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新聞援引美國新聞網站AXIOS報道,當地時間5月5日,兩名以色列官員對該媒體表示,美國政府日前暫停了向以色列運送美國制造的彈藥。報道稱,這是自去年10月7日新一輪巴以沖突爆發以來,美國首次停止向以色列軍方運送武器。這則新聞再次把以色列和美國推向了風口浪尖,美國白宮、國防部等機構并未對此事做出回應,這似停不停的態度令人難以捉摸!美國是否還支持以色列?巴以沖突是不是真的能走向停火?
如此大的國際形勢轉變背景下,關于以色列和美國的話題都自帶流量,美國媒體界好久沒這么熱鬧了。但老墨發現有一則4月份的美以新聞,卻在美國媒體界銷聲匿跡,反而是在社交媒體平臺中發酵后傳播甚廣。
4月中旬,美國政府機構的一名工作人員在雅法地區被以色列邊防警察槍殺。這名叫雅各布·圖克希的死者,原本只是這場悲劇中無數冤死的普通亡魂之一,但他因為特殊的身份,卻又與其他死者有許多不同。
隨后,美國駐以色列大使館在推特上發布訃告,宣布了美國駐以色列大使館前雇員圖克希的死訊,并對他的死亡表示哀悼。但本該是“RIP”的評論區卻炸開了鍋,大部分評論都在質問:圖克希是怎么死的?被誰殺死的?為什么不交代清楚?
為什么一場槍擊案卻點燃了美國民眾的憤怒?其中到底有什么隱情?
一場被沉默的槍擊事件
50歲的圖克希是阿拉伯裔,同時也是以色列公民。雖然美國駐以色列大使館發布訃告時宣稱他的身份用的是前雇員圖克希,但實際上事發時他依然為美國政府服務,就職于美國國際開發署。
目擊者描述稱,圖克希當時身著以色列救援聯盟MDA的醫護工作服在雅法街頭為一名車禍傷員提供救治時,一名認為圖克希擋了自己路的醉酒以色列警察與之發生沖突。該警察當時處于休班狀態,并未身著警服而是身著便裝。爭吵升級之后,他快速地掏出槍,對著圖克希連開數槍,導致后者死亡。
身穿工作服的圖克希
一向熱衷于關注外國種族問題且對涉及本國機構和人員的外交事件極其敏感與強勢的美國官方和媒體,這次卻前所未有的“冷靜”,不僅案發多日都沒有就此事公開質詢以色列,而且大多數主流媒體默契地保持沉默,好像無事發生。
在有限的報道中,美國媒體選擇刻意淡化圖克希的身份,忽略事件的起因,這方面甚至做得比以色列媒體還要“小心翼翼”。
無論是CNN的新聞還是美國駐以色列大使館發布的訃告,都完全不提案發經過與殺死圖克希的罪犯的身份。許多憤怒的美國公民在美國大使館的官方推特下留言,質問美國政府為何不敢提圖克希被誰殺死,質問美國還要縱容和援助劊子手到何時。
美國駐以色列大使館賬號下,憤怒的美國民眾
起底美國國際開發署,CIA的白手套
圖克希之死的諷刺意味,遠遠不止表現在美國媒體和美國政府的“裝聾作啞”。
更蹊蹺的是他死前明明是供職于美國國際開發署,為什么訃告是前任單位美國駐以色列大使館發的?為什么要在訃告里誤導大家他是美國駐以色列大使館前雇員,嘗試淡化死前供職的美國國際開發署?這個看似慈善機構的美國國際開發署有什么隱秘?
圖克希死前任職的單位是大名鼎鼎的美國國際開發署(USAID),是一個美國政府機構里用于管理民用主要負責對外援助和發展援助。美國國際開發署是世界上最大的官方援助機構之一,占美國所有對外援助的一半以上。
1961年,肯尼迪總統簽署國會通過的對外援助法案,成立美國國際開發署,這家名義上獨立、旨在“為那些為美好生活而奮斗、災后重建以及為生活于民主自由之國家的人們提供幫助”的援助機構,整合了美國各個對外機構的人力與資源,其中就包括許多情報部門,比如CIA。美國國際開發署從成立之日起就與美國情報部門有著千絲萬縷的關系,不止一次地被發現充當美國情報部門的前臺“白手套”。
美國國際開發署,它打著經濟與人道援助之名,忠實地履行著美國政府和CIA所交代的政治暴力性質的任務。
相關案例數不勝數,廣為人知的就有在越戰中,美國國際開發署與CIA以及越南秘密警察一道設計與建立越南鄉村的警察監視網絡。當時美國國際開發署的官員和CIA特工以及越南秘密警察組成合作關系,以援助之名行監視迫害之實。
美國國際開發署還協助美國情報機關在中南美洲各國扶持親美政權,顛覆不親美的政權。
在委內瑞拉,美國國際開發署設立過渡倡議辦公室,通過向533個反政府組織、政黨、項目計劃的注資,密謀推翻查韋斯政權。
玻利維亞2009年終止了和美國國際開發署的合作協議,并于2013年驅逐了其工作人員,原因是發現了確鑿的證據,美國國際開發署在策劃與資助分離主義暴力運動。
在洪都拉斯,美國國際開發署資助設立了所謂的選舉監察機構民主協會,該組織為政變組織服務。而在海地,美國國際開發署更是設立了大量親美組織,無處不在的干涉是海地政局幾十年來愈發混亂的根源。
