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下,中日關系正在迎來新的變遷,未來將呈現怎樣的狀態呢?
考諸歷史軌跡以及既有經驗,中日關系并不孤立單純,從來都同復雜的國際戰略局勢關聯在一起。現如今更是這樣,中日關系發生新變遷的外部原因,在于全球戰略形勢的變化,其中最大的關聯對象就是美國,就是美國發起的對華“戰略競爭”。
(一)在對華戰略競爭的驅動下,日本的擴張野心被注入了新動力,有了新機遇
基于歷史與文化原因,日本這個國家歷來都具有強烈的對外擴張野心,只不過有時候這個野心受到抑制和約束,而有的時候則瘋狂地釋放出來。這個國家基本的歷史路徑就是這樣走過來的。
現在,霸權帝國針對中國發起了聲勢浩大的戰略競爭,從基本的戰略經驗與戰略邏輯出發,這場戰略競爭在規模、烈度與時間等幾個維度上都將達到空前的水準,攀上戰略歷史的高峰。對于這樣一場空前未有的戰略大搏斗,美國不會允許它只是美國自己的事情,霸權不會單干,也不可能單干,而必定要將其盟友、走狗推到前臺、推向第一線。因而,全世界都不能置身事外,日本更是身處前沿、首當其沖。因此,從外部環境來說,霸權集團亟須利用日本、釋放日本,自從美國推動全球戰略重心轉向亞太以來,相關的設計與操作已經日甚一日深入開展了起來。
背靠大國爭衡東亞,這歷來都是日本設計其國家戰略的起點、原點。筆者多次說過,第二次世界大戰后日本總結其失敗的經驗教訓,其中首要的一條,就是過早地同全球第一大國決裂。基于這樣的歷史認知和經驗積淀,可以預計,未來相當長的一個歷史時期內,日本都將倚美日同盟為靠山,心甘情愿地在霸權的羽翼下為之前驅。指望日本在一定程度上脫離美國、同霸權集團拉開距離,完全是異想天開。
實際情形恰恰如此。霸權對華戰略競爭深度契合了日本所固有的野心與邏輯,在日本新右翼集團看來,這是難得的戰略機遇。在思想情感的“形而上”與戰略實踐“形而下”這樣兩個方面,都為他們踏上新的戰略擴張之路注入了澎湃的動力。二戰結束以來,在重新崛起的道路上,日本曾經迎來兩次重要機遇,一是朝鮮戰爭的機遇,為日本經濟恢復活力創造了良好的外部條件;二是對蘇冷戰,這場冷戰為日本再度發展成為軍事大國鋪平了道路。時至今日,其所謂的“自衛隊”只不過是一個貞節牌坊而已,事實上它早已發展成為全球頂尖的國家武裝力量。美國對華戰略競爭顯然構成日本第三次歷史性戰略機遇,并且這個機遇比以前的更大、更深刻,更能契合日本爭衡亞洲大陸的訴求與沖動。
因此,今后一個歷史時期,在戰略競爭的驅動下,日本必將在戰略競爭中空前活躍起來。
(二)在戰略競爭中勢力得以壯大的日本正頻頻向中國發難,中日關系將迎來多事之秋
釋放野心重走擴張之路,日本所遵循的路線同曾經的歷史軌跡將一般無二,其核心與焦點目標就是中國。把中國設定為最大的假想敵,在軍事戰略上將綜合運用“攻”與“防”的兩手:在“防”的一手上,針對中國軍事力量的增長,日本首先將加強對華戰場建設,北面同中國爭奪對日本海的控制,力圖封閉對馬海峽、輕津海峽等海上通道,南面正在把琉球列島打造成封閉中國海上通道的前沿堡壘,同時強化硫磺列島、小笠原群島等地的軍事建設;在“攻”的一手上,日本正強力介入臺灣、朝鮮半島事務,所謂集體防衛,主要就是劍指這兩個地方。同時,日本還要在軍事上插足菲律賓,日本和菲律賓簽署的《互惠準入協定》就是很好的例證,戰略上染指中南半島,更遠的地方則勾連印度等國,搞所謂價值同盟,以此構筑日本特色的對華戰略包圍圈。
這里順便說一句,一般來說,只要不是膨脹到一定程度,日本并不敢涌起對俄羅斯的擴張野心。因為俄羅斯下手太狠,從而太可怕了,日本在骨子里懼怕俄羅斯。
在奉行軍事擴張且目標直指中國的同時,日本同中國的戰略較量并不局限于軍事,而是具有全面的性質。同美國一樣,日本將在經濟、貿易、政治、軍事、科技以及文化、外交等各方面都對中國下手,都要同中國展開全面的較量,都想壓中國一頭。這樣做既契合霸權集團的需要,也符合中日關系的一貫邏輯,也是日本戰略野心之使然。塑造日本文明優于中國文明的格局與態勢,乃是日本這個國家與民族骨子里的沖動。
為達成這樣的目標,日本新右翼集團也好,美國也罷,都要全面釋放日本的戰略潛能,其中突出的就是要把日本的軍事戰略實力再度開發利用起來。為此,一方面日本將推動其武裝力量將持續發展壯大,一方面要強化日本的軍事輻射效應。簡單是說,就是軍隊走出去、軍品賣出去、軍工大發展。而所有這一切,又都將在美日合謀共同的策劃安排下進行,都將構成對華戰略競爭的有機組成部分。
