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歷1953年3月四十七軍戰士堅守老禿山陣地
?
?
《英雄兒女》的編劇毛烽
抗美援朝題材的電影《英雄兒女》是思想、情感、表現手法俱佳的電影藝術巔峰之作。它初映于西元1964年,當時在片頭上有“根據巴金小說《團圓》改編”的字樣,近年央視電影頻道重播時去掉了這行字,這是尊重事實的做法,因為影片中除了王成、王芳、王東、王復標四個人物的姓名和相互之間的關系框架取自小說《團圓》之外,其他人物和全劇的故事情節都是與小說無關的全新創作。(詳情見本公眾號文章: 電影《英雄兒女》與巴金小說《團圓》的關系?)
好的影視劇是集體努力的成果,這“集體”由編劇、導演、演員、制片、攝影、服裝、化妝、道具、作曲、作詞等等人員組成,其中編劇和導演的作用居首位,而編劇更是首要的基礎。俗話說巧婦難為無米之炊,而名廚也難為無好米、無好食材之炊。沒有好劇本,導演和演員等人再怎么“巧”怎么“名”,也創作不出好的影視作品來。編劇是為影視劇提供“好米”、“好食材”的人,在電影《英雄兒女》的創作過程中,這個人就是編劇毛烽。
據資料顯示,毛烽十四歲就參加了八路軍,曾在延安抗大文工團學習、工作,解放戰爭時期先在東北文工團工作,后任東北民主聯軍第十縱隊(后來的第四十七軍)宣傳隊政治指導員,抗美援朝期間為中國人民志愿軍第四十七軍秘書科科長,朝鮮停戰后調到總政文化部,西元1985年離休前是昆明軍區文化部部長。可見,他是人民軍隊培養出來的文化戰士,一直在部隊里從事政治、宣傳、文藝工作。抗美援朝時,他作為四十七軍政治部秘書科科長,主要工作之一就是到一線戰斗部隊中參加戰后評議,總結戰場政治工作經驗并寫成文字報告,因此他熟悉各級指戰員,了解大量的戰斗事跡。是軍人,有戰士的情感,掌握第一手材料,這為他寫出《英雄兒女》劇本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由小說《團圓》引起的電影《英雄兒女》,其編劇任務交給毛烽,這是巴金的幸運,使他那篇平淡無奇、與影片內容并無多大關系的小說曾一度掛靠到了這部經典電影身上,也使他本人一度冒得這部經典電影之“原著”的大名。當時如果交由沒有毛烽那樣經歷和水平的劇作家乃至“文學大師”來編劇,就不可能出現這樣不朽的電影經典了。實際上,當年曾有著名作家老舍到四十七軍戰地采訪了五個多月,他后來以該軍老禿山戰斗為背景創作了長篇小說《無名高地有了名》,雖然也算是抗美援朝文學作品中不錯的一部,但與《英雄兒女》劇本相比還是遜色不少。
《英雄兒女》中的王成、王芳、王文清(王東)等人物形象鮮明生動、言行純樸自然,可愛、可親、可敬,堪稱影視劇正面人物塑造的典范。好的文藝作品都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的,其中自然包括人物塑造:將生活里的許多人物“原型”進行綜合、薈聚、提煉、提高。《英雄兒女》中的主要英雄人物就是這樣塑造成功的。
王成,影片中只出現在前面三分之一的部分,但其精神形象卻延續充盈在整個影片之中,是當之無愧的最主要人物。王成是成千上萬名志愿軍英雄的精神代表,但具體來說,他的“原型”有兩位:他孤身堅守陣地、在敵軍蜂擁進攻之時用步話機呼叫我軍遠程炮兵“為了勝利,向我開炮”的英氣,來自于志愿軍二十三軍戰士于樹昌的事跡,是毛烽在抗美援朝軍事紀實文集《志愿軍一日》中看到的;他在彈藥用盡的情況下拉燃最后一根爆破筒跳入敵群的壯舉,來自于于樹昌沖入敵群拉響最后一課手榴彈與敵人同歸于盡的事跡,以及四十七軍戰士滕桂橋拉燃最后一根爆破筒撲向敵群與敵人同歸于盡的事跡。毛烽曾在談到王成的由來時說過:“把楊根思的精神、滕桂橋的爆破筒和于樹昌的呼叫結合起來,王成的形象就站起來了。”前些年某些媒體炒作王成的種種“真原型”,毛烽都不予理睬;有媒體別有用心地渲染某個被俘過的人是“受委屈的英雄原型”,有人甚至還想帶著此人來見毛烽,被他斷然拒絕了。毛烽堅持原則,維護了王成,也就是維護了志愿軍英雄們。
王芳,是一位部隊文工團員,她沒有某位或某幾位現實生活中的“原型”,卻有部隊文藝戰士這個群體的大“原型”。毛烽的妻子就是一位部隊文工團員,而他自己在部隊長期從事政治、文化和宣傳工作,對部隊文藝工作者的工作和生活十分了解,耳聞目睹了許多文工團員的事跡。影片中,王芳等文工團員在部隊行軍途中打著竹板進行鼓動的颯爽英姿,以及到前沿陣地根據真人真事臨時創作、到炊事班現場演唱的生動場面,是毛烽從事文藝工作的親身體驗,是人民軍隊戰場宣傳鼓動工作的再現。
影片中的王文清(王東)是師政委,后來調任軍政治部主任,是我軍的高級領導干部,一位久經考驗的老革命。抗美援朝期間,毛烽一直在四十七軍政治部工作,與王主任這樣的政治部領導朝夕相處,與其他高級軍政領導也常有接觸,了解他們以前的革命經歷、現在的為人性格乃至某些內心情感。以這些高級干部為“原型”,毛烽塑造出王主任這個指揮若定、沉著剛毅、真摯穩妥地處理父女之情和階級之情的老革命者的形象。
影片中的其他人物形象,也都是毛烽在人民軍隊戰斗生活閱歷的藝術提煉再現。比如影片結尾,王主任的警衛員小劉主動到“王成排”參加反攻戰斗,沖鋒途中被敵軍鐵絲網擋住,為了讓部隊迅速通過,他毫不猶豫地趴在鐵絲網上,讓戰友們踏著自己的身體通過,這個感人的情節取自于西歷1953年3月我軍奪取老禿山戰斗中,四十七軍四二三團三連十一班副班長滕明國等五人趴在鐵絲網上搭成“人橋”的事跡。
——————————————
主要參考資料:《四十七軍在朝鮮》,王世泰著,遼寧人民出版社西歷2018.8出版。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