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競爭均衡是等量資本獲得等量利潤的條件,也是總生產價格等于總價值、總平均利潤等于總剩余價值成立的條件。有機構成高的資本獲得的超額剩余價值,即商品生產價格高于市場價值的正偏差,不是由有機構成低的資本生產的商品生產價格低于市場價值的負偏差相互抵消轉化形成的。超額剩余價值實際上是通過使用價值商品的非等價交換,由需求者的價值損失轉移形成的。有機構成高的資本占有超額剩余價值具有有償的性質。資本有機構成理論的深化認識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論價值和現實意義。
一、引言
資本的有機構成區分為資本的技術構成和資本的價值構成。其中,資本的技術構成指的是物質生產中的生產資料與勞動力的構成比例;資本的價值構成則是指物質生產中的生產資料價值與勞動力價值的構成比例。資本的技術構成決定資本的價值構成,資本的價值構成反映資本技術構成的變化。資本技術構成決定資本的價值構成以及資本技術構成的變化由資本的價值構成所反映的理論就是資本有機構成理論。馬克思之所以要研究資本有機構成理論,是因為通過對資本有機構成理論的研究,能夠揭示資本主義社會資本積累與生產力發展,生產力發展與人口相對過剩,人口相對過剩與無產階級貧困化之間的道理和內在的邏輯關系。對馬克思的資本有機構成的相關理論和實踐問題,人們進行了比較廣泛的分析和研究,取得了一批理論性研究成果。例如,有人就認為,資本有機構成理論不只是能夠揭示人口相對過剩的原因和無產階級貧困化的道理,而且也可以用來揭示產業結構調整的相關理論,以及產業的發展可以消化和避免人口相對過剩的道理及其相應的制度安排。盡管如此,我認為仍有許多問題需要通過對資本有機構成理論的進一步分析和研究,才有可能做出比較滿意的回答。如果聯系《資本論》第3卷中的超額剩余價值理論和價值轉形理論,除了已有的理論研究成果以外,我覺得還有一些理論問題值得我們認真地分析和思考。例如,有機構成高的資本獲得的超額剩余價值或稱相對剩余價值,究竟是資本對超額剩余價值的無償占有還是有償占有,是合理的或是不合理的,是或者不是由有機構成低的資本生產的商品生產價格低于市場價值的負偏差轉化形成的;等量資本獲得等量利潤的條件是什么,能否在競爭非均衡、資本有機構成不同的情況下實現等量資本獲得等量利潤;在什么樣的前提條件下,總生產價格能夠等于總價值、總平均利潤能夠等于總剩余價值等等。馬克思在《資本論》的第1卷中,通過把超額剩余價值計入有機構成高的資本的個別勞動生產的剩余價值之中的辦法,認為超額剩余價值是因為生產力水平提高,必要勞動時間比例減少,剩余勞動時間比例增加而產生的,資本對超額剩余價值的占有是無償的,同資本對絕對剩余價值的占有具有無償的剝削性質一樣。在《資本論》的第3卷中,馬克思運用價值轉形理論,推導出總價值等于總生產價格,總剩余價值等于總平均利潤(簡稱兩個等式)的結論,說明有機構成高的資本獲得的超額剩余價值是由有機構成低的資本生產的商品生產價格低于市場價值的負偏差轉化形成的,再一次地論證超額剩余價值來源于勞動價值,并非來源于流通領域,以及資本對超額剩余價值的占有是無償的,是資本對勞動的剝削的道理。我認為,有機構成高的資本獲得的超額剩余價值,或稱相對剩余價值具有有償占有的性質,等量資本獲得等量利潤是資本競爭均衡的結果,是總生產價格等于總價值、總平均利潤等于總剩余價值的前提條件,而不是等量資本獲得等量利潤是由兩個等式推演出來的結論。不同有機構成的資本在競爭非均衡的條件下利潤率是不可能相同的,從而等量資本是不可能獲得等量利潤的,兩個等式也是不能夠同時成立的。之所以我要對資本有機構成理論進行再認識、再分析和再研究,就是為了把有機構成高的資本有償占有相對剩余價值的道理以及等量資本獲得等量利潤、總生產價格等于總價值和總平均利潤等于總剩余價值能夠成立的前提和條件講清楚,深入揭示深化認識資本有機構成理論的現實意義和理論價值。
二、有機構成高的資本占有超額剩余價值的深化認識
