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勞權經濟學對“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概念解讀》(今日頭條,2024-10-12)一文的評論時,【@品清茶濁酒看春風秋云】說:“在公有資產(國有或集體資產)實行按需分配及按市配置(在市場上優勝劣汰)的情況下,如何保證每一個有勞力的公有資產所有者(國民或村民)真正享有公平合理的獲得與公有資產結合起來經營公有資產的經營管理權和收入分配權(勞動權)的機會和事實,在勞權市場經濟體制下也是一個大問題。例如很久以來廣大市民就一直沒有獲得過這樣的機會。這就是現在社會上把人分成體制內和體制外的原因。而體制外的人對體制獲有極大的不滿。”對此:【郭美元181】說:“這里實際上就糾纏到了一個社會生產單位里的,勞動者們的經營管理與分配的體制制度的建設問題了,也就是企業內部的勞權體制的具體建設與落實的現實問題了”。
社會主義與資本主義的區別,在于生產資料公有制的實現。而生產資料公有制的實現,一方面是消滅了人格化的資產者,從而使勞動者成為唯一的生產主體;另一方面公有制的實現同時也消除了人們在資產所有方面的差別,從而為全面體現勞動所有權提供了可能。
這里的勞動者已經具有了雙重身份:即生產資料公共所有者和勞動所有者的雙重身份。
因為具有生產資料所有者的雙重身份,因而這時的勞動者已經不需要通過出賣自己的勞動力來換取生活資料了。也就是說,社會主義勞動者無須作為雇傭勞動者存在。因為作為生產資料公共所有者,每個勞動者都有權利用公有資產,通過勞動來滿足自己的生活消費的需要。
但是,“如何保證每一個有勞力的公有資產所有者(國民或村民)真正享有公平合理的獲得與公有資產結合起來經營公有資產的經營管理權和收入分配權(勞動權)的機會和事實,在勞權市場經濟體制下也是一個大問題”。
那如何解決這個問題呢?
唯一有效的辦法,就是大力發展公有制企業,從而使公有制企業能夠覆蓋所有勞動者的勞權公有制企業。只有公有制企業足夠多時,才有可能使廣大勞動者具有與公有資產相結合的機會,才能使生產資料成為勞動者滿足生活需要的物質手段。
改革本來的涵義是社會主義制度自我完善。所謂的社會主義制度的完善,就是使公有制經濟更好地服務于勞動者的利益要求,即更全面有效地體現勞動者對勞動所有權的利益要求。因此,真正的改革,是改變不適合公有制基本特點和發展要求的制度和體制,用適合勞動所有權的制度或體制來取代原有的產權制度及其它不適應的制度。
因此,堅持公有制并建立與公有制特點和發展要求相適應的勞權制度,才是真正的改革;反過來,以產權制度為基準,改變生產資料公有制則是改制行為,是動搖社會主義基礎的改制行為。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