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6 生態除草的成功案例
研究實踐的生態控草,是解決雜草問題的有效途徑之一,且不污染生態環境與食物鏈。該技術是本團隊歷經十多年,多次失敗后找到的一種既經濟可行又環保的雜草控制方案,核心是“竭庫、斷流、把握時機”,科學地解決了有機種植過程中的雜草管理難題。該技術要點包括以下 3 個方面。
5.6.1 竭庫
竭庫是指使耕地里的種子反復多次萌發,生長出來后不使其結實,使其留不下后代。農田雜草大多是一年生植物,它們屬于機會主義者,一有空間就去占領,它們對養分需求不高,也不挑地段,無論是貧瘠的荒地還是肥沃的耕地,即便是在人類不斷踩踏的田埂上,它們都會繁殖,并通過多種方式把種子散播到土壤里。那些埋在土壤庫里的雜草種子一般很難除掉,除草劑對它們毫無辦法,即使用火燒,地上的部分燒光了,但種子還保留在地下,即“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弘毅生態農場采取竭庫的辦法,在早期預防雜草,不斷使土壤中的雜草種子萌發,不斷去除,消耗雜草種子庫,直到基本干凈。這個過程調整成功需要 2~3 年的時間。
5.6.2 斷流
實現土地聯產承包后,土地分給了農民個人,種什么及如何種由農民決定。有些農民圖省事,暫時用除草劑抑制了自家地里的雜草,但并沒有除根,后期還會萌發;而且外面的雜草種子還會源源不斷地供應,尤其是公共區域如道路兩旁、田間地頭、地壟上的雜草依然存在,各人“自掃門前雪”,公共區域的雜草沒人去管理。必須將外來的“種子雨”截獲,不使其進入農田,不使其補充種源。為此,本團隊設計了喬灌草相結合,以本地森林群落為主的農田防護林帶,最窄處 5 米,最寬約10 米。為增加經濟效益,喬木種植柿子、山楂、杏、蘋果、核桃,混以旱柳、榆樹、刺槐、國槐、銀杏;灌木則種植花椒、紫荊、紫穗槐、連翹、月季、繡線菊等,草本植物種植麥冬、黃花菜等。森林帶有效地抑制了雜草在農田邊緣的生長,外來的種子不能越過防護林帶。除有效阻隔雜草外,該森林帶還為鳥類提供了良好的棲息地,兼具防護害蟲和引誘蚜蟲的功能。
5.6.3 把握時機
農田雜草具有超強的生長能力,在長期與作物競爭過程中已基本適應了人類干擾。在作物幼苗生長之初,雜草生長快,失控后治理難度增加數倍。因此,掌握合理的雜草控制時間非常關鍵,一般在雨季來臨之前,雜草剛露頭,幾乎看不到雜草時就要處理。幾乎不會對作物生長和產量造成不利影響最好選擇晴天的早上,鋤過的雜草被太陽曬死。為保證除草效果,第二天再補一次,這時用工很少,這就是“鋤半遍”的意思。經過早期干預,作物封壟后的雜草幾乎不會對作物生長和產量造成不利影響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