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中秋,花好月圓倍思親,故而更怨離別。
1976年9月8日正好是中秋節,是毛主席度過的最后一個中秋節。農歷八月十六(九月九日)零時十分老人家與世長辭。1975年國慶那天,他對工作人員講:“這也許是我過的最后一個國慶節了,是最后一個‘十一’了”。
毛主席的最后一個中秋節是躺在病床上度過的。那種矢志不渝的風范,那種生命不息的精神,令江河嗚咽、高山仰止。他靠著頑強的生命力,奇跡般地和他的人民過完了最后一個中秋。飽含著他老人家對祖國的不舍和對人民無盡的牽掛。哪怕是生命的盡頭,也不愿打擾這團圓的節日!直教人熱淚盈眶,仰天長流!!
每逢佳節倍思親,更加想念毛主席。
毛主席是才華橫溢、卓爾不群的超一流詩人,他的詩詞作品可謂巍巍泰山,雄視古今。毛主席的詩詞作品根植于深厚的傳統文化土壤,他在領導革命和建設中,用作品梳理了中國古代詩詞這條精神長河。
在中秋節之際,屬名“中國人”的微友給我發來一首詩,我稍作修改,以示緬懷毛主席:
舉頭遙望凝高空,明月暗淡由無衷。
本是佳節多相聚,而今逍遁人海中。
憶往昔日中秋節,各顯芬芳奮崢嶸。
獨居異鄉思美酒,身向寰宇心向東。
在毛主席的世界里,中秋節只是一個概念。毛主席自青年時代投入到解救中國人民的偉大事業,妻離子散,就鮮少與家人團聚。國將不國,何以為家?而他的家人多為烈士。
1947年中秋,毛主席寫下的一首詩:
五律·喜聞捷報 中秋步運河上,聞西北野戰軍收復蟠龍作。
秋風度河上,大野入蒼穹。
佳令隨人至,明月傍云生。
故里鴻音絕,妻兒信未通。
滿宇頻翹望,凱歌奏邊城。
當時的情況是:1947年初國共內戰之時,中國人民解放軍處于被動狀態,敵強我弱。但在半年多的時間里,全國的戰事已經扭轉,各大戰場的人民解放軍相機轉入戰略反攻階段。
中秋節之夜,毛主席漫步于神泉堡附近的黃河邊,回想起戰局的重大變化,想起當年撤出延安的第一仗青化砭戰役的勝利,以及人民解放軍所取得的養馬河、蟠龍、沙家店戰役等節節勝利,想到人民解放軍對西北戰場主動權的完全控制,毛主席不禁思緒萬千,逸光遄飛,詩興大發,揮毫賦詩《喜聞捷報》。
全詩遣詞造句通俗清新,寫景抒情錯落有致、起伏迭宕,于平淡中見雄奇,于溫婉中見豪放。
“故里鴻音絕,妻兒信未通”,是毛主席的心聲,也寫出了廣大戰士征戰的疾苦和懷土思親之情。而廣大人民此時真正翹望的不是中秋明月,而是人民解放戰爭的勝利佳音。可以告慰江東父老的是,“前軍夜戰洮河北,已報生擒吐谷渾。”
這是毛主席唯一在中秋節所作的詩。
中秋節,中國人都會有一次凝望。那凝望有時在水里,有時在天上。
每到中秋,中國都會靜靜地遐想,有時是淚水,有時是詩章。
更多的時候,中秋是一次團聚,團聚在鄉音的傾吐,團聚在久別的故鄉。
特別是夜晚,仰望天幕,總有一個聲音會洞穿時空。杜甫的詩句浮上心頭:霜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中秋是中國人血脈里的詩,它上下流動,已穿越千年的歷史。它是文化之根,滋養著華夏文明的果實。這樣的夜晚,都會讓我們進行一次根的追憶。
而普羅大眾為了生活,到城市里像馬牛一樣四處亂竄,像沒有根的萍浮。城市容不下身軀,故鄉安不下靈魂,這是無數打工青年的真實寫照。漂泊在外的游子,在沒有戰爭的歲月里,與家人團聚更成了一種奢望。
中國人常常講:飲水思源。什么是源?根在哪里?
唯一的答案:要在毛主席那里尋根溯源。
毛主席走了,但他從來沒有離開我們。天安門城樓上的毛主席不舍晝夜地注視著他創建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注視著一代又一代中國新人。
來到天安門廣場的每個人,至少能從毛主席的眼睛里讀出兩種意味:威嚴和慈祥。毛主席的威嚴令反動派和一切蛻化變質者驚懼。而毛主席慈祥的目光給他的人民卻以巨大的親切感和安全感。
事實上,毛主席又回到民間!人民開始理解他的所思所想、所痛所愛。仰望這思想的高峰,我們為失去而感傷、為誤解而悔恨、為未來而期盼,縱有萬般險阻,也無法阻擋人民對太陽的呼喚!
毛主席一生所經歷的付出、犧牲和離別遠遠大于給予、歡喜和團圓。在此中秋佳節之際,仰望星空,追思偉人,緬懷先驅,愿天晴月更高,萬里共嬋娟。向普天下共同捍衛毛主席的戰士致以節日的問候!
愿所有的青年,極積向上,擺脫暮氣,樹信仰之心;
愿所有的中年,保持初心,繼續前行,發鴻鵠之志;
愿所有的老年,永葆青春之朝氣,永記毛主席的教導!!
共同發揚毛主席的精神,將毛主席開創的事業進行到底!!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