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可以在物質上平視美國后,在這個環境下成長的青年,我相信打上“崇美”鋼印的人會少之又少。
1
8月6日,國家體育總局有關負責人對記者表示:
近日網上出現質疑國家體育總局下屬單位干部袁某某通過個人社交媒體發布不當言論的信息。國家體育總局已關注到相關情況,并立即開始調查處理。
網絡空間不是法外之地。國家體育總局堅決落實全面從嚴治黨部署,嚴格管理監督黨員干部言行,嚴肅查處違規違紀違法行為,絕不姑息。感謝廣大網友對體育的關注支持,為中國體育代表團征戰巴黎奧運會營造良好的輿論環境。我們將全力以赴打好后面的比賽,做好相關工作。
袁主任這次應該是栽了,政治前途應該結束了,估計最好的結果也就是挨個處分,調個閑職等退休。不知道袁主任是不是黨員?我估計是。他在互聯網發表的言論毫無疑問違反了黨的政治紀律,屬于公開發表違背四項基本原則、違背改革開放或者其他有嚴重政治問題的文章、演說、宣言、聲明等的,應該被黨紀處分。
外網一如既往,抓住機會黑中國,說什么“因言獲罪”。對袁主任的不當言論,避重就輕,說袁主任只是言論“偏幫美國”,忽略他對航天員和空軍飛行員的侮辱性言論。
除了黨紀處分外,還應該被如何處分呢?如果袁主任不是黨員,應該追究其他法律責任嗎?當然,如果袁主任除了那些言論還有其他犯罪行為,如腐敗行為,那就應該得到法律的懲處。如果沒有其他罪行,他的侮辱性言論能否構成犯罪?
2
前一篇文章中我講,類似袁主任這樣的人,在體制內很多,不過像他這樣明目張膽講出來的比較少。這是根據我自己接觸到的人得出的結論。我自己所在的一些微信群,看到的朋友圈,類似袁主任的那些言論,實在是太多了。中國出了點負面,就無限放大,中國有了點成就,就冷嘲熱諷。不過,確實很少有人在微博這樣公開平臺上像袁主任那樣肆無忌憚發言,也就是朋友圈微信群發發牢騷。
今天大家對媒體行業很不爽,覺得中國的記者配不上中國的運動員。為啥?不就是因為媒體行業中,思想類似袁主任這樣的人實在是太多了。這些人相互抱團,相互影響,不斷強化自己的信息繭房。老胡和《環球時報》當年是媒體圈中最左的。十年前在媒體圈,老胡真的就是“臭名遠揚,人人喊打”。現在退休后一身輕的老胡不也逐漸向媒體圈的主流靠攏嗎?
袁主任是口無遮攔,引發輿情,自己作死。但和他想法類似的人很多很多,咋辦呢?
改變一個人的思想,太難了。特別是年過四十的人,人生觀世界觀都已經定型,對中國和中國體制的看法已經根深蒂固。一點辦法沒有。我一個朋友,堅定的認為如果臺海發生沖突,中國軍隊不堪一擊,八里橋之戰必然重演,美軍登陸是必然結果。他認為中國所有的軍機軍艦都是樣子貨,殲20是假五代機,實際戰斗力遠不如臺灣的F-16,中國的055雷達導彈都是假的,真實作戰不堪一擊。唯一出路就是“趕緊投降,越快越好。” 抗戰前的胡適,抗美援朝前的張東蓀,也都是這個思想。幾十年前有這個想法也罷了,今天還認為“抵抗必亡國,屈服乃上策”,令人哭笑不得。
對這些朋友,討論都沒法討論。不管我說什么都是一句話懟回來,“全是假的”。思想一旦被打上鋼印,真的是一點辦法沒有。
再拿老胡舉個例子。我對老胡并不反感,我相信老胡是愛國的。但老胡這類人的愛國,是生在中國,不得不愛,所以愛國。2010年,老胡有個采訪,大意是有選擇,他愿意投胎在美國。
老胡是60后,有這個想法太正常了。60后的人生多苦呀。他們成長的年代,中國的物質條件和美國是天壤之別。我自己上大學讀TOEFL GRE,苦不堪言。當時也想過,如果我上一輩努力一點出國,把我生在美國,母語是英語,就不用受這個苦了。
現在我不這么想了,再選擇一次人生,很可能還選擇生在中國。雖然八九十年代物質條件差了點,但2004年之后,我在中國的生活就基本超過了美國人的平均水平。如果我生在美國,可能童年少年可以過得好一點,但之后的人生肯定不如生在中國。但對60后的老胡來說,他人生的大部分都是不如美國的。
更年輕的一代人,我估計愿意選擇生在中國的比例更大一些。
美國也有愛國者,但美國大部分愛國者并不是那種因為“生在美國”而“不得不愛”的愛國者。美國的愛國者,真心覺得美國就是地上天堂,山巔之城,是最完美的國家。而中國上一代的愛國者,有相當部分是“生在中國,不得不愛”的愛國者。他們對美國的怨恨,更多是“愛而不得”的怨恨,是我這么愛你,為什么你不愛我的怨恨。這一批“不得不愛”的“愛國者”在今天,有一部分已經完全蛻變到另一邊了。
3
今天的中國,崇尚美國的有兩類人。第一類人是混得不太好,或者自認為自己混得不夠好,對目前的生活不滿,所以怨恨中國的體制,崇尚美國的體制。這類人是物質上的對美國的崇尚。第二類人其實在中國已經非常成功了,已經是人上人了,這一類人崇尚美國是精神上的崇尚,是意識形態原因,是思想鋼印。
第一類人比較好轉化。走線去國外看看,過過國外底層人的生活,就知道哪里都不好混,知道美國也不是人間天堂了。第二類人就很難改變。中國再發展,再富裕,只要中國走自己的道路,不追隨美國,他們就無法改變。袁主任估計屬于第二類人。
未來的世界,是個分裂的世界。一方面中美漸行漸遠,在意識形態領域的斗爭趨于白熱化。美國很多人把中美競爭定位為意識形態領域的“決戰”。
只要中國繼續目前的道路,中國越強大,中美越對立,他們的怨恨就越深。這批人數量還不少,也沒什么辦法轉化,怎么辦?