馬克思在《資本論》的第3卷中是在對價值轉形理論研究的基礎上展開他對資本有機構成理論的分析和研究的。馬克思認為,不同生產部門因為各自的資本有機構成不同,所產生的利潤率是有較大差別的。在剩余價值率不變,即單位可變資本生產的剩余價值不變的情況下,有機構成高的資本,因為不變資本與可變資本的比例高于有機構成低的資本的不變資本與可變資本的比例,所以,前者的利潤率要低于后者的利潤率。這就說明,只要不同部門的資本有機構成不同,等量資本就不可能獲得等量利潤。不過,馬克思又認為,“這些不同的利潤率,通過競爭而平均化為一般利潤率,而一般利潤率就是所有這些不同利潤率的平均數。按照這個一般利潤率歸于一定量資本(不管它的有機構成如何)的利潤,就是平均利潤。”很明顯,在這里,馬克思所指的一般利潤率或者平均利潤之所以能夠產生,完全是因為競爭均衡的結果,不同的利潤率只有通過競爭才能平均化為一般利潤率。我認為馬克思已經把在競爭非均衡條件下不同有機構成的資本獲得的利潤率是不相同的,只有在競爭均衡的條件下不同利潤率才能平均化為一般利潤率的道理講得非常清楚了,這些認識是非常正確的。在基于競爭均衡結果的平均利潤的認識基礎上,馬克思把“這個平均數加到不同生產部門的成本價格上,由此形成的價格,就是生產價格。”其中,成本價格指的是生產過程中耗費的不變資本和可變資本的價值。我們知道,利潤是由剩余價值轉化而來的,所以,平均利潤指的就是平均剩余價值。馬克思通過成本價格(即成本價值)加上平均利潤(平均剩余價值)形成生產價格的推導,完成了商品價值向生產價格的轉形,這就是馬克思的價值轉形理論。在這個基礎上,馬克思對有機構成高的資本、有機構成低的資本和中等構成即平均構成的資本的剩余價值、商品個別價值、商品成本價格、商品生產價格,以及商品生產價格和商品個別價值的正負偏差進行了比較分析,得出的結論是,有機構成高(包括中等構成)的資本的生產價格與個別價值的偏差為正,有機構成低的資本的生產價格與個別價值的偏差為負,正偏差和負偏差在數量上相等,正好相互抵消。在商品生產價格和個別價值的正負偏差相互抵消的基礎上,馬克思認識到,“加入某種商品的剩余價值多多少,加入另一種商品的剩余價值就少多少,因此,商品生產價格中包含的偏離價值的情況會互相抵消。”由此,馬克思推導出了商品的生產價格的總和等于它們的價值的總和,平均利潤的總和等于剩余價值的總和的結論。從現象上看,馬克思的價值轉形理論似乎是為了推導總生產價格等于總價值、總平均利潤等于總剩余價值的兩個等式,但我認為,馬克思的價值轉形理論,其意義不僅僅是為了推導出兩個等式,也不僅僅是為了說明等量資本獲得等量利潤的道理,他還有另外的一個理論思考,那就是對《資本論》第1卷中有機構成高的資本占有超額剩余價值的性質作進一步的分析、認識和論證,以說明超額剩余價值來源于勞動價值的道理。
馬克思在《資本論》的第1卷中曾經認為,資本的有機構成高,即資本的技術構成高,它的生產力水平也就越高,從而能夠產生相對剩余價值,即超額剩余價值。在《資本論》的第1卷中,他認為超額剩余價值是由有機構成高的資本的個別勞動生產出來的。馬克思是以下述的理論邏輯推導出這個結論的。因為生產力水平的提高,單位勞動時間內生產的商品個數就會增加,所以資本有機構成高的資本生產的商品的個別價值也就低于平均構成資本生產的商品的個別價值,后者的個別價值其實就等于平均價值,即市場價值或稱社會價值。相反,有機構成低的資本生產的商品個別價值就會高于平均構成的資本生產的個別價值,即市場價值。通過交換,有機構成高的資本就獲得了社會價值高于個別價值的超額剩余價值。在這個認識的基礎上,馬克思把超額剩余價值加在有機構成高的資本的個別勞動生產的剩余價值上面,在工作日不變從而勞動的日價值不變的條件下,剩余價值的比例,從而剩余勞動時間的比例增加了;必要勞動價值的比例,從而必要勞動時間的比例減少了,超額剩余價值于是被認為是剩余勞動時間增加,必要勞動時間減少的結果,有機構成高的資本對超額剩余價值的占有因而就具有無償的性質了。機器大工業的生產是因為資本家增加不變資本的使用數量,提高資本的有機構成而出現的現象。不變資本增加而產生的生產力水平提高,相對剩余價值形成并被資本無償占有,不僅被認為是人口相對過剩的原因,而且也被認為是工資下降、資本對勞動的剝削加重,從而勞動者日益貧困的原因。實際上,因為機器大工業替代手工操作而產生的生產力水平的提高,既不會延長勞動時間,也不太可能增加勞動強度,更有可能的是還會在一定程度上減輕勞動強度。我之所以有這種認識,是有一定現實基礎和理論依據的。用機器替代手工勞動,一般會減輕勞動強度,也會降低勞動的復雜程度。比如,紡紗機的使用,復雜勞動由機器完成了,工人只需要接斷了的線頭,所以,資本家能夠雇用童工替代成年工。一個由童工就可以完成了的事情,當然不能說是高強度的和復雜的勞動。紡紗機所完成的復雜勞動是一種物化勞動,不可能生產價值。生產紡紗機的復雜勞動在機器交換的過程中,它的價值已經實現。因此,在工作日時間不變的條件下,個別勞動的勞動價值就既不會增加,也不會減少(因為勞動時間沒有延長,勞動強度也不太可能增加);如果勞動工資不變,必要勞動價值與剩余勞動價值的比例也就不會發生改變,相對剩余價值也不可能形成。