穌被公開羞辱?
然而,西方各國政府在繼續保持沉默。原因很簡單,不是它們不想維護本國傳統宗教的尊嚴,而是生怕得罪猶太人。
這件事要是認真追究下去,勢必會將矛頭指向猶太人。
而誰要是被扣上了“反猶”帽子,政治生命也就基本結束了。
伊朗發聲后,最難堪的莫過于梵蒂岡了。
教皇方濟各你得采取行動啊,不能只是不痛不癢地說句“這是對我們信仰的嚴重冒犯,是不可接受的!”就完了。
西方網友正在網上傳播著各種陰謀論。
比如,一些天主教組織認為,這個環節就是在詛咒西方有大災難,因為“天啟四騎士” 到來代表災星降臨。
開幕式還有很多細節似乎都可以證明“陰謀的存在”,主辦方有不可告人的心思。
雖然巴黎奧運會官方賬號在巨大的社會壓力下,第二天已將開幕式視頻下架,并發表了致歉聲明,但傷害畢竟已經造成。
引發最大爭議的是這一環節,《最后的晚餐》被改成了LGBT大聚會,耶穌不僅成了個胖女人,還是個猶太人。虔誠的天主教教徒天都要塌了。
這要是擱在200年前,足以引發一場宗教戰爭。
LGBT版《最后的晚餐》中,扮演耶穌角色的這位女子,是演員芭芭拉·布徹,她自稱自己是驕傲的猶太人,是個高貴女同性戀……
她是法國知名的LGBT“活動家”,2020年,曾全裸登上法國雜志《Télérama》的封面,2021年,獲得法國多元性別組織的年度大獎。
她頭上還插上七根“蠟燭”,這可真是騎臉輸出了。
這代表了“猶太燭臺”,學名“????????”,是最常見的猶太教標志物之一。
墨西哥總統克勞迪婭·欣鮑姆在選前就曾高舉猶太燭臺,以宣示自己的猶太人身份。
阿根廷總統米萊與澤連斯基見面時,也特意捧出一個猶太燭臺,表示兩人都是猶太人,其實米萊是個“精神猶太人”。
比照一下奧運會開幕上這七根“蠟燭”,還需要用陰謀論去解釋嗎?
明擺著的事,設計者還生怕別人不知道她是猶太人。
而且要求設計者這么做的人也知道,越是公然“騎臉輸出”,西方政客越是不敢怎么樣。
事實就是如此,法國政府只是想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伊朗出來譴責,當然不是因為跟基督教有多少感情,而是有自身原因:
一、抓住機會,進一步對以色列施壓,同時希望西方民眾能起來反對本國的“親猶太”政府;
二、看熱鬧不嫌事大,讓伊斯蘭世界在以色列面前能更加團結。
伊朗駐華大使館官方微博昨天還發表了一幅與奧運會有關的漫畫,諷刺巴黎奧運會允許以色列參加,給奧運賽場留下了“血跡”。
伊朗為基督徒出頭,從根源來說,耶穌也是伊斯蘭教先知之一。
基督教、伊斯蘭教、猶太教,三教同源。
雖是同源,但又互為敵人,視對方為異教徒。最著名的宗教戰爭“十字軍東征”,就發生在基督教與伊斯蘭教之間。
三教還有同一個圣地--耶路撒冷。
伊斯蘭教有三大圣地:
1、麥加(Mecca):先知穆罕默德原來生活的地方。據說,610年時,他在麥加的山洞里悟出了新的教義。
2、麥地那(Medina):穆罕默德在610年被驅逐到麥地那,整理出了《古蘭經》。麥加的軍隊幾次攻打麥地那,都被穆罕默德打敗。
3、耶路撒冷(Jerusalem):621年“夜行登霄”(Night Journey)的神跡發生在耶路撒冷。神馬Buraq帶著穆罕默德來到了“一個遙遠的清真寺”,然后他登上天堂與上帝相見,獲得了很多指示。
沙特守護著麥加和麥地那兩大圣地,這是沙特政權合法性的依據。