擴張中的日本日益囂張并且越來越頻繁地向中國挑釁發難,具體手段就是不斷制造各種事變和危機,歷史上日本侵略中國的各種伎倆將驚人一致地重演。有人天真地以為,過去中日關系上許多事變并非日本高層所為,往往都是一線那些軍國主義狂熱分子惹是生非的結果。不客氣地說,這樣的看法未免太膚淺了。事實真相是,正因為日本統治高層蓄謀推進,在此總體戰略驅動之下才助長了那些軍國主義分子的氣焰,才激勵他們瘋狂撕咬中國。并且還不能不說的是,這個民族歷來慣于干那種鼠竊狗偷的勾當,從皇姑屯事件、到“九一八”事變,直到“七七”事變,以及針對其他國家如張鼓峰事變、諾門坎事變等,一概都是如此。
展望未來,日本注定還將用那種鼠竊狗偷的卑鄙伎倆頻頻對中國發難,中日關系難以避免地將迎來多事之秋。
(三)進入戰略競爭時代,日本依然是中國的勁敵,對此切不可低估輕視
面對日益逼近的霸權集團,現如今國人輿論中存在這樣一種傾向,那就是對日本已不屑一顧,對美國也很輕視,差不多輕視到能夠將其一擊必殺的程度。記得今年“七七”事變紀念日之際,就有人撰文,說什么“今天中國人對盧溝橋事變的最好回答就是,中國經濟規模已經是日本的3倍多”,“在牢記1937年的同時,我們徹底走出了1937年”,等等。意思就是說日本已經不在話下,可以對日本不屑一顧或者秒殺無赦了。
竊以為,如此這般輕視日本并非戰略上的藐視,而是相當可怕的盲目。試想,歷史上日本發動侵略戰爭的時候,是因為其經濟實力大過中國嗎?豐臣秀吉時代的日本比大明王朝更強大嗎?發動甲午戰爭時的日本GDP就比大清王朝高出許多嗎?發動珍珠港偷襲時日本已經比美國更強大嗎?以為今天中國的經濟規模是日本的三倍多就可高枕無憂,這真是蠢不可及!歷史已經反復證明,輕視日本要犯大錯,要付出慘痛的代價。上述珍珠港事件是一個典型的案例,此外還有歷史上的日俄戰爭。當時俄羅斯沙皇政權也完全不把小日本放在眼里,結果遭遇慘敗,受到空前打擊。前車之覆,后車當鑒。在長達千年之久的歷史長河里,中華民族沒少吃日本的虧,而且多數還都是在自己總體實力占優的時候吃虧,這樣的經驗教訓切切不可忘記。
現如今也是這樣,盡管中國綜合戰略實力已經遠遠大于日本,但一則中國的戰略實力要分配在幾個方向上對付多個對手,遠不能夠像日本那樣專一集中;另一方面,在具體戰場和具體事務上,日本這個民族以其固有的詭詐與奸猾,往往都能在戰術層面占得先機,從而奪取局部的優勢。用一句簡單直白的話來描述,如果“兵對兵、將對將”較量的話,日本并不輸于中國,想要在這個層面壓制住日本,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情。進一步說,如果搞全口徑的綜合戰略實力計算,把各自可能獲得的外部支援一并都計算在內,日本可能還占有一定的優勢。從宏觀戰略的角度進行分析,現如今中日對比下來可謂雙方都有優有劣,并不能說中國就占絕對優勢,或占明顯的有利地位。
因此,盡管中國已經明顯地在經濟上發展壯大,但戰略上日本并不懼怕中國,相反他們還把中國當成是他們可以搞定和拿下的對象。這其中既有全球戰略大環境、大背景方面的原因,也有政治、經濟等內在小環境、小背景上的原因,尤其是當今中國的政治生態與民族意志,更是日本所高度關注看重的內在因素。應看到,從民族心理上講,從上到下,日本對中國并未建立起應有的敬畏,日本并不懼怕中國。這一點同俄羅斯迥然不同。不僅如此,日本還正暴露出越來越明顯對中國虎視眈眈的態勢。
展望未來,中日關系的總體趨勢是兩國之間的較量將愈演愈烈,指望日本在美國對華戰略競爭中保持中立根本沒有可能。個別人還指望能中日聯手,更屬于異想天開。未來較長一個時期,注定會是中日關系的多事之秋。所謂的“中日友好事業”,在日本方面早已成為戰略欺騙手段。回想當年日軍鐵蹄踐踏著中國國土,還在搞“偽親善”那一套,上當的人還少嗎?該清醒了!現如今的中日關系本質上只是新的較量與搏斗,從經濟貿易到軍事政治皆如此,以往曾經的“中日友好”已成為歷史。正是基于以上分析研判,筆者一直在呼吁,當今中國要十分警惕日本制造新的“九一八”事變。這絕非是危言聳聽,而是現實的危機!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