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在人類文明史上,孔子從軸心時代投下的影子,橫亙東亞兩千余年歷史,無論在道德、教育、國家治理、意識形態乃至經濟結構上都留下了深遠影響。然而,歷朝歷代對孔子的尊崇,也使孔子本人的形象越來越模糊甚至虛假。本文作者、北京大學李零教授指出,漢以來或宋以來,大家頂禮膜拜的孔子都是“人造孔子”,現在的孔子,更是假得不能再假。孔子身上被追認的越來越繁復的頭銜,與其本人的言行相去甚遠。文章以靈動、風趣的筆調,通過還原孔子的相貌、先人、姓名和家庭、居住地以及生平,用填履歷表的方式,為我們勾勒出了一個真實、鮮活的孔子。
李零認為,真正的“活孔子”,是一個“知其不可而為之”的復古主義者,一個可笑又可愛的堂吉訶德式人物,而后世神圣化想象中的“死孔子”,則完美、乏味。閱讀孔子,要回到當時的語境,辨識出他身上的復雜與張力,才能讀出其真正的偉大。
▍孔子像:一個山東大漢的想象
孔子周游列國,據說,有個鄭國人,善于相面,他對孔子做過漫畫式的描述。他說,孔子的上半身有圣人之相,但下半身不行,好像垂頭喪氣、沒精打采的喪家狗。子貢把此人的話告訴孔子,孔子并不生氣,反而說,我的形象怎么樣,并不重要,他說我像喪家狗,很對很對。
孔子是什么樣?誰也不知道。我們只能借晚期的畫像,自由想象一下。這類畫像有好多種,有作豹眼環睜或露齒豁牙者,實在不好看。畫家越是想把孔子畫得神乎其神,不同于一般人,給人的印象越像是妖怪。圣化的結果,往往是妖化。
當然,這類畫像也有比較順眼的,比如孔廟的石刻畫像,有些還可以。這類像,主要是明清以來的作品。現在印得最多,是所謂《先師孔子行教像》。這幅畫像,傳出唐吳道子,不知出于何人之手,也不知畫于何時。當然,它不是照孔子本人畫的,但還真有點山東人的味道,也許就是照哪個山東人畫的。
山東人有什么特點?第一,大個子比較多。司馬遷說,“孔子長九尺六寸,人皆謂之‘長人’而異之”(《史記·孔子世家》),就是大個子。“九尺六寸”有多高?按西漢一尺23.1厘米計算,是221.76厘米,和穆鐵柱、姚明的個子差不多,或有夸大。但古代,有些地方的人確實比較高。比如孔子說的長狄,個子就很高(《國語·魯語下》)。今魯西南、蘇北和皖北,自古來往密切,就是出大個子的地方。東北人,很多都是山東人的后代,大個子也比較多。第二,畫面上的孔子,有顆圓圓的大腦袋,也是這一地區的特色。皮膚黑的,像紅燒獅子頭。皮膚白的,像清蒸獅子頭。淮揚菜正好有這兩種,我喜歡。另外,還有一點,大家不要忽略,畫像上的孔子,腰間佩劍,兩手當心,哈點腰,身體略向前傾。這種姿勢,古人叫“磬折”,好像奏樂的石磬,有個彎兒。《論語》中叫“鞠躬如也”(《鄉黨》10.4),它和背手撅肚子趾高氣揚的樣子正好相反,表示溫良恭儉讓。
我們可以拿這幅畫當孔子的“標準像”,貼在他的履歷表上,當他老人家的照片,彌補一下我們的空白想象。孔子死了兩千多年,沒有照片留下來,所有畫像都是后人的想象。何必當真?