在中南美洲如此,在中東也是如此。2009年五名美國國際開發署官員在阿富汗被塔利班炸死,隨后美國國際開發署的高級官員確認CIA特工會以美國國際開發署員工的名義在所在國搞間諜行動。而在伊拉克,美國國際開發署是美國入侵伊拉克后宣傳新自由主義思想并利用私有化浪潮掠奪伊拉克石油土地資源的主要推手。
2009年,美國政府在古巴建立了一個類似推特的社交媒體平臺,通過操縱推送的信息,暗中組織串聯,意圖復制“阿拉伯之春”,策劃與鼓動“古巴之春”,顛覆古巴政府。由于證據確鑿,美聯社等美國新聞機構最后都不得不承認美國國際開發署確實在其中扮演了與其宣稱的機構定位相悖的不光彩角色。
《外交政策》期刊關于古巴顛覆事件的論文
2014年《外交政策》期刊曾發表過一篇文章,復盤了古巴顛覆事件,順帶回顧了國際開發署歷史上與CIA之前設立的公共安全辦公室在越南、菲律賓、印度尼西亞、泰國等地有過的一系列合作。
CIA與美國國際開發署選擇的扶持對象不一定是反政府勢力,有時也有政府勢力,與該勢力支不支持民主毫無關系,主要看是否符合美國利益,CIA與美國國際開發署曾幫助許多反民主的政府或反政府組織訓練武裝與情報人員。
對外援助不是慈善,而是生意與投資
美國國際開發署署長、白宮國家安全委員會常任委員之一的薩曼莎·鮑爾曾就拜登政府對外援助預算連年升高一事發表評論,直言不諱地宣稱:“總統預算申請反映了發展和人道主義援助在推進美國全球利益方面的重要性,有關投資將為美國國家安全和經濟發展帶來豐厚回報。”
而美國前國防部長詹姆斯·馬蒂斯更是坦言:“美國的對外援助不是慈善,而是對自身安全的戰略投資。”
值得注意的是,美國國際開發署的黑手也曾伸向過我國。比如2021年緬甸政變,美國情報部門也是深度參與了其中的博弈。事后人們在美國國際開發署的官網上發現了2018年美國國務院通過的《綜合國家戰略:緬甸》報告。
報告一開頭就闡述了美國國務院希望將緬甸打造成遏制中國的印太戰略中“重要合作伙伴”的目標,為緬甸制定了在湄公河流域遏制中國的角色定位?!毒C合國家戰略:緬甸》提到了美國國際開發署在緬甸幫助昂山素季建立的“青年網絡”等組織,明確提到該組織的目的就是“識別和培養下一代緬甸領導人”。
綜合國家戰略:緬甸
在更為中國人民所熟知的新疆棉事件中,我們也可以發現美國國際開發署的身影。在造謠與污蔑新疆棉的外國機構中,擔任主力之一的是瑞士良好棉花發展協會(BCI)。雖然是一家瑞士機構,但是其主要金主之一卻是美國國際開發署。瑞士良好棉花發展協會對新疆棉的污蔑工作,主要就發生在美國國際開發署向其注資之后,與美國情報部門和外交部門的工作日程安排亦步亦趨。
瑞士良好棉花發展協會(BCI)資金來源:美國國際開發署排名第二
在美國的對外干涉組織網絡中,由國務院和CIA負責聯絡和指導美國國際開發署,再由美國國際開發署協調和指導下一級的NGO機構,這已經形成慣例。而同樣成為慣例的是,美國國際開發署喜歡深度介入各國輿論與教育,操控各國的媒體和記者。
在上文提到的緬甸案例中,自1960年代起,美國國際開發署就借由支援經濟和教育的名義在緬甸大肆開展滲透活動。
美國國際開發署通過積極推動思科、英特爾、微軟等美國企業“科技援助”緬甸,以及其他相關投資,美國成為對緬甸國內媒體資助最多的域外國家,緬甸媒體前十大外國金主中,美國獨占六席,美國國際開發署更是名列第一。
相同的事情不單單在緬甸發生,2023年《匈牙利民族報》的賬號曾經刊發過一段肯尼迪總統的侄子、2014年美國總統大選獨立候選人小羅伯特·肯尼迪的節目視頻,小肯尼迪稱CIA是目前世界上媒體的最大贊助商,通過美國國際開發署在許多國家投資控制了大量媒體,用它們發布美國政府想發布的虛假消息。報道列舉了CIA和美國國際開發署在中歐等國進行的一系列媒體操控計劃。
小羅伯特·肯尼迪
在美國國內,美國國際開發署本身也飽受效率低下、官僚主義、貪污腐敗的指責。承包商的利益輸送問題和對外援助人員的奢侈消費問題曾經在2000年左右導致美國國際開發署裁員30%,但近年來情況并未得到根本改善。
結合美國國際開發署的歷史來看,某種程度上美國政府和美國媒體刻意淡化圖克希之死這一悲劇也是可以理解的,因為美國國際開發署不只是一家美國政府機構,它還是一家為美國承擔在全世界搞滲透搞破壞任務的特殊部門。圖克希之死不只是一個以色列醉酒軍警殺害了一名美國政府機構雇員,而是一個以色列醉酒軍警輕描淡寫地射殺了一名美國特殊機構的雇員。
這起事件包含的丑聞不只在于以色列司法人員對其他族裔人民生命的漠視,不只在于以色列人對美國的“恩將仇報”,還在于美國國際開發署過往的惡劣名聲。從這些角度看,美國這次“啞巴吃黃連”,完全是自作自受,選擇淡化處理,從各個角度看都是唯一的選擇。
不過,老墨覺得美國國會都通過《反猶太主義意識法案》了,否定了美國國教基督教的《圣經》,誰是爹誰是兒,一目了然。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