不過,有人可能堅持認為有機構成高的資本獲得的超額剩余價值是由復雜勞動生產出來的。但從上述的例子可以看出,這種認識的道理似乎也不是那么充分。既然如此,在流通不生產價值的情況下,超額剩余價值(相對剩余價值)是從哪兒產生出來的?如果把超額剩余價值加在有機構成高的資本的剩余價值上,說成是由個別勞動生產出來的,因為個別勞動的時間沒有延長,勞動強度沒有增加,勞動時間的構成比例也就不會有變化,那么就會出現將超額剩余價值說成是由個別勞動生產出來的道理似乎并不那么充分的理論困局。所以我認為,這才是馬克思需要在第3卷中需要進一步對超額剩余價值來源于何處的問題進行再分析和再研究的原因。馬克思認為,價值轉形理論應用于不同資本有機構成的生產價格與個別價值的偏差分析之中,正好能夠解釋超額剩余價值來源于何處的問題。有機構成高的資本的超額剩余價值(即相對剩余價值)與有機構成低的資本的生產價格低于商品市場價值的偏差相抵消,正好能夠說明超額剩余價值的價值來源。我認為這才是馬克思研究價值轉形理論的用意所在(當然不能說是馬克思唯一的用意)。有機構成高的資本對超額剩余價值的占有,即使不是由它的個別勞動生產出來的,也是由有機構成低的資本生產的剩余價值轉化而來的。資本對超額剩余價值的占有是無償的,具有剝削的性質也就有自圓其說的理論依據了。同時,也能夠說明超額剩余價值不是無源之水,而是有它的勞動價值的出處,對于超額剩余價值的形成,勞動價值論也有它能夠自圓其說的道理了。在這個基礎上,有機構成高的資本占有超額剩余價值具有無償的性質就是一個有價值論依據、而且也能夠自圓其說的結論了。
不過,有機構成低的資本生產的商品的生產價格低于個別價值,負偏差部分的價值能不能完全實現就是一個需要進一步分析和研究的問題。我認為負偏差部分的價值是不可能完全實現的,因為有機構成低的資本生產的商品的生產價格不只是低于個別價值,而且還低于市場價值即社會價值。盡管這部分不能完全實現的價值與有機構成高的資本生產的商品生產價格高于市場價值的正偏差相等,但也不能說有機構成高的資本獲得的超額剩余價值就是由這么一個不能完全實現的價值轉化形成的。因為不能實現的價值就不能算作價值,就像沒有用的勞動不能算作勞動,因此不能形成價值一樣。所以,一個不能算作價值的價值是不可能轉化形成超額剩余價值的。超額剩余價值既不是有機構成高的資本的個別勞動生產的,又不是由有機構成低的資本不能完全實現的剩余價值轉移過來的,那么它究竟是由什么樣的原因形成的呢?這是我們需要分析和研究的一個理論問題。我認為,有機構成高的資本獲得的超額剩余價值源于商品交換中社會價值高于個別價值的差額。這個差額正好是商品需求者非等價交換的價值損失部分。需求者以與社會價值相等的市場價格購買有機構成高的資本生產的使用價值商品,是一種不等價交換。盡管需求者有社會價值高于個別價值的價值損失,但是他得到了有機構成高的資本生產的使用價值商品,這是一種有償性的價值損失,不同于勞動者的絕對剩余價值,沒有任何的使用價值商品相交換就被資本所有者無償占有的情況。通過交換,需求者的價值損失轉化為有機構成高的資本的超額剩余價值,流通雖然不能生產價值,但卻可以轉移價值。所以,超額剩余價值不是無源之水,而是有它的價值來源的,但這種價值來源決不是由有機構成低的資本不能實現的剩余價值轉化形成的。至于需求者損失的價值,是他平時的勞動所得,還是剩余價值的積累,不影響上述問題的分析結果。由此可以說明兩個問題,一是有機構成高的資本占有超額剩余價值具有有償的性質;二是總生產價格等于總價值的結論,因為有機構成低的資本的生產價格低于商品個別價值,部分價值不能實現,不應該計算在商品的總價值或總剩余價值之中;超額剩余價值因為不是有機構成高的資本的個別勞動生產的,似乎也不應該計入總剩余價值之中。既然總價值中不包含部分不能實現的價值,總剩余價值中不能包含超額剩余價值部分,那么總生產價格與總價值、總平均利潤與總剩余價值在競爭非均衡的條件下也就不可能同時相等。就是說,在競爭非均衡的前提下,不同有機構成的資本部門,總生產價格與總價值、總平均利潤與總剩余價值不存在相等的關系。只有在競爭均衡的前提下,資本的有機構成趨同,等量資本獲得等量利潤,總生產價格等于總價值、總平均利潤等于總剩余價值的條件才能具備。
三、等量資本獲得等量利潤的辯證認識