有趣的是,老子像,也有這副模樣,而且也題“吳道子”畫,一不留神,還以為是雙胞胎。
另外,漢畫像石上也有不少孔子像,孔子和老子見面,不像拉斐爾的《雅典學院》,柏拉圖和亞里士多德是肩并肩,向我們走來。他們倆,是扭過身子,臉對臉,打躬作揖,好像日本人,中間還站個小孩,是傳說中的項橐。這類畫像,年代倒是很早,但形象太模糊,眉眼不清。
▍孔子的出身和成分
出身很重要,過去填表,一定不可少。孔子如果填表,他要寫,我祖上是宋國貴族,查三代,是魯國武士,本人成分是魯國布衣,出身卑賤,血統高貴。
孔子以孔為氏,據《世本》等書記載,是出自孔父嘉。孔父嘉,也就是《左傳》提到的孔父(桓公元年和二年)。這種稱呼,是屬于名、字連稱,名是嘉,字是孔父,不是姓孔名父嘉。孔子以孔為氏,屬于“以王父字為氏”,即以爺爺的字作為族名。他這一支,按照慣例,是從睪夷開始立族,用睪夷爺爺的字作族名,從此才稱為孔氏。
孔父是宋國貴族,追根溯源,是商湯的后代。孔子在魯國被人另眼相待,最初就是沾祖上的光。魯國貴族孟僖子說,孔子是“圣人之后”(《左傳》昭公七年),主要就是指他血統高貴,先祖是商王的后裔(古人說的“圣人”是指上古賢君)。
孔父在宋國任大司馬,是宋穆公托孤寄后的顧命大臣,地位很高。他的太太,長得很漂亮,回頭率極高。有一天,在路上,被宋國的太宰華父督撞見,壞了。華父督,大色狼,“目逆而送之,曰‘美而艷’”(《左傳》桓公元年)。
當時,宋國跟鄭國連年打仗,十年有十一場戰爭,百姓受不了。華父督煽動說,孔父是罪魁禍首,竟把孔父殺掉,把孔子的祖奶奶霸占。宋國國君不滿,也被殺(《左傳》桓公二年)。孔父死后,家道中衰。
孔父的后代,“畏華氏之逼而奔魯”(《孔子家語·本姓解》),從此定居于魯。孔防叔的長子叫孔伯夏,是孔子的爺爺。孔子的爸爸叔梁紇,叔梁是字,紇是名,也是名字連稱,和孔父嘉是一樣的叫法。紇可讀仡,是壯武之義,梁者強梁,與名相應,正如其人。他是魯郰邑宰(郰邑的長官),力氣很大,偪陽之役,力托懸門(《左傳》襄公十年),傳說身高十尺(合2.31米),比孔子還高。
孔子是軍人世家,前輩都是赳赳武夫,拜父母之賜,也是大個子,很有遺傳優勢。但孔子本人從小好禮,更愛讀書。宋、魯是鄰國,宋是商人的后代,魯是周人的后代。兩種文化對他都有影響,他生于魯國,長于魯國,魯國的國君是周公之后。他更愛西周文化,特別是周公之禮,不是武,而是文。他家從宋國北上,搬到魯國。宋都在今河南商丘,離曲阜并不遠。張光直教授的中美聯合考古隊在那里發掘,尋找“商”,“商”沒挖到,但挖到東周的宋城。宋徽宗崇寧三年(1104年),當地出土過宋公成鐘,因為宋朝是以宋為號,當時被視為祥瑞。
這是履歷表上的“出身”和“成分”。
▍孔子的姓名和家庭
孔子的祖上(孔父嘉),曾是“國防部長”,后來家道中衰,被迫移民魯國,地位大不如前。他這一支更是庶支的庶支。
孔子的爸爸叫叔梁紇,只是個“縣級干部”,地位不太高。司馬遷說,“紇與顏氏女野合而生孔子”(《史記·孔子世家》)。“野合”是什么意思?是感生而孕懷了哪位神靈的種子?還是未經明媒正娶非法同居?或找個荒郊野外沒人的地方行其好事?前人吵得不亦樂乎。“批林批孔”時,有人說,孔子是老奴隸主叔梁紇強奸少女所生,更是火上澆油。孔子是圣人,他怎么會是私生子?現在,大家都說,這絕不可能,很多人寧愿相信,野合,不過是說孔子的父母年齡懸殊,婚姻不夠正式,手續不夠齊全。其實,野合就是野合,并沒有這些復雜含義。司馬遷對孔子崇拜得五體投地,他也不會故意污蔑圣人。古人講圣人偉大,忍辱負重是必要鋪墊,全世界都如此。孔子的童年和青年,是“小白菜”,他生下不久就沒了爹,娘也死得早,含辛茹苦,既貧且賤。我理解,“野合”是屬于這類鋪墊,當時肯定有這種傳說。它主要強調的是,孔子從小就受人歧視。