堵他們的嘴是比較容易的,但堵也沒用,越堵他們怨恨越大,越偏激恨國。
給他們很高的待遇,養起來,行不行?也不行。這些人中的大部分,在中國已經是人上人了。這是路線之爭,他們要的不僅僅是待遇,還是權力。
《往事并不如煙》那本書問題很多,但側面也看得出建國初期,在中國非常貧困的時期,給高級知識分子的待遇是很可以的,廚師司機保姆小轎車四合院,樣樣都有。
然并卵。他們還是一肚子怨氣,雖然吃香的喝辣的,但還是覺得自己手里沒有治國理政的權力。矛盾激化后,就出了1957年那件事。
1957年那次處理,毫無疑問是錯的。官方的黨史中,1957年的那次運動先后有兩個錯誤:
第一個錯誤是:“極少數資產階級右派分子,錯誤地估計了形勢,把共產黨開展整風以及邀請黨外人士幫助整風,廣泛地揭露各方面的矛盾,批評黨和政府工作中的錯誤缺點,看成是天下即將大亂。”
第二個錯誤是黨和政府反應過度,擴大化,右派劃得范圍過大。同時,由于斷定資產階級右派和人民的矛盾是敵我矛盾,從而又導致了對他們的處罰過于嚴厲。
雖然中央在57年10月15日發布了關于《劃分右派分子的標準》的通知,想控制劃分右派分子的范圍,防止放寬標準,右派劃得過多。但實際上并沒有能夠阻止反右擴大化的浪潮。
官方認為,反右擴大化輕率地改變“八大”關于中國社會的主要矛盾的正確判斷,嚴重損害了中國共產黨同知識分子、民主黨派的關系,使中共中央關于整頓黨內作風的進程遭到中斷。
1957年那次搞得這么狠,解決問題了嗎,改造好了嗎,思想轉變了嗎?其實沒有,這批人怨氣更深了。
4
1957年那個做法是錯的。那么,怎么處理類似“袁主任”的人呢?袁主任是自己傻,在微博上嘰嘰歪歪,又形成了大輿情,所以被揪出來了。思想類似袁主任,但把話藏在心里的“兩面人”,揪不出來,咋辦呢?
我認為,還是要堅定“四個自信”,要相信人民群眾的眼睛是雪亮的,相信老百姓是有判斷的,不要太在乎這些人,接受他們的存在。像打地鼠一樣,袁主任這樣冒出來的打一下,沒冒出來也就算了。
這些人也就能陰陽怪氣發點牢騷,在自己的信息繭房中自嗨一下,搞點小動作,哀嘆幾句“啟蒙失敗”。他們成不了大事。見怪不怪,其怪自敗,不需要像當年一樣,為了改變他們的思想,打亂自己的節奏。
如果是黨員,按照黨紀處理,如果是普通人民群眾,也就罷了。袁主任這樣的人,多爆出幾個也不是壞事。擦亮群眾的眼睛,讓群眾知道,這種被打了意識形態鋼印的人是什么嘴臉。
要對青年有信心,對少年有信心,對下一代有信心。第一,意識形態鋼印只有在成長階段才能打上。第二,物質基礎決定上層建筑,當年有些人被打下意識形態鋼印的根本原因是成長階段中美物質上的差距。當中國可以在物質上平視美國時,在這個環境下成長的青少年,我相信被打上“崇美”鋼印的人會少之又少。“袁主任”這樣的人,總有一天會被歷史淘汰的。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