馬克思認為,不同的生產部門因為資本的有機構成不同,各自的利潤率是有比較大的差別的。為了說明這個問題,馬克思在《資本論》的第3卷中是以列表舉例的方法,說明有機構成高的資本的利潤率低,有機構成低的資本的利潤率高的情況的。從理論意義上講,這是因為在剩余價值率(即單位可變資本能夠獲得的剩余價值)不變的情況下,技術構成高從而有機構成高的單位資本推動的活勞動較少,從而剩余價值也較少;技術構成低從而有機構成低的單位資本推動的活勞動較多,從而剩余價值也多。因為剩余價值轉化為利潤,因此就有機構成高的單位資本的利潤(即利潤率)低,有機構成低的單位資本的利潤(即利潤率)高的結果。于是,馬克思依據等量資本獲得等量利潤的原理,在不同構成的資本部門之間設定一個平均利潤率(即不同構成的資本部門利潤率的算術平均數),然后根據“商品的成本價格加上按一般利潤率計算,按百分比應加到這個成本價格上的利潤,或者說,等于商品的成本價格加上平均利潤”的原則,將生產價格定義為成本價格與平均利潤之和。因為商品的價值是成本價格與剩余價值之和,有機構成高的資本因為剩余價值低,它的商品的個別價值也就較低,而且低于商品的生產價格;有機構成低的資本因為剩余價值高,它的商品的個別價值也就較高,而且高于商品的生產價格。通過不同有機構成的資本的商品生產價格與個別價值的正負偏差比較,馬克思發現,有機構成高的資本的生產價格與個別價值的正偏差正好與有機構成低的資本的個別價值與生產價格的負偏差相抵消,因此他得出了總生產價格等于總價值,總平均利潤等于總剩余價值的結論。從上述論證的情況來看,馬克思的兩個等式是在嚴格的假設條件下,即等量資本獲得等量利潤的前提下推導出來的,而不是相反,即在存在兩個等式的前提下說明等量資本獲得等量利潤的道理的。如果缺乏等量資本獲得等量利潤這個假定條件,馬克思的總生產價格等于總價值、總平均利潤等于總剩余價值的兩個等式能否成立就是一個另當別論的需要進一步分析和研究的問題了。在現實的經濟生活中,只有有機構成接近相同,或者完全相同的資本部門,成本價格才有可能相同,利潤率才有可能相等,平均利潤率才能等于利潤率,等量資本才能獲得等量利潤。只有在這種情況或者條件下,總生產價格與總價值、總平均利潤與總剩余價值才能被認為是相等的,兩個等式能夠同時成立。如果資本的有機構成不同,利潤率就不可能是相同的,等量資本也就不可能獲得等量利潤,生產價格的假定條件就不存在。我們在一個資本有機構成不同的基礎上,以等量資本獲得等量利潤作為前提條件,人為地把不同有機構成的資本的利潤率進行算術平均,計算出平均利潤,以此為基礎,構建生產價格理論,推導出總生產價格等于總價值、總平均利潤等于總剩余價值同時成立的結論。我們認為這種推導的前提條件因為偏離客觀現實,因而不可能通過實證研究驗證由這種推導方式推論出來的兩個等式能夠同時成立。價值轉形理論爭論了一百多年,至今還不能達成一致的意見和認識,恐怕就是因為這個道理。
正是因為不同構成的等量資本不能獲得等量利潤,資本之間才會展開相互競爭,試想,如果不同構成資本的利潤是一樣的,它們還能有競爭的動力和必要性嗎?顯然是不可能的。其實,馬克思也是非常清楚地認識到這個問題的。他認為,“競爭會把社會資本這樣地分配在不同的生產部門中,以致每個生產部門的生產價格,都按照這些中等構成部門的生產價格來形成,......。但是這種平均利潤率,不外就是這些中等構成部門的用百分比計算的利潤,在這些部門中利潤是同剩余價值一致的。”馬克思在這段話中的意思是非常明顯的,如果沒有競爭,就不會有資本的重新分配,也就不會有資本有機構成的趨同,因而也就不可能形成平均利潤。競爭是前提,是條件,平均利潤從而等量資本獲得等量利潤只是競爭均衡的結果。“一切其他資本,不管它們的構成如何,在競爭的壓力下,都力求和中等構成的資本拉平”。這段話就把競爭均衡是等量資本獲得等量利潤的前提條件的道理講得非常清楚了。就我的認識來說,等量資本能否獲得等量利潤的認識之所以有如此大的差異,完全是因為分析和研究問題的認識論和方法論上的差異而引起的。馬克思通常是從競爭均衡的角度分析和研究問題的。他認為,“供求實際上從來不會一致,如果它們達到一致,那也只是偶然現象,所以在科學上等于零,可以看作沒有發生過的事情。可是,在政治經濟學上必須假定供求是一致的。為什么呢?這是為了對各種現象要在它們的合乎規律的、符合它們的概念的形態上來進行考察;也就是說,要撇開由供求變動引起的假象來進行考察。”因此,馬克思在考察等量資本能否獲得等量利潤的問題時,依據的就是競爭均衡的情況。不同構成的資本通過競爭力求和中等構成的資本拉平,等量資本獲得等量利潤的結論自然就是成立的了。如果在競爭非均衡的條件下,因為資本有機構成的差異很大,利潤率是不可能相同的,等量資本也是不可能獲得等量利潤的。因為認識的方法論不同,得出來的結論也就不可能完全相同。是從競爭均衡的角度認識世界,還是從競爭非均衡的角度認識世界,這是理論研究工作者需要而且必須面臨的方法論選擇。