關于孔子的出生,還有一種傳說,見于《孔子家語》。叔梁紇身體好,生育力極強,他和施氏(正室)一口氣生了九個閨女,就是沒有男孩,好不容易娶個妾,生個男孩,叫孟皮,還是個瘸子(可能是患小兒麻痹癥)。
孔子他爸,娶了兩個太太,都沒生下健康的男孩。他不甘心,又到顏家求婚。顏家有三個女兒。當爹的怕這些年輕女孩嫌他太老,特意解釋說,孔子他爸是“圣王之裔”,“身長十尺,武力絕倫”(比孔子還高),出身和身體都沒問題。老大、老二不干,老三同意。這個三小姐叫顏徵在,就是孔子他媽(《孔子家語·本姓解》)。
為了給孔家生個帶把的全乎人,顏徵在到附近的尼丘山(在今山東曲阜東南)禱神求子。所以孔子名丘,字仲尼(《孔子家語·本姓解》)。仲尼是行輩加字,(古人稱字,本來是尊稱。孔子死了,魯哀公的悼詞稱他為“尼父”(《左傳·哀公十六年》),“尼父”就是他的字(古人稱字,男子往往加父字,女子往往加母字)。
孔子排行老二,吳虞管他叫“孔二先生”,有戲謔之義。五四運動和“文革”時期,大家對孔子往往直呼其名,如趙紀彬的書就是只呼“孔丘”,不叫“孔子”(但孔子的學生,他反而稱字)。而最難聽的叫法,是“孔老二”。“孔丘”的“丘”,清朝要缺筆,不能直呼其名,叫名已經不禮貌,“老二”更是侮辱性的詞匯。前些年,北京地壇西門對面,路西不遠,有家飯館,紅門臉,專賣鞭菜,叫“老二哥餐廳”,生意不好,最后倒閉了。“老二”和“二哥”在北京有下流含義。
這是履歷表上的“姓名”和“家庭”。
▍孔子的籍貫:出生地和居住地
《論語》稱孔子為“郰人之子”(《八佾》3.15),“郰人”的意思并不是郰邑之人,而是郰邑的長官。司馬遷說,孔子是生于魯昌平鄉郰邑(《史記·孔子世家》)。郰與鄒古音相同,酈道元以為是同一個地方,但許慎以為是兩個地方。鄒即邾,是魯國附近的小國,在今山東鄒城市南的嶧山腳下,俗稱“紀王城”。現在地面上還有城墻遺跡,磚瓦陶片,隨處可見。嶧山是泰山余脈,山上有很多巨石,秦始皇立過嶧山刻石。秦統一天下,“邾”改稱“騶”,如當地出土的秦陶量,除用十印打出始皇詔書,還有一印記制造地點,字作“騶”,漢代古書也把它寫成“鄒”。鄒是孟子的老家。鄒、魯是出儒家的地方,古人說的“鄒、魯縉紳之士”,就是這一地區的特產。孔子出生的郰邑,是魯邑,據說在曲阜東南尼丘山(今稱尼山是避諱)西五里的魯源村(《闕里志·尼山》),1925年康有為在此立有“古昌平鄉”碑。它的位置大體在鄒、魯連線的右面,和鄒、魯成三角之勢。我在上面說過,孔子他爸是郰邑的長官(《左傳》襄公十年稱“郰人紇”,十七年稱“郰叔紇”)。他在郰邑出生是很自然的。相傳孔子生于尼丘山的夫子洞(也叫“坤靈洞”),尼丘山就是郰邑附近的山。但孔子三歲時,他爸爸就死了。孔母年輕守寡,又沒有名分地位,不久,就帶著孔子搬到他姥姥家去了,孔子從小住在曲阜闕里。闕里是他姥姥家。
曲阜魯故城,1977—1978年發掘,有發掘報告。舊曲阜縣城,包括孔廟、孔府,是在魯故城的西南角。這一帶是魯故城的平民區,和過去北京南城的宣武區一樣,是窮人住的地方。孔子是在窮街陋巷長大,知道清貧的滋味,老把“仁”和“貧”捆在一塊兒。他夸他的學生,“賢哉回也!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雍也》6.11)。后世所謂陋巷,就在孔廟、孔府的東邊。