耶路撒冷在猶太人手中,伊斯蘭國家永遠不會承認耶路撒冷是以色列的首都。
同樣,絕大多數基督教國家也不會承認。
盡管特朗普讓美國帶頭承認,但只是危地馬拉之類的國家跟進。各國大使館還是設在特拉維夫。
三教互為敵人,但猶太人是其它兩教的共同敵人。
相對來說,基督教世界(天主教、新教、東正教)對猶太人壓迫更為嚴酷,而伊斯蘭國家相對溫柔一些。
這跟伊朗的歷史有關,古波斯一般劃分為兩大帝國:
第一波斯帝國(阿契美尼德帝國)
第二波斯帝國(薩珊帝國)
居魯士大帝是波斯帝國的創建者,被稱為阿契美尼德王朝。
第一波斯帝國統治面積近400萬平方公里,核心區域就是今天的伊朗。
公元前539年,居魯士率軍攻克巴比倫城,并廢黜了巴比倫國王。
他釋放了所有奴隸,《圣經》中記載:巴比倫國王囚禁的猶太人被居魯士大帝放回到了耶路撒冷,并允許其重建被巴比倫人摧毀的猶太圣殿。
猶太人在講述苦難歷史時,就將自己稱為巴比倫之囚(Babylonian Captivity),也承認居魯士大帝是他們的恩人。
但猶太人將自己獲釋歸結于神派來了使者,因為他們是上帝的選民(被上帝選中的人),而居魯士大帝就是那個使者。
這就好比說,一個病人被醫生治好了病,他感恩醫生,但他認為醫生是神派來救他的。
這種恩情隨時可以不承認,猶太人所謂的感恩就是這種邏輯。
你以為他在上海避難時,感恩中國人嗎?是,也不是。
上海只是上帝在他們危難之時,給他們留出的一塊安全區。
到了薩珊帝國時期,公元622年伊斯蘭教創立,651年就滅亡了薩珊帝國。
王子卑路斯(Peroz II) 帶著隨從逃到了中國長安(唐高宗時代)
波斯帝國被哈里發王朝取代,這一地區由多神崇拜改為一神教--伊斯蘭教。
這是伊朗伊斯法罕清真寺中的壁畫。
有很多內容都是《圣經》故事:從所羅門王到《最后的晚餐》等等。
一神教信奉唯一的神,其他都是先知。
耶穌、亞當、諾亞、摩西、亞伯拉罕、默罕默德都是伊斯蘭教的先知(默罕默德是最后的先知)
既然猶太人出賣了耶穌,那也就是出賣了伊斯蘭教的先知。
只不過,穆斯林對猶太人恨意,不如基督教對猶太人的恨意那么強烈。
畢竟,耶穌是基督教的創造者。
雖然西方國家的憲法都明確規定政教分離,但基督教仍然是西方文明的基礎。
猶太教則不一樣,以色列甚至連憲法都沒有,它只是一個偽裝成“民主國家”的政教合一組織。
從巴黎奧運會開幕式就可以看出,以色列和猶太人是非理性的,這是政教合一的必然結果。
《最后的晚餐》被改成LGBT大聚會這種鬧劇,它是刻意被安排的,而法國政府在審核內容時,不知道為什么沒有阻止?可能是LGBT太過政治正確吧。
我們以為法國在開幕式里塞進了LGBT私貨,但猶太人則在私貨里面塞進了私貨。這不僅是宗教挑釁,也是政治挑釁。
有種陰謀論是說,法國人故意裝作看不見“私貨里面的私貨”,要看看全球基督教教徒,那些“沉默的大多數”對猶太人還能忍多久。
已經有不少右翼保守主義的基督教虔誠信徒被激怒了,而美國是一個由清教徒創建的國家。
如果有一天,歐洲和美國的社會都無法容忍猶太人,那問題可就大了。
伊朗和卡塔爾出來煽風點火,也正是看到了這一點。
以前的雞湯總是說猶太人如何如何有智慧,但他們總是玩這種小聰明,這能算是大智慧嗎?
中國有句俗話叫:聰明反被聰明誤。
想想歷史上的千年遭遇吧,不要得意忘形!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