我們認為,從競爭均衡的角度認識世界,正如馬克思所指出的那樣,是為了探究客觀事物合乎規律的運動,就像等量資本總是朝著獲得等量利潤的方向運動和價格總是圍繞價值波動的情況一樣。人們認識客觀世界的目的就是要找出事物的發展規律,從競爭均衡的角度認識世界有利于發現和找到事物發展的規律,我認為持有這樣的認識論和方法論沒有什么不對的道理。然而,競爭均衡只能說是一種理想狀態,供求從來不會一致,所以研究者不能只是停留在理想狀態的分析和研究上,也需要認知競爭非均衡的客觀世界。將競爭非均衡條件下的等量資本不能獲得等量利潤,如何過渡到競爭均衡條件下的等量資本能夠獲得等量利潤的運動過程,應該是而且也必須是我們需要分析和研究的對象。從某種意義上講,研究競爭非均衡的狀態,可能比研究競爭均衡的狀態更為重要,因為前者畢竟是社會經濟經常出現的現實狀態,而后者只是社會經濟的一個理想狀態。如果能夠把社會經濟由現實狀態向理想狀態轉變過程中的道理弄清楚,我們才有可能逼近理想狀態甚至實現理想狀態。通過以上的論述我們也許可以看出,如果把我們研究的對象僅僅從競爭均衡的狀態轉向競爭非均衡的狀態,因為條件發生了變化,通過分析和研究,推導出來的結論也就不太可能完全相同了。
在競爭非均衡的條件下,馬克思是依據剩余價值率(即單位可變資本獲得的剩余價值)不變的假設,推論出有機構成低的資本的利潤率高于有機構成高的資本的利潤率的結論的。就是說,無論是有機構成高的資本,還是有機構成低的資本,剩余價值是依據不變的剩余價值率和可變資本的數量計算出來的。有機構成低的單位資本中可變資本的比例高,剩余價值自然要高,剩余價值轉化的利潤(即利潤率)也就較高;有機構成高的單位資本中可變資本的比例低,剩余價值自然也低,剩余價值轉化的利潤(即利潤率)也就較低。在剩余價值能夠完全實現的條件下,上述的情況確實是如此。不過,剩余價值能否完全實現就是一個另當別論的問題了。這是因為,剩余價值能否實現是由市場決定的,也就是由個別價值與市場價值或稱社會價值的關系決定的,如果個別價值高于市場價值,則有部分剩余價值不能實現。所以,我們認為不是生產出來的剩余價值就一定能夠全部實現。馬克思在研究不同資本有機構成的生產價格與個別價值偏離的問題時,曾經指出有機構成低的資本生產的商品生產價格與個別價值的偏差為負,而有機構成高的資本生產的商品生產價格與個別價值的偏差為正。因為有機構成低的資本生產的商品個別價值有可能高于市場價值,部分剩余價值不能實現;有機構成高的資本生產的商品個別價值低于市場價值,超額剩余價值于是形成。這就說明,有機構成低的資本的部分剩余價值是不可能實現的,而有機構成高的資本卻能夠獲得超額剩余價值。所以,盡管有機構成高的資本的剩余價值少從而利潤率低,但是它的剩余價值總額(即剩余價值加上超額剩余價值),并不一定比有機構成低的資本所獲得的剩余價值總額(剩余價值減去未實現的剩余價值)低,盡管后者的剩余價值高從而利潤率也高。同時,因為有機構成高的資本數量一般都要比有機構成低的資本數量大,所以,前者能夠獲得的利潤總額就要比后者多得多。于是,有機構成低的資本為了實現利潤的最大化,也會增加使用資本,以改變資本的有機構成。有機構成高的資本因為受資本收益邊際遞減規律的影響,資本增加使用的幅度也會邊際遞減,有機構成提升的幅度也就隨著縮小。這就是不同構成的資本為什么會在競爭的壓力下,力求和中等構成的資本拉平的道理。隨著低構成資本逐步向高構成資本的轉化,資本中等構成的水平也在提高,資本有機構成的整體水平上升,社會生產力向著不斷提高的方向發展,社會經濟的總體水平提高。競爭非均衡狀態向競爭均衡狀態的方向發展,意味著資本有機構成的整體水平提高,但是因為隨著競爭均衡程度的不斷提高,等量資本能夠獲得等量利潤,變革資本有機構成的動力也就削弱了。不過,在利潤機制的不斷激勵下,資本所有者變革資本有機構成的動機和行為遲早都會發生,一場新的技術革命的形成和發展,就會導致和形成一種新的資本有機構成,不同資本有機構成部門的競爭又將重新開始,并將趨向于一種新的均衡。
四、深化資本有機構成理論認識的現實意義