孔子他姥姥家是顏氏。魯國的顏氏,有姬姓之顏和曹姓之顏,她是哪個顏?還不能肯定。顏氏尋根問祖,都說自己是顏回的后代,再往上追,則說出自曹姓,即邾國的分支小邾國。小邾國,有個墓地在今山東棗莊市山亭區東江村,2002年發現,六座墓,被人盜了三座半,剩下兩座半,2003年發掘。我去過這個墓地,那里有塊碑,說這是顏氏的祖墳,就是顏氏后人趕去磕頭,特意立的。
古人最重親戚,第一是血親,第二是姻親,第三是擬親(即普通說的干親)。孔門弟子有八人出自顏氏,最出名的學生是顏回。孔、顏兩家是親家。這些學生,都是他從他姥姥家帶出來的。
孔子死后葬于城北的泗水之上,后來成為孔家的族墓,即現在的孔林。
司馬遷說,他到魯國,參觀過孔廟和孔墓,流連不忍去。當時的孔子故里已經有點像博物館。孔廟原來是孔子的住宅和他學生的宿舍,后來變成陳放孔子遺物如衣冠、琴瑟、書籍和所乘車輛的地方。孔子冢占地一頃,有不少弟子住在墓地周圍,歲時奉祠,講習禮儀,有如大學城(《史記·孔子世家》)。酈道元也說,孔廟,宅大一頃,有三間房,孔子住西房,孔母住北房,夫人住東房。廟中有孔子的車子,那可是珍貴文物。顏回死,顏回的爸爸求孔子把車賣掉,給顏回買棺材,孔子沒答應,如果是原物,就該是這輛車子。這輛車很有名,武梁祠漢畫像石上就有,題曰“孔子車”。屋里的墻上還掛著孔子像,畫上有兩個弟子(沒準是顏回、子路),手執書卷,在旁侍立(《水經注·泗水》),可惜也失傳,否則,肯定是“標準像”。
這是履歷表上的“籍貫”。
▍孔子的一生
孔子一生,很不得志。
他活了73歲(或74歲),現在很一般,過去,算活得很長。《春秋》十二公,最后四公——襄、昭、定、哀,他都趕上了。10歲以前,襄公還在。10歲以后,是昭、定、哀三公,正好在春秋晚期這一段。
孔子是個苦孩子,小時候,“貧且賤”(《史記·孔子世家》)。傳說孔子出生時,爸爸70歲,媽媽20歲,他是老陽少陰所生。有人說,這種孩子特別聰明,不知有沒有遺傳學的道理。司馬遷說,小時候的孔子就不同一般,他玩游戲,都是表演行禮,“常陳俎豆,設禮容”;父母死了,都是他一人發送,合葬于防山(在今曲阜東),真是大孝子;服喪期間,他去參加季氏的宴會,被陽貨轟了出來,很受刺激(《史記·孔子世家》)。司馬遷講孔子生平,有些細節不太清楚,前人有很多考證,錢穆寫過一本《孔子傳》(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02年),大家可以參考。
我把孔子的一生粗分為六段,列其主要事跡于下:
(一)1—33歲,孔子居魯(前551—前519年)。這一段,有幾件事比較清楚,即他出生后,3歲喪父,17歲喪母,19歲娶妻,20歲生子。他的學歷不太清楚。孔子自己說,他是“十有五而志于學”(《為政》2.4),可能是在闕里的鄉校學習過吧。但更高的學問從哪里來?是他自學的結果,還是有名師傳授,大家很想知道。孔子死后,衛公孫朝曾問子貢,你老師,他是跟誰學的?子貢說,“文武之道”散落民間,他是跟很多人學,沒有固定的老師。孔子自己也說,“三人行,必有我師焉”(《述而》7.22),要說老師,可以說一個沒有,也可以說有很多。我們只知道,孔子27歲時曾向郯國的國君請教。還有,他學鼓瑟擊磬,據說是跟師襄子學的(《孔子家語·辨樂》)。師襄子,也就是《微子》18.9的“擊磬襄”,是魯國的樂官。其他還有誰,不清楚。青年時代,孔子很坎坷,干過很多社會底層的工作,如看倉庫,喂牲口,但30歲時他開始有點名氣。齊景公和晏嬰到魯國訪問,曾問禮孔子。所以,后來孔子要到齊國找工作。孔子自己說,他是“三十而立”(《為政》2.4)。學者推測,孔子授徒設教,可能在此前后。
(二)34—35歲,孔子出國。據說,前518年,孔子上周朝的圖書館問禮老子,去過洛陽。今洛陽市瀍河區東關大街有塊碑,清雍正五年(1727年)立,上面刻著“孔子至周問禮樂至此”,就是附會此事。孔子見沒見過老子,學者往往懷疑,但前517年,孔子去過齊國,卻是《論語》提到的事。孔子到齊國找工作,不順利。齊景公不用,還不直說,先談待遇,說季氏的工資我不能給,要給,也就是“季、孟之間”;后找借口,說“吾老矣,不能用也”(《微子》18.3)。古人都說,這是晏嬰的主意(《墨子·非儒下》、《晏子春秋》外篇下第一章、《史記·孔子世家》)。孔子在齊,最大的收獲是聽古典音樂,聞《韶》,三月不知肉味。今山東淄博市臨淄古城東南的韶院村,據說,清嘉慶年間出土過一塊古碑,上面刻著“孔子聞韶處”,同時還出土了石磬數枚,后來,這塊碑丟了,又仿刻了一塊,年代為清宣統三年(1911年)。當然,這也是附會。
(三)36—50歲,孔子返魯,退修詩書禮樂,又教書育人做學問。孔子自稱“四十而不惑”(《為政》2.4),并說如果40歲還招人討厭,一輩子就完蛋了(《子罕》9.23)。這一段是他做學問的黃金時代。學問做得好,當然不糊涂。孔子生活的早期,即20—42歲,魯國的國君是魯昭公,執政大臣是季平子。前509年,魯定公即位。前505年,季桓子執政,陽貨執季桓子。這回是陽貨主動,抱著小豬見孔子,請他出仕。孔子口頭說他要出仕,但沒有馬上出來做官。孔子晚年喜《易》,讀《易》韋編三絕,說“加我數年,五十以學《易》,可以無大過矣”(《述而》7.17),又自謂“五十而知天命”(《為政》2.4),蓋讀《易》而知天命。前502年是他50歲。“天命”是什么?就是出來做官。
(四)51—54歲,孔子仕魯。前501年,陽貨奔齊奔晉,而公山弗擾以費叛。公山弗擾召孔子,孔子欲往而止。接著,孔子出任中都宰。前500年,孔子出任少司空,繼任大司寇,夾谷之會,相魯定公。前498年,子路為季桓子宰。孔子墮三都,先墮郈,次墮費,墮成不克。公山弗擾攻魯定公,被孔子打敗,奔齊奔吳。子羔任費、郈宰。孔子以魯大司寇攝行相事,誅少正卯(《荀子·宥坐》《史記·孔子世家》)。后,孔子失意于魯定公,決定出國,到外國找工作。他的弟子顏淵、子路、冉有隨行。仲弓代替子路為季氏宰,留在國內。
(五)55—68歲,孔子周游列國。前497年,孔子去魯適衛。前496年,孔子去衛西行,過匡被圍,經蒲返衛。前495—前493年,孔子見衛靈公,出仕于衛。前494年,魯哀公即位。前493年,衛靈公卒,孔子去衛。前492年,季康子執政。冉有返魯,代替仲弓為季氏宰。孔子經曹、宋、鄭至陳,途中險遭宋司馬桓魋殺害,換裝逃跑。是年孔子60歲,他自稱“六十而耳順”(《為政》2.4)。何謂“耳順”?不太懂,可能是對外界的事看透了,什么樣的話都聽得進去了吧。比如一路上,各種隱者的批評。前491—前489年,孔子仕陳湣公。前489年,孔子去陳適蔡,絕糧于陳、蔡之間,復至楚東北邊境的葉縣,見楚葉公,求用于楚昭王,不成功,自葉返衛。前488—前485年,孔子仕衛出公。前484年(68歲),孔子應季康子召,回到魯國。季康子請他回來,主要是用他的學生,而不是他這個老頭子。他自己,還是無官可做。這次出游,孔子到過宋、衛、曹、鄭、陳、蔡六國和楚的邊境,他除短暫服務于衛、陳兩國,哪個國家都不肯用,前面說過,相面的鄭人說,他“累累若喪家之狗”,他自己也承認,說“然哉然哉”(《史記·孔子世家》)。