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目的就是要提高生產力水平,生產盡可能多的物質財富,以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而要發展生產力,就必須充分激發生產力的兩個基本要素:勞動力和生產資料,或者說勞動力和資本的積極作用。其中,資本有機構成由低級水平向高級水平的發展,就是生產力整體水平不斷提升的過程。不過,資本有機構成水平的維持或者提高,是由資本的利潤激勵機制決定的,資本的利潤較高,資本所有者投資的積極性就越大,資本有機構成的水平也就會提高得越快;資本的利潤較低,資本所有者的投資積極性就越小,資本有機構成的水平即使有提高,提高的幅度也不可能很大。所以,構建一個符合馬克思主義經濟學基本原理的利潤激勵機制,不只是提高資本有機構成水平的需要,而且也是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和提高生產力水平的需要。政治經濟學認為,資本的利潤源于剩余價值的轉化,剩余價值又區分為兩個方面:絕對剩余價值和相對剩余價值。所以,絕對剩余價值和相對剩余價值的生產和分配是利潤激勵機制形成的根源;利潤激勵機制的合理或是不合理,也就取決于資本對絕對剩余價值和對相對剩余價值的占有是合理的或是不合理的認識。我們知道,“把通過延長工作日而生產的剩余價值,叫做絕對剩余價值。”“把通過縮短必要勞動時間,相應地改變工作日的兩個組成部分的量的比例而生產的剩余價值,叫做相對剩余價值。”勞動時間區分為必要勞動時間和剩余勞動時間,必要勞動時間生產勞動力的價值,轉化為勞動者的工資,剩余勞動時間生產剩余價值,轉化為資本利潤,被資本所有者無償占有。在勞動者工資水平維持不變從而必要勞動時間不變的情況下,延長勞動時間就是增加剩余勞動時間,擴大絕對剩余價值的生產份額。因為資本對絕對剩余價值的占有是無償性的,絕對剩余價值轉化為利潤,形成利潤激勵機制,我們認為這種利潤激勵機制是不合理的,因為社會主義不主張資本無償占有剩余價值,所以,不應該通過絕對剩余價值轉化為利潤的形式生成提高資本有機構成的利潤激勵機制。資本有機構成水平的提高如果只以擴大絕對剩余價值為目的,顯然不符合社會主義的宗旨和要求,也與馬克思主義的消滅人剝削人、人壓迫人的理想社會不相符合。絕對剩余價值轉化為利潤的利潤激勵機制不應該成為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提高資本有機構成水平的制度選擇。于是,剩下來的就只有相對剩余價值轉化為利潤的利潤激勵機制是否符合馬克思主義經濟學的基本原理,這是我們需要深化認識和分析的問題。
在工作日不變的情況下,相對剩余價值是或者不是由必要勞動時間減少和剩余勞動時間增加而形成的,這是我們需要深化研究和認識如何形成利潤激勵機制的關鍵。馬克思在《資本論》的第1卷中是把相對剩余價值歸結為在工作日不變的情況下,必要勞動時間比例減少和剩余勞動時間比例增加而生產出來的。而我則通過對相對剩余價值理論的深化認識,認為在資本有機構成提高的情況下,比如以機器代替手工操作,個別勞動的工作日時間不變,勞動強度也不變,勞動價值也就不可能會發生變化,唯一能夠改變的就只是單位勞動時間生產的個別產品數量增加。因為勞動時間沒有變,勞動強度也沒有變,甚至還有所降低,勞動價值也就沒有變化,同時,因為產品個數增加了,個別價值也就降低了。馬克思正是依據這個理由,說明勞動生產力提高,商品個別價值降低的道理的。在這種情況下,如果工資不變,也就是勞動力價值不變,那么個別勞動的必要勞動時間和剩余勞動時間的比例是不會改變的。如果以上的認識被認為合乎道理,而且也沒有什么問題的話,那么馬克思把有機構成高的資本從交換中獲得的超額剩余價值,視為該資本的個別勞動的必要勞動時間和剩余勞動時間的比例改變而生產出來的價值,計入個別勞動的剩余價值之中,認為資本對超額剩余價值的占有是無償的結論,似乎就有值得商榷和深化認識的余地。如果說我們在前面所做出的深化認識還符合理論邏輯的話,那么,超額剩余價值就不能認為是由有機構成高的資本的個別勞動生產出來的,有機構成高的資本占有的超額剩余價值也就不是無償的,而是具有有償的性質了。從這種意義上說,超額剩余價值轉化為利潤的利潤激勵機制就是一種符合馬克思主義經濟學基本原理的、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內在要求的利潤激勵機制。超額剩余價值即相對剩余價值,轉化為資本利潤的利潤激勵機制也就是一種合理的,能夠為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所需要和接受的利潤激勵機制。然而,傳統政治經濟學認為,無論剩余價值是由何種原因產生的,都是資本對剩余價值從而對剩余勞動的無償占有,是資本對勞動的剝削。如果以這種觀點認識超額剩余價值轉化為利潤的利潤激勵機制,那么,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需要發展生產力,從而需要發展資本的政策主張就會受到傳統意識形態的影響和質疑,私有資本的發展就更會首當其沖地受到思想意識形態方面的沖擊。所以,只有把資本對絕對剩余價值的占有和資本對相對剩余價值的占有之間的區別弄清楚了,通過合理的利潤激勵制度安排,提高資本的有機構成,即通過抑制絕對剩余價值的生產、發展相對剩余價值的生產的方式,調整和升華資本的有機構成,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繁榮和人民群眾生活水平的提高就有可能比較順利地實現。
如果結合供給側改革的目標,深化認識資本的有機構成理論就更具有重要的理論價值和現實意義了。我們知道,供給側改革的一個重要目標就是要去產能和去庫存,而產能過剩和庫存過多又是因為不合理的產業結構造成的。我國產業結構現有的特征是,傳統產業的比重偏重、新興產業的比重偏輕;有機構成低的資本部門偏重,有機構成高的資本部門偏輕。所以,供給側改革要達到去產能、去庫存的目標,就必須要改變這種不合理的產業結構特征。從這種意義上說,提高資本的有機構成,改變不合理的資本有機構成結構就應該是,而且必須是供給側改革的重要內容之一。一般來說,傳統產業資本有機構成是比較低的,產能過剩和庫存過多的現象比較嚴重;新興產業的資本有機構成是比較高的,產品能夠滿足人們生產和生活上的需要,不存在產能過剩和庫存過多的問題。如果供給側改革能夠以增加使用和創新使用資本,發展資本有機構成高的新興產業和淘汰資本有機構成低的落后產業部門為目標,產能過剩、庫存過多、資金積壓的問題就有可能得到比較好的解決。不過,淘汰資本有機構成低的落后產業部門,就會游離出大量的素質比較低的勞動力,造成勞動力再就業的困難,形成相對過剩的勞動力人口,從而對社會經濟的穩定發展和勞動者的生活水平造成比較大的影響。馬克思在研究提高資本有機構成的理論時,也曾認識到勞動力的相對過剩和勞動者貧困化的問題。今天,當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建設過程中出現產能過剩和庫存過多的問題而需要淘汰資本有機構成低的落后產業部門時,我們就必須正視馬克思所指出的勞動力相對過剩和勞動者貧困化的問題。就是說,供給側改革在淘汰資本有機構成低的落后物質生產部門時,應該同時發展資本有機構成低的能夠吸納過剩勞動力的新型服務行業,以緩和勞動力相對過剩的矛盾。如果把這項工作做好了,供給側改革就不會因為勞動力過剩的障礙而卻步不前。從供給側改革的意義上講,深化資本有機構成理論的認識,對于解決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建設中出現的問題和矛盾,不只是有必要,而且現實意義十分重大。
長期以來,在資本有機構成理論研究的問題上,人們對資本有機構成變化引起的生產力水平提高,人口相對過剩的現象比較關注。這是因為,一方面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建設初期,產業結構的調整及其引發的資本有機構成的變化,形成了勞動力相對過剩的問題,需要我們研究和探討這一問題的形成原因、可能產生的社會矛盾,以及應對的辦法、措施和對策;另一方面貧富差距拉大的現象出現,部分勞動者的生活比較困難,人與人的關系不夠和諧,需要我們從資本有機構成的相應理論中探求形成原因和解決的辦法。我認為這些研究是十分必要的,而且也取得了相應的理論成果。但是,人們似乎沒有把研究的視角和注意力更多地關注價值轉形理論中有關高有機構成資本占有超額剩余價值的來源和性質的理論研究。人們仍然以不同有機構成資本生產的商品生產價格與個別價值相偏離的正負偏差的角度,認識高有機構成資本獲得的超額剩余價值,是因為低有機構成資本的商品生產價格低于個別價值的負偏差相互抵消形成的,沒有關注而且也沒有認識到這種負偏差是不可能完全實現的價值或剩余價值。如果人們把超額剩余價值視為由低有機構成資本生產的商品生產價格與個別價值的負偏差轉化而形成的認識成為一種意識形態而得以廣泛認可的話,那么高有機構成資本的部門出現的富有和低有機構成資本的部門出現的貧困,就有可能被解釋為后者的勞動剩余價值被前者無償占有。