(六)69—73歲,孔子返魯。前483年,子孔鯉卒。前482年,為孔子70歲,孔子自稱“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為政》2.4)。當時,孔子已步入生命的最后時刻,“從心所欲,不逾矩”是什么意思,也不太懂,好像是一種更自由的精神境界,想說什么就說什么,想做什么就做什么,還樣樣都合規矩。其實,人活到這把年紀,愛怎么著怎么著,什么都不在乎,無所謂了。前481年,孔子根據魯國的史記,改編成《春秋》一書,起隱公元年,迄哀公十四年。此年,哀公獲麟,孔子絕筆,顏淵亦卒于此年,讓他傷心欲絕。前480年(72歲),子路死衛,死得很慘,他也深受刺激。前479年,孔子卒。
孔子宦游,到過周,到過齊,仕于衛、陳,路過曹、宋、鄭、蔡,訪問過楚的邊邑。《莊子·天運》說他“奸(干)七十君”,是夸大之辭,但八九個國家總還有。古代旅行不易,他到過的國家,已經不算少了,但足跡卻從未出于今山東、河南二省。失意的時候,他賭氣說,他想“乘桴浮于海”(《論語·公冶長第五》),想“居九夷”(《論語·子罕第九》),但周邊大國,他只考慮過楚、晉,想去而未能實現,秦、燕,根本沒考慮,主要活動范圍還是東周的腹地。
這是履歷表的“簡歷”。
▍活孔子和死孔子,真孔子和假孔子
孔子到底是什么樣的人?美國學者詹啟華(Leonel M. Jesen)說,傳教士塑造的儒家和近人的尊孔,都是“人造儒教”(Manufacturing Confucianism),我們也可以說,漢以來或宋以來,大家頂禮膜拜的孔子是“人造孔子”。現在的孔子,更是假得不能再假。活孔子和死孔子,就是不一樣。前者是真孔子,后者是假孔子。現在,什么都能造假,孔子也要打假。
我把我的基本印象講一下,請大家檢驗一下我的說法對不對。
(一)活孔子
現在,時髦說貴族。很多人都查出來了,“我是少爺”。貴族是遺老遺少。周代,什么人是遺老遺少?宋人。他們是商王的后代。宋人喜歡講老禮兒,典型代表是宋襄公。他自稱“亡國之余”,死守古代軍禮,“不鼓不成列”(《左傳》僖公二十二年),結果被擺好陣勢的楚人打敗,傷重不治,死掉了。毛澤東稱為“蠢豬式的仁義道德”,但搞文學的喜歡說,他是“中國的堂吉訶德”。我說,中國還有一個堂吉訶德,就是孔子,孔子也是宋人的后代,只不過他要講的老禮兒,不是商人的禮,而是周公的禮。因為他出生在魯國。
活孔子是典型的復古主義者。西周滅亡,東周衰敗,貴族傳統大崩潰,禮壞樂崩,他看不慣,坐不住。他不是當時的貴族,卻比貴族還貴族,唯恐他們完蛋了,“郁郁乎文哉”的周代文化也隨之滅亡。他死乞白賴勸他們,一定要復周公之禮。但魯君不聽,其他國家的國君也不聽。他顛沛流離,到處跑,誰都不聽,好像無家可歸的喪家狗。一路上,很多隱者,當時的不合作主義者,全都嘲笑他,說他是“知其不可而為之”,但他一輩子都生活在周公之夢當中,就像塞萬提斯筆下的堂吉訶德,可笑也可愛。
(二)死孔子
特沒勁。基本上是老子說的芻狗,今人說的擺設、道具和玩偶。歷代皇帝都捧他,越捧越高,也越捧越假。
孔子在世時,不是王,不是公,不是侯,也不是圣人。孔子心目中的圣人,是堯、舜那樣的圣王,天生聰明,絕頂聰明,有權有位,可以安定天下的百姓。這樣的大救星,全國人民的大救星,孔子說,他絕不敢當(《述而》7.34)。孔子無權無位,沒有辦法救國救民,這是明擺的事。
可是,他的學生,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別的事,好商量,這件事,一定要替老師做主。