再說,把在競爭均衡時才有可能實現的等量資本獲得等量利潤的平均利潤率,運用于價值轉化為生產價格的價值轉形理論中,說明不同有機構成資本部門的生產價格總和等于價值總和,利潤總和等于剩余價值總和,所引起的世界性的至今還沒有爭論清楚的兩個等式問題,不僅是政治經濟學需要研究和要說清楚的問題,更是《資本論》需要深入研究和探討的問題。在一個資本有機構成本來就不相一致的現實社會經濟中,等量資本是不可能獲得等量利潤的,然而,我們以真實世界中等量資本不可能獲得等量利潤的情形,假定為在競爭均衡時才能實現的等量資本獲得等量利潤的平均利潤率,或者以人為計算的算術平均利潤率,推導出總生產價格等于總價值和總平均利潤等于總剩余價值的結論,由于理論與實際不相符合,就很難說這樣的結論是正確的。所以,西方的一些經濟學家以真實世界的統計數據來驗證兩個等式是否成立,不能得出與馬克思相一致的結論也就是情理之中的事情了。這是因為,前提條件不一樣,爭論自然就不可能形成一致的意見。這是政治經濟學需要進一步研究和形成統一認識的問題。就我的認識來說,馬克思研究價值轉形理論,真實用意不在于兩個等式本身,而是想通過堅持等量資本獲得等量利潤的理論觀點,把高有機構成的資本所獲得的超額剩余價值源于何處的道理講清楚。就是說,在堅持等量資本獲得等量利潤的基礎上,借助于總生產價格等于總價值、總平均利潤等于總剩余價值兩個等式的分析,揭示有機構成高的資本獲得的超額剩余價值是源于有機構成低的資本生產的商品生產價格與個別價值的負偏差轉化形成的道理。馬克思認為,任何資本獲得的剩余價值,不論是超額剩余價值,還是其他的什么剩余價值,統統是由剩余勞動生產出來的,資本對剩余價值的占有是無償的,是資本對勞動的剝削。在他看來,兩個等式不僅能夠說明等量資本獲得等量利潤的道理,而且更能夠解釋超額剩余價值源于剩余勞動生產的問題,這應該是馬克思研究價值轉形理論的一個重要目的,當然不是唯一的目的。我認為,馬克思為了說明資本與勞動的對立,資本家與勞動者的對立,把超額剩余價值歸于個別勞動生產的,這種認識是可以理解的。如果在價值轉形理論被人非難,而又難以自圓其說的情況下,我們仍然堅持這種認識而不思發展,就是一件令人難以理解的事情了。之所以我要深化價值轉形理論和資本有機構成理論的認識,一個重要的原因的就是想把這些問題的道理講清楚。盡管我不一定把這些道理講清楚了,甚至可能還有錯誤,但也是為了拋磚引玉,期待大家的批評指正,決沒有半點想貶低馬克思主義經濟學理論的意思。
五、結論
通過以上的理論分析和論證,我認為可以總結出以下幾個方面的結論。
一是等量資本獲得等量利潤是有嚴格條件限制的,它雖然是推導總生產價格等于總價值、總平均利潤等于總剩余價值的前提,但如果這個嚴格條件限制本身就不成立或者不存在,兩個等式能否成立就是需要一個進一步分析和研究的問題了。我們認為,如果等量資本不能獲得等量利潤,總生產價格等于總價值和總平均利潤等于總剩余價值的兩個等式是不可能同時成立的。
二是等量資本獲得等量利潤是在競爭均衡的條件下實現的。不同有機構成的資本在市場競爭的壓力下,力求同中等構成的資本拉平,因此可以認為,市場競爭是資本有機構成趨同,等量資本能夠獲得等量利潤的條件,在競爭非均衡和資本有機構成不同的條件下,等量資本是不可能獲得等量利潤的。
三是有機構成高的資本獲得的超額剩余價值不是有機構成低的資本生產的商品市場價格低于個別價值的負偏差轉化形成的。有機構成低的資本生產的商品生產價格低于個別價值所形成的負偏差是一種不能完全實現的價值,這種不能完全實現的價值是不應該計算在總價值或者總剩余價值之中的。超額剩余價值是在交換中需求者因為非等價的交換所受到的價值損失轉移形成的,是有機構成高的資本以使用價值商品的交換獲得的,因而可以認為資本對超額剩余價值的占有是有償的,而不是無償的。
四是總生產價格等于總價值、總平均利潤等于總剩余價值,只有在競爭均衡的條件下才有可能實現;在競爭非均衡的條件下,總生產價格等于總價值和總平均利潤等于總剩余價值的兩個等式是不可能成立的。部分經濟學家企圖以現實世界中存在的競爭非均衡的實證數據,驗證兩個等式成立,這是不可能實現的事情。一百多年以來關于兩個等式的爭論徒勞無益,就是因為這個道理。
五是資本有機構成理論的深化認識使我們深刻地認識到認識論和方法論的重要性。以競爭均衡和競爭非均衡的視角認識等量資本獲得等量利潤、總生產價格等于總價值和總平均利潤等于總剩余價值的問題,因為所持有的認識論和方法論的不同,對這兩個等式能否成立的認識是不可能完全一致的。
所以我們認為,認識論和方法論是研究者認識客觀世界的重要工具,社會科學中的很多問題都是因為認識論和方法論的不同而形成不必要的或者不可能形成一致意見的爭論。我國要建立中國特色的政治經濟學,就一定要關注認識論和方法論的選擇和因為不同的認識論和方法論的選擇所產生的不必要的爭論。
作者:李松齡
文章來源:《福建論壇(人文社會科學版)》2017年第11期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