孔子活著的時候,曾明確講,他不是“生而知之”的人(《述而》7.20),他只承認自己好學,勤勉刻苦,持之以恒,并不認為自己多聰明。但子貢跟別人說,他的老師是“天縱之將圣”,孔子當即予以否認(《子罕》9.6)。孔子當圣人,是孔子死后,子貢的杰作。宰予和有若也參與了這一活動(《孟子·公孫丑上》)。老師明明說,我不聰明,他們卻說,怎么不聰明?自有人類以來,誰都比不上老師。堅決不聽孔子的話。
孟子也不聽孔子的話。他說,孔子是“集大成者”“圣之時者”(《孟子·萬章下》),圣人圣人,不絕于口。孔子明明說,圣人都是死人,活著根本見不著(《述而》7.26),他卻偏偏說,孔子就是活圣人。
還有荀子,他說,舜、禹是“圣人之得埶(勢)者”,孔子是“圣人之不得埶(勢)者也”(《荀子·非十二子》),圣人本來是有權有勢的人,他說無權無勢也可以當圣人,這是荀子的修正主義。
我琢磨,他們一定認為,老師太謙虛。他老人家自己,當然不好意思。咱們這些當學生的,可不能不說。他老人家不在了,就更得說了。
于是,孔子的頭銜越來越多。
魯哀公十六年(前479年),孔子死,魯哀公給這位“老公安部長”致悼詞(誄),還只稱他為“尼父”,猶太公之稱“尚父”,只是稱字不稱名而已。稱字,在古代是地位低的人和年齡小的人對地位高的人和年齡大的人講的。當時的悼詞,頂多如此。什么王呀公呀侯呀圣呀師呀,全都沒有。
戰國和秦代,孔子是個普通人,名氣雖大,卻只是眾多學者和批評家中的一個。他做夢都想不到,他會闊起來。
孔子闊起來,是在漢代。
漢以來,孔子擬于公侯,謚“褒成宣尼公”。北魏以來改謚,曰“文圣尼父”,加了“文”字和“圣”字。隋文帝則贈“先師尼父”,始稱“先師”。唐玄宗更稱之為“文宣王”。明嘉靖九年(1530年),去王號,只稱“至圣先師孔子”。清代,順治皇帝,初稱他為“大成至圣文宣先師孔子”,后仍明制,只叫“至圣先師孔子”(《世載堂雜憶·孔子歷代封謚》)。
虛君式的素王還是讀書人的祖師爺,當皇帝的考慮再三,還是更傾向于后者。他是中國的“偉大導師”。
(三)真孔子是教書匠的祖師爺
歷代統治者給孔子的封號,全是屬于追封,即現在說的追認。這些顯赫的頭銜,幾乎全是假的,王、公、侯、圣,通通都是假的,真的只有一條,就是師。孔子在民間辦學,培養新君子,教他們讀古書,習古禮,然后去當官,當他認為的好官。他的學生,很多都當了官。后世的讀書人,不管教人的還是被人教的,不管是準備當官的還是已經當了官的,都奉他為老師。中國古代的職業神,例稱先某,比如耕田要奉先農,養蠶要奉先蠶,當木匠要尊魯班。先師就是最早的老師。北京孔廟,隔壁是國子監。孔子是教書匠的祖師爺。這條是真的。他活著的時候就是教書匠。
(四)假孔子是歷代統治者的意識形態
漢以來尊孔,主要是拿孔子當意識形態,特別是支配讀書人的意識形態。秦始皇,大一統,統一學術,失敗。他想統一,沒搞好,跟讀書人鬧翻,導致焚書坑儒。漢武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給讀書人送溫暖,表關懷,才從根本上扭轉局面。他的獨尊儒術,目的不在復興學術,而在統一思想,令天下英雄,盡入彀中。孔子死了,人不在了,但意識形態,一直靠他抓。歷朝歷代,替皇上把思想門,站言論崗,全靠他,等于宣傳部長、教育部長和出版局長。
我喜歡活孔子、真孔子,不喜歡死孔子、假